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案】我们都是龙的传人_思想品德_

发布时间:2020-03-02 13:11: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

内容标准

三4.6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三1.6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能力: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三)知识: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一项目把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全球华人是一家”这个更大的层面,引导学生认识实现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全世界华人华侨的共同心愿,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立志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该项目共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炎黄子孙一脉相承”,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全世界华人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共同期望着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民族。

第二层次“我与祖国共命运”,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立志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励学生立志为祖国建设勤奋学习,自强不息。 教育学生继承民族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是本课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落脚点。 教学准备

1.指导搜集有关中华民族起源、形成的故事、传说和历史知识;搜集整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搜集、整理有关爱国华侨的典型事迹。

2.教师搜集有关祖国统一的诗歌、歌曲,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优化教学效果。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台湾有关问题的看法,了解学生对此的认识和看法。 教学活动

(一)情境展示、创设话题 活动1:欣赏歌曲、情感共鸣

多媒体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师:这首歌唱出了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共同的心声,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广大的海外华侨华人,虽然身着洋装,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他们的中国心?

学生回答:(略)

教师:因为他们的根在中国,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谈谈这个话题——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板书: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二)展示目标 自主探究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能力: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知识: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是血浓于水的骨肉兄弟。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问题导学:(8分钟)

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阅读教材,完成这些问题。

1、为什么说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2、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为什么要与祖国共命运?

4、青少年应该怎样落实爱国行动?

(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主题探究一: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教师:为什么说“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学生回答(略)

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华民族的起源:早在远古时期,祖国大地活跃着四大民族:中原黄河流域的旱地农耕民族、长江流域至东南沿海的稻作民族、南部山地的游耕民族和西北的游牧民族。当时黄河流域的旱地农耕民族最先发展成为主体民族,它分为三大集团:西边的炎黄民族、东边的东夷民族和南边的苗蛮民族,传说炎黄打败以蚩尤为首的苗蛮民族,迫使苗蛮民族南迁,东夷民族通过联姻、结盟等形式与炎黄民族融合在一起,这样形成了以炎黄为主体的华夏民族。 教师:大屏幕上显示炎黄子孙祭祖的图片。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的台湾、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专程与祖国大陆同胞一起参加祭祖盛典,共抒祖国统一的宏愿,同发民族复兴之豪情。

教师:为什么海内外华人华侨都如此虔诚的来祭败黄帝陵?

学生回答(略) 教师:对中华民族同根共祖的文化认同是联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黄帝陵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

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心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 教师:现在,我们国家是否已经实现完全统一?

学生回答(略)

教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多媒体展示:历史史实: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就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

2、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于泉州府同安县,正式对澎湖和台湾进行管辖。

3、1624年荷兰、西班牙殖民者相继入侵台湾;1642年,荷兰排挤西班牙西独占台湾。

4、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5、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

6、1895年甲午战争,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收回台湾。

8、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裂。

教师:多媒体展示:知识拓展:我国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和方针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强调:我国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实行的方针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可以说: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并指导学生在课本上标划。 教师:许多海外赤子,虽然长期漂泊海外或侨居他乡,却心系祖国。多媒体展示:海外华人、华侨心系祖国的感人事迹。

多媒体展示: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情牵中华,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关注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多媒体展示:主题探究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历史回眸

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历时13载,两次被匈奴扣留长达10年仍“持汉节不失”。最终开辟了中西通商之路——“丝绸之路”。

当帝国主义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时候,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人民的尊严。

当一些外国人预言中国人离不开“洋油”时,象铁人一样的中国石油工人把中国贫油的帽子抛到了太平洋里。

当奥运会上一次次升起五星红旗时,多少中国人都激动的流下泪水。 是什么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回望历史,从中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人民不但继承了民族精神,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多媒体展示:井冈山精神、抗洪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图片。

教师:我们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内容归纳为一句话,指导学生齐读24页第二段第2句话,并指导学生在课本上标划: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师多媒体展示:主题探究三:我与祖国同命运 表现爱国精神的名言名句 生读: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孙中山;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 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师:以上名言警句向世人昭示了我国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当继承和发扬热爱祖国的光荣传统,与祖国共命运。并指导学生回答我们为什么要与祖国共命运? 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展示:我与祖国同命运

(1)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

(2)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爱国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3)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是我们每个人对祖国应尽的义务。

教师多媒体展示:郎平事迹并提出问题:怎样落实爱国行动? 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展示:怎样落实爱国行动?

(1)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3)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更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学以致用 总结升华

教师:同学们,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老师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把热爱祖国的情感落实到爱国行动上,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落实爱国行动的誓言,小组代表宣读本组落实爱国行动的誓言,并选出最好的小组誓词带领全班集体宣誓。

我们都是雷锋传人陶元至

我们都是一家人教案

我们都是木头人教案

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

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

《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教案

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

社会我们都是朋友教案

我们都是一样的 教案

【教案】我们都是龙的传人_思想品德_
《【教案】我们都是龙的传人_思想品德_.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