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化苦旅

发布时间:2020-03-02 16:00: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化苦旅》读感

初识余秋雨,缘于高中课本中的苏东坡《浪淘沙 赤壁怀古》一词。当时,在讲授东坡词前,语文老师花两节课时间为我们朗读《东坡突围》一文,其后,老师又多次在课堂上提及《文化苦旅》一书。自此,《文化苦旅》一书便留在脑海之中。

喜欢《东坡突围》给我的厚重感,感叹历史无情的荡涤,当时的是是非非又如何,任权倾一世,名显一时又如何,历史总会把沙子淘掉,留下璞玉浑金。而小人,则永远是配角,留下千古骂名。东坡走了,但谁认不识东坡,而李定、舒亶之流,谁认识的。识得的也只是对之嗤之怒骂,或为世人一笑谈。

《东坡突围》是《山居笔记》内一大手笔,这是我接触余秋雨先生作品的初始。而《文化苦旅》则是阅读的第一本著作。记得当时每周日下午休息半天,便养成了逛书店的习惯。一次,在新华书店闲逛一圈后,一本黄色牛皮纸包装的书出现在我眼前,细看竟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由东方出版集团出版。书页有点青草的淡绿色,捧之有股淡淡的清香,墨香耶?纸香耶?哦,是书香。当时未曾犹豫,即取22块大洋纳之。心中似有一丝窃喜,寻得如此良书。好书如益友,自此,《文化苦旅》常伴我手。

喜欢《道士塔》,喜欢《莫高窟》,喜欢《都江堰》……喜欢书中的每一篇文字。曾因《道士塔》扼腕,悔不生那个时代,执戟以卫国宝,致使国人只能通过胶片来获得珍贵的典籍;亦曾因《都江堰》,感叹古人的鬼斧神力,造就千年传奇。书中的每一个字常引我畅怀古今,每一段历史不让我慨叹中国文化的源长。余秋雨先生早先研究戏曲,成为戏曲权威。他以学者的严谨姿态书写文化散文,理性中透露着他对中国文化的深思,他在寻求一种新的生命形态,所以,他出走了,所以才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他的出走是反抗,作为一名学者,他更愿意中国文化走向民众,而不是停留在学者的书斋内。他反抗当前的文化现状,他不满现今学者作家独守书斋耳不闻窗外事,或许,他不曾以天下事为己任,但他定深以传播文化为己任。他辞去了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当时他只是四十多岁,官运亨通,正是一个男人事业的黄金期,他义无反顾。他成了文化界的异类,没有人理解他,他不需要理解,一个人走过黄沙漫天的敦煌古道,走过黄河故滩……当他回来的时候,一册《文化苦旅》顿引洛阳纸贵,一切都被理解了,他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他,依旧出走,寻找新的生命形态。

读过《文化苦旅》,便一发不可收拾,《山居笔记》《借我一生》《寻觅中华》《霜冷长河》……凡是可以找到的,都取而读之,甚至他的戏曲著作也不放过。余秋雨的书总是百读不厌,常读常新,而《文化苦旅》更是常置床头,时常捧读。此刻的我彷佛又看见秋雨先生在宁波天一阁前,深一脚浅一脚趟着雨水走进天一阁。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文化苦旅新版 文化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