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概课件题目

发布时间:2020-03-02 07:00: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第一节 材料分析题

以下是关于对待毛泽东思想态度的材料。 材料l “凡是毛王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摘自《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1977—02—07 材料2 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根据材料1,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一种态度。 (2)根据材料2,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另一种态度。 (3)指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是什么。

(1)材料1是对毛泽东思想采取教条主义态度,认为凡是毛泽东讲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肯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并且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两个凡是”的观点就是想原封不动地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坚持下去。

(2)材料2是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是错误的。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其中有正确的思想,也有错误的思想是不同的。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思想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的。

(3)上述两种错误倾向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加以区别,而这种区别是十分必要的。 材料3 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4)根据材料3,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4)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当是:一要恢复、继承和坚持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那些正确的东西恢复起来,加以贯彻执行;二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从反面吸取教训;三要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章 论述题

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关系。

答: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

第三章 辨析题

新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第四章

论述20世纪5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何启示。 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今天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正在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于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取得了成功,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出发的思想路线,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二,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党的正确领导是引导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第三,必须处理好改造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触及千家万户和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处理不好它们与发展的关系,不仅不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而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较好地处理了改造与发展的关系,保证了社会的平稳发展。

辨析题

1.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也是资本主义社会。×

 此命题错误。

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两个概念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差别,但其性质确有很大的不同。

 前者因为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所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后者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但因为社会主义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

2、在过渡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 答:此命题错误。

 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段时期。 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社会。但是,这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 1952年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完成后,我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同三座大山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党提出了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对生产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的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过渡时期结束。

试述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国家迈进的历史必然性。兼评“补资本主义课的观点”。 答:(1)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革命转变的途径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2)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必须不停顿的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中国具备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第一,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第二,建立了居于领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三,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 (4)“补资本主义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第一,它忽视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脱离了中国实际;第二,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早已证明行不通;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确立,再补资本主义课,是不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 下面是一组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处理国内矛盾问题的材料。

材料 1

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材料 2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 3

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除了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以外,私营工商业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也在 1956 年完成了。这件事所以做得这样迅速和顺利,是跟我们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密切相关的。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 1 ,当时提出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为什么? (2)在此之前,为什么把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3)材料 2 中所规定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4)参照材料 3 说明党是如何“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1)这一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已经被打倒,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而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2)因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要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统治的任务,民族资产阶级虽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有着反对它们的一面,革命的一面,是无产阶级应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所以称为中间阶级。

(3)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对“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因为此时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4)即把私营工商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改造,依据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第五章

1.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本质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说

多选: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是( ABC )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统一

多选:过去对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是(ABD ) A、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D、社会主义本质与体制模式的区别

4、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B

) A、靠改革开放 B、靠自己的发展

C、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靠反对霸权主义

多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BD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计划经济

D、按劳分配

第六章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ABCD

) A.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C.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D.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第八章 辨析题

1、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 2.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因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 3.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所以,公有制企业所有员工的收入都是按照按劳分配的收入。×答:此命题不正确。

 4.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在公有制经济中,职工向企业进而向社会提供劳动,企业依据职工向企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所以,企业职工所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

 由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公有制企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在公有制企业中还存在其他各种分配方式。例如,企业职工认购本企业股票所得的股息收入;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获得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公有制企业职工还可以从企业获得各种福利性收入等,这些都不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

 5市场对于社会资源配置有灵活而又有效导向作用,能保证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持续协调发展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增长。  答:此命题不正确。

 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的作用,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 但是,市场也有盲目性和局限性,国家必须通过宏观调控,对市场活动加以有效管理和正确引导,不这样,经济就会出现混乱。这表明,单靠市场的作用并不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持续协调发展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增长。

 6.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说明生产要素是答:此命题不正确。

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劳动包括一般工人的劳动,又包括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非劳动要素包括资本(货币资本或生产资本)、技术和知识本身。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即创造财富,也创造价值,因而是财富与价值的源泉,生产要素中的非劳动要素是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 财富的源泉是指使用价值的源泉,与价值的源泉是不同的概念。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指按生产要素在生产财富即使使用价值的贡献分配。这是因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只有使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才有利于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2.图表

 3.王某一家

 王某一家五口,月收入23 000元。其中,王某之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收入6 000元;王某之母是外商独资企业的技术员,月收入4 000元;王某本人是私营企业的小老板,月投资利润收入7 000元;王某之妻是一家外资企业的会计,月收入3 000元;王某之妹开了一个小商店,月收入3 000元。  (1)根据材料1:邓小平这一观点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 (2)根据材料2: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特色”体现在哪里?

(3)根据材料3:王某一家五人工作各不相同,各人收入分别属于什么分配方式?  (1)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

 (2)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特色”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的两种不同的经济。

 (3)王某之父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王某之母的收入是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王某本人的收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王某之妻的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王某之妹的收入为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的收入。 

思考题

某同学李某,毕业以后进入外资企业,月薪3000元,三年以后由于他的科技发明对企业有重大贡献,被企业重奖50万元。此外他还利用空闲时间炒股,每年获股息20万元。李某收入相当可观,那么他的收入属于那种分配方式呢? 李某的收入方式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 工资月薪3000元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② 50万科技发明重奖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③ 股息20万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第九章

论述题:试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法律和制度保证

党的领导、根本保证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民主的社会主义方向

人民当家作主、

本质和核心要求;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途径

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不能分割

辨析题: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定却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① 此命题正确。

②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

③ 列宁的话的意思是说,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活动。因此,不能充分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履行公民的职责。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讲“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④ 落后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统一起来。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执政党,因此,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党制。

① 此命题错误。

②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执政党,但是我国实行并不是一党制。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 一党制是指在一个国家内部只有一个政党存在,而我国除了执政党共产党外,还存在八个民主党派。民主党派通过政治协商等途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因此,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新型政党制度。

第十章

四有青年

青少年应怎么办

 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关系,坚定信念,用高尚道德鞭策自己,为基本纲领奋斗,做好本职工作

 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以及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把个人成长与中国繁荣富强紧密联系,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

 珍惜年华、刻苦学习,努力掌握为中国、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辨析题: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避险灭其文化”。

① 文化内涵: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② 文化功能: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③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④ 辩证判断结论: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第十一章 辨析题

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的社会。

 本命题错误。

 和谐社会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社会,和谐的社会必定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社会是以牺牲社会活力为代价的。  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本命题错误。

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 (2)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35.阅读下列材料(2010考研)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显着成就。废除农业税,使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改善,“吃穿住行用”水平显着提高。从1949年到200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已分别从6.7平方米和8平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和32.4平方米。2008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4.8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增加32.5万倍。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适应之处,与人们的期望功能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材料二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2009年四月,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正式推出。新医改明确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和工作。

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前将覆盖全国农民。60岁后享有“普惠式养老金”,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条振奋人心的利好消息。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①为什么在紧急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②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5.答案要点: (1)A.①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②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 经济建设是基础,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分)

B.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① 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②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③ 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3分)

35.答案要点:

(2)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2分)

① 优先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公平;

② 实现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③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⑤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⑥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3分) 第十五章 辨析题

吸收非工人阶级成员入党会改变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是:D A.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三个代表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阅读下面一组材料。

「材料1」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在进行之中。 ——摘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

「材料2」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是要恢复党的战斗力。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3」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的工程。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1994年9月) 请回答:

(1)分析说明“两个伟大工程”的关系。

(2)新时期如何搞好这个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两个伟大工程” A.区别:

①党的历史地位的根本性变化:由一个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革命党发展成为已经掌握了全国政权并且要长期执政的执政党。

②党的政治路线的根本性变化:从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以推翻三大敌人为目的的阶级斗争的政治路线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的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路线。党的建设是为政治路线服务。

③“两个伟大工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的根本性的变化: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中带领人民群众对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战斗队;新时期的“伟大工程”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1)“两个伟大工程” B.联系:

在本质上一脉相承:都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永远保持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实际工作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措施: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和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党的理论水平; ②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③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为党的事业培养千百万高素质人才;

④以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⑤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基础),使党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下列是有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民主政治的材料

材料1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于2005年10月19日向全世界公开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全面阐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当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正处于一个全面推进、快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材料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长期斗争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领导人民进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时期。„„近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3

1945年,抗日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风尘仆仆地从国民党统治的重庆来到延安。面对革命圣地团结向上的新气象,他连连赞叹“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感慨之余,他也提出,从历史上看,许多新兴力量和团体往往创业时齐心协力,朝气蓬勃,而事业成功后却松懈涣散,终至“人亡政息”。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这个“历史周期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黄炎培难题”。

摘自《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正确评价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

(2)你认为那种将三权分立原则视为普遍原则的观点正确吗?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4)结合材料3,分析“黄炎培难题”的实质,并指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1)民主政治现状评价:

① 衡量一种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 ②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今天享有着过去从未有过的全面、真实和充分的人权。

③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有许多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问题。

④ 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暂时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越来越完备,其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必将越来越充分地展现出来。

(2)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说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珍惜自己的实践成果,同时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经验和成果,但绝不能照搬别国政治制度的模式,对三权分立也是如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遵循以下原则: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②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③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④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⑤符合渐进有序发展的客观规律。

(3)特点:

①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 ②中国的民主是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

③中国的民主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最可靠保障的民主; ④中国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的民主。 (4)“黄培炎难题”的实质是一个党,尤其是一个执政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进而加强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固然不容易,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对党的的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考验。

(4)“黄培炎难题”的破解:

① 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② 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③ 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流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毛概课件

毛概题目

毛概 题目

毛概题目

毛概题目

毛概题目

毛概题目

毛概题目

毛概课件第五章

毛概论文题目

毛概课件题目
《毛概课件题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毛概完整课件 课件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