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省农机走出去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4:05: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省农机“走出去”情况调研报告

科技质量处

为促进企业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今年,我们分赴潍坊、聊城等,实地考察了时风集团有限公司、福田雷沃重工有限公司等农机生产企业,并在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农机企业出口和境外投资合作情况,以及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就有关政策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山东是农机生产大省。目前,全省农机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92家,资产合计370亿元。产品包括动力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等十一大类,产品品种基本涵盖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全过程。主要产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拥有时风、福田雷沃、五征、常林、华盛中天、海山机械、黑豹等十几家国内外知名的农机生产企业。2009年,全省农机工业年产值达到1200亿元,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完成销售收入1100多亿元,实现利税70亿元,完成利润50亿元。近10年来,山东农机工业的年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山东也是农机使用大省。到2009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1亿千瓦,亩均达到1千瓦,农机总值630亿元,拥有拖拉机240万台,联合收获机17万台,主要农机总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其中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6%,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56%。机械化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已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的重要手段,成为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的重要支撑,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障,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

农机“走出去”发展势头良好。企业是加强对外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体。农机企业在发展壮大国内市场的同时,主动出击,按照“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要求,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努力提升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不断拓展国外市场。2009年,我省农机企业出口创汇突破10亿美元。最近,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农业机械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我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切实提高农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到2011年,全省农机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00家,实现销售收入1350亿元,农机产品年出口创汇20亿美元。

农机“走出去”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产品出口。出口产品主要是拖拉机、收获机、发动机等,销往印尼、埃及、印度、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巴西、俄罗斯、土耳其等40多个

国家和地区。这几年,农业机械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和保护,刚性需求明显。我省农机出口近3年来一直保持较好的增长幅度,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国际市场对我省农机产品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欧美发达国家也逐步成为我省农机产品重要的海外市场。二是在外建厂。部分企业以拖拉机生产为重点,在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国建立了生产基地或散件组装工厂,就地进行组装生产。三是引进技术,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了大马力拖拉机设计、玉米收获割台、花生联合收获、薯类收获、种子包衣等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成果转化,技术嫁接后的产品返销国外。比较成功的是大马力拖拉机,由于性价比的优势,在欧美地区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好。四是吸引外资来华建厂,据不完全统计,规模较大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已发展到12家。全球最大的鲜食农产品采后处理及分选包装设备制造公司--法国迈夫有限公司,于2006年在我省烟台投资建造了迈夫诺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目前该企业已生产出10种类型的果蔬分选设备,在销往国外的同时,还在国内建设了60多条果蔬处理线。五是贴牌生产,省内企业通过产品改造升级达到一定水准,获得国外企业认可后,实行贴牌外销。目前,这种方式多在农用植保机械中实行。

农机部门在农机“走出去”方面也做了一些推动工作。一是组团出访加强技术引进。近年来,省农机办先后组织7个团组,由办领导带队,安排1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负责人和有关技术专家,分赴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对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牧草生产机械化以及农机服务网络建设、农机新产品科研开发进行了考察交流,引进了花生联合收获、牧草收获、饲料加工等先进机械和技术,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分别随农业部、省政府团组赴英国、德国等考察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赴以色列和土耳其考察高效节水机械化技术,赴俄罗斯和匈牙利考察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特别是通过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交流合作和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的引进,加速了我省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发生产,为山东率先在全国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率先基本实现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近年来,山东省农机办还先后邀请委内瑞拉、南非、芬兰、法国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考察团组来山东访问,进行技术交流和农机产品生产合作。二是搭建平台促进产品出口。积极组织省内农机生产企业选派名优农机产品参加中国农交会、广交会和全国农机订货会等重大展会,定期在潍坊和烟台举办农机博览会,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推介山东农机产品,努力扩大山东农机产品的国际知名度。三是沟通信息促进经济合作。这几年,省农机办连续组织召开了农机化发展形势分析会和高层论坛,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及时交流国内外农机化发展的最新动态、研发动向和市场行情,便于企业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选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拓展国外市场。东南亚和南美中小马力拖拉机市场的开拓,与我们及时交流农机化发展的相关动态密不可分。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省在农机“走出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走出去”起步晚,步伐慢,规模小,层次低,整体工作与山东农机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二是农机企业外向度低,普遍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出口量小、国际化程度低、总量大而不强、增量高而不优的问题,无论是产品出口总量,还是独资或合资企业的数量和资金规模,与兄弟省市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受农机企业管理体制的限制,农机部门在农机“走出去”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如何抓住当前有利机遇,在农机“走出去”工作中有大的作为,是农机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几点建议

一是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组织管理和生产等有关方面加强配合,合力引导企业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树立放眼全球的战略理念,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开发利用,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加强与大型跨国企业的战略合作,引进资本、技术、品牌和管理理念,提高农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积极搭建与国外企业交流平台,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到国外进行技术培训,并邀请国外管理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来国内进行考察,增进了解,相互交流,加强协作。

三是要加强项目鼓励和政策扶持,实施相应的政府推动项目,加强农机“走出去”战略研究,鼓励有条件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同时要在财税政策、融资渠道、境外自主品牌商标注册和产品专利认证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营销网络和海外研发中心,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强政府公关,提供必要的策略性支持。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安徽民营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

四川省民营企业“走出去”综合调研报告

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调研报告

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调研报告

农机产品价格调研报告(优秀)

农机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农机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茌平县农机合作社调研报告

国内农机企业调研报告

“走出去”

我省农机走出去情况调研报告
《我省农机走出去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