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615

发布时间:2020-03-02 21:02: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内分泌科出科临床考试试题

姓名---------------班级--------------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共同主要标志是 A 多饮、多尿、多食 B 乏力 C 消瘦 D 高血糖 E 尿糖阳性 D 2。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 症状轻重不同

B 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C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D 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E 血糖稳定性不同 D 3。单卵双生中一人在40岁以前出现糖尿病,另一人也发生糖尿病,其中多数情况为 A 2型糖尿病 B 1型糖尿病 C 继发性糖尿病 D 糖耐量异常 E 妊娠期糖尿病 B 4。血中直接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经常起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是 A 游离脂肪酸 B 血糖浓度 C 肾上腺素 D 胃肠道激素 E 血酮体浓度 B 5。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 A 合并高血压

B 常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 微血管病变

D 周围动脉硬化-下肢坏疽 E 脑血管病变 C

6。Ⅰ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 冠心病 B 脑血管病 C 肾小球硬化症 D 酮症酸中毒 E 感染性休克 C

7。糖尿病眼底病变中,出现哪一种情况最易引起失明 A 微血管瘤 B 新生血管破裂 C 硬性渗出物 D 软性渗出物 E 视网膜出血 B

8。患者饭后尿糖(++),空腹尿糖阴性,可诊断为 A 轻型糖尿病 B 糖耐量低减 C 继发性糖尿病性糖尿 D 食后糖尿 E 非葡萄糖糖尿 D

9。若诊断临床糖尿病,应选择下述哪项检查 A 尿糖 B 空腹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 口服糖耐量试验 E 空腹胰岛素测定 B

10。判断糖尿病控制程度较好的指标是 A 空腹血糖 B 饭后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 空腹血浆胰岛素含量 E OGTT C

11。糖尿病饮食治疗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 病情轻可以不用饮食治疗 B 有并发症者不用饮食治疗 C 用药治疗时,可不用饮食治疗 D 肥胖者宜给高热量饮食治疗 E 不论病情轻重都需饮食治疗 E

12。双胍类降糖药最常见的副作用为 A 乳酸性酸中毒 B 低血糖 C 胃肠道反应 D 过敏性皮疹 E 肝功异常 C

13。磺脲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 A 恶心,呕吐 B 低血糖反应 C 肝功能损害 D 白细胞减少 E 皮肤瘙痒 B

14。代谢产物由胆汁排入肠道,很少经过肾排泄的磺脲类药物是 A 格列本脲 B 格列吡嗪 C 格列奇特 D 格列波脲 E 格列喹酮 E

1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A 原有症状加重或首次出现三多伴乏力 B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极度口渴,尿量增多 C 有代谢性酸中毒症状 D 严重脱水伴循环衰竭体征 E 以上都是 E

1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治疗是 A 中枢兴奋剂,纠正酸中毒 B 纠正酸中毒,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C 纠正酸中毒,应用胰岛素 D 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应用胰岛素 E 应用中枢兴奋剂及胰岛素 D

17。不宜使用胰岛素的病人为 A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B 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 C 糖尿病患者妊娠或分娩 D 糖尿病患者过度肥胖 E 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 D

18。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恰当的方法是 A 从小量开始以避免Somogyi效应 B 以饮食疗法为基本治疗 C 血糖波动大量可加用双呱类药物 D 酮症酸中毒时首选普通胰岛素(RI) E 高渗昏迷宜选用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I) E

19。碳酸氢钠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指征为 A 治疗酸中毒的起初2小时 B 出现血钾过高 C 出现心律紊乱 D 血pH

20。成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治疗采用 A 每4小时静脉注射50U胰岛素 B 每4小时静脉滴注5~10URI C 每2小时静脉滴注5~10U(PZI) D 每小时静脉滴注4~6URI E 每小时静脉滴注5~10UPZI D

21。成人低血糖是指

A 血糖低于3。36mmol/L(60mg/dl)(真糖法) B 血糖低于3。08mmol/L(55mg/dl)(真糖法) C 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真糖法) D 血糖低于或等于2。52mmol/L(45mg/dl)(真糖法) E 血糖低于或等于2。24mmol/L(40mg/dl)(真糖法) C 22。关于胰岛素瘤,下列哪项不是该病的特点 A 低血糖经常出现在空腹或活动后 B 胰岛素释放指数增加

C 血糖降至1。67mmol/L,胰岛素则停止释放 D 禁食后多在48小时出现低血糖 E 胰高血糖素可诱发低血糖 C

23。下列哪项不符合低血糖的症状或表现 A 手抖 B 心悸 C 饥饿感 D 便频 E 皮肤多汗 D

24。对于功能性低血糖病人,为减少低血糖发作,下述哪项饮食调整是不对的 A 少食多餐 B 进较干食物 C 高蛋白饮食 D 高脂饮食 E 低纤维饮食 E

25。42岁,男性,平素多食,肥胖,2次尿糖阳性,空腹血糖5。4mmol/L,饭后2小时血糖7。6mmol/L,考虑为 A 药物性尿糖 B 应激性糖尿 C 肾性糖尿 D 肿瘤性糖尿 E 甲亢致糖尿 C

26。男性,26岁,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10年,经胰岛素治疗,症状时轻时重,有明显的低血糖症状,近2个月眼睑 及下肢浮肿,乏力,腰痛,BP160/10ˉ0mmHg,尿蛋白(++),颗粒管型少许,尿糖(++)。应诊断为 A 糖尿病肾病 B 肾动脉硬化 C 肾盂肾炎 D 肾炎 E 胰岛素副作用 A

27。男性,45岁,体胖,平素食欲佳。近1个月饮水量逐渐增多,每日约1500ml,尿量多,空腹血糖6。7mmol/L (120mg/dl),尿糖(+),应做哪些检查来确诊糖尿病 A 24小时尿糖定量 B 24小时尿C肽测定 C 皮质素葡萄糖耐量试验 D 葡萄糖耐量试验 E 24小时尿糖定量 D

28。一患者尿量为2000ml/d,尿比重为1。028,此时应考虑下列哪种疾病或状态 A 尿崩症 B 肾硬化症 C 糖尿病 D 精神性多饮 E 大量饮水后 C 28岁,怀孕8个月,突眼,三多症状数月,伴有怕热,汗多,体重不增加。体检:血压120/80mmHg,中度贫血面容

,甲状腺Ⅰ°肿大,HR:92次/分,下肢无浮肿。化验:空腹血糖16。7mmol/L,尿糖(+++)尿蛋白(+++),血T 3 为

400ng/dl(正常80~200mg/dl)。其完整诊断应该是 A 糖尿病,甲亢 B 甲亢并糖代谢紊乱

C 糖尿病,甲亢妊娠并肾小球硬化症 D 糖尿病,妊娠中毒症 E 糖尿病,妊娠并肾小球硬化症 C

30。男性,65岁,患糖尿病15年,长期应用苯乙双胍,因意识障碍急诊入院。检查结果:浅昏迷,呼吸深大、中度脱 水,膝反射极弱,血压80/65mmHg,血糖15mmol/L,血钠140mmol/L,血钾5。6mmol/L,CO 2 CP12mmol/L,

BUN15mmol/L,尿糖(+++),尿酮体(+),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B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C 乳酸性酸中毒昏迷 D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昏迷 E 脑血管意外所致昏迷 C

31。某病人轻度肥胖,空腹血糖5。6mmol/L,口服葡萄糖75g后30分钟血糖达高峰,为11。1mmol/L,2小时值为

6。7mmol/L,3小时为4。6mmol/L,其血浆胰岛素浓度及变化可能是 A 空腹时100μIU/ml(正常5~24μIU/ml) B 空腹时%26lt;5μIU/ml C 空腹时正常,口服葡萄糖后缓慢升高,持续时间延长,以后下降 D 空腹时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迅速升高,持续时间长,以后下降 E 空腹时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迅速升高,然后逐渐下降 C

32。男性,65岁,身高160cm,体重70kg,尿糖(-),糖耐量试验结果为空腹5。0mmol/L,1小时7。6mmol/L,2小时

7。0mmol/L,3小时5。4mmol/L。应考虑为 A 可诊为糖尿病 B 可排除糖尿病 C 糖耐量低减 D 无临床意义 E 以上都不是 B 33。女性,22岁,患糖尿病7年,一直用胰岛素治疗。1小时前昏迷,检查皮肤湿冷,血压120/80mmHg,BUN4。3mmol/L ,CO 2 CP22。0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B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C 乳酸性酸中毒昏迷 D 低血糖昏迷 E 脑血管疾病 D

36。女性,20岁,有明显糖尿病症状,每日胰岛素用量36U,夜里出现多汗,心悸,手抖,晨起查血糖10。3mmol/L (186mg/dl),应给予 A 增加晚餐用量 B 调换胰岛素类型 C 加大胰岛素用量 D 减少早饭前胰岛素剂量 E 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用量 E

37。男性,20岁,1型糖尿病,两天来出现恶心,面潮红,呼吸深快,渐发生神志模糊以至昏迷,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乳酸性酸中毒 B 尿毒症酸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D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 糖尿病高渗昏迷 D

38。男性糖尿病患者,45岁,肥胖体 型,空腹血糖7。8mmol/L,治疗时首先考虑 A 饮食控制 B 磺脲类药物 C 双胍类药物 D 胰岛素 E 中药 A

39。女性,40岁,患糖尿病一年,身高156cm,体重为70kg,无酮症,空腹血糖7。8mmol/L,最佳治疗方案是 A 卧床休息+饮食治疗 B 适当运动+饮食运动 C 饮食疗法+胰岛素 D 格列本脲+饮食治疗 E 甲福明+饮食治疗 B

40。中年女性,患糖尿病多年,现饮食控制并服用格列本脲治疗中,糖尿病控制良好。近日受凉后出现高热,咳嗽, X线证实为肺内炎症,尿糖(+++),住院治疗。除按照肺炎常规处理处,对糖尿病应如何调整治疗 A 加强饮食控制,继续服用格列苯脲 B 加大格列苯脲用量 C 改用甲福明 D 格列苯脲+甲福明 E 改用胰岛素 E

41。女性,24岁,临床诊断糖尿病1型,于胰岛素治疗后,病人经常于清晨3~4点出现手抖,大汗,饥饿感,空腹血 糖11mmol/L,尿糖(++++),尿酮体(++++),夜间尿糖阴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减少晚餐的热量 B 增加睡前中效胰岛素用量 C 加用双呱类药物 D 减少睡前中效胰岛素用量 E 后夜加餐 D

42。男性,45岁,肥胖7年,口渴多饮2个月,伴经常餐后3~5小时心悸,多汗,饥饿感,进餐后缓解,空腹血糖 8。3mmol/L,尿糖(+),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胰岛素瘤 B 胰岛素性低血糖 C 糖尿病 D 胰岛细胞增生症

E 2型糖尿病,反应性低血糖 E

43。男性,60岁,多饮多尿2周,嗜睡2天,有脱水表现,血尿素氮42。9mmol/L,血钠150mmol/L,尿酮体阴性,如诊 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下列哪项检查为主要依据 A 血二氧化碳结合为17。6mmol/L B 血钾4。0mmol/L C 尿糖(+++) D 尿蛋白(++) E 血糖36。1mmol/L E

44。男性,60岁,多饮多尿2周,嗜睡2天,有脱水表现,血尿素氮42。9mmol/L,血钠150mmol/L,尿酮体阴性,如诊

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对此病人宜采取哪种措施 A 大剂量胰岛素+等渗盐水 B 小剂量胰岛素+等渗盐水 C 大剂量胰岛素+低渗盐水 D 小剂量胰岛素+低渗盐水

E 小剂量胰岛素+低渗盐水+碳酸氢钠 B

45。男性,60岁,多饮多尿2周,嗜睡2天,有脱水表现,血尿素氮42。9mmol/L,血钠150mmol/L,尿酮体阴性,如诊 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如此病人经治疗后意识恢复,血糖迅速降至正常范围,1小时后又进入昏迷,最可能发生 的是 A 低血糖昏迷 B 酸中毒昏迷 C 反应性高血糖症 D 脑水肿 E 稀释性低钠血症 D

46。女性,21岁,消瘦,多饮2个月,咽痛,发热3天,意识不清4小时。哪项体征对诊断有特殊意义 A 心动过速 B 皮肤干燥洗衣手 C 中度昏迷 D 呼气有烂苹果味 E 血压80/60mmHg D

47。女性,21岁,消瘦,多饮2个月,咽痛,发热3天,意识不清4小时。哪项检查能最快获得诊断 A 尿糖,尿酮 B 血糖,血酮 C 血气分析 D 血浆血糖测定 E 尿常规 A

48。女性,45岁,肥胖多年,口渴5个月,尿糖(+),空腹血糖7。9mmol/L,饭后2小时血糖12。1mmol/L。本病人可诊 断为 A 糖尿病1型 B 肾性糖尿 C 食后糖尿 D 糖尿病2型 E 类固醇性糖尿病 D

49。女性,45岁,肥胖多年,口渴5个月,尿糖(+),空腹血糖7。9mmol/L,饭后2小时血糖12。1mmol/L。本病人应首 选下列哪种药物或治疗 A 双胍类降糖药 B 磺脲类降糖药 C 胰岛素 D 单纯饮食治疗 E 双胍类+磺脲类药物 D

50。女性,68岁,因呕吐,腹泻,意识障碍2天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查血糖44。2mmol/L,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

病性昏迷。拟用公式计算病人渗透压,应进一步检查 A 中心静脉区 B 尿比重和尿渗透压 C 血钾、钠及尿素氮 D 阴离子间隙 E 血钾、钠 C

51。女性,68岁,因呕吐,腹泻,意识障碍2天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查血糖44。2mmol/L,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

病性昏迷。如病人血钠为162mmol/L,下述哪个治疗是适宜的 A 大量低渗盐水,快速静脉滴注 B 大量等渗盐水静脉滴注

C 等渗盐水+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 D 低渗盐水+大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 E 低渗盐水+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 E

52。女性,24岁,低血糖症病人,平时觉腹胀胸闷,查:身高160cm,体重52kg,B超示:胸腹腔积液和可疑腹膜后占位

,血乳酸水平高,CT胰腺增大伴钙化斑,血浆胰岛素34μIU/ml,胰岛素原与总胰岛素放免值之比为15%。最可能诊 断的是

A 营养不良性糖尿病 B 胰岛素瘤 C 胰岛细胞增生症 D 生长抑素瘤 E 间皮细胞瘤 E

53。女性,24岁,低血糖症病人,平时觉腹胀胸闷,查:身高160cm,体重52kg,B超示:胸腹腔积液和可疑腹膜后占位

,血乳酸水平高,CT胰腺增大伴钙化斑,血浆胰岛素34μIU/ml,胰岛素原与总胰岛素放免值之比为15%。如诊断成

立,下述哪个激素或因子为造成低血糖的主要原因 A 胰岛素(Insulin) B 胰岛素原(proinsulin) C 生长抑素(SS)

D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E 表皮生长激素(EGF) D

54。使用后可引起水肿 A 胰岛素 B 格列吡嗪 C 格列喹酮 D 氯磺丙脲 E 丁福明 A

55。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A 胰岛素 B 格列吡嗪 C 格列喹酮 D 氯磺丙脲 E 丁福明 E

56。可引起低钠、低氯、水中毒 A 胰岛素 B 格列吡嗪 C 格列喹酮 D 氯磺丙脲 E 丁福明 D

57。血糖升高,尿糖阳性,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 A 糖尿病合并肾小球硬化症 B 肾性糖尿 C 应激性糖尿 D 糖尿病1型 E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58。血糖正常,尿糖(+),OGTT正常,空腹血浆胰岛素正常 A 糖尿病合并肾小球硬化症 B 肾性糖尿 C 应激性糖尿 D 糖尿病1型 E 甲状腺功能亢进 B

59。血糖中度以上升高,尿糖阴性,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低 A 糖尿病合并肾小球硬化症 B 肾性糖尿 C 应激性糖尿 D 糖尿病1型 E 甲状腺功能亢进 A

60。拮抗胰岛素的激素不足致低血糖 A Addison病 B 糖原积累病 C 肝硬化 D 腹膜外肿瘤 E NIDDM早期 A

二、简答题:每题1分

1.对于酮症酸中毒的治疗,补碱性药物应注意哪些问题?

轻症病人经输液和注射胰岛素后,酸中毒可逐渐纠正,不必补碱。严重酸中毒使外周血管扩张和降低心肌收缩力,导致低体温和低血压,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当血pH低至7.1-7.0时,有抑制呼吸中枢和中枢神经功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危险,故应给予相应治疗。但补充碳酸氢钠过多过快又可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二氧化碳透过血脑屏障的弥散能力快于碳酸氢根,快速补碱后,血pH上升,而脑脊液pH尚为酸性,引起脑细胞酸中毒,加重昏迷。又因回升的pH和保持低浓度2,3-DPG二者均加强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不利于氧的释放向组织供氧,有诱发或加重脑水肿的危险。此外,还有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和反跳性碱中毒等不良影响,故补碱应慎重。如血pH降至7.1,或血碳酸氢根降至5mmo1/L(相当于CO2结合力4.5-6.7mmol/L),给予碳酸氢钠50mmo1儿,可用5%NaHCO384m1,用注射用水稀释成1.25%溶液,静脉墒注。如血pH>7.1或碳酸氢根>10mmol儿(相当于CO2结合力11.2-13.5mmo1儿,无明显酸中毒大呼吸者,可暂不予补碱。在纠正代谢紊乱过程中,代谢性酸中毒也会得到改善和纠正。

2.胰岛素应用的适应证有哪些?

主要有:①1型糖尿病;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②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④因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⑥妊娠和分娩;⑥2型糖尿病病人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末获得良好控制;⑦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⑧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

3.在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中,胰岛素的使用原则是什么?补液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胰岛素治疗 : 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治疗方案(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有简便、有效、安全,较少引起脑水肿、低血糖、低血钾等优点,且血清胰岛素浓度可恒定达到100一200微克/mL.

方案: 100一200微克/mL这一血清胰岛素浓度已有抑制脂肪分解和酮生成的最大效应,且有相当强的降低血糖效应,而促进钾离子运转的作用较弱。通常将速效胰岛素加入输液中持续静脉滴注(应另建输液途径)。亦有采用间歇静脉注射或间歇肌肉注射,剂量仍为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以上3种方案均可加用首次负荷量,静脉注射胰岛素10-20U.血糖下降速度一般为每小时约降低3.9-6.1mmoL/L(70一110mg/dL)。如开始治疗后2h血糖无肯定下降,提示病人对胰岛素敏感性较低,胰岛素剂量应加倍。在输液及胰岛素治疗过程中,需每1-2h检测血糖、钾、钠和尿糖、尿酮等。当血糖降至13.9mmol/L(250mg/dL)时,改输5%葡萄糖液并加入速效胰岛素(按每3-48葡萄糖加1U胰岛素计算)。若治疗前血钠偏高,胰岛素用量可相对加大些,以避免因血糖下降缓慢致输注氯化钠时间过长,增加钠和氯的入量。但血糖下降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小时6.1mmol儿为宜。尿酮体消失后,根据病人尿糖、血糖及进食情况调节胰岛素剂量或改为每4-6h皮下注射胰岛素1次。然后逐渐恢复平时的治疗。

输液 : 输液是抢救DKA首要的、极其关键的措施。病人常有重度失水,可达体重10%以上。通常使用生理盐水,补液总量可按原体重10%估计。如无心力衰竭,开始时补液速度应较快,在2h内输入l000一2000m1,以便较快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以后根据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末梢循环情况以及必要时根据中心静脉压,决定输液量和速度。从第2至第6h约输入1000一2000m1.第1个24h输液总量约4000一5000m1,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一8000m1.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快速输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用其他抗休克措施。对年老或伴有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应在中心静脉压监护下调节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开始治疗时因血糖已高,不能给予葡萄糖液,当血糖降至13.9mmol/L(250mg/d1)左右时方改输5%葡萄糖液,并在葡萄糖液内加入速效胰岛素。如病人清醒,可鼓励饮水。

4.如何区分

1、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以往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10%,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80~90岁时也可患病。病因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破坏,自身不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起病时血清中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1型糖尿病发病时糖尿病症状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即有酮症倾向,需依靠外源胰岛素存活,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威胁生命。在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B细胞数量也有所增加,临床症状好转,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这就是所谓的\"蜜月期\",可持续数月。过后,病情进展,仍然要靠外援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和遏制酮体生成。

2型糖尿病,以往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90%,发病年龄多数在35岁以后。起病缓慢、隐匿,部分病人是在健康检查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的 .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多,或少,或正常,而分泌高峰后移。胰岛素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在发病中占重要地位。2型糖尿病病人中约60%是体重超重或肥胖。长期的过量饮食,摄取高热量,体重逐渐增加,以至肥胖,肥胖后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无明显酮症倾向。多数病人在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可稳定控制血糖;但仍有一些病人,尤其是非常胖的病人需要外源胰岛素控制血糖。因此,外源胰岛素治疗不能作为1型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指标。 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与HLA抗原频率无关联。与自身免疫反应无关联,血清中不存在胰岛细胞抗体及胰岛素自身抗体。

5.糖尿病常合并哪些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合并症: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并与遗传易感性有关。无论1型或2型,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性肾病变,眼部病变,神经病变等。其发生、发展与糖尿病发病年龄、病程长短、代谢紊乱程度和病情控制程度相关。这些并发症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

6.降糖药物有哪几类?它们的作用机制分别是什么?应注意哪些副作用?

(一)磺脲类(sulfonylureas) 此类药物通过作用于胰岛B细胞表面的受体促进胰岛素释放,其降血糖作用有赖于尚存在相当数量(30%以上)有功能的胰岛B细胞组织。此外,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病人可改善胰岛素受体和(或)受体后缺陷,增强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认为可能有胰外降血糖作用。

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一些药物例如水杨酸制剂、磺胺药、保泰松、氯霉素、服乙定、利血平、β-肾上腺素能拮抗剂等,可通过减弱葡萄糖异生、降低磺脲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药物在肝的代谢和肾的排泄等机制,增强磺服类药的降血糖效应。而另一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利尿酸、糖皮质激素等,因抑制胰岛素释放,或拮抗胰岛素作用,或促进磺脲类药在肝降解等,可降低磺脉类药的降血糖作用。因此在使用磺脲类药治疗时应予注意,以避免出现低血糖或降低疗效等不良反应。

磺脲类药的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反应,与剂量过大、饮食不配合、使用长效制剂或同时应用增强磺腮类降血糖作用的药物等有关。尤其多见于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病人,并有可能在停药后低血糖仍反复发作。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作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或致死。

(二)双胍类(biquanides) 此类药物通过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无氧糖酵解;抑制葡萄糖异生;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等作用改善糖代谢,对正常人并无降血糖作用。与磺脲类联合使用可增强降血糖作用。

常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口干苦、金属味、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进餐中服药及从小剂量开始可减轻副作用。偶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等麻疹等。由于双胍类药物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在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缺氧情况下,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因此对有上述情况的病人忌用,对年老病人应小心使用。

7.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以及应用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适应证 主要有:①1型糖尿病;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②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④因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⑥妊娠和分娩;⑥2型糖尿病病人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末获得良好控制;⑦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⑧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

注意事项:

1.胰岛素制剂选择及使用原则和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制剂时必须密切结合病情考虑,使能迅速而持久地消除血糖过高、糖尿、酮尿等代谢紊乱,避免低血糖反应,促进机体利用糖类,保证营养;使血糖、血浆胰岛素浓度波动于接近生理范围内,即除维持血糖与胰岛素于基础水平外,尚有餐后的高峰值,也不宜有高血糖而过度刺激β细胞而造成高胰岛素血症。

2.胰岛素剂量 必须个别化。由于影响剂量的因素非常复杂,因此不能简化为公式计算。强化胰岛素治疗或在2型中应用胰岛素时均要注意低血糖反应和低血糖后的反应性高血糖(Somogyi现象)。夜间以血糖仪多次监测血糖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反应和高血糖的原因。采用强化治疗须有自我血糖监测及密切观察,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胰岛素剂量,严格控制高血糖,防止发生低血糖,以免因剂量过大发生肥胖。

3.注意观察,防止不良反应,特别是低血糖反应。

8.什么是肾性糖尿?如何诊断?

由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肾阈值降低所致的糖尿,称肾性糖尿。如家族性糖尿,是因先天性近曲小管对糖的吸收功能缺损所致;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时,亦因肾小管受损,导致对糖的重吸收功能障碍而出现糖尿;妊娠时,由于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到抑制,亦可使肾糖闭值下降而出现糖尿。此类疾病均应与糖尿病鉴别,其鉴别要点为前者血糖和糖耐量试验可为正常。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内分泌科考试题(定稿)

医院信息科考试试题

感染性疾病科考试试题4

影像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口腔修复科考试笔试试题

内分泌科实习生出科考

手术室护生出科考试试题(推荐)

中医院外科规培生出科考试试题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615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6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