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调查报告1

发布时间:2020-03-03 00:44: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海西建设——辉煌与成就”的调查报告

管理学院会计系11级会计2班

一、关于海西:

海西即海峡西岸。什么是海峡西岸呢?海峡西岸全称“海峡西岸经济区”,是“闽东南

地区”概念的延伸,指“以福建为主体的台湾海峡西岸地域经济综合体。其构想包括:以构

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城市基本框架为支撑,连接漳州、莆田、宁德,对接三明、南平、

龙岩,加快形成福建省城市体系的总体布局;加强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经济腹地和

市场空间;建立产业集群,集聚规模效益。”为什么在名字上取之为“海峡西岸呢”?原来,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相对于海峡东岸而言的,因为海峡西岸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着经济实

力比较强劲的中国台湾,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迅速和有效连接提

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关于海西建设:

(1)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就是构建开放型的经济新格局。近几年来,通过

福建省委、省政府多年的努力规划,从多套的方案中不断摸索以及到后来的论断实施,终于

确认大致方针即:在福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带动下形成的闽江口都市圈,已经构成了闽东

南一翼;在厦门经济特区和泉州侨乡工贸城市带动下形成的闽南金三角城市圈,构成了闽西

南一翼。总而言之,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成长的这两翼,已经和长三角、珠三角经济板

块实现“对接”。所以,构建开放型的经济新格局,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广泛认同。

(2)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义是什么?2007年福建省将积极贯彻“两会”的精神,为建设海

峡西岸经济区投入巨大的精力支持。那么,台湾与福建之间的经贸往来的关系如何呢?“目

前福建与台湾的经贸依存度已经超过25%,闽台之间已初步形成相互依存的产业链格局。”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目标规划不仅是福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不仅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粘合剂,不仅是“海西区”与“长、珠三角”经济的连接点,更是两岸经

济社会的一个结合点,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纽带。

(3)不管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从其一开始提出就具有十分重大的

经济社会发展与政治战略意义,这意义的内涵贯穿着整个格局的协调与完成。从整个经济局

面的形式来看,闽南地区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的态势非常明显,市场相比福建其他地区活跃,

对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全面实施具有典型的意义。

三、海西发展历程

2004年来,一个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的“海峡西岸”概念,

在中国区域版图上渐渐清晰。五年来,海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大跳

跃,就像跳棋中的一个棋子,给它的空间有多大,它就可以跳多远!五年来,海西平台越做

越大,海西品牌越来越响,从2006年至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更是连续几年被写入

中央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奇迹的见证者,也是这个奇迹的参与者。中国人喜欢把五年比作

一个节点,在海西五年这个节点上,我们从头梳理海西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用最平实的手法,

绘就一幅海西五年聚合共赢的精彩画卷。

2004年 “海西”概念浮出水面

2004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福建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首次完整、公开亮相。

2004年3月,福建省出席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关于建设海峡

西岸经济区的建议。

2004年11月,福建省委颁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两个配套文件,

指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目标:立足祖国统一大业,着力推动福建以及周边地区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板块加速崛起,成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沿平台、两岸三地交流合作的重要地区,最终成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

2005年 “海西”首次写进中央文件

2005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海西建设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2005年3月,福建省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建议,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2005年5月17日,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会见参加“海交会”和“商交会”的来宾时,提出了“五缘六求”的概念,“五缘”即闽台间存在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六求”即新形势下福建在发展闽台关系方面追求紧密经贸联系、两岸直接“三通”、农业全面合作、旅游双向对接、文化深入交流、载体平台建设。

2005年10月,“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6年 总书记为海西指明方向

已运作2年的海西战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精力呵护下茁壮成长。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期间,更对海西的发展提出了“六个”扎实推进与“两个”机遇,希望海西能抓住机遇寻求新发展。

2006年初,建设部将海峡西岸城市群列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成为全国优先支持发展的八大城镇群之一。

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那届大会上,海西同时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再次重申支持海西发展。

2007年 两个先行区,海西就要这么建

2007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海西建设进入全方位推进阶段。

2007年8月,福建省委召开常委会议,指出要坚持“好”字当头谋发展、改革创新谋发展、以人为本谋发展、统筹协调谋发展,推进海西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10月,在十七大上,海西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007年11月,福建省委八届三次会议提出全面推进海西建设的新要求,要求努力把海西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2008年至今 海西驶上新干线

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西再次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3月8日,铁道部和福建省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

2008年4月,建设部(现已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复《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这是继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国家批复的又一区域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2008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做出决定,再推15条扶持政策,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2009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四、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于闽南城市发展的前景及其展望

闽南地区拥有其他城市所没有的美好前景。这并不是因为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更是因为它在新形式、新政策上真正实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主体是制造业,抓住了制造业就抓住了发展的关键。“力争到2010年,我省制造业占全国比重从目前3.6%上升到5%;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2003年,我省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7.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54.1%,而工业中90%以上是制造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是经济,支撑是产业,产业主体是制造业。就现阶段而言,闽南地区已经在这些行业上实现了支柱与支撑的作用。当然,闽南地区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快推进福建其他地区制造业的振兴和进步。所以,在未来甚至更多的时间里,闽南地区将继续领先并以独特的优势推动着其它城市的发展。

(二)加快闽南地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与巩固,促进祖国统一,而且还有利于促进闽港澳经济合作。闽南作为两岸三地的联结区域,与港澳地区的经贸合作有着很好的基础。加强闽南地区的建设,可以为两岸三地合作创造新的平台,提供新的起点,实现两岸三地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互联互动,实现共同发展。这些联系是必然也是一种趋势。

(三)福建闽南地区将按照“扩大开放、服务大局”的要求,全方位拓展区域合作领域,全面提升与“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水平,并在长期内争取吸收更多的“回归创业”的资金,在初具规模的企业中进行控制和引导,最终让其独立发展。前景是辉煌的。沿海大动脉将成为强有力的推动,我们坚信福建的经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不断推动下与周边的经济区加深合作的程度,朝着更大规模的方向发展。

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一)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以信息、石化、机械、船舶、冶金等产业为重点,提升台商投资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载体作用,密切与台湾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促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形成以厦门湾、闽江口、湄洲湾等区域为主的产业对接集中区。发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窗口、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对台农业资金、技术、良种、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引进与合作。推动对台离岸金融业务,拓展台湾金融资本进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渠道和形式,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推动金融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共推双向旅游线路,培育“海峡旅游”品牌。加强与台湾现代服务业合作,建设海峡西岸物流中心。实行更加开放的对台贸易政策,扩大对台贸易。健全涉台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台胞的正当权益,为台胞投资兴业、交往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台湾投资兴业,推动建立两岸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

(二)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推动文化交流、人员互动。加快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升闽台缘博物馆的交流功能。深入开展两岸文化对口互动活动,深化两岸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合作。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

(三)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加快完善两岸直接“三通”基础条件,提升对台开放合作整体功能。规划建设对台交通通道,推进对台直接航运。进一步扩大口岸开放,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和大通关机制建设,实现福建电子口岸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健全两岸人流、物流往来的便捷有效管理机制,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直接往来。增设直接往来货运口岸,推动空中直航,把该地区建设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和平台。 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发展保障

(一)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与对外通道建设。按照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和两岸直接“三

通”的要求,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地到福建的便捷交通走廊。整合港湾资源,形成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布局合理的东南沿海地区港口发展格局。集中力量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建设,尽快打通省际间的断头路,加强纵深推进、南北拓展的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北京至福州高速公路,尽快形成高速公路网络。将海峡西岸经济区铁路发展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加快建设温福、福厦、厦深、龙厦、向莆铁路,规划建设北京至福州、昆明至厦门高速铁路以及城际铁路和一批港口铁路支线,形成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大运力快捷铁路运输通道。完善厦门、福州等机场两岸空中直航的设施条件,合理布局支线机场,开辟国内外新航线,形成以福州、厦门国际机场为主的干支线机场相结合的空港布局。

(二)加强沿海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优良港口条件,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强化能源保障,优化能源结构。结合沿海煤运港口的建设,合理布局沿海大型煤电,适时推进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建设。进一步完善核电厂址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宁德、福清核电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风力、潮汐等新能源。进一步完善电网建设,加强与华东电网的联网,加快开展与南方电网联网的前期工作。布局建设石油储备基地和煤炭中转基地。加强台湾海峡油气资源的合作勘探和联合开发。结合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布局,加快输气管网建设,逐步提高民用燃气覆盖率。

(三)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城市间道路交通条件,加强对外交通与内部道路的衔接。完善城市内道路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推进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高城市道路标准。进一步健全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气、防洪、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功能,提高人口承载能力。努力改善乡村交通、饮水安全、人居环境等条件。加强水源与供水工程建设,适时开工建设一批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综合水利枢纽。合理规划和建设跨区域、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切实解决沿海岛屿供水问题,适时推进向金门、马祖等地供水、供电及铺设海底通信缆线工程建设。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加强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立稳定的各级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整合科技资源,推动跨部门、跨区域的科技合作。支持信息、医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等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加强高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造就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鼓励、支持台商投资高新技术园区,吸引台湾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共同创建创新平台。建设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使之成为承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转移的载体。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努力保持粮食自给能力不降低。大力发展畜牧业、园艺业、林竹产业、水产业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支持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闽台农业合作,推进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光电、消费电子、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环保、新材料等高

新技术产业,着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建材、冶金、纺织、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鼓励建立与台湾产业配套的以及大陆台资企业所需的零部件、原辅材料中心。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台湾现代服务业转移,依托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区、货物集散地、交通枢纽和港口资源,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物流节点和一批现代物流中心。依托临港工业和台资企业集中区,合作建设物流配送或专业配送中心。依托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建设连结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依托福州、厦门软件园,发展软件服务外包、动漫游戏产业,培育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专业企业,吸引台湾企业乃至世界跨国公司服务外包转移。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大力吸引台湾企业到海峡西岸经济区设立地区总部、配套基地、采购中心、物流中心、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积极发展面向台湾及海外的会展业。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办好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旅游精品。

五、海西建设我先行

我从个人调查及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作以下总结:

一、作为一个学会计的大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学好课本上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很高的素质要求。

二、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

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

社会调查报告1

社会调查报告1

社会调查报告[1]

1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1

行政社会调查报告1

社会调查报告注意事项[1]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1]

会计学社会调查报告1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1

社会调查报告1
《社会调查报告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