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03:25: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方法的》

应用策略研究

哈市第五十九中学

郭蕊

1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方法的

应用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本篇论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探究教学方法应用的三个主要策略: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展学生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期通过以上策略的总结和介绍,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 探究式教学 应用策略

教学策略是静态思想内容和动态教学活动相互渗透的结合体,从静态内容上讲,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是其外显行为的思想基础;从动态教学活动上讲,教学策略主要由教学方法构成,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它可以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具体行为予以观察、评判。

所谓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探究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主要是指: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主动发展为主旨”的教学思想,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渗透思想、掌握知识、锻炼本领、自觉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小组或班级讨论,使各类学生的素质达到分层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我的地盘我做主”——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时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保证,把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看、去读、去思、去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质疑、解疑、讨论、交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动手实践、检查修正。

把作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有选择作业的权利,即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有设计作业的权利,即学生可发挥各自的创造能力,自行设计训练习题,供大家选用;学生有质询作业的权利,即学生一旦对作业有异议,可以大胆提出质询,允许改变题型,更正答案。

把教学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传统教学中评讲,对与错、是与非、肯定与否定全由教师主宰,而探究教学下学生自主学习,应以学生自己讲评为宜,教师起引导作用。学习过程中的评讲,可以由学生评学生,教师评学生,学生评教师。教师应多一些指导性评讲,帮助学生学会评议。

把探究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就有学习的积极性但如果老师不及时抓住根本,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则不能持久。只有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学习,才能进一步发挥其自主学习的动力。

要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主动地去摄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问题不在于告诉她 2 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发现一个真理。”总之,有了自主探究的保障,主体作用发挥就更充分,作用也就更大。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努力扩展学生的思维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到“四鼓励”、“三允许”、“一使用”。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争辩,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问倒老师。“三允许”即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允许学生向老师提意见。“一使用”,即经常使用肯定性语言和激励性评价,而少用否定性评价。最大化扩展学生的地位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做到

其一,引导质疑:创造问题情境,以疑引思,以思解疑,促使学生学有所得。

其二,纵横拓展:根据问题情境和事物的本质特征,横向搜索,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的广阔性,同时要是根据问题情境,确定发散源,向事物的纵深探索,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其三,分析辨别:把若干问题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找出事物的异同,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和辩证思维等能力。

其四,画龙点睛: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思维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其五,组织辩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辩论,各抒己见,既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深入理解有关知识,又有利于发扬教学民主,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大胆发表意见的学风。

其六,举一反三:即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联系起来,使其思维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的情境创设要使所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之内,有适度的思维难度;同时还要求创设的情境能引起学生思维共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创设的情景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以问题情境为中心线索去阅读资料、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继续探究。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创设不同情境:

1、通过质疑问难设境激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设置疑问,引发思维情境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疑问联系在一起的,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状态,从而拨动学生求知  ①[法]卢梭·爱弥尔:《论教育》,.李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80页。

3 的心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巧妙的设置问题“悬念”,创设思维冲突,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轻松愉快的把学生引入到对所学内容探究之中。

2、联系实际问题设境激趣

政治课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教材内容和学生思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恰当的途径、手段和方法,使之与政治教材紧密结合,建构一种诱发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探究社会生活的情境,从而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高一经济生活“投资的选择”时,针对教材内容,联系实际设置情境如下:

新年过后,小宝由妈妈带着,到附近的工商银行去存他的“利市钱”。在宽敞整洁的银行大厅里,人们办理着各种业务。小宝好奇地问了妈妈好多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把钱存到银行里?”“为什么银行要给我利息?”“我存到银行的钱什么时候可以拿回来?”“我今天存了1000元定期,一年后我可以拿到多少钱呢?” “是不是一定要来这家银行存钱?” 听着小宝连珠炮似的一串问题,妈妈一下不知从何说起„„

假如你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如何给小宝解释他的疑惑呢?

类似这种通过生活情境设置探究问题,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对此进行探究讨论。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用所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认识,有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运用直观媒体设境激趣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创设的教学情境,可将原本枯燥、乏味与抽象的问题以生动、活泼与具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把学生引入与课题相关的直观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产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心态,诱发学习兴趣。课例:学习经济生活“财政的巨大作用”,播放歌曲《天路》MTV,伴着歌手韩红悠扬深远的歌声,感受着青藏铁路修建的种种创举和它给这片神奇土地带来的奇迹,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感悟国家财政知识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学习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播放剪辑的多媒体片段《中华传统文化欣赏》,伴着千古传唱的民族音乐,北京的菊儿胡同、四合院,刚劲有力的书法,美轮美奂的国画,多种多样的曲艺形式„„似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后让学生概括出传统文化在今天继承的表现有哪些?不仅学习了知识,也是一种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是美的教育。这种借助信息技术,将直观情境“真实”再现的方式,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深深开启了学生的思维门,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研究

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中学思想政治课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探究

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方法实践的研究

基于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研究

试析高中思想政治课趣味性教学方法探索(一)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