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科技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7:08: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章

第1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会沉浮的气球”、“喷泉”实验、在水槽里游动的金鱼、活鲫鱼、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师讲述:先给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开心一下。(播放动画片)

在小学常识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由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这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看P

2、P3的图,(奇妙的大自然、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展示8月6日西湖上空出现的彩虹图片。

另外老师剪辑了一组反映大自然的影片,给同学们欣赏。不过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观看时注意,你从这组影片中发现了哪些自然现象?记录在纸上。一会我们交流。笔和纸准备好了吗?(播放影片) 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用

一、两句话说明感兴趣的理由。) 学生活动 教师讲述:讨论了这么多的自然现象,你们有没有产生想提问题的冲动呢?比如说: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夏天雨后为什么能出现彩虹?蚂蚁为什么要搬家?蜘蛛为什么要织网?等等问题。你产生了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略。这里最好由同学帮助他解答这个问题)。

教师讲述:学习了《科学》这门课程,你们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能产生这些问题,说明你们有智慧,具备科学研究的动力。事实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的规律。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呢?《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出示投影片:科学的涵义)其实,每一个自然现象都可能产生疑问。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播放动画影片:伽利略发现单摆) 问题:哪位同学能说说其他科学规律被发现的小故事吗? (学生自由回答,牛顿的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等,略) 教师讲述:有的同学很崇拜歌星、影星、球星。(出示投影片:身边的科学家)那么,你认识他们吗?(学生回答,略)球星、歌星、影星他们给我们的是一种时尚,而科学家们给我们的是精神、是智慧。这是一种永恒。

科学家们在发现科学规律的过程中,都是(出示投影片)先仔细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发现问题、认真思考、积极设计实验、找出规律、把科学规律运用到生活实际,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出示装有金鱼的水槽。

教师讲述:下面我们就来观察水槽中的金鱼,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学生回答,略。出示投影片)下面我们就来探究金鱼在缸内上下游动的现象吧。请同学们按照上述的科学方法来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1、观察现象:金鱼在缸内上下游动

2、提出问题: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

3、积极实验:教师演示P4实验,学生仔细观察,得出规律。

4、猜想:鱼的身体内有类似气球这样的结构。

5、验证:教师解剖鲫鱼,找到充满气体的鳔。 教师讲解:鳔的大小在不同水层中会发生变化。鱼在水中的沉浮与鳔的大小有关。其原理与装有不同气体的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相似。我们人虽然不能像鱼儿那样在水里自由地上下游动,但我们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模仿鱼儿,制造出潜水艇,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就和鱼的鳔类似,可以通过调整水柜(专门用于注水、排水的结构)的气体量,来控制潜水艇的上升和下沉。

教师讲述: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索,人类对自然界的许多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对许多大自然的奥秘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但是,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会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正是这些无尽的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索、去创新,推动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

教师提问:科学技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那些便利? 学生讨论。

教师讲述: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书,是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主编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找老师借阅。

教师提问: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不利的方面,你知道哪些不利的方面吗?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讨论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学好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教师布置课后要求:请同学们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P5页“喷泉”实验,写出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回家后动手实验、查找资料、找出原因。如时间有余,请几位同学读《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片段。 完成学习反思

第1章

第2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和体积的单位及其常用单位。 (2)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 (3)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2.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了解科学探究过程

3. 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直尺,三角板,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细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测量的意义

1.通过关于测量的小故事引出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同类标准量比较的过程,并举实例让学生直觉的判断长短,大小和远近,感受一下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 2.引导学生说出各种长度测量方法,如用伸开的双手去量,用脚步去量,让学生知道测量长度也是一个比较的过程,使学生对长度的测量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3.提出思考问题:我们的感官对长度的判断可靠吗?

分析教材中的插图,说明感官知觉判断往往会产生偏差。要准确的测量长度,必须借助长度测量工具,还要规定长度“公认的标准量”,即长度单位。 二.长度的单位

1.请同学们目测自己科学课本和课桌的长度,宽度,把目测的数据记录在本子上,

择要板书。分析学生所测数据,指出其中的缺漏,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讲评:如有的学生只写出数而没写单位,单位使用混杂等等。强调指出,测量结果只写出数字没有单位是无意义的。

2.介绍长度的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微米,纳米等单位可以适当介绍,以激发学生兴趣。

3. 举出一些物体长度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长度的单位 4. 介绍“北京-杭州”的空间距离,“不同物体的空间尺度”等内容,让学生对各

种物体的空间尺度有一个较为整体的理解,有一个可比性。 三.正确使用刻度尺

1.熟悉刻度尺:介绍零刻度线,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

让学生观察铅笔盒中的直尺,三角尺等,找出零刻度线,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 2.练习使用刻度尺:

(1)介绍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放,看,读

(2)学生使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分析学生所测数据,加以修正。 3.思考问题

(1)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磨损,刻度不清,怎样测量?

(2)《科学》书宽度在16.8厘米和16.9厘米之间,该怎样读数? 四.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1.估测长度时,可利用身边的尺子进行粗略的估测。介绍身体上的尺子。 2.介绍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测量工具 3.思考问题

(1)选择刻度尺是不是越准确越好呢?

(2)为装玻璃和窗帘都要测量窗户的长度,应分别选用什么样的刻度尺? 五.特殊的测量方法 问题:

1. 根据地图怎样怎么样计算北京到杭州的铁路的实际长度? “化曲为直法” “滚轮法”

2. 何用刻度尺测量乒乓球的直径? “卡尺法”

3. 如何测量《科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 “累积法”

第2课时 体积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长度和体积的单位及其常用单位。 (2)熟悉量筒和量筒上的刻度。

(3)学会用量筒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 2.科学探究目标:初步了解科学探究过程

3.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量筒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量筒,量杯,饮料瓶,橡皮泥,木块,冰糖,细沙,铁块,大头针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体积

引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带有体积标识的商品,如饮料瓶,洗发水瓶等,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体积标识,引出体积的概念。 二.体积的单位

1.了解各种常见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感受体积的单位

做一个1立方米的箱子,从其一个角处切割出1立

方分米的小箱子,让学生感受单位的大小。1立方厘米可以用手指头来比较。 3.总结日常生活中测量体积有两种方法:用标准量去比较,用测量工具测量 三.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1.量筒:实物投影量筒,师生共同观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刻度单位:毫升 (2)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使用方法:把量筒平放在桌面上,视线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4)思考:俯视或仰视对结果回造成怎样的影响? 2.学生动手实验:练习使用量筒及读数

3.量杯与量筒的比较:实物投影量筒和量杯,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你觉得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你觉得量杯的刻度均匀的,刻度值应该如何标? (重点解释为什么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4. 自制量杯的展示

课前让每一个学生都自制一个量杯,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量杯,并讲解自制过程和选用的标准量并分析每一个量杯的优缺点。或者个别学生的自制过程可排成录象,在课堂上演示。 思维扩展:形状非常不规则(如可乐瓶)的容器能不能制成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四.任意物体体积的测量

1.课前让学生每个人准备3样东西,并设计方法测量其体积。课上让学生针对一样东西讲一下自己设计的测量体积的方法并做演示。

2.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给予一定的点评,最后总结归纳出测量体积几种情况:

(1) 液体体积测量: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测量

(2) 形状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测出数据,代入公式计算 (复习立方体,柱体体积计算公式) (3) 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排水法

探究1:若被测物不能沉于水下怎样测量体积,如木块? 探究2:溶于水的物质怎样测量体积,如冰糖?

(提供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较好的组到前面演示,分析每一种实验方案的优缺点)。

课题:

第一章

第3节

观测太空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著名星座和恒星。

2.掌握观测星空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过探究,实际感受天文观测研究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宇宙的兴趣。

4.学会使用星图,了解当地的四季星空。

5.了解我国古代在天文观测上的贡献,为科学地认识宇宙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如何找北极星;使用活动星图观测四季星空。 教学难点:活动星图的制作和使用活动星图观察四季星空。 教学安排:本节建议2课时

课前准备:制作好的活动星图、课件、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演示实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播放《圣斗士星矢》) 提问:圣斗士代表宇宙中的什么? 回答:星座

提问:那星矢代表什么星座呢?黄金圣斗士又代表什么星座呢?

回答:星矢代表天马星座,黄金圣斗士一共12个,代表黄道十二星座。 提问:什么是星座?天空中有多少星星呢?(如有同学回答,则让他们自由回答。)请同

学们翻开课本第98页。

讲解:由于天上的星星很多,决大多数是恒星(在天上的位置基本上看不出来变化),用人的肉眼能看到大约6000颗。茫茫星海,常常使很多人望而生叹,不知该怎样认星。其实,和星星交朋友也不难。这要首先了解星区是怎样划分的。就像了解你的挚友一样,你应知道他家的住址,他家周围的环境特征。恒星天区的划分,就相当于街区的划分。中国古代把恒星天空划分成三垣二十八宿(xiù)。宿就是住地的意思.把28宿以外的星区划分为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垣就是墙的意思。意思就是以墙围起的星区。(出示投影片) 古代的巴比伦人将天空分成了许多区域,称之为“星座”,每一个星座由其中的亮星的特殊分布来辨认。古希腊人在公元前270年前后把他们所能见到的部分天空划分成48个星座,用假想的线条将星座内的主要亮星连起来,把他们想象为人物或动物的形象,并结合神话故事给他们取了合适的名字,这就是星座名称的由来。(出示各种星座图片)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全天划分成88个星区,叫星座。在这88个星座中,沿黄道天区有12个星座,它们是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马座、摩羯座、宝瓶座。北天有29个星座,南天有47个星座。

由于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四十几个星座都居于北方天空和赤道南北,刚好是我们常见的星座,只要一个个记住这些星座的位置,名字和与周围其他星座的关系,并记住把主要亮星连起来的想象图,你就可以很容易的辨认整个星空了。 读图看课本第98页(

1、你认识下面的星座吗?请在星空图中找到他们)(出示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天琴座、猎户座、天鹅座图片) 讲解:南天的星座是到十七世纪环球航海航行成功后,再经过航海家的观察才逐渐的确认下来的,所以就有了许多当时比较先进的科学仪器来命名南天的星座。如望远镜座、罗盘座、显微镜座、圆规座等。比较引人注目的亮星,是恒星中的“大人物”,人们给它们起了名字。 读图(

2、找出下列恒星)(北极星在小熊座、织女星在天琴座、牛郎星在天鹰座、天狼星在大犬座,是全天最亮的星。出示图片)

(出示投影片,展示下列文字)对众多的恒星,1603年,德国业余天文学家拜尔(Bayer,Johann)建议命名的方法是:每个星座中的恒星从亮到暗顺序排列,以该星座名称加一个希腊字母顺序表示。如猎户座α(中名参宿四)、猎户座β(中名参宿七)、猎户座γ(中名参宿五)、猎户座δ(中名参宿三)„„。如果某一星座的恒星超过了24个希腊字母,就用星座名称后加阿拉伯数字,如天鹅座61星,天兔座17星等。如今,大望远镜和新的观测技术不断涌现,被观测到的恒星越来越多,天文学家们就像管理户口一样,将它们一一登记入册,编成星表。星表中的编号就和天体的名字一样。天文学家可以根据星表中记录的天体坐标,把天文望远镜对准它们。

讲述: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有关星座和星星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七仙女下凡”等故事,是中国民间流传很广、很感人的关于星星的神话; 提问:熟识星空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晚上在野外迷失方向的时候,可以找北极星。

教师补充:由于恒星的相互位置看起来是不变的,随着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它们在不同的时候出现在天空的方位不同。古代的航海家们可以通过观测九颗选定的恒星(“航海九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来判别航向。而当代的星际航行也利用恒星来导航。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飞船就通过光学定位仪用恒星定位,以确保飞船沿既定轨道运行。熟识星空还可确定时刻,例如在大年三十的20点左右,猎户星座中的“三星”就刚好在正南天空。而古埃及人能够通过观测星空来预言尼罗河水是否会泛滥。中国殷代的人们则能够通过观测星空知道是否该开始播种。 教师讲述:如何去找北极星呢?请看课本100页观察。由于北极星不是很亮,比较难找,所以第一步先找大熊星座(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在天空组成斗状,很容易认出,其斗柄在不同季节指向不同,在晚上

8、9点钟观测,春天斗柄朝东,夏天斗柄朝南,秋天斗柄朝西,冬天斗柄朝北。(教师教口诀:春夏秋冬对应东南西北)第二步把北斗星斗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 根据老师的讲解,请同学们画一幅示意图,说明如何找北极星。(教师投影仪下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加以评价)

教师提问:在野外,如果迷路了,还有哪些辨认方向的方法。请同学们讨论。(如指南针、利用手表和太阳等)

做练习第103页第1题:绘出下列星座的图形。(大熊座、小熊座、天琴座、猎户座)

(第二课时)

提问: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学生回答:由于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自转),太阳相对于地球来说,从东转向西(东升西落) (如学生不理解此问题)教师可举例讲解:就像人坐在奔驰的火车里看到外面的房屋、树木在向后跑一样,地球每天绕自转轴自西向东旋转一周,地球上的人们就会看到太阳每天都绕着一个轴自东向西旋转一周。

提问:那月亮又是从哪边升起,哪边落下呢?

答:东升西落

提问:当你仰望满天星斗时,是否注意到星星也和太阳一样有东升西落现象?

课后观察:太阳和月亮的旋转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请同学们在天黑以后,选择夜空中特征明显的一个星座,记准它在天空中的位置。过一个小时以后,再去看,发现什么?请记录下来。(这个星座已经在天空中移动了大约15度。)出示108页图。此图是晚上用连续暴光的方法拍摄的星空照片。暴光时间约为3小时。星星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呈圆弧状,其圆心点就是北极星。

教师讲解:同学们知道,地球除了绕地轴自转外,同时还绕太阳公转,有句成语叫“斗转星移”,这里的“斗”指北斗星。原意指星斗变动位置,现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这也说明了我们看到的星空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实星空变化涉及地球二种运动:一是地球的绕轴自转,造成星空的周日变化,即在同一天里,星空因钟点不同而不同;二是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星空的周年变化,即星空在同一钟点,因季节更替而不同 。我国古书中所记"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就是指这种现象说的。有兴趣的话,你不妨也观察一下北斗斗柄的这种变化,不过要记住,须在每天晚上8点前后观察。 教师补充讲解:位于不同地理纬度的观测者所看到的星空的周日视运动是不相同的:处于中纬度的人,看到星星的周日视运动的路径是倾斜升起,倾斜下落。地理纬度越高,倾斜的角度越小,地处北极的观测者会看到所有的星星都平行于地平线运行;相反,地理纬度越低,星星周日视运动的路线与地平线的倾角越大,到了赤道,观测者将看到所有的星星都是垂直升起,垂直下落。 以北极星为中心,当地纬度弧长为半径的星空区域,全年都可观察到。而以天球南极为中心的相应星空区域则永远也看不到。赤道上可以观测到全天的星空,是建天文台的理想地点。在极点永远只能看到半个星空。

(出示投影片)教师讲解:星星距离我们很遥远,看上去好象都位于一个巨大的球体之上,我们把这个假想的球叫天球。地球是天球的中心。事实上,不同的恒星与地球的距离是不同的。如北斗七星是由七颗大致处于同一方向而与地球距离各不相同的星星组成。我们看到的星星的位置只是一种投影效果。(演示北斗七星在天空中位置的投影实验) 教师讲述:既然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能缩小表现在地图上,那么我们也可以绘制出星图,简明地表示出星座和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利用活动星图寻找星座和恒星。有的星星亮,有的星星暗,星星的明暗程度我们可以用星等来表示。(出示投影片)星等越小星越亮。6等星是肉眼可见的最暗的星太阳的亮度是-26﹒7星等,满月时的亮度约是-12星等,最亮时的金星亮度是-4•6星等。 讲述:下面我们来动手制作活动星图。(过程略,见课本P178页) 学生活动:制作星图

讲述:做好星图后请同学们整理好器材,听老师介绍活动星图的使用。

1、在活动星图第一面找到观测时的相应时间的时和分(时刻),如21时20分

2、把活动星图第一面上的观测时间和第二面上的观测日期(如11月20日)对齐。就得到了当地11月20日21时20分的星图。 这里请同学们要注意:(出示投影片)看地图时,我们面向大地,方向确定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看星图时,我们面向星空(即天),这时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教师可请5位同学上台站在不同方位模拟方向,让同学们体会,星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学生活动:

对照星图,教师指导分析 3月20日22时(出示此时星空图)的星空(指出主要星座、一等亮星)

教师归纳:春夜的星空是迷人的。在天顶以北,大熊座正在子午圈上,北斗七星当空高悬,几乎靠近天顶,斗柄指向东方,所以在我国古代就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的说法。连接斗口的两颗星(β和α),并延长到这两颗星距离五倍远的地方,就会找到较为明亮的北极星(小熊座α星);沿着斗柄几颗星(δ、ε、δ、ε)连成的曲线延长出去,可以找到大角星,它是牧夫座的最亮(α)星,在东方半空中闪耀着橙色的光辉。把北斗斗柄的曲线从大角星再延长一倍,可找到另一颗亮星角宿一,它就是室女座α星。

向南看去,雄伟的狮子座正在天空中,它是春夜星空的中心,头部像镰刀,尾部像三角形,头西尾东,很像一只狮子。它的最亮(α)星,叫轩辕十四

学生分析 6月20日22时(出示此时星空图)的星空(指出主要星座、一等亮星)

教师归纳:夏夜的银河,横贯南北,气势磅礴,最引人注目的是银河带的几个星座。织女星河牛郎星在银河两“岸”放射光芒,织女星是天琴座α星,牛郎星也叫河鼓二,是天鹰座α星。夏季的银河极为壮美,但只能在没有灯光干扰的野外才能欣赏到。

北天,大熊座中的北斗七星正在西北方的半空中,斗柄指南。用北斗二(β)和北斗一(α)的连线延长就可以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是小熊座(α)。四季星空出现的所有星座都是年复一年地围绕着它旋转的。 在南天正中是夏夜星空中的巨大而引人注目的天蝎座,这个星座由十几颗亮星组成一个头朝西,尾朝东的蝎子。

由牛郎星沿银河南下,可找到人马座, 其中的6颗星(μ、λ、φ、δ、τ、ξ)组成“南斗六星”,与西北天空大熊座的北斗七星遥遥相对。人马座部分的银河最为宽阔和明亮。因为这是银河系中心的方向。

学生分析 9月20日22时(出示此时星空图)的星空(指出主要星座、一等亮星)

教师归纳:“飞马当空,银河斜挂”,这是秋季星空的象征。 北斗的斗柄指西,但接近北方地平线,不易见。巡视秋季星空,可从头顶方向的“秋季四边形”(又称为“飞马-仙女大方框”)开始,这个四边形十分近似一个正方形,而且当它在头顶方向时,其四条边恰好各代表一个方向。秋季四边形由飞马座的三颗亮星(α、β、γ)和仙女座的一颗亮星(α)构成,十分醒目。将四边形的东侧边线向北方天空延伸(即由飞马座γ星向仙女座α星延伸),经由W型的仙后座,可找到北极星。

学生分析 9月20日22时(出示此时星空图)的星空(指出主要星座、一等亮星)

教师归纳:冬夜的星空是壮丽的!全天最著名的猎户座是冬夜星空的中心,它的周围有许多明亮的星座和它组成了一幅光彩夺目的星空图案。 冬夜银河的位置与秋夜的正好相反,由东南向西北斜挂天穹,著名的大犬、猎户、双子、金牛、御夫、英仙、仙后星座均由东南向西北依次排列在银河的周围。 御夫座的一等星五车二(α),靠近天顶,在高空中放射着明亮的光辉。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高悬于南方天空的猎户座,它由α、γ、β、κ四星组成一个长方形,被想象成一个勇敢的猎人。夹在红色亮星参宿四(猎户座α星)和白色亮星参宿七(猎户座β星)之间的三星(猎户座δ、ε、δ)颇为吸引人,在我国民间把它叫做三星。在三星下方不远处,有一个肉眼可见的气体星云,就是著名的猎户座大星云。

顺着三星向南偏东寻去,可找到全天最亮的天狼星(大犬座α星)。 学生讨论:哪些星座在当地可全年观测到。

课后观察:课本P101页观察

1、利用活动星图,观测当地的星空。 教师讲解:(出示投影片)寻找星空三步曲: 时间:选择晴朗无月的夜晚,因为“月明星稀”。 地点:选择视野开阔的空旷之处,尽可能避开灯光。

1、首先在正北方距地平线30°的天区找到北极星。

2、对照星图找到邻近北极星的著名星座。

3、以此为“根据地”,逐步扩大搜寻范围,积少成多。

第一章

第4节

常见的动物(1)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对于分类知识已经有所了解;生活也教给了学生一些分类的经验;事实上分类也只能根据事物的特征。动物分类知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动物种类繁多,特征千变万化,以它来学习分类方法有所不妥,不利于动物分类体系的建立。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简单进行分类。无助于分类思想的强化,因此这里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有目的地进行分类。要求学生分组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同时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分,这样分有什么好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辨析生物学分类中经常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这种分类方法有什么道理,这样分的好处是什么?为了说明这种分类方法的意义,就不得不补充脊椎骨和脊柱出现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意义(支持体重,使躯体可以长得大;可以保护脊髓、内脏;可以附着肌肉使得运动快速,增强适应能力。)。最后应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分类,分类需要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是有目的的;

2、了解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了解分类的依据是脊椎骨形成的脊柱;

3、了解常见动物的分类。 能力目标:

1、学习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学习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展合作、实践和创新能力。

3、利用分类学知识解决动物分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动物要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怎样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动物的重要特征上。 教学方法:

教师参与的分组讨论式学习媒体形式:

动物图片和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思考 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125万种。展示动物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上的各种动物。为了研究与识别它们,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学习。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根据物体的特征做过一些分类。例如:物体分为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生物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对动物分类时,也要先仔细观察和研究,了解动物的具体特征,在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

听教师讲述和观察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思考怎样对动物进行分类。 分类举例 请学生看书本上35页,阅读文字,再举出三种可以作为分类的特征。 试问:分类可以多种多样,每种分类有什么特色,这样分有什么好处。

阅读,思考,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

分组练习明确要求:对桌上的动物(图片或标本)进行观察,根据他们的特征进行分类。分成两类。分类方法可以多种,但分类后,要能明确汇报,我们为什么这样分,根据什么、目的是什么。 学生动手,动脑,动笔。讨论完成任务。 汇报分类情况

教师点评

学生分组汇报

引导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学生的分类中可能会有,那就进行比较讲解。 如果没有,教师提出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是动物体内的脊椎骨。

要求学生阅读图2-10。

提出问题这样分的好处是什么?讨论解决答案。

听讲,阅读,思考,讨论,表达。

了解更多的动物

完成书本上36页的讨论,要求写在自己的练习上,然后抽小组的同学来汇报,看正确程度和数量。

回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书写,汇报。

小结: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什么?

课题:

第一章

第4节

常见的动物(2)

学情分析:

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可以进一步分类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分类可以逐级进行。分类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可以略讲。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需要进一步了解,它是动物检索、归类的基础,也是生活中用得到的知识。因此这一块应该是重点内容。对于动物的基本特征的介绍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去查找,给予他们一个逐渐积累的时间和过程。在了解各类动物特征的基础上,再介绍分类检索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归纳脊椎动物各纲的主要特征和了解其中的常见代表动物;

2、利用猜动物游戏,巩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3、学习利用43页的分支检索表,根据动物的特征来进行归类,填写42表格; 能力目标:

1、学习收集和利用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学习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特征的归纳和记忆。动物的特征多,差异大,每纲的动物特征多有例外,部分学生容易专牛角尖,不容易总体把握动物的主要特征。在这一块学生的兴奋点高,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善于控制学生的学习。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游戏、师生互动 媒体方式: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是动物的体内是否有脊椎骨。现在知道地球上的脊椎动物有4.7万种左右,形态特征各异,要了解他们还需要进一步分类,我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上堂课已布置同学去收集信息,现在请准备一下,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介绍。也希望其他同学能够补充。 学生:鱼类介绍、补充;

两栖类介绍、补充; 爬行类介绍、补充; 鸟类介绍、补充; 哺乳类介绍、补充;

教师:简单归纳各纲的主要特征。(也可以利用课件) 教师:下面我们来做猜动物游戏。介绍规则要求,可以准备好卡片。 学生:猜动物游戏活动,巩固各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从游戏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脊椎动物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把脊椎动物分为五大类。在发现一些自己不认识的新动物时,同样可以用是或不是来确定它属于哪一类。

教师:下面一起来看43页的图,学会后,来判断青蛙、猫、鸡、蛇、草鱼各属于哪类动物,并说明理由。 学生:具体判断回答,填写。

教师:检查、评判学生做的情况,再出示几种不常见的动物进行判断(如海马、海龟、白鳍豚)。 小结:

动物的分类可逐级进行,脊椎动物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他们各自都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掌握了这些特征,我们可以用来检索未知的动物。

课题:

第一章

第4节

常见的动物(3)

学情分析:

无脊椎动物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没有专门介绍过无脊椎动物各门的特征。这样要学生来进行分类较为困难,同时又不可能展开详细介绍各门的知识,因此学习时应该是教师参与的观察各门的代表动物和进行分类。

后面要求介绍的节肢动物的特征和昆虫的特征,学生同样不了解。幸好门类较少,至少比无脊椎动物的门类少,所以利用一些标本或图片能够归纳出它们的特征,并且较好地掌握这些特征,利用这些个特征来判断有些动物是否属于这一门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无脊椎动物各纲的特征和了解其中的常见代表动物;

2、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昆虫的特征,能够根据特征判断某个动物是否是昆虫;

3、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学习收集和利用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学习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无脊椎动物学生较少接触,了解得不多,同时书本又没有专门介绍他们的特征,同时门类繁多,不容易记忆,学习会相当困难。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观察讨论,获取动物的特征,并且分类;

利用一些图片学生来练习,巩固获得的知识; 媒体方式:课件片段,标本或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脊椎动物有4.7万多种,有谁知道,无脊椎动物有多少种? 学生:有120万种。

教师:如此多的动物我们如何来了解他们的特征呢? 学生:利用分类,分门别类进行了解。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图片,了解无脊椎动物的各个门类,及其主要特征。

(利用光盘中的无脊椎动物图片介绍)

了解了上面关于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特征,下面我们来把它系统化。 请看书本上的44页的图表。 学生:阅读图表。

教师:我们再来看几个动物,它分别属于哪一类?(梭子蟹、乌贼、蚱蜢、蛔虫等)

学生:讨论完成。

教师:这些无脊椎动物中哪一类所占的数量最多呢?

学生:节肢动物,其中昆虫有占主要部分有100多万种。

教师:对于昆虫同学又了解哪些知识呢?请知道的同学来介绍。 学生:对昆虫的特征、种类、形态、行为、分布等等进行交流。

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特别是昆虫的主要特征。然后提出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哪些昆虫对人类有益,哪些有害?我们可以利用昆虫干一些什么?如何正确对待害虫,怎样控制害虫? 小结:

这节课我们要了解无脊椎动物可以分为原生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每个门类都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其中昆虫占无脊椎动物的大多数,有100多万种,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希望同学了解他们,并能加以利用。 课内讨论:45页的题目

科技教案

科技教案

一年级科技教案

科技课教案

科技教案表格

科技课教案

科技课教案

二科技教案

科技组教案

科技教案(四下)

科技教案
《科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科技文教案 科技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