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主问题设计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

发布时间:2020-03-02 16:11: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主问题设计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

摘 要:余映潮老师针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缺点提出了主问题设计教学理念,“主问题”是根据文本和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出的高屋建瓴式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主问题设计的要点和创设的策略两个角度阐述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主问题设计 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堂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教师进行教学调控的重要方法。杨振宁先生说过:“问题提得好,等于创造完成了一半。”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问的技巧和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而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字词的积累,标点、语法、修辞等的分析,文学以及文化常识的识记,等等,烦琐、细碎、杂乱。有些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就某个重要的段落列举几个或十几个问题,这样就将美妙的文段进行肢解,知识点“沙化”现象严重。这样的教学大多带有静止、片面、孤立等弊端,缺少指向于渗透文章的“合力,表面热闹实则空洞,置学生学习于被动地位。因此学生学得累且无趣,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提出了“主问题”设计的教学理念,就是和上述阅读课堂教学中随意发问、简单追问和习惯性碎问相对的一种问题形式。所谓的“主问题”,指的是根据文本和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出的高屋建瓴式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通过对余老师的教学理论和实例的学习以及结合自己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经验,体会到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可以简化教学头绪,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大量无效提问,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它可以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讲到底,“碎问碎答”的弊端,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它能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它避免了课堂上总是几个学生参与、回答、分享,其他学生旁听的尴尬局面,使人人都有机会,尊重每一名学生,给所有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它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把教师从繁琐的教案中解放出来,设计更好的“精品”;它能杜绝新课程的“新八股”教学模式,拒绝教师的“不作为”行为,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主问题阅读教学时应注意什么?到底如何更好地推进主问题设计呢?以下,笔者结合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一. 主问题设计要把握的几个要点:

第一:把握教学目标。要实现主问题,首先必须要对教学目标准确把握,这是教学主问题设计的依据,也是主问题设计的方向。只有准确把握了教学目标,主问题设计才有意义,才有其“生存”的基础,才会出现应有的效果。反之,如果不按照教学目标,那么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偏颇,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主问题设计无从谈起。

第二:把握教学内容。教师要潜心研读教材,只有真正把握了文本才能设计出含金量高的主问题,因此要把教材嚼碎嚼烂,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把握其精髓。其次,还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懂得内容的取舍。一篇文章可讲的东西很多,如了解背景、感知内容、理解层次、品味语言、探究中心、拓展延伸等等。想面面俱到必然会因教学时间的限制而演变成“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所以要视教学重点、难点来大胆取舍。

第三:把握教学对象。必须在问题设定前充分关注主问题的解读者,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直接关系问题设置的成败。难度过高、过低或过于宽泛都会削弱主问题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要把主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在问题下自己主动提出新问题,将学生提问的焦点始终引领到教学重点上。问题从学生中来,教学时就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形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把握“主问题”的含义。教师的设计要在了解学生学况的基础上,必须对学生构成吸引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避免单一化和泛化,否则就失去了主问题的意义了。例如,《孔雀东南飞》,可以这样设计:焦仲卿走上“自挂东南枝”的绝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引导学生读文本分析得出:一是爱刘兰芝,因为兰芝美丽勤劳、知书达理等;二是自己软弱;三是封建家长制逼迫等。虽然问题只有一个,但是已经含盖了文中要反映的主题思想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 主问题创设的策略

(一) 抓住学生思维中普遍存在的疑点。

康宏东老师在《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艺术探究》中提到的主问题设计要“找准对话支点”中讲到“以文本的疑点为支点”,“学生在阅读文本有过程中难免有疑惑费解之处”,这些费解之处正是正确把握文章主题的关键所在。比如《好雪片片》,读完文章,学生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文中从没出现过“雪”,但是为什么题目和“雪”有关呢?我们可以从这里切入,设置以下问题:文章从哪些角度去描述这位老人的?“好雪片片”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文中的老人和雪花有什么关系?回答了这几个问题后,学生很自然地把握了文章的内涵。

(二) 抓住文章的写作背景。

很多文章,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必须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或者作者的经历,才能真正的读懂其中的内涵。比如《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和抒情结合的散文,以写景为主线,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暗线。文章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这句话的理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但是只有当学生了解了当时的写作背景,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也才能真正理解文中写景的作用。

(三) 抓住文章的主要线索。

一些小说散文,学生初步阅读时会感到有些零乱,教者如果能从有关情节线索中精心选择一个内涵丰富的点并以此形成一个“主问题”,使这个“主问题”形成一条教学线索,往往能牵动起学生阅读和思考,不仅使学生顺利地读懂课文,而且使他们的思维也受到有效的训练。在课文《孔乙己》的教学中,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谈谈孔乙己与“偷”。要求学生围绕“孔乙己与„偷”‟自读课文,从课文中任选一个点进行品析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引发了学生的课堂讨论:第一,由“偷”引出“酒”。为喝而偷,深刻揭露了孔乙己好喝懒做的性格。第二,由“偷”引出“笑”。“偷”成了人们取笑、挖苦、揭短的把柄,由“偷”引出的笑,表现了社会环境的冷漠。第三,由“偷”引出“打”。小说中的孔乙己,不管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还是脸上又添新伤疤,以至被打折了双腿,他始终都没有醒悟过来,世人也没有停止对他的“打”。第四,由“偷”引出“情”,文章通过写孔乙己的“偷”,深刻揭示出孔乙己性格上的弱点,表现了作者对孔乙己又怒又哀的态度。作者在小说中用一个“偷”字贯穿全文,从而更广泛、更深程度地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由这个“主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阅读教学,学生首先带着明确的问题,怀着探求的兴趣进入课文,圈点勾画,品评咀嚼,思考表达,接着又带着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参加讨论,听取点拨,深化认识。课文教学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说是读、写、听、说、思融为一堂,能力提高和技巧训练合为一体,学生的活动和教师的点拨相映生辉。

(四) 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

一些文言文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往往有不少成语出典其中,教者如果能利用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假如能抓住这些词语进一步挖掘,比如通过创编故事设计“主问题”,有利于激发兴趣,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在《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的开始阶段设计“主问题”:教师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创编“门庭若市”的成语故事。教者将一般老师惯常所做的解读课题、简介作者、介绍背景、诵读课文、感知整体等多个教学环节浓缩在这一精当的主问题之中,用一个主问题就替代了繁多的教学环节,完成了对全文的整体感知。既有“删繁就简三秋树”的简洁之妙,又有“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新颖之美。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胆子大了,他们敢于表现,敢说,敢问,敢做;学生的思想活了,他们乐于回答问题,喜欢评价是非,善于解决问题。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问”,那么课堂提问势必将成为沟通教师、文本和学生的桥梁,成为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的催化剂,也必将大大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对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探索和实践》余映潮 《河南教育》2008年第3期 [2]《论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艺术》余映潮

[3]《说说“主问题”的设计》余映潮 《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7期

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浅谈如何使阅读教学更高效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浅谈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有效性设计

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方法的思考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主问题设计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
《主问题设计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