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端午的鸭蛋》公开课教案(详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5:02: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端午的鸭蛋》教案

南漳县实验中学

孙凤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合作探究,深入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导入——阅读——品评——拓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航

1、出示目标:

①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②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③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2、读诗激趣、导入 下面我给大家一首诗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①请你们猜猜这首诗写的是哪一节日?来历如何? 明:端午节,屈子即屈原,遗俗指的是端午节

②问: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吃棕子,吃蛋……),出示端午习俗图片。

③很好,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这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写自己过端午的一片回忆性的散文。

3、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文风闲适自由,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

二、预习文本,诵读指导

字词积累

三、探究展示

1、你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分别用小标题概括。

2、文章开头介绍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作用是什么? 3.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示例:

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名声远播

居然让苏南,浙江的人因此对你肃然起敬。 与众不同

居然可以成批成批输出双黄鸭蛋

令人惊喜

切开之后,圆圆的两个黄,竟然如此让人惊喜不已。”

历史悠久(“老品牌”、“老字号” ) 连200多年前的《随园食单·小菜单》就有了记载 质细而油多 居然让人如此让人垂涎欲滴。

吃法多样 除了“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竟然可以和豆腐炒着吃 色彩鲜艳

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小结: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吧。

拟写广告词

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请你也为高邮鸭蛋拟写一则广告。

4、写端午节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 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鸭蛋

5、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要引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

6、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四、课文小结

这篇民俗散文,以闲适自由,平淡有味的语言介绍了家乡高邮的端午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吗?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 保护传统节日,珍视传统文化!

六、布置作业

用你的笔,把你家乡的风俗文化赞扬一番,写出自豪感,语言生动传神,有文化气息。 【板书设计】

端午的风俗(预设背景)端午的鸭蛋家乡的鸭蛋名声久远质细油多热爱家乡怀念童年挑鸭蛋端午的鸭蛋【课后反思】

姓名:孙凤玲 性别:女 职务:教师 职称:中二

工作单位:南漳县实验中学 邮政编码:441500

吃鸭蛋玩鸭蛋

《端午的鸭蛋》公开课教案(详案)

《端午的鸭蛋》公开课教案(详案)

《端午的鸭蛋》公开课教案(详案)(推荐)

《端午的鸭蛋》公开课教案

端午的鸭蛋公开课

《端午的鸭蛋》公开课教案(推荐)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详案

机器人公开课教案详案

端午的鸭蛋教案

端午的鸭蛋教案

《端午的鸭蛋》公开课教案(详案)
《《端午的鸭蛋》公开课教案(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