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劳动法考试简答题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4 00:24: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简答题

劳动法中劳动的特征: 劳动法上的劳动,并不是指一切劳动,劳动法中所指的劳动,有以下特征:

1、劳动法上的劳动,一般是人们在争取与实现劳动权过程中的劳动,如有关劳动就业的法律保障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

2、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有偿性劳动,它区别于无偿的义务性劳动;

3、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双方具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我国劳动法有哪些形式:

1.宪法中的有关规定2.法律3.行政法规4.部门规章5.其他法律规范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6.地方性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7.地方行政规章8.国际法律文件9.国际惯例10.法律解释 劳动关系的特征是:

1、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劳动能力和智力劳动能力,劳动使用者提供劳动过程所需要的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双方在直接的劳动过程中发生了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使用者(或用人单位);

3、劳动关系主体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4、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即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要依法服从经营者的管理,遵守经营者制定的规章、制度。这种双方之间的从属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特点。

根据以上劳动关系的特点,可以将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与其他法律调整的与劳动有关的社会关系相区别,如承揽关系中的制作人和定作人的关系;著作人和出版社的关系等等。 劳动关系的种类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一.列举式方法

1、国家进行劳动力管理中的关系;

2、社会保险中的某些关系;

3、工会组织与企业在执行劳动法、工会法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4、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

5、其他有关管理机构在监督劳动法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

二、区别式方法

1、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如劳动就业中的某些关系;

2、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如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

3、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如职业培训中劳动者与培训机构产生的关系。 符合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社会关系均可确定其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

现阶段劳动法制建设的新发展:

(1)基本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劳动法律体系。(2)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3)初步建立了最低劳动标准。(4)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社会保障改革过程中,建立了法定的多层次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5)逐步普遍实行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制度。(6)不断完善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法。

劳动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理由是:

(1)有特定的调整对象(2)劳动法有特定的主体(3)劳动法有独立的内容体系。

劳动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

(1)劳动法与民法A、两者的调整对象不同。B、两种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C、两者调整的原则不完全同。

(2)劳动法与经济法A、调整对象不同。B、任务不同。

(3)劳动法与行政法A、调整对象不同。B、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

(4)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区别:社会关系不同

劳动法的作用:

(1)劳动法基本原则指导着各项劳动法律法规的立、改、废,有助于劳动法制的统

一、协调和稳定。(2)劳动法基本原则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劳动法,解决各具体劳动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3)劳动法基本原则可以弥补劳动立法具体规定的不足,用于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

(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区别:

(1)联系,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法律关系则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2)区别,A、两者所属的范畴不同,劳动关系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劳动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B、两者产生的前提不同,劳动关系的形成以劳动为前提,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则是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C、两者的内容不同,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则是法定的权利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2)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性;(3)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实现的。 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其中,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具有以下特点:(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3)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现。(4)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劳动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共同存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之中,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一方的权利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也是另一方的权利。

从事境外就业中介活动应该具备的条件:

(一)符合企业法人设立的条件;

(二)具有法律、外语、财会专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制度

(三)备用金不低于50万元;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劳动合同的特征:81页

A、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B、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C、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性D、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劳动合同的分类:86页

(1)按照劳动合同期限不同,分为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2)按照劳动者身份不同,分为城镇职工劳动合同、农民工劳动合同、学徒工劳动合同。(3)按照用人方式不同,分为录用合同、聘用合同、借调合同。

(4)按照劳动合同的存在形式不同,分为书面劳动合同、口头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103页

当事人应遵循以下原则:A、实际履行原则:实际履行原则是指:双方当事人必须亲自履行合同义务,而不能由第三人代替;要求劳动者按合同规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完成劳动过

程。B、全面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按照合同规定和要求全面履行合同义务C、合作履行原则:合作履行原则,要求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相互配合、友好合作,并在遇到困难时相互理解和帮助。

集体合同的特征:121页

A、集体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B、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维护职工权益;C、集体合同的订立有严格的程序和形式要求;D、集体合同是特殊的双务合同;E、集体合同具有基准法的效能;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联系与区别:

(1)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联系: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有着密切联系,他们同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调整劳动法律关系的方法和手段,在协调稳定劳动关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A、主体不同。B、内容不同。C、目的不同。D、适用范围不同。E、效力不同。F、形式要件不同。G、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 集体合同的作用:125页

(1)集体合同是确保职工劳动条件与劳动待遇的必要手段;(2)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促进公平与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3)集体合同是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4)集体合同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资的特征:1.工资是劳动者基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取得的劳动报酬2.工资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约定由用人单位向本单位的劳动者支付的3.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货币报酬4.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取得工资则必须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义务。

我国工资法律调整的原则:

1、按劳分配原则;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工资水平的原则;

3、用人单位自主分配和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原则。4.宏观调控原则

我国工资分配原则:

(1)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原则,即把劳动量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标准和形式。要求:必须同工同酬,反对平均主义。(2)宏观调控原则;宏观调控原则,是国家通过立法确认的以社会公正和社会进步为目标,对工资总额和工资分配中的不合理因素或现象实行国家干预的法律调控原则。

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156页

(1) 协调原则;(2) 基本生活保障原则;(3) 民主协商原则;(4) 分级管理原则;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劳动安全卫生的特征:

A、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实施具有强制性;B、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劳动过程为保护范围;C、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为主要途径,通过消除劳动过程中不安全和不卫生的因素,实现对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护。

职业道德的含义:

1.职业道德的内容反映了鲜明的职业要求2.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往往比较灵活、多样3.职业道德既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又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4.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段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

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

劳动纪律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1)劳动纪律与职业道德的区别A、性质不同B、直接目的不同C、实现的手段不同(2)劳动纪律与职业道德的联系A、两者共同寓于同一主体——劳动者;B、两者调整对象相同,共同调整同一劳动行为;C、最终目的的一致性,都是为保证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正常进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完善科学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社会保险的含义:

A、社会保险的对象仅限于职工,即劳动者;B、社会保险的内容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险种;C、保险待遇支付的依据是基于客观原因导致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职业岗位;D、社会保险兼有补偿性质和物质帮助性质;E、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一项法律制度。

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

(1)基本保障性;(2)国家强制性;(3)互助互济性;(4)主体特定性;(5)待遇的差别性;(6)补偿性;(7)社会福利性

失业保险的特点:253页

A、适用对象的特定性;B、享受保险待遇有一定期限;C、待遇水平较低;D、保险功能的特殊性;

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条件和标准: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工伤保险的特点:

A、工伤保险对象范围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B、工伤保险的责任具有赔偿性;C、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由用人单位承担保险责任;D、工伤保险不同于养老保险等险种,劳动者不缴纳保险费,全部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E、工伤保险待遇相对优厚,标准较高,但因工伤事故的不同而有差别;

工伤保险的作用:265页

1.保证受伤和患职业病的劳动者得到及时的医治2.补偿损失、维持生活3.减轻企业负担,稳定保险待遇支付4.预防职业危害,减少职业伤害和疾病

生育保险的意义:273页

A、保障生育女职工和婴儿的身体健康,促进优生优育;B、实行生育保险是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可;C、有助于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工会的权利:

(1)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权利;(2)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3)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和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4)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5)交涉和协商的权利;(6)监督和调查的权利;(7)参与劳动争议解决的权利; 工会的义务:

(1)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2)协助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做好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险工作;(3)会同企业、事业单位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态度

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组织职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4)根据政府委托,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的评选、表彰、培养和管理工作;

劳动争议的特点:

1.劳动争议的产生是建立在劳动法律关系的基础之上的2.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一方为用人单位,一方为劳动者(其中包括工会组织)3.劳动争议的标的是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劳动争议处理的意义:317页

1.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2.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有利于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提高双方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3.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各项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00167劳动法简答题

人工智能考试简答题总结

传感器考试简答题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考试简答题总结

大气污染控制考试简答题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_简答题总结

劳动法考试重点

劳动法学期末复习指导简答题答案

部分劳动法复习范围简答题参考答案

劳动法考试简答题总结
《劳动法考试简答题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