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论文农村社会保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4: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论文农村社会保障论文

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

摘要: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使我们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而农村社会和谐的根本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只有社会保障完善了,农村的社会才能和谐,才能稳定。从农村保障体系的现状入手,揭示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种路径,为多方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建议。

关键词:和谐理念;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

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和符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以“以人为本”的原则,协调处理好各种社会、经济矛盾,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利,尤其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就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却长期落后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占我国2/3左右人口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政府应当逐步完善和加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力度和范围,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使农村居民享有社会进步发展的好处,提高和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对于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1 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项目水平低、范围小、社会化程

度低

现实的情况,在现在的农村,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主要有农村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农村“五保”和少数地方试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合作医疗保险。而它们能够覆盖的保障人口在农村是少数。据全国农业委员会主任王云龙指出,“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居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仅为6000万人,而其中有政府财政补贴的仅仅只有1000万人。”而我国农民人数有9亿左右,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人口的7%左右。所以,农村大多数人仍无法从社会保障中受益。绝大多数农民没有任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民只有依靠家庭单位养老。而农村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收入不高,很多老年农民丧失劳动力后,如果没有子女依靠来养老,老年农民们大多陷入生活的困顿中。如果生病,老年农民就会陷入“无钱医治”的绝望地步。

1.2 二元化经济格局使城乡社会保障差别过大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社会保障的不一致,存在很大的差别。近年来,国家在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时,更多的是注重于城市居民。城市人口享有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等比较完善的保障体系。而且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大,覆盖人口数量多,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工矿企业、私企、外企、合资企业、城市无业贫困人口等,基本都享有上述各项社会保障。而农村地区目前的社会保障主要是孤寡五保户供养、军烈属供养、农村社会救助、合作医疗等方面,且只有少量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农村社会保障。由此可见,城市人口享受

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相对较高的社会保障;而农村人口几乎不存在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差距很大,形成了先进的城市与落后农村并存的格局。加上长期实行城乡壁垒政策,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劳动者收入水平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很难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1.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管理混乱,缺乏法律保障和监督机制

我国虽然已经有不少和农村社会保障相关的政策、法规、指导方针,但都只是地方政府和各级机构自行制定、小范围实行的地方性政策,还不能算是法律意义上的法律规则。且各地区的政策通常都只在各地小范围实行,还有可能因地方政府领导的调离造成政策的废止,农村社会保障实施和执行,缺乏法律支持。近几十年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缓慢,几近停滞。缺乏法律支持、立法滞后是其重要原因。

2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改进措施

2.1 按照统筹发展的原则,合理分配国家、集体、个人三方责任,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在现阶段我国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社会保障不能完全依赖国家财政,同每个公民根据能力自主承担部分的义务。以养老为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才是最合适的养老方式。因此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过去主要由国家和集体来包干,发展为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原则,在资金筹集上,农民除个人负担少部分之外,地方政府和中央应承担主要的费用,避免农民因经济条件无力参与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资金除了来自国家、集体、个人缴费,可以扩大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等方式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加大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分步骤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以上的办法,逐步解决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而政府财力有限,极为有限的农村社保资金主要投入到农村极少数特殊群体,大多数农村居民都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问题。

2.2 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在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以前一直由民政部门负责,1998年后农村社会保险划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其他项目如优抚安置、社会救济等还由民政部负责。这就形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形成了“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格局。因此,我们提出在完善制度和法律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独立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运行,独立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实施的,相对来说管理较为规范、专业的管理服务。通过建立新型组织机构、运行机构、监督机构,三权分离的运作模式,使农村社会保障的政权、财权、事权相分离,消除有关职能部门“多龙治水”的混乱局面。由原先的民政部门组织,由独立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运行,有当地的政府来监督,互相制约,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2.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以人为本,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的支撑,只有出台有效的法律法规,农村社会保障才能体制化和规范化。而现实的我

国农村社会保障目前尚未形成法律体系,这就使得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地,实际操作中缺乏法律制度作为根据,缺乏监督和管理的机制,随意性也比较大,非常不利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当前,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切实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出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使新农保有法可依、有法可行。使农村居民也能够和城市居民享受到一样的社会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做到以人为本。这对于扩大国民经济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局面,改善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于城市社会保障的状况,转变农民老旧养老观念,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农村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增强农村活力的现实需要,也是维护农村安定有序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黄志斌.绿色和谐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

EB/OL

]http://www.daodoc.com/2009-05-07.

[3]朱院利.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法律保障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3)

[4]苏孜,王宁郎.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

研究,2006,(03)

[5]钟振强,宋丹兵.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应采取的对策[J].甘肃农业,2008,(04)

[6]金融界网站[EB/OL]http://www.daodoc.com.2008-03-20.

[7]谢逢春.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

[8]杨新荣.和谐社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云梦学刊,2009,(5).

[9]陈俊.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想[J].创新,2009,(5).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

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论文

农村师德建设研究论文

农村幼儿园论文

农村发展论文

农村社会学论文

农村成教论文

农村财务管理论文

农村低保论文

农村社会实践论文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论文农村社会保障论文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论文农村社会保障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