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云南文山壮族口述档案抢救与保护研究(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1 22:55: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云南文山壮族口述档案抢救与保护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了壮族口述档案的概念及内涵,客观陈述壮族口述档案的现状,揭示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针对当前壮族口述档案流失的严峻现状提出相应的抢救与保护对策。

关键词:文山壮族;口述档案 ;价值; 保护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部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438公里,面积31458平方公里,人口300余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州。其中壮族是文山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是云南省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据统计,云南省有壮族120多万,主要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在其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壮族文化属于前塑性文化,即由享有支配或居主导地位的老者向下一代传授文化。研究与抢救壮族口述档案势在必行。

一、壮族口述档案理论认识

(一)何谓壮族口述档案

“口述档案”这一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出现的,根据《档案术语词典》,口述档案是指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的逐字记录形式。用档案定义的标准,也可以通俗地将其理解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科技文化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有事件当事人或事件亲闻者口述的,以标准方法采集的各种文字、声像形式的历史记录。

陈子丹在《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中指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指各少数民族在没有创造自己本民族文字以前,只能用口头传说的方式去记录发生的万事万物,并通过口耳相传,是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得以时代承袭。这种用固定语言记录下来,并通过言传口授,代代相承的个少数民族史实,就是少数民族口述档案。”①我认为,壮族口述档案是指历代壮族的机关、社会组织、宗教及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用固定语言记录下来,并通过言传口授代代相承,反映壮族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宗教、民情风俗等方面的民族史实,通常为录音、录音逐字记录、照片、摄影等形式。

(二)壮族口述档案的特点

1.来源的特殊性。一是壮族口述档案主要来源于壮族地区的地方政权机构;二是来源于宗教、寺院、庄园、部落等组织;三是来源于掌握壮族历史演变、民族风俗等的知识分子;四是来源于散落民间的文学艺术、民族医药、伦理道德等。

2.分布的分散性。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壮族口述档案的分布既有普遍性又有专项性。文山州各地都分布着壮族,但是壮族又集中生活在某一小范围内,这就使得全州各地都有壮族口述档案,但是主要集中在某一区域。此外,壮族口述档案主要集中于壮族工作的专门部门。

3.内容的多元性。壮族口述档案的内容异彩纷呈、独具特色,其内容涉及壮族演变、迁徙发展、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医术医药、天文历法、文学艺术、边务军事等,内容涵盖民族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

4.管理的科学性。壮族口述档案多为录音、摄影、拍照,其载体多为磁带、光盘、照片, ①陈子丹.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9:27-28.

这些磁性材料、感光材料,其保管不能等同于纸质材料,有着特殊的保管要求,要对其实行科学管理。

(三)壮族口述档案的内容

1.口述历史档案。壮族巫师、师公及民间艺人掌握的关于壮族社会发展的口碑档案,其内容涉及壮族演变、发展、壮族迁徙、政权设置、家族源流、官员任职、婚嫁配偶及社会生产生活活动。

2.口述宗教档案。壮族民间宗教是多神崇拜,没有固定的信仰组织,没有专职的宗教祭师,没有固定的信仰活动场所,也没有完整的信仰体系。口述宗教档案及壮族在占卜、祭祀等活动中形成的记录材料。

3.口述文学艺术档案。记载壮族民间故事、神话、音乐、歌谣。壮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多为即兴创作,传统档案难以还原壮族文艺的真实面貌。口述文学艺术档案即记载壮族音乐、舞蹈、工艺、美术、雕刻、绘画、染织、服饰等的口述档案。

4.口述民族科技档案。记载天文历法、农田技术、医学医药、手工业技术等的档案。壮族农业多为稻作农业,农田技术丰富又符合实际,壮族医学医药、壮锦(刺绣和纺织)都是壮族的奇葩,记载壮族科技档案有现实意义。

5.口述民俗档案。在生产、婚丧、节日等活动中形成。壮族是一个民俗节日丰富的民族,几乎月月有节过,“祭龙节”、“花饭节”是其典型的节日。婚丧嫁娶也有特定的仪式和即兴创作的歌曲。

6.口述伦理档案。壮族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特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禁忌,师公、巫师、长者多将应遵守的条律、待人接物之礼、祖宗的教诲训言等伦理道德融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给下一代,其内容涉及壮族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

7.口述军事档案。记载壮族人民抗击侵略、保卫边疆斗争的档案史实。壮族人民为辛亥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1908年以黄明堂为总指挥发动了云南河口起义,文山州南部与越南接壤,通过回忆录和采访老人可以增加自卫反击战的档案史料。

二、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现状及价值

(一)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现状

2010年7月20日,由中国国家档案局与新加坡国家档案馆联合举办,云南省档案局承办的“抢救保护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培训班”在昆明开班。2010年3月,国家档案局批准将云南省作为开展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试点地区,云南省将充分借鉴新加坡口述历史档案猜忌的经验和方法,在2010年和2011年开展阿昌族、布朗族、独龙族、拉祜族等4个独有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保护试点工作,并逐步建立以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为重点,涵盖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体系,探索中国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方法与途径,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1.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成绩可喜。文山州档案局从1993年10月开始组织力量,对壮族土支系民族的口述档案史料进行收集,取得可喜的成果。组织收录了反映壮族土支系民族的来源、生产生活、婚丧喜事、风俗习惯等录音磁带45盘。其主要内容有《古歌》、《来源歌》、《酒席歌》、《分别歌》、《送祝米歌》、《丧事歌》、《情歌》等20多首诗歌。拍了500多张展现壮族土支系人民生产劳动、举行婚礼、节日活动的生动照片。除此之外,还按传统习俗较完整地录摄了壮族土支系婚礼电视专题片,先后编辑出15分钟、45分钟两种版本。

2.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刻不容缓。由于受文字的限制,有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历史,如民族迁徙、建寨史、民族战争、民族村规民约等,没有文字记录,而是时代口碑,以

言传身教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后经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士整理的文字材料,史料价值大的,也应视为档案保存。

(1)无文字记载的壮族档案亟需抢救。壮族人民早在南宋时期就利用汉字偏旁、部首创造了“方块壮字”,俗称“土俗字”,但未发展成为统一的、广泛使用的壮族文字。1955年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壮族人民创造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1957年正式在壮族地区推行,但这只是广播用而已,尚未普及。壮族的来源、历史演变、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医学医药、伦理道德等,长期以来都是靠口语传授的方式流传。

(2).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现代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给壮文化带来巨大冲击。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习俗、思维方式都在不断改变,饮食、信仰、居住、娱乐方式和恋爱婚姻习俗都发生了变化,很多歌谣、音乐、舞蹈也因为商业化的影响而失去了原有的民族特色。受外来文化和汉文化的冲击,很多少数民族不穿自己的民族服饰、不讲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很多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正在逐渐消失。

(3).壮族文化濒临灭亡。据了解,现今各少数民族30岁以下的青壮年和少年儿童,绝大多数已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不穿戴本民族服饰,不懂本民族的历史。加之,现在年轻人多外出打工,他们不讲本民族的语言、不唱本民族的歌谣、不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再过几代人,这些优秀灿烂的文化将随时代消失。更严重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道各少数民族的来源、历史演变等情况的老人也越来越少了。照此下去,不要多长时间,多则50年、少则30年,州内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医药医学等将在社会上消失。

(4).“活档案”即将逝去。壮族的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壮歌为主。在民俗活动,如婚丧嫁娶、亲友聚会、民间传统节日、祭祀等活动中形成的歌舞只能靠历代人口耳相传。令人痛心的是,民间文化的传人——老艺人、歌手、匠师、乐师、舞者、故事家、民俗传人、民族医师等相继去世,很多经典文化和重要民族科技无法传承。

(5).口述档案建档意识不强。口述档案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只有短短二十多年时间,目前尚处于档案学和档案工作的边缘;目前,学术界对口述档案的原始性和凭证性尚有争议,这两个原因或多或少降低了档案馆建立口述档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此外,从总体来看,我国口述档案主要是为“中心”工作服务,口述档案多来自民间,壮族口述档案更是反映民间壮族的大众文化,过于“平民化”。在收集档案时,档案馆往往接收文书档案,对少数民族档案尤其是口述档案未引起足够重视。这些都都是档案馆为建立口述档案的原因。

(6).口述档案建档缺乏组织保障和必要的人财物支持。我国口述档案的建档缺少组织的保障,文山州对壮族土支系口述档案的收集如果没有州委书记戴光禄的牵头,没有财政局、电视台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单凭档案馆的力量是不足以建立壮族口述档案的。另外,其经费除了争取国家财政拨款外,还号召壮族土支系的干部群众捐资,请求州县企事业单位给予赞助。收集口述档案往往通过录音、录像、拍照等方式,这对拍摄技术和拍摄环境都有很高要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最好是懂少数民族文字和语言的专业人员收集,这更增加了档案馆建立口述档案对人、财、物的需求。

(二)壮族口述档案的价值

1.民族资源深邃。壮族口述档案反映了壮族的形成、演变、发展、迁徙等,通过口述档案研究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以及挖掘壮族优秀传统有重要价值,是极其宝贵的民族资源。

①①杨中一.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及其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18.

2.文化资源独特。壮族在日常生活中的宗教祭祀、婚丧嫁娶的仪式、歌舞,在生产活动中即兴创作的歌谣,以及壮族的服饰、民俗、绘画、建筑都是重要的民族文化历史遗产,壮族口述档案对繁荣民族文化研究壮族精神文明有重要价值。

3.科学资源翔实。壮族口述档案涵盖壮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壮族生活中农业生产、刺绣与纺织、石刻与雕塑、医药医学,都富含科技因素,尤其是医药医学,是我国民族医学中一科灿烂的明珠,壮族口述档案科学资源丰富。

4.国防资源丰富。文山州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东北部与广西相接,南部与越南接壤,壮族是文山州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壮族在包围边防、捍卫我国主权、抗拒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做出过巨大贡献,其口述档案富含国防资源。

三、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的意义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意义非凡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一为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为表演艺术;三为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四为有关自然结合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为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这些历史和文化大多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流传。如壮语、音乐、歌谣、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演变,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的已经失传,有的濒临灭绝。若不及时抢救,加以保护,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就会遭受无可挽回的损失。

(二)弥补民族文献之不足,丰富档案馆藏,壮族口述档案作用不容小觑

一方面,壮族口述档案内容横贯了了自然、社会、人文,反映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档案馆收藏的档案多为文书档案,且多为纸质档案,口述档案内容丰富,且多为声像档案,抢救和保护壮族口述档案对改善以纸质档案为主的馆藏有重要作用。口述档案可以弥补文字、图像在表达和记述壮族文化传统的缺憾和不足,完整地再现壮族文化与传统的原貌。

(三)弥补历史空白、促进史学研究,壮族口述档案显身手

历史文献多记载政权设置等大事记,对民族记载所记不多。开展壮族口述档案工作可提供较为准确的民族文献资料,填补历史的空白。壮族丰富多彩和独具特色的语言、音乐、文学、艺术、习俗、逸闻轶事等民族遗产多散存在民间,而这些遗产大部分没有记载,多存在民间艺人脑中,加之口述档案工作开展较晚,民间艺人多已年迈,对于这种“活动案”,若不及时抢救与保护,损失更为惨重。

(四)研究民族问题、编写地方志,壮族口述档案提供可靠材料

一方面通过壮族口述档案,可以更好地研究壮族的来源、演变、发展、迁徙,了解其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民族特征、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更好地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另一方面,壮族是文山州的主要民族之一,壮族口述档案内容涉及壮族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口述档案多为实地摄影和当事人对事件的真实回顾,具有真实性,能反映事件的原貌。收集、征集、编纂、研究其口述档案,可为编写地方志提供可靠材料。

(五)发展文山州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壮族口述档案是必要条件

壮族人口占文山州总人口的30.1%,对州内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做出过重要贡献,口述档案中关于农业、三七种植等技术将促进经济发展,纷呈异彩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歌谣舞蹈、石刻雕塑将不断羽冀州内文化,促进教育发展。壮族医学、医药是民族医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研究壮族医药医学档案将使这一明珠继续绽放光彩。

(六)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社会休闲,壮族口述档案提供生动素材

马惠娣在翻译《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的前言中说:“不言而喻,休闲是一个国家生产

力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尺,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休闲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极高的地位。通过展览壮族发展演变、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歌舞音乐、医药医学的照片,播放口述档案精彩生动的视频,可促进社会休闲,实现资源共享。

四、如何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

(一)转变观念,增强对壮族口述档案建档意识

正如前文所述,档案馆收集壮族口述档案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档案学一直社会科学的边缘地位,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的实施,档案工作更不受重视,口述档案又处于档案学和档案工作的边缘位置。“送走一位老人,等于送走一段历史”,“遗忘历史就是背叛”。在当前的网络环境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更要转变观念,增强对口述档案的建档意识。

(二)积极响应政策,组织专业人员收集口述档案

今年3月,国家档案局批准将云南省作为开展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试点地区。云南省将逐步建立以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为重点,涵盖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体系,探索中国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方法与途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民族优势,地方档案馆应在政策支持下,组织专业人员,档案人员和技术人员,最好有懂壮语和壮族文化的民族档案人员共同参与,收集壮族口述档案。

(三)抢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

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应始终贯彻“抢救第

一、保护为主”的方针。有的民间手艺,如壮锦已濒临失传,若不及时抢救,很有可能子孙后代就难以沿袭壮锦文化。对这些手艺,要及时抢救并妥善保存,以便今后研究使用。口述档案载体多为磁盘、光盘、照片等磁性材料和感光材料,其保管不同于一般的纸质档案,要采取科学管理。

(四)给予适当的人、财、物及政策支持

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需要专业的档案人员。此外,建立口述档案,多为录音、录像,需要专门的器材,在录制过程中,需要确定最近地点,以及调整到最佳音质,这就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有了人、物,还需要政策和财力支持,有了充足的经费,一切抢救和保护活动才得以正常运行。

(五)加大收集力度,明确归档范围。

壮族居住分散,许多故事、传说、逸闻轶事都散存在民间,这需要档案馆加大收集力度,组织专业人员到民间进行采访、录音、摄影,加大收集力度。另外,由地方政府和几个部门联合举办的少数民族活动,比如少数民族运动会、民族文化展览、文艺演出、民族交流会、民族节日庆祝活动等,各相关部门都会形成档案,这些档案应当按归档途径加以归档。

参考文献:

[1] 玉时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 [2] 罗茂斌.档案保护技术学[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3] 杨中一.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及其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4] 陈子丹.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9. [5] 吕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口述档案[J].甘肃社会科学, 2008(3).[6] 杜青.抢救保护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培训班在昆举办[J].云南档案, 2010(8).

[7] 王治能.口述档案:档案工作的新领域——我们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档案, 1995(4).[8] 李文鹏.开展口述档案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J].架阁库文丛,2006(7).[9] 马俊,古玉艳.口述档案初探[J].黑龙江档案, 2006(6).[10] 陈子丹,周知勇.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浅论[J].云南档案, 2004(2).[11] 黄琴,华林,侯明昌.论亟待保护抢救的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 [J].档案学通讯2009(1) .

[12] 李南星.谈口述档案与抢救“活档案”[J].档案学通讯,1998(1).[13] 赵局建,康蠡.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综述[J].兰台世界,2010(10).[14] 陈建东.云南省被国家档案局确定为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试点地区[J].兰台世界,2010(4).[15] 刘扬,归吉官.再论口述档案[J].档案管理,2010(3).[16] 尹敬媛.口述档案同期录音的特点及方法研究[J].中国档案,2009 (3).[17] 李玉平.关于口述历史在地方志工作中的运用[J].广西地方志,2009 6).[18] 欧阳婷婷.云南民族文化——壮族.云南电业[J].(2009)(7).[19] 黄志洪.口述档案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遗存的保护与传承[J].北京档案, 2010(2).[20] 王晓景.对黔东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思考[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3).[21] 魏瑚.我国口述档案建档现状及思考[J].浙江档案, 2006(9).[22]卞昭.口述档案的存在价值及其构建[J].兰台世界, 2010(20).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壮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铜陵县档案局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总结

云南文山铝业开展创建

云南文山丘北普者黑旅游导游词

云南文山丘北普者黑旅游导游词

云南文山公务员考试全真模拟题

云南文山遴选材料分析题:城市发展与人才发展

6、档案保护

档案保护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云南文山壮族口述档案抢救与保护研究(推荐)
《云南文山壮族口述档案抢救与保护研究(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文山壮族 档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