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从课例浅谈如何捕捉课堂瞬间火花

发布时间:2020-03-01 17:48: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育论文

——在“比”意识下,教师捕捉课堂火花的点滴拙见

[摘要]本文就教案教学应用在课堂评比中的课例,就这些课例所存在的隐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炼了在“比”意识下,教师课堂教学中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或非成功捕捉课堂火花的片断,进行分析,提出捕捉课堂瞬间火花的必要性及供大家探讨的点滴拙见。

[关键词]课堂评比突破束缚善待学生活用教具

引题

在新课改的大熔炉下,各式各样的课堂教学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种“比”意识较强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老师从容不迫地走进课堂,总是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开始授课,即使在课堂教学中,有学生打乱了原先的教学环节,教师也要想方设法把其拉回到自己的预设点,从而使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在铃声开响和再次敲响的时间回合中,师生完美无缺地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情景。或许我们会给这样的课堂灌以“精彩”、“优秀”的美名,可仔细想想:在这种所谓的“精彩”、“优秀”课堂上,学生独特个性的思维火花之美在哪里闪现?课堂教学独具魅力、体现人文关怀之美又在哪里体现?难道顺畅的教学流程、先进的教学手段、热闹的教学气氛,就是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我想通过几个在“比”意识下提炼的课例来谈谈自己的点滴拙见。

提炼一:突破束缚,变课堂中的生成为课堂预设之计,美出“多”。

课堂预设是公开课必备的环节,也是课堂能否成功的关键,但并非所有的预设都能如期地在课堂中产生,一旦出现所谓的突发事件,教师要突破束缚,勇于放弃,接受挑战,让课堂预设之花开出课堂的多果之硕。

[片段]

背景介绍:小学优质课课堂评比,课题:《我是一位小画家》

出现课堂火花之简述:导入时,教师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成绩单设计情景导入,学生非常高兴,认为目前期末考后发到自己手上的成绩单太没个性,不好看,这一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在老师一句“大家想不想试一试”的激发下,课堂气氛更是高涨。于是很自然地过渡到——老师出示自己设计的向日葵成绩单,问:怎么样?好,好在哪里;不好,又不好在哪里?学生回答积极踊跃。学生:好,向日葵有向左的,有向右的,有大的,也有小的,就是有一点不好,都是一样的,应该画不同的植物,

(火花突现)老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先来看老师是如何画向日葵的,好不好?(用5分钟的时间具体介绍画图工具如何使用)[回避火花]。

课堂反馈情况:绘图中工具使用的掌握情况,学生根本不存在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很熟练了,然而欠缺在设计方面,基本上学生设计的和老师先前的样式差不多,只是颜色更改了一下,把自己想法融入设计的学生寥寥无几,作品如有自己想法的设计都很完美。

评议不完美之处:

用书本就更好了。听,多么精彩的回答,多么独特的想象。学生的想法无一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体现着他们思维的独特性和灵活性。而此时教师要做的:不是把学生拉回自己的预设点,而是要捕捉这一火花,给予一个顺势回映——用一句:看来同学有自己的设计对象了,大家能不能把自己的设计对象在绘图中展现出来呢?这句话虽不华丽,但在此处却很宝贵。就对学生心理而言:无疑给了学生一颗定心丸:我的想法是对的。让学生更有信心、更具限度地去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就教师自己而言,有很好的过渡时间去掌握借班上课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让自己有缓和的时间去思考自己下一步的课堂预设该怎样变动;就教学时间分配而言,给了学生自己思考作品设计的空间和舞台。可谓是抓住了这一火花,就点燃了这节课的亮点,试问,在这种火花的引导下,学生的作品能不奇花百放吗?我想,一个能抓住课堂瞬间来点燃课堂火花的老师一定会是一个睿智的老师,一个睿智的老师总能给学生惊喜和欢笑。

任教教师反思:当时我也想到这一撞击的火花,就是害怕一旦改变了先前的设计,来了这个未知的设计,怕这堂课完全上砸了,心里有负担啊。

点滴拙见:

因此,我想说:老师,你想成功地演义你的课堂吗?你需要以下三种勇气:

①不畏失败,敢于尝试。虽然任何成功都有运气的成分,但是首先要有勇气去尝试,这样,当运气来临,你才能够抓住机遇。如果没有勇气,不敢去尝试,你永远都不会拥有任何机会。

②远离恐惧,挑战困难。当你教学中因碰到潜在的风险而困惑不安时,不妨多问问自己:你怕失去什么?最坏的下场是什么?你不能接受吗?只不过是一次评比而已,失败了我还可以重头再来,这次的失败会让我下次的成功更精彩。

③勇于放弃预设获得的课堂结果。不要认为预设的课堂结果就是最完美的,其实这样的美中缺少点奇特、惊喜,是所谓的归于平淡中之美。或许适当的放弃会换来意想不到的美,使课美出奇,让你秀出美。

提炼二:善待学生,变课堂中的生成为人文教育之机,美出“奇”。

教师要善待学生能力的差异、学生个性的叛逆,善于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善于用学生认识偏差来正面地引导和教育,让人文教育之花开出课堂的奇异之果。

[片断]

背景介绍:浙江省示范课,课题:《整理素材资料库》

出现课堂火花之简述:任务:把这个文件夹中的文件各归其位。教师请一个同学上来演示。点名一号同学,一号同学:老师我不会。(尴尬一)

一号同学推荐二号同学,二号同学:老师,他在折磨我,

我也不会。(尴尬二)

二号同学推荐了后排的三号同学(班级操作最好的),三号同学欣然接受,脸上一副高兴的神情,(捕住了火花)操作完成既快又好,掌声自发响起。

二号学生课堂情况:原先被推荐时,很是气呼呼,一副在公众场合被人戏弄,委屈不服的样子,看三号同学高兴又自豪的样子,意识到别人推荐他不是折磨他,而是认为他的操作能力比自己能力强,是自己认识的偏差,于是少了原先的气呼呼,多了开心的笑容,同时三号同学的精湛技术让他佩服,成为他要在技术上追赶的目标,整节课学态认真,自主回头请教三号同学。

评议完美之处:

尴尬一的处理:你推荐一个同学帮你完成。听,多么精彩的回答,多么独特的处理。这句话化解了学生心中的委屈:老师尊重了我能力的差异。也给老师自己一个下这个尴尬场面的台阶,还为优秀人选的推荐做了很好的铺垫。我想:在这种善待之下,学生就谈不上有叛逆情绪的出现,反而有感激的成分,虽然自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也会找个能完成的学生完成。

尴尬二的处理:那你也推荐其他同学,看看你能不能将所谓的折磨折磨到他呢!听,这又是多么完美的回答,多么细致地“倾听”。这句话融化了学生心中的怒气:老师理解我的反常之举;更让学生刮目相看的是:我认为是折磨的时候,教师没有用严厉地语言去纠正我的这一认识,而是“倾听”了我当时的心声。最让学生意想不到的是:让他所谓的“折磨”去“折磨”其他同学。我想:在这种善待之下,无论当时多么不服气的学生,也不会再有火气上来,反而灭火为零。再则,当他认为的“折磨”在高手面前成为他人施展才华之机时,让他自己更是顿悟:原来不是别人在戏弄我,是我自己知识储备还不够。试问,在这种自我醒悟的人文教育下,学生还有不自愿改进学习态度回敬教师的吗?我想,一个能抓住课堂瞬间来善待学生的老师一定会是一个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一个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能不频频享受到学生的种种“回敬”吗?

任教教师反思:当时,学生这么回答的时候,我怕死了,心里真是又气又火,但一想,或许真的是学生不会操作呢,只能认自己运气不好,点的为什么不是能力好的呢?于是就放宽标准,让他当“伯乐”,为自己寻“千里马”;可寻到的并非是“千里马”而是“倔马”,这两个小插曲搞得我当时阵脚全乱,真有点慌,觉得自己今天的运气真是背到家了,索性一想:现在的自己可以说已经是一匹“死马”,不如借学生的话来此一搏,或许还能起死回生,抛开顾虑,放手一搏,果真有了见效,让我赢得了学生的“亲和力”,更添加了我抛开教案放手一搏的信心。

点滴拙见:

因此,我想说:老师,你想成功的驾驭你的课堂,你需要以下四种善待:

①平视学生,宽容学生的不足

不要用自己的水平和认知去衡量学生,要把学生放在零起点去考虑问题,要承认学生能力的差异性、知识的留白、领悟的盲点,宽容的对待学生的不足。

②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

课堂上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反应,投石问路,分析原因,不用那种命令式的口吻对待学生,从而忽视学生的感受。

③要有耐心,点拨学生的误区

在教学中,师生要进行情感的交流,不要用强硬方式告诉学生对错,要有耐心地进行点拨,让他自己明白认识的偏差在哪里,进行更为有效的自我教育。

④善待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不如人意的事情,不要一碰壁就丧失信心,自己把自己打入死牢,要善待自己,接受瞬间的挫折,调整自己的心态:没有过不去的砍,没有迈不出的步。以积极的态度为自己设开路,在困境中秀出自己的坚毅之美。

提炼三:活用教具,变课堂中的生成为学生展示之台,美出“新”。

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具的使用已成为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教学的必备手段。但并不是每一个45分钟都要有多媒体的参与,要活用教具,让学生展示之花开出新意之效。

[片断]

背景介绍:教坛新秀评比课堂教学,课题:《飞天之梦》

出现课堂火花之简述:

(导火线)在学生的催促下,老师先是愕然,拨弄了几下音响设备,还是

没有声音,此时并不慌张,而是面带微笑,笑着抛出了学习任务:没声音是吧,下面就由我来播报这段视频,看看你们听后能记住多少?到底老师是优秀的演说家,还是你们是很好的听众。(撞击火花)学生一下很兴奋,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老师那里,等老师报完内容时,问:播放的怎么样?生:还行。

(点燃火花)师:看来这一课我们一定要学了,就是演示文稿中在视频播报的同时有一个简要内容提示的表格,是不是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视频的内容。学生各个说:是。师:那么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堂——《飞天之梦》,老师希望在课堂结束前5分钟中诞生一位在我之上的视频播报员(臭美一下),可以吗?(贯穿火花)

创作反馈情况:学生很认真地设计自己的表格,处处要求完美,在完成当前任务后的多余时间里频频进行视频与台词的互练,时时检验台词跟视频是否一致。

评议完美之处:

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这个升空视频学生已经很是熟悉,而且都是有声音播放的。而今天在换了老师的基础上,平时有声的视频也变成无声的视频了,大大的撞击了学生的定性思维,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听觉神经和正常的逻辑思考神经。学生的直觉马上体会到:音响坏了。立马让学生产生一个意念:哈哈,这节课,你这个老师该如何做?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个意外大大调起了学生想看“热闹”的心态,想掂量开课教师分量的期待。在这种状况的驱使下,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自主的集中在这个疑惑上,达到预想不到的课前5分钟效果。老师没有给学生预想的结果,而是逆势而上:没声音,难不倒我,我来配音。于是教师用自己的声音配合视频再次播放了一次,在学生面前秀了一把,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人气。当老师宣布战书时,学生各个更是磨拳擦掌,斗志激昂,为此赢得了斗气。试问,学生处于这种状态,课堂气氛能不空前高涨吗?我想,一个能抓住课堂瞬间来诱导学生的老师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钓鱼”能手,一个很好的“钓鱼”能手能钓不到自己想要钓的“鱼”吗?

任教教师反思:当时,这课一定要用多媒体,而多媒体又真坏了,如果硬着在那弄音响只能是浪费时间。于是索性临时更改教案——使用配音播放。当时我根本没有想到没有音响的教学模式能收到这么多的果效:音响的关闭让学生体会了从有声到无声的刺激,集中了注意力;自己的普通话配音让自己做了一回播音员,在学生面前秀了一回,赢得了人气;挑战任务——课堂结束5分钟配音秀,激发了学生要和老师搏一搏的斗志,成了贯穿课堂始终的预设线。

点滴拙见:

因此,我想说:老师,你想成功地编排你的课堂,你需要以下三种活用:

① 全面考虑教案,课间灵活变动

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但课堂是时时生成的过程,是随外界各个因素变化而变化的,显然一尘不变的教案教学会与多变的课堂相冲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环境、实际情况、教学主体等诸多因数考虑并设计教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变动教案,顺应时时生成的课堂需求。

② 利用自身资源,发挥教学特长

每位教师都有自身良好的教学资源,如有的教师以情感人,能渲染浓厚的教学氛围;有的教师课上能唱能跳,善于用语言之外的动作感染学生;有的教师看似平淡,但能在平淡中引发幽默,让学生在会心中感悟,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自身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其资源去演绎课堂。

③ 巧用媒体,发挥媒体优势

多媒体的介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抽象的概念、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课堂教学省时、高效,突破了重点、难点。但媒体刺激过度、过长则会疏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使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因此多媒体应选择在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吸收教学要点之时,当用则用,不用则弃,不要为了“装饰”课堂而用多媒体,缺乏灵活性,造成课堂的公式化。

结束语:

叶澜教授的至理名言:“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善实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我想这无疑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课堂教学评比中的优秀,不是看预设的结果,而是看生成的成果。因此,我想用一句话与所有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同行们共勉:朋友,你想秀出惊异的你吗?那就抛开你的顾虑、增强你的信心、善待你的学生、变通你的教案、挖掘你的潜能、活用你的教具,让课堂火花成为你的装饰之美,开出优秀之冠。

[参考文献]

① 《新世纪教师素养》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行涛 郭东歧主编[M]。

② 《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广西教育出版社, 霍益萍2001年10月第一版。

③ 《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大均,1997

捕捉瞬间

捕捉瞬间

捕捉生活的瞬间

捕捉精彩瞬间说课稿

例谈课堂生成资源的捕捉

捕捉精彩瞬间教学设计

捕捉精彩瞬间 留下美好回忆

父母课堂课例教案

创新课堂瞬间

动作捕捉课堂笔记

从课例浅谈如何捕捉课堂瞬间火花
《从课例浅谈如何捕捉课堂瞬间火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