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音乐学毕业论文和声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09:22: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嘉应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申请学位艺术学学士 院别音乐学院 专业音乐学(师范) 学生姓名陈健超 学号111150003 导师姓名罗钢芹讲师

2015年

05月5日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目录

【中文摘要】 ................................................................2

【English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学习和声编配的重要性和技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性分析和和声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和声进行中和弦之间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七和弦和九和弦的运用 ..................................................7

五离调和弦的运用 ........................................................8

六根音的编配技巧 ............................................................9

七转调的方法和技巧 .....................................................10

结语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1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中文摘要

本文总结了现在流行音乐当中常用的和声编配手法与技巧,目的在于给各位音乐理论初学者和爱好者一些帮助和启示,以便度过电脑编曲,即兴伴奏,歌曲写作等方面内容的入门难关。文中用了大量的流行音乐实际例子,从和弦的分类开始,讲到和声功能的连接,和声色彩的变化,低音的编配和转调的方法,也提到了和声学习的一些技巧。这些技巧被广泛用于现代的流行音乐中,适用性比较强,文中也有我自己累积下来的一点经验,对大家可能也有些参考意义,但对于文中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提出来,共同分享经验,一起探讨,以更好地共同进步。

关键词:和声学流行音乐编曲和声编配和声进行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English Abstract

The following text summarizes normal methods and skills for harmonic composition with regards to modern pop music.Herein, it was primarily edited for helping overcome rudimental obstacles such as pc-rhythm-composition, lyric writing and so on.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is to offer suitable guidance to music beginners and music amateurs to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n music theory and to evoke inspiration.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many usages of music composition using pop music examples.It starts with harmonic claification then refers to thebridging of harmonic function and ends off with how to compose and fine tune low pitch.It also mentions other skills of harmonics which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modern popmusic.In it are some of my experiences and I hope these may help with regards to inspiring music fans.There may be poible errors or shortcomings to be pointed out.I hereby sincerely wish you can learn from this and share your suggestions with regards to studying music.Good wishes to as we progre together.Thank you.

Keywords:harmonics, popmusic, rhythm composition, harmonic composition, harmonic play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前言

从巴赫到贝多芬,从肖邦到李斯特,从欧洲到美洲再到亚洲,音乐文化在各种地域文化的影响之中不断推陈出新,相互融合,向着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今天风格各异,百花齐放的现代音乐文化。流行音乐是现代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代表着通俗易懂,大众易学,普通人喜闻乐见的音乐类型。比如平时我们所听到的抒情歌曲周杰伦的《安静》,火热的舞曲《小苹果》,励志的流行摇滚歌曲《海阔天空》,民族风的《荷塘月色》,欧美风的《some one like you》等等。几乎每个人都会唱一些流行歌曲,网络的发达促进了音乐的消费和文化的传播,现代人对于各种风格音乐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强了。

一、学习和声编配的重要性和技巧

(一)学习和声编配的重要性

流行音乐虽然深受大众喜欢,通俗易懂,但在创作和演绎方面来看也并非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可以完全把握好的,期间需要很多专业的音乐知识。比如和声分析,曲式分析,配器法对于键盘演奏者和编曲者而言比较重要,歌曲写作,歌词写作对于作曲者而言也比较重要。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虽然没有古典音乐规范,也没有爵士音乐的复杂,但学习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对于流行音乐的演奏和编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流行音乐中含有很多的即兴元素,比如爵士鼓,贝斯,节奏吉他的编配,常常在演奏中没有固定的曲谱,需要演奏者即兴发挥,而让所有器乐和人声协调的关键就在和声编配,所以,器乐演奏者和编曲者学习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非常重要。

(二)学习和声编配的技巧

学习流行和声编配并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明白的,我们需要落实到实践当中去,也就是我们如果会钢琴,吉他之类的多声部乐器,可以为流行音乐和声编配带来一些灵感,增强对和声编配的理解,也促进了手上功夫和脑上功夫的协调。扒曲子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也就是通过细心听清歌曲的每个声部,把音乐转化为曲谱,再或许演奏出来。这种学习方式要求视唱练耳的水平要好,但通过扒曲子的锻炼,不仅有利于和声编配的学习,也利于提高乐器演奏的水平。总之,学习流行音乐和声编配,最重要的几点就是:

1:多听,听准各声部节奏音高,多听各种风格的音乐。 2,多想,把听到的和声素材进行分析,理解作曲者编配的意图。

3,多看书,书上所写都是各个音乐家的理论精华,这是最直接的学习流行音乐和声编配的方式。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二、和声功能和调性分析

(一)流行音乐和弦标记规律

要学习流行音乐和声编配,首先要了解和弦。在流行音乐中最常见的是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还有挂留和弦。流行音乐中和弦都用了简化的写法,以方便演奏过程中辨认。以C为根音,大三和弦记作C,小三和弦记作Cm,减三和弦记作Cdim,增三和弦记作Caug;大七和弦记作Cmaj7,属七和弦记作C7,小七和弦记作Cm7,减七和弦记作Cdim7,小七降五和弦记作Cm7b5;挂留和弦用sus表示,如挂四和弦Csus4,加音和弦用add表示,如加九和弦Cadd9;大九和弦记作C9,小九和弦记作Cm9。每个和弦结构不同,其色彩也不同,比如大三和弦有明亮的色彩,小三和弦有阴暗的色彩,而大小七和弦能分成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因此两种色彩都具备,不过以处于下方的大三和弦色彩为主。锻炼好自己的听觉能力,面对复杂的和弦也能马上听出来,对流行音乐和声编配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这个也是现代音乐编曲灵感的重要来源。

(二)和声功能

虽然一个和弦有色彩感,但是一个孤立的和弦并没有其他的意义,除非它处于调式之中。在调式中,和弦主要分为主功能,下属功能,属功能这三种功能,这三种功能代表着和声进行从稳定到不稳定,从放松到紧张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不断地循环反复,为音乐的进行提供了动力,富有变化。但在流行音乐和声中有时也会出现属功能接下属功能的,这个要视作品需要的效果而定。一般而言,音乐作品从主功能开始,也到主功能结束。主功能用字母T表示,代表的和弦是主和弦,用级数表示就是Ⅰ级和弦,常常可以用Ⅵ级或Ⅲ级来代替以丰富和声色彩;下属功能用字母S表示,代表的和弦是下属和弦,也就是Ⅳ和弦,也可以用Ⅱ级和Ⅵ级来代替;属功能用字母D表示,代表的和弦是属和弦,也就是Ⅴ级和弦,也可以用Ⅲ级和Ⅶ级来代替。其中各功能代表的ⅠⅣⅤ级和弦是正和弦,剩下的ⅡⅢⅥⅦ级和弦是副和弦。我们在配大调的歌曲时,可以用副和弦替换正和弦以增加和声色彩,但一般不可滥用,否则就会由和弦替换变成离调。

(三)调性分析

为旋律配置和声,我们首先要先分析调性。分析调性最好的办法是把旋律唱一遍,一般而言结束音唱名为1的常常是大调,结束音唱名为6的常常是小调。但流行音乐的和声变化较大,常常是大小调混合使用,分析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歌曲的主体色彩。分析好调性以后,查看歌曲的节拍,四拍的曲子通常四小节或两小节换一次和弦,三拍子的歌曲通常三拍子换一次和弦。流行歌曲一般是从一级和弦开始的,也有从Ⅳ级开始的,比如《我真的受伤了》,也有些欧美的流行歌曲从Ⅵ级开始,比如《21 guns》,该大调歌曲第一个和弦就以Ⅵ级代替了Ⅰ级。在旋律进行过程中,和声要根据小节内旋律的长音和重音来编配,假设小节内旋律的长音和重音为6,那这个小节就有可能用大调Ⅵ级,Ⅳ级,Ⅱ,还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有可能使用Ⅶ级减小七和弦,这个需要结合前后小节判断。和声从稳定到不稳定再到稳定的过程常常在一个八拍或许两个八拍重复一次,结合这个推断出小节所处的功能位置,再去选用和弦会有更多的灵感。

三、和声进行中和弦之间的关系

在流行歌曲里,和声之间的进行一般有五种关系:下行五度关系(上行四度),下行四度关系(上行五度),三度关系,二度关系,同度关系。这五种关系从力度来说从远到近渐弱,下行比上行要强,比如Ⅰ级-Ⅳ级力度强于Ⅰ级-Ⅵ级,Ⅳ级-Ⅱ级力度强于Ⅳ级-Ⅵ级,编配的时候需从歌曲的情感还有功能选择适当力度的和弦。

下行五度关系的进行是强力的进行,比如Ⅰ级-Ⅳ级,Ⅲ级-Ⅵ级,Ⅴ级-Ⅰ级等等,我们把这种进行称为正格进行。连续的下行五度进行在流行歌曲中也是相当常见的,比如《吻别》中副歌部分,Ⅰ级-Ⅵ级-Ⅱ级-Ⅴ级-Ⅰ级。更有连续使用七次下行五度进行的歌曲,Ⅱ级-Ⅴ级-Ⅰ级-Ⅳ级-Ⅷ级-Ⅲ级-Ⅵ级-Ⅱ级,比如《Autumn Leaves》。这样连续的下行五度可以形成一个循环圈,这个循环圈中的进行常常在流行音乐中运用到。

下行四度关系的进行相对与下行五度关系的进行稍弱,在流行音乐中运用也不少,但连续的下行四度进行不多见。比如《盛夏的果实》中主歌前面部分,Ⅰ级-Ⅴ级-Ⅵ级-Ⅲ级,这里分别用了两次下行四度进行,这种进行我们称为变格进行。

三度关系常常被用于和弦的同功能替换,和弦的同功能替换常常大小和弦交替,可以丰富和声的色彩,主要用于和声下行。比如在Ⅰ级到Ⅳ级进行的过程当中插入Ⅵ级,在Ⅵ级到Ⅱ级进行的过程中插入Ⅳ级。著名英文歌《Without you》副歌部分就连续地用到了这个进行,Ⅰ级-Ⅵ级-Ⅳ级-Ⅱ级。有一种和声进行在华语流行歌里也被大量地运用,就是Ⅰ级-Ⅵ级-Ⅳ级-Ⅴ级-Ⅰ级,比如汪峰的《存在》,beyond《喜欢你》的副歌部分,《月亮代表我的心》前奏部分等等。连续的五度下行可以形成一个循环圈,同理连续的三度下行也可以形成一个循环圈。

在不同的功能进行过程中,常常用到二度关系的进行,比如Ⅳ-Ⅴ,就是下属功能进行到属功能,比如Ⅲ级-Ⅱ级,就有可能是从主功能到下属功能,Ⅲ级有时同功能替换主和弦Ⅰ级。像《新不了情》前奏和副歌部分就用到了Ⅳ级-Ⅲ级-Ⅱ级-Ⅴ级,还有Ⅳ级-Ⅲ级-Ⅱ级-Ⅰ级的,比如游鸿明的《楼下那个女人》。另外还有小二度进行的,王力宏的《唯一》主歌部分用到了这个进行,I级-Ⅲ级-Ⅳ级-Ⅲ级-bⅢ级-Ⅱ级,这里bⅢ级和弦只占了一拍,是用过过渡性的和弦。

同度关系进行也叫同级替换,最常见的要数挂留和弦的运用了,这个会在后面的内容里详细讲到。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四、调内和弦的运用

三和弦和属七和弦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时期运用最多的和弦,但随着音乐和声学的发展,仅仅使用三和弦作曲已经开始显得单调了,人们需要复杂的和声以刺激听觉,七和弦,九和弦,挂留和弦,加六和弦等被大量使用于现代音乐当中,甚至有些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可以说在今时今日只要运用得当,几个音凑在一起就算是个和弦了。这些和弦很多都不是可以随便把原来的三和弦替换掉的,要运用得当需要结合旋律还有前后和声,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

(一)三和弦的运用

众所周知,四种三和弦各有各的色彩,分别是音响效果明亮的大三和弦,音响效果阴暗的小三和弦,音响效果不协调,向内收缩的减三和弦,音响效果不协调,向外扩张的增三和弦。在这四种三和弦里,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用的最多,增三和弦用得最少。

(二)七和弦的运用

流行音乐中常把两个这样三和弦组合起来使用,比如大七和弦Fmaj7,以F为根音,通过向上三度叠置四个音组成和弦,这个和弦既有461三个音组成的大三和弦,也有613三个音组成的小三和弦,这样一个和弦就由两种音响效果融合在一起。好比美术上红色加黄色等于橙色一样,通过这样的组合,大大丰富了和声音响效果上的色彩感。属七和弦G7也是如此,由572和724组成,还有小七降五和弦Bm7b5,由724和246组成等等。像这些七和弦,都有七度音,在音程上而言是不协和的,但大七和弦在流行音乐中就常常当做协和的和弦来使用。

属七和弦常常代替属和弦,相对于属和弦而言,属七和弦更有向主和弦解决的倾向性。但属七和弦并不一定解决到属和弦,有时会解决到Ⅵ级副和弦上,这种进行称为阻碍进行,以获得一种不完全解决的效果。布鲁斯音乐中常常使用属七和弦,属七和弦称为了布鲁斯音乐中的特色。

(三)九和弦的运用

九和弦听起来有种旋律感,特别是在九和弦琶音的时候,如果旋律中有上主音的时候选择九和弦代替三和弦是个不错的办法。加九和弦用法也是差不多,相对于九和弦,加九和弦少了七音,在四部和声中适应性更好。

(四)挂留和弦的运用

挂留和弦在流行音乐和声编配中也用得很多,常常属和弦或主和弦进行有四拍或八拍的时候,小节内会用两拍或四拍替换掉原来的属和弦。比如《Without you》主歌部分结束阶段属和弦前的挂四和弦512,进行到属和弦572,其中延流音4音就解决到了3音上。也有挂留和弦结合属七和弦一起用的,比如G7sus4(5124),G9sus4(5612)。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五)和弦音的省略

在使用七和弦和九和弦这类和弦的时候,我们常常没有把这些和弦中的所有音完全弹出来,而是有时会省略五音来说得一种相对“干净”一些的音响效果。从泛音列的角度来讲,一个音含有多个泛音(我们能听到的只有少数),五音的音响效果是比较靠近根音的一个,因此省略五音并不会对和弦的整体效果有太大的影响。

五、离调和弦的运用

我们在根据旋律适当地使用七和弦,九和弦,挂留和弦来为我们的流行音乐增加和声色彩的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离调和弦来丰富我们的流行音乐和声。离调和弦比前面的和弦使用起来要相对难一点,因为离调和弦要避免和弦中的调外音与旋律音冲突。比如我们在用重属和弦D代替Ⅱ级小三和弦Dm时,如果旋律音出现了自然音4,那么重属和弦D就不能用在这里,4与#4叠置的小二度会影响旋律的进行。常常离调和弦都是在调内和弦的基础上改变三音来达到改变和声色彩的效果,比如C大调中C换成Cm就成了离调和弦,a小调中Dm换成D就成了离调和弦。

重属和弦直白地说就是属和弦的属和弦,相对与Ⅱ级小和弦而言,重属和弦中的#4解决到5比Ⅱ级小和弦的4解决到5更有趋向性。重属和弦适用性很强,很多歌曲都使用了重属和弦,比如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主歌结束部分。当然,离调和弦也可以是七和弦,九和弦等等,如重属七和弦D7也是很常用的。

大Ⅲ级和弦在C大调中是E,相对于调内和弦Em升高了3音,和重属和弦一样,这种用法强化了和声进行。大调中的大Ⅲ级和弦也可以说是其小调中的属和弦,因此常常也在大调歌曲离调期间用到,比如《那些年》中,主歌开始部分从Ⅴ级到Ⅵ级做阻碍进行的过程中插入了大Ⅲ级和弦作为过渡,这种用法给歌曲和声增加不少动力。

C大调中大Ⅵ级和弦改变了原来Ⅵ级小和弦阴暗的色调,用大Ⅵ级和弦替换小Ⅵ级和弦会有比较强烈的色彩反差,用得恰当,大Ⅵ级和弦会有很好的效果。比如歌曲《是否》中主歌结束部分就用到了大Ⅵ级和弦,编曲者根据前面小Ⅱ级进行到大Ⅴ级进行模仿,从小Ⅲ级进行到Ⅵ级,这里就选用了大Ⅵ级和弦。

在小Ⅳ级和弦的运用上,有很多经典的作品,比如《听海》中的前奏,C-Fm6-C-Fm6,营造出一种夜间海浪和海岸的意象。还有《说谎》,C-Fm营造出一种细腻的情感。小Ⅳ级和弦常常用来代替Ⅳ级和弦,有时也会用在歌曲的结束处,以强调歌曲的下属功能。

Ⅴ级小和弦的运用不多,有时我们也能见到,例如《如果没有你》中主歌开始就运用到了Gm作为C-F的经过和弦来丰富和声色彩,当然这些和弦也可以算是可有可无的,但为了音乐最佳的效果,我们可以适当选用离调和弦作为经过和弦。

每一级的和弦都有其大小和弦的运用,Ⅶ级也不例外。Ⅶ级小三和弦Bm因为其含有#f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音,在小调中有旋律小调的感觉,Ⅶ级大三和弦B比较有往Em的倾向,是小调中的重属和弦。

降Ⅵ级和弦常常用在歌曲的结尾,使用降六级和弦结尾的歌曲,有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又因为它和小Ⅳ级和弦有两个共同音bA音和C音,因此色彩上有小Ⅳ级和弦的感觉,但降

正Ⅵ级和弦是大三和弦,因此效果比较辉煌一些。

降Ⅶ级也是一个离调和弦,这个和弦常接在Ⅳ级之后,形成一个纯五度的正格进行,这种进行带有一种清新的意境,也有接Ⅰ级代替属和弦用的。在歌曲的结束处,降Ⅵ级和降Ⅶ级常常连用,形成一个连续大三和弦的模进,bA-bB-C这进行和bA-C一样,用在辉煌的结尾,比如《情人》前奏的结束部分。

降Ⅲ级在前面部分也已经提到过,但运用不多,歌曲《唯一》中用到作为Ⅲ级到Ⅱ级之间的过度。降Ⅲ级由bE,,bB三个组成,注定了它只能出现在旋律音为5的曲子中。

Ⅰ级七和弦也算是个离调和弦,这个和弦也常见,多用于Ⅰ级到Ⅳ级和弦的过度中,《我真的受伤了》就用到了这个进行。

六、根音的编配技巧

在和弦之中,根音是最重要的音,我们称之为ba,ba翻译为贝斯,和大提琴一样,是一种演奏低音的乐器。流行音乐和声进行以原位为主,但根据低音旋律或和声色彩的需要,很多情况都用转位的和弦代替原位的和弦,流行音乐中转位的低音就会与原位的不一样。原位的和弦在色彩上比较直观一些,力量稍强一些,转位的和弦带有低音功能的色彩,力量稍弱。例如K46和弦,也就是Ⅰ级三和弦的第二转位,C大调上是513,因为低音是5,因此有属功能的倾向性。转位低音在流行音乐的标记上会用/来标记,比如Em/B就是以B音作为根音的Em和弦,Dm7/F就是以F音作为根音的Dm7和弦。流行音乐中使用转位和弦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为配合低音旋律而使用转位和弦,另外一种是交替低音。

(一)经过式低音

第一种使用方法比较常见,比如C大调里的进行C-G/B-Am-Em/G-F-C/E-Dm-G,这段和声使用了低音下行二度的级进,低音C-B-A-G-F-E-D-G旋律与歌曲旋律高低对应,增强了音乐的旋律感。这段经典的进行被称为万能和弦,因为这种进行太普遍了,有很多流行歌曲都在使用,比如张学友的《祝福》主歌,五月天的《知足》主歌,周华健的《朋友》等等。也有改变和声但低音不变的进行,比如C-Em/B-Am-C/G-F-Em-Dm-G,这些和弦是可以看情况和前面那种进行互换的。在小调上万能和弦的进行就是Am-Em/G-F-C/E-Dm-Am/C-Bdim7-E,比如《天空之城》。还有一些进行也挺出名,但相对万能和弦作出了一些改变,使用了原位和弦,比如卡农进行C-G-Am-Em-F-C-F-G。低音的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下行二度级进,也可以是半音阶的方式来实现。比如《匆匆那年》就用到了Am-E/#G-G-D/#F-F,这一段出现在前奏和主歌部分。

流行音乐和声编配中低音的进行不一定完全依赖转位,常常可以是经过性的低音。比如欧美歌曲《apologize》,原版中是Am-Dm/F-C-G/B,大提琴低音的首调唱法是6-4-1-7,每个和弦各四拍,我们可以进行改编,变成6- (5) / 1/ 7 - - (5)/,这样听起来更有另一番感觉。

(二)交替低音

使用转位和弦的第二种情况是交替低音,这种在舞曲还有古典音乐中较常见一些,比如《匈牙利舞曲5号》。交替低音,常用和弦的三音或五音和和弦的根音进行交换。使用交替低音的音乐作品,大多表现出热烈欢快的情绪。

七、转调的方法和技巧

在古典音乐中,转调的现象很常见,而且一首作品里不止转调一两次。而在流行音乐中常常只是转到平行小调,即使是转调也不会太频繁。但是懂得一些转调方面的知识可以丰富和声色彩,而且在有的旋律进行当中,转调也是很有必要的。

转调分为近关系转调和远关系转调,流行歌曲里面平行大小调转调常常出现。比如黄家驹的《午夜怨曲》当中,歌曲的前奏和主歌部分主要是小调的感觉,到了副歌部分使用了C-Am-F-G的重复,歌曲已经由小调转向了它的平行大调。

有时候为了突出歌曲的高潮部分,编曲者常常在原调的基础上转向高一个半音或一个全音的调,比如C大调转到bD大调或许D大调,也有转到bE大调的。这样对歌曲的整体情绪有一个推动力。比如邓紫棋版本的《喜欢你》,就是由F大调转到了G大调,通过大六级和弦作为新调属和弦过渡。还有《童话》,副歌部分由C大调转到D大调,由D大调转到E大调。转调重要的是找到新调和旧调共同的和弦,通过共同和弦的连接,就比较容易达到转调的目的。

结语

和声学的世界丰富多彩,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随着时代的进步,它会不断地更新完善,但和声的编配上不会有绝对的对与错,尤其是流行音乐。毕竟流行音乐是比较“感性”一些的,因为每一个人的审美观念都不尽一样,和声学只是总结了“一般情况”下音乐的和声进行。太“理性”地对待流行音乐往往很难写出创新的作品,要创新有时还需要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注释

1.如无特别注明,文中所配例子皆为C大调或a小调,方便读者观看。

参考文献

1.M《和声学教程》斯波索宾出版于人民音乐出版社

2.M《流行音乐与爵士乐和声学》任达敏出版于人民音乐出版社 3.M《流行音乐和声教程》唐军出版于大众文艺出版社 4.M《创新与突破》林文信出版于频调文化

5.M《1000个键盘技巧》德莱克斯勒/哈尔勒出版于人民音乐出版社 6.M《流行音乐编配十八讲》康鹏出版于人民音乐出版社 7.R《和声学基础知识》helenli0810(网名)

8.M《电子琴/钢琴/合成器》孙伟出版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致谢

历时多月,终于将论文完成了,这代表了我毕业前所学到知识其中一个部分的总结。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罗钢芹老师,感谢他在我写作过程中对于我的指导和帮助,另外我还要感谢学校的领导老师对我四年来的栽培,感谢他们给予我鼓励和前进的动力!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辛勤工作供我读书,完成我读大学的梦想。我将会继续努力下去。

音乐学毕业论文

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音乐学毕业论文题目

和声学教学大纲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音乐毕业论文

音乐 毕业论文

音乐毕业论文

音乐毕业论文

音乐学毕业论文和声学
《音乐学毕业论文和声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