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外海关工作比较

发布时间:2020-03-01 19:25: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海关实务 》期末考试论文指导教师: 王兰 学号: 20102025

姓名: 潘秋先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外海关工作比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我国海关的传统工作,例如监管、征税、缉私等形成不小的挑战。另外,国际贸易中的一些新形势、新特点也逐渐显现,比如注重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供应链安全管理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我国海关显得尤为重要。海关工作需要根据社会各时期的不同情况来不断调整,新时期的海关工作如果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也将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中外海关工作的横向比较,将新时期中国海关的职能作为历史的一环来看待,更好地进行总结和比照;另一方面通过中外海关工作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新时期中国海关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哪些国外成功经验,避免哪些国外海关遇到的问题。最后本文将根据新时期中国海关的发展方向与需求,提出相关的具体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对海关工作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

关键字:中外海关 海关职能 风险管理 通关模式 对比

一、中国海关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中国海关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海关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海关是国家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海关是守护神圣国门的钢铁长城,海关是服务治国理政的有力工具,海关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海关工作的重要性

(一)海关是国家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口岸和海关是国家的门户,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海关身处改革开放前沿,是推进改革开放的生力军,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出口位居世界第

一、进口位居世界第二的贸易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海关的地位和作用尤显重要。我们要充分认清和准确把握海关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切实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海关系统提出的“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和“优化海关监管与服务”的要求,全面忠实地履行好把关服务的各项职责,努力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树立中国海关庄严的国门形象,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海关是守护神圣国门的钢铁长城

当好忠诚国门卫士,是新时期海关工作的基本定位,也是党和国家对海关工作的基本要求。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基本职能是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承担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职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海关在缉毒、反恐、反核扩散、反渗透、维稳、知识产权保护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责任务更加突出。我们要忠实履行职责,把守好神圣国门,维护好国家利益。

(三)海关是服务治国理政的有力工具

海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执法机构,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就必须通过依法履行职能,开展执法活动,有效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进出境法律法规,为贯彻落实国家意志和维护国家利益服务;通过制定和执行海关监管政策、海关税收政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设立对外开放口岸等政策措施,落实国家进出口宏观调控政策要求,体现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意图;通过依托海关进出口数据,开展海关统计监测预警和分析研究工作,为中央及时掌握进出口动态、准确把握外贸走势、科学进行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海关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也是海关工作的重点。我们要通过深化区域通关改革、创新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建立完善海关监管制度等配套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外经贸平衡发展战略,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实施分类通关改革,提高通关效率,推行便利服务举措,方便合法企业进出,建立和谐关企关系;综合运用调解、和解等手段,有效化解海关执法中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加强流通管理领域的海关监管,严防危害消费安全和利益的重要进口商品流入境内,积极参与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基于海关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对海关工作加以足够的重视,虽然我国的海关工作开展的比较早,但较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海关工作任然不过成熟,发达国家在在海关工作上与我们存在的差别,同时也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下面我们将从中外海关职能发展,海关风险管理,海关通关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差异,找不同,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摸索未来海关工作的发展。

三、中外海关职能发展的比较

(一)中美日海关职能比较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海关的政治保卫职能变化不大,毕竟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是十分重要的,而经济职能则与国家的对外政策或态度紧密相关。海关作为一个行政机关,其地位和作用与各国在不同时期的情况有很大联系。以我国为例,从西周时的海关只有监管而无征税职能,到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职能为主,经济职能为辅,再到我国现在海关政治和经济职能并重,无不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早已超过50%,在这种情况下海关的地位十分重要,经济职能也随之发展,海关法也将其立法宗旨明确为“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加强海关监督管理,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海关政治和经济职能放在同等地位。 现在我国已进入WTO后过渡期,面临着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与关税密切相关的海关经济职能将会削弱,我国虽是贸易大国,却不是贸易强国,海关的经济调节、经济保护职能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仍十分重要。海关职能的发展如果不能跟上时代变迁的脚步,就会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所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现今海关职能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 时刻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并随之不断调整我国海关职能,调整海关的工作重 心,使其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美国海关虽将贸易安全放在首要考虑地位,但其执行的许多制度都带有很强的贸易便利化特点,是在贸易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贸易便利,海关的把关职能 和服务职能两者不可偏废。美国海关对贸易便利化的重视也反映了当今海关职能 发展的大趋势,也纠正了认为贸易安全与贸易便利相互对立的观点。相比之下, 我国也经常讨论高效通关与严密监管如何兼顾,海关进行严密监管是不是意味着 海关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其实美国海关的贸易便利化职能在这方面对我们有很 多启示,严密监管并不意味着查验每一单货物、拖延货物通关时间,在科技和管 理水平发达的今天,有很多先进的监管方法可以保证通关和监管的双重效率。

对于中国海关来说,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监管、征税等业务量连年增长,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也使得海关需要不断发展新职能,我国海关工作量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海关行政资源的增长速度,面对这样的情况,事必躬亲的工作方法带来的是效率低下的结果,海关有时只需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甚至可以适当地放权,发挥企业或商界自身的主动积极性,借助它们的力量完善海关职能的发展。而且往往企业发挥主动性带来的效果比被动接受海关指令的效果要好,现在我国企业面临海关强硬的行政命令,敷衍了事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挖空心思钻政策的漏洞,不论对于企业还是海关都不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态势。

日本与中国同为亚洲贸易大国,日本海关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与中国海关也 有相似之处,日本一方面需要改革其国内体制,另一方面需要与其它国家建立更为开放的关系。为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和国内事务的快速变化,日本海关设定了三 个主要职能:保证社会安全稳定、征收关税和促进贸易便利化。日本海关也意识 到,要应对跨境犯罪组织、恐怖分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侵犯知识产权货 物、危害环境物质以及洗钱活动等问题时,仅靠一国海关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 所以日本海关将国际合作作为其职能重点之一,将海关职能的高度提升到维护全 球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本国的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海关在国际合作职能对我国海关的职能发展有不小的启示,海关是一国面对世界的大门,一国海关与国际的接轨可以说是这个国家迈向国际化道路的前提条件。我国海关早已不是国家封闭自守的堡垒,而是对外开放的桥梁。日本海关积极参与国际活动的做法是值得我国海关学习的。具体来说我国海关应积极参与海关国际交往,提高我国海关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推动我国海关与国际接轨。从海关总署来说,保持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海关组织等专海关组织的联系,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例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的合作与交流;对于直属海关,可以开展与其它国家相应级别海关的关际交流,比如我国上海海关与荷兰鹿特丹海关、韩国釜山海关的合作就是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可以为中国海关职能改革提供更多的国际经验,也可为中国海关在国际事务中增加话语权。

(二)海关传统职能的优化完善 1.监管职能

监管是海关的首要任务,也是顺利实施其他海关职能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更新的基础上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建立物流监控系统,强化海关实际监管。加强海关对各类监管场所、进出境运输工具、进出口货物和转关运输的物流监控是海关有效监管的前提和基础。海关监管职能的优化完善有赖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海关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必须加快海关业务管理信息化步伐,实现通关作业和职能管理的高度信息化。要通过信息网络建设、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建立强大的海关信息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发挥信息化管理在决策支持、业务处理和监督控制等方面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2.征税职能

海关所征税收主要分为关税和代征的进出口环节税。海关征税带来的财政作 用、保护作用、调节作用和涉外作用等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但中国自2001年12月加入WTO以来,为履行入世承诺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很 多改革和调整,关税的下调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举措。为进一步完善海关的征税职能,特别是关税职能,调整和取消不适当的减免税是保持关税财政功能的途径之一。另外,应加强海关管理,海关在进出口货物申报前可以主动对商品的完税价格、税则归类、原产地等展开调研,加强对转移价格、价格欺瞒等行为的检查力度,强化税收源头控制。在进口货物放行以后,利用税收监控和后续稽查等手段,发现遗漏,及时补征税款。

3.缉私职能

近年来海关面临的走私行为呈现出专业性、技术性、团体性的特点,隐蔽性 增强,其带来的危害、对国家税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海关只有根据走私行为的 新特点,不断完善缉私职能,才能应对走私给海关工作带来的挑战。我国海关应注重将风险管理手段应用到缉私工作中。首先,海关针对典型的走私案件和历史案例,应分析、掌握特定类型企业走私违规的特点和总体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强化风险管理的重点领域,全面部署打击走私违法活动的专项行动方案。其次,从当前的走私违法状况着手,针对各领域的瞒骗案件按照行业、企业性质、进出口规模、纳税状况等,针对特定企业的范围、风险发生的原因、规律等开展风险分析,发现其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集中研究防范和控制企业风险的具体措施,为各海关确定重点监测、预测企业对象范围提供指导。最后,结合国内产业政策、国家战略性资源行业管理的现状及在全国海关分布特点,选择主要关注的产业,研究其面临的风险,分析产生的原因,对比全国各口岸情况,确定进行重点风险监测和预警的产业及重点企业。 4.统计职能

海关统计作为国民经济统计的组成部分,海关统计承担着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监督,进行进出口监测预警,提供统计服务的任务。要促使海关统计职能进一步发挥作用,首先要提高海关统计的准确性,要转变设置统计预审岗位直接参与审单把关的传统职能管理方式,在明确规定审单岗位和现场接单审核、征收税费岗位对报关单原始数据质量负责的基础上,着重通过设定具体的数据质量检控参数、制定明确严谨的数据审核、查询、更正操作规范以及考核有关业务部门和业务环节数据质量等方式,提高报关单原始数据的质量海关统计的准确性;其次应加强海关统计的针对性,比如针对贸易摩擦频发的领域进行更为详尽的统计,随时掌握对外贸易的新形势,了解我国当前对外贸易存在的新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工作;最后还应加强海关统计的适用性,增加与海关统计数据服务对象的联系,比如进出口企业,相关商会、行会,了解它们对统计数据的需求,并根据需求,对海关统计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四、信息技术在中外海关风险管理中得应用比较

(一)信息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现代海关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早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的海关就开始意识到,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海关作业效率,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推进海关现代化改革。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为海关建构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监督管理模式提供了有利的科技支持,它使得海关整合内部各部门如征税、监管、统计、企管、风险分析等信息成为可能,也是海关与外部单位如税务、经贸等信息沟通交换成为可能。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海关才能将处于“后台”的风险信息、风险参数等风险管理内容与“前台”某一具体的监管活动相结合,真正实现“耳聪目明”的智能型海关。

荷兰海关自1994年起,荷兰海关通过建立专职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如中央信息中心(DIC)、地区海关信息部门(DIA)、客户管理工作队(Client-team)等部门,和开展实施统一规范的风险分析作业制度,通过宣传、指导等各种方式全面推行风险管理技术,以确保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分析方式、方法在海关通关、企业分类管理等工作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美国海关自1993年引入风险管理机制,至1998年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其间研发了大量的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形成了成熟的风险管理机制,尤其是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分析软件工具的开发应用,更是为美国海关风险管理手段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工具支持。澳大利亚海关1996年,澳大利亚海关将企业风险管理战略引入海关发展计划当中,将风险管理理念从决策层面逐渐演进到操作与技术层面。到了2004年,澳大利亚推出《澳大利亚风险管理标准(2004)》,在其指导下,将标准的风险管理流程广泛应用于制定规划、管理行政和操作性的执法活动中。澳大利亚海关将风险模型分为7个步骤,分别是交流与磋商、建立环境、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处置、风险监控与检查,其中风险识别集中体现信息技术于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借鉴荷兰、美国和澳大利亚海关基于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为进一步创新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手段,深化风险管理效能,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二) 借鉴荷兰、美国和澳大利亚海关基于信息技术应用

1.健全集中统一式的中央风险数据库 通过统一数据库,集中汇总各类信息,包括业务数据、风险参数和风险等级等,改变当前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库与之并存的分散存在,集中有限的管理资源;综合运用信息发布、热线支持、系统查询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充分发挥集中风险分析与风险处置的优势;建立完善的数据更新机制,保证数据库信息的高时效性、可用性。

2.健全符合实际风险管理需求的集中统一式的风险分析监控管理系统,将分散在各部门的风险信息平台和工具整合起来,改变当前多种类型平台项目直通基层一线,总署和直属关职能部门都可向一线基层发指令的分散管理,实现各层级、各部门的风险技术和方法共享,集中统一的在技术和工具上为基层执法运用提供支持。

3.信息技术在海关风险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纯粹的技术性战略存在很多问题和局限性。应当将先进技术融入到整个组织更宽泛和更全面的能力建设之中,“技术+制度”才是深化风险管理效能的双板斧。

4.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不一定要使用当前非常前沿或最成熟的技术。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不一定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但要采用最合适海关自身运行环境、资源基础和实际发展目标需求的技术,要充分考虑可持续性,并可长期满足系统支持、维护和可扩展性的各种需求。

五、中外海关通关模式的比较

(一)现行口岸通关模式的特点 现行的通关作业模式是 “橄榄型 ”即所有的通关手续只有在货物到达后才能办理经常造成报检、报关通道的堵塞现象。而且所有的通关手续办理是“串联式 ”的即只有在前道手续办好后才能办理后一道手续。同时现有的报关方式是企业的报关员持全套单证去报关厅排队跑银行支付税费。由于口岸相关部门的工作呈 “串联式 ”为了提一票货物企业要去海关办理进口提货单审核取得检验检疫、外轮理货、船公司、陆上管理处、汽车代理、码头的放行章在上述不同的部门来回奔跑。且企业需分别通过检验检疫局C IQ2000和海关H2000现场电子申报系统录入报检、报关信息造成信息重复录入增加工作量,差错率高,通关成本高,通关效率低。目前我国口岸的平均通关时间为2.2天,而香港只个2.5个小时。

(二)国外先进口岸通关模式及特点 1. 新加坡的通关模式及特点

以电子报关和电子审单为基础新加坡建立起被称为无缝的 “一站式 ”电子通关系统。新加坡98%的企业只要在办公室里通过由新加坡贸易发展局持55%股份的 “贸易网 ”进行一次性无纸报关。“贸易网 ”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 80% 的报关在20分钟内处理完毕。客户只需一次报关就可以完成包括海关、商检口岸、运输公司、银行和税务等部门在内的整个进出口通关程序。在受理电子报关后,货物放行只需15分钟。 2. 日本的通关模式及特点 (1)申报。任何人在进出口货物前必须备齐一份发票和其他相关文件 (比如原产地证明等 ) 后向海关预通报海关根据提供的文件确定关税额。目前进出口货物的监管依据 《食品安全法 》、《植物检疫法 》等3个国内相关法律和法规。考虑到申报的重要性,日本海关启用一个自助征税系统被用来计算关税。这个重要的系统也适应申报支付关税和消费税等等,为货物的通关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 2)核算和检查。海关核查进出口的申报,以确保申报者的进出口业务能及时得到合法手续。如果必要的时候,海关对有问题的货物实行检查。 ( 3)许可。根据进出口的正确步骤,海关批准进口或出口并发放许可证。为进口商品,得到许可证的先决条件是已经支付关税和消费税等,且这些货物不是禁止进口的商品,例如:麻醉品、武器或被列入海关关税法第21章的进口商品或没有制造产地的商品。没有海关的许可证,商品是不能装船 (装机 )或从保税区提走的。日本通关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实现了进出口电子报关,并以风险评估为基础,使用电脑技术进行货物检查。 3.美国的通关模式及特点

美国海关有大量的自动化系统在运行,其中最主要的是自动商务系统、强化系统和管理系统。自动商务系统 (ACS)是一种跟踪、控制并处理所有进入美国货物的系统,它大大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通关流程:船舶到港 ———提货申报 (到货后5日内 ) ———货物 放 行 ———纳 税 申 报 (提 货 后10日内 ) ———关税清算 (1年内 ) ———复议申请 ———起诉。其最大特色是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和担保制度的作用,实现提货和纳税的分离,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货物处于海关监管状态的时间。美国海关为解决海关有效监管和迅速增长的国际贸易之间的矛盾,海关组织结构、通关制度和法律均做了改革。首先,海关组织结构方面由原来金字塔型向工字型结构转移。其次,通关制度方面改变了传统的申报 ———查验 ———纳税 ———放行的单一监管模式,实行提货和纳税分离的两次申报制度。最后,改革传统通关作业流程,实施 “大通关 ”作业模式即进口货物 “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实行 “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推行以诚信为基础的分类风险管理通关机制加大进出口货物的分类管理力度,降低抽查比率,提高通关效率。

(三)中国海关业务制度的改革

1、实施通关作业改革,不断提高通关效率

面对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海关面临的通关压力越来越大。从上世纪未开始,许多国家海关都在积极致力于加快海关现代化发展步伐,改革和完善海关管理制度,简化海关手续,进一步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2、按照风险管理原则,对进出口企业和货物实施分类管理 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遵守海关法律法规情况的评估,核定企业的守法程度,设置A、B、C、D四个管理类别。对不同管理类别企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实行了 “红、黑名单”制度,对诚信守法的企业给予通关便利,对诚信不好的企业实施重点治理,对严重走私违法企业予以严厉打击。

3、以快速通关为目标的转关运输监管模式改革

自2000年初开始,根据形势发展要求,中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转关运输监管模式研究并进行了以快速通关为基本目的改革,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主要是:一是实施转关运输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模式,简化手续;二是实行提前报关,减少货物和运输工具在口岸停留时间,提高通关效率;二是利用科技手段,实行电子数据核销,强化海关监管。

4、加快建立“中国电子口岸”

自1999年起,海关总署会同公安部、人民银行、工商局、铁道部、民航总局、外经贸部、税务总局、外汇局、出入境检验局、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开始联合建设“中国电子口岸”。“中国电子口岸”实质上是“电子政府”的雏形。该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公用信息化平台,将跨部门、跨行业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到一个公共的数据中心,政府管理部门可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办理手续,实施管理,企业可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由此将大大增加口岸执法的有效性和通关的整体效率。

5、试行无纸通关

无纸通关是利用中国电子口岸及现代海关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改变以往进、出口企业递交书面单证报关的做法,实现海关与企业及相关单位联网,企业网上申报,海关对电子数据进行无纸审核、验放处理。与传统纸面单证的作业模式相比,无纸通关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简化通关环节,资信好的企业报关单电子数据经审结后,直接验放报关货物。二是通关全程电子化,海关在通关过程中不再收取、审核纸质单证,而是通过与企业联网实现数据审核、信息验放,事后集中补交书面单证。通过海关监管工作前置或后移,最大限度压缩通关时间。

通过对中外海关工作的比较,学习借鉴,摸索中国海关未来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沈利生.支出法恒等式能测算外贸对经济的贡献吗[ 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 ( 1) .2.陈华.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国际商务研究, 2005,1) .3.林毅夫,李永军.必要的修正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 J ].国际贸易, 2001, ( 9) .4沈利生,吴振宇.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分析[ 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 ( 4) .5.陈振海:“日本海关的风险管理’’,党政论坛,2009年10期。 6.赵原:“日本海关的快速通关招式”,中国海关,2003年12期。 7.茆沁:“日本海关制度全扫描\",中国海关,2009年Ol期。

8.周阳:“试论美国海关贸易便利化制度的特点——以美国海关C.TPAT制度 为视角\",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邹志武:“加入世贸组织后海关要努力履行新职能\",人民日报(2005年07 月08日第九版1。

中外秘书比较

中外文化比较

中外诗歌比较

中外音乐剧比较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中外音乐剧比较

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

中外秘书工作比较研究

中外行政体系比较

中外海关工作比较
《中外海关工作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