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说“就业难”和“用工荒”

发布时间:2020-03-03 10:38: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说“就业难”和“用工荒”

班号16111002 学号1120102471 王宇洲

一, 摘要

“用工荒”和“就业难”这两个名词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并且被吵得沸沸扬扬。看似矛盾的两个词,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用工荒”,是指用工短缺现象。相对于持续多年的民工潮,用工荒的出现是多方原因造成的,其中既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也和农民工待遇问题有很大关联。而对于“就业难”,主要还是针对具有本科大中专学历等等具有较高学历的毕业生而言的。所以,就业难与我们大学生是息息相关的。

二, 关键词:用工荒 就业难 大学生 农民工 技术素质 三, 正文

人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热度不曾减退,“用工荒”也不是真正的无工可用,“用工荒”与“就业难”在中国矛盾地存在。

我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春节过后,媒体开始集中关注企业‘用工荒’,铺天盖地都是‘招工难’,企业想尽一切办法,有的甚至直接到火车站、社区去‘抢人’,留住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但效果依然不佳。”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就不得不放下身段,由过去坐等正月十五以后上门求职的农民工,变为不惜千里迢迢跑到中西部去请工。但是即便诚意如此,不少企业忙活半天,却仍招不到几个工人。

“用工荒”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一边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一边企业却招不到人。它暴露了我国以前之政策不合理之处,急需要调整。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常规思维来看,“民工荒”意味着劳动力供小于求,市场会依据供求双方的博弈结果自发上调均衡工资水平。但事实表明,低端简单劳动供给者因替代性强而不被企业重视,工资水平仍旧偏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所以“民工荒”不能指望企业单方面解决,必须要有调控部门的积极介入与引导。

那么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首先还要究其原因。

企业“用工荒”大概包括两类,普通工人和高级技工岗位紧缺。一直以来,技能型、高素质工人的短缺都是“用工荒”的突出特性。企业吸引农民工的基本手段都是加薪、或曰改革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等,但是,在沿海城市,加薪永远赶不上消费成本的增加,更改变不了普通工人从事低端行业的重复性、单调性、上升渠道不畅通、社会地位不高等劣根性,最终也会加重企业的用人成本。再者,随着劳动密集型生产线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中西部城市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差距的逐步缩小,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农民工就业的“本地化”等都已成了常态,凡此种种都增加了沿海企业的“招工难”问题,这必然导致沿海地区劳动力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而新生代80后、90后农民工虽然学历普遍由初中提升到高中,但依然满足不了产业升级所达到的技能水平,最终会加剧“高级技工荒”。

说完了用工荒,再说说和他看似矛盾的就业难。正如在我所经历的高考里就能感受到,高考报名人数激增,势必能够感受到未来是一个大学生数量大爆炸的时代。然而从新闻媒体的铺天盖地的宣传下,我们早已感受到了,未来的就业压力是多么的大!

目前,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不匹配。而普通工人所从事的低端岗位劳动量较大及工作时间较长,这对大学生产生不了多少吸引力,况且,新生代大学生的择业需求关注的方面更为多样,如开阔视野、增加经历、注重企业培训、晋升渠道、个人发展等,加之普通工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中职学历的社会认可度低等诸多原因都在加重大学生的“就业难”。

就从我的角度来看,培养一名大学生的成本也是相当高的,加之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大学生是不乐意屈居低端岗位的。而且早已适应城市生活的他们,拿着与农民工持平的工资,他们是难以生存的,这也导致了“报国无门”现象。

似乎企业“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是两条并行不悖的平行线,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我国就业市场内部结构性失衡也会更明显,而农民工、低端岗位工人与大学毕业生都是初级劳动力,都需要人才升级,所谓“人才升级”并不是指在学历上提高,而是技能的提升,因此,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也正是“用工荒”与“就业难”的一个交集,这需要学校、企业与政府三方合力。由于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最终匹配需要较长时间,可以预见,“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现象短期内都无法解决,还将长期存在,因此,这也给职业培训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像我们所了解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技术学校是高等教育学校,这也是很多发达国家青年人迈向社会岗位的一个台阶,但是在我国,技校大多数是给中高考落榜的学生开设的,那么这就导致了从技校出来的青年人没有大学生文化素养高,然而大学生没有技校走出的学生技术好,这种恶性发展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

作为大一的新大学生,我知道我所面临的挑战是很艰巨的,就业压力是很大的。但是这更能促进我们多接触社会,多做实践,多打打工,不求薪金有多高,但求我们能从其中学到多少。这样才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复合型人才,才可以在茫茫人海之中,鹤立鸡群。

用工荒和就业难

劳动法 就业难和用工荒

用工荒与就业难

“用工荒”与“就业难”

浅谈“就业难”和“用工荒”现象

看“就业难”与“用工荒”

浅谈就业难与用工荒

谈用工荒与就业难

解析“用工荒”与“就业难”

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奇怪并存

我说“就业难”和“用工荒”
《我说“就业难”和“用工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