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概课件第五章

发布时间:2020-03-02 06:58: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上)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在 (C) A.八大以后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2. 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是在 (C) A.《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 C.《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

D.《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讲话》中

3.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D) A.进行思想路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C.开展社会主义道路于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4.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D)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 的矛盾

5.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主要任务是 (C) A.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继续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 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6.毛主席提出“以苏联经险为鉴戒,走自己的路”重要思想的著作 (C)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为建设—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处理的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的一条基本方针是(A) A.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B.洋为中用的方针 C.中外合作的方针 .尽力争取外援的方针

8.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应实行的设想是 (A)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B.以国营经济为主的设想 C.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设想 D.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设想

9.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是 (B) A.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C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0.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的方针是 (C) A提倡艰苦奋斗,为国家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B.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 C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D在确保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同时,注意解决好工人、农民生活中的迫切问题 1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改造任 务完成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是: (A)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C.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力量 D.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12.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重要著作是 (B)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13.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D)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4.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主要意义是 (A) A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的道路 B.创立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 D为邓小平理论形成创造了条件

15.毛泽东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经验,在1956年提出了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必须加强发展的是 (A) A.农业和轻工业 B.农业

C轻工业 D.商业和服务业

16.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最准确的表述是 (C) A先进的思想与落后意识之间的矛盾

B.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科学技术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需要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7.正式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会议是 (D)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8.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A)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1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 A.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D.实现四个现代化

20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仍然是 (A)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工农业之间的矛盾

C.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矛盾

D.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二、多项选择题

1.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在 (ABCDE) A.工人阶级内部 B.农民阶级内部 C.工农之间 D.人民群众之间 E.知识分子之间

2.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对我国当时形势的分析是 (ABCD) 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B.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已基本上结束 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E.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4. 1956年以后毛泽东等在认识中国国情上特别强调的思想是 (ABCD)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 C人民内部矛盾已是主要矛盾 D.共产党领导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BD) A.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B.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中苏关系决裂

D.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E.发展马列主义理论的需要

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主要方面有 (ABCDE) A.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B经济建设

C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 D.民主政治建设 E.思想文化建设

7.毛泽东多次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基本国情是 (ABCD) A.人口多 B.底子薄

C经济文化落后 D科学技术水平低 E.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8.毛泽东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中,提出重工业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应 该是 (ABCE) A.在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 B.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 C.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 D.三大类别的排序应为重、轻、农 .三大类别的排序应为农、轻、重

9.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CD)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E.《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10.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宣布了我国的现 代化宏图,即 (BCDE) A.人口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农业现代化 E.科学技术现代化

1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 时期的主要表现为 (ABC) A.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斗争 B.由革命到建设

C.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D.由政治斗争到经济斗争

E.由敌对斗争到人民内部矛盾的斗争

12.下列矛盾中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 (ABCDE) A.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 B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C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以及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E.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

1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原则和方法主要有 (ABCDE) A.实行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B.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C坚持民主集中制,努力克服官僚主义

D.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E.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相方针,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15.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采取苏联模式的原因有 (ABCDE) A.苏联给新中国以援助和支持

B.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的高速度,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 D.中国没有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E.苏联模式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取得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有(ABC)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的召开及其重要决策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D.大跃进的发动 E.人民公社的建立

17. 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BCD) A.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

B.把国内外—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E.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18.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 (AB) A.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C.完全发达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E.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1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专门阐述的学习外国长处的方针有 (ABCDE) A.一切民族和国家的长处都要学 B.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C.有分析有批判地学 D.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 E.不能盲目地学

20.毛泽东晚年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最主要的错误是 (AB) A.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B.阶级斗争扩大化

C.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某种缺陷

E.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成搞清楚

三、辨析题 .毛泽东的一个伟大历史功绩是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又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且由他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答:此观点不确切。

(1)在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毛泽东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任务,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在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价值的观点,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和外交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初步而丰富的成果。这些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思想源泉。

(2)在探索过程中,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趋向,除了上述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外,还有一个错误的趋向,即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特别是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这主要是指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大跃进”和从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以后逐步发展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这些错误的东西,由于他们违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实际,所以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从这方面看,毛泽东对建设道路的探索总体上是不成功的。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毛泽东本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在全党的集体探索过程中。由于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还不很成熟和完善,没能阻止住错误趋向的进一步发展,以至“左”的错误暂时压倒了正确的发展趋向,终于导致了十年“文化大革命”。 (3)1976年“*”结束后,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同时,继续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一方面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毛泽东没有提出过的新任务、新方针、新政策,终于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任务,是开始于毛泽东,成功于邓小平。因此,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两者之间既有前后相承的密不可分的历史延续性,又有鲜明反映时代特征与内容的阶段性。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 的矛盾,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 答:此观点不正确。

(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这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解决,而只有由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则不同,他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改革加以解决。解决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四、论述题

1毛泽东为什么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答案要点: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经济建设的许多方面如经济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基本上是照抄照搬苏联的经验,即采取了苏联模式。

(2)任何一种模式的实行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1953年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国内和党内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毛泽东在学习苏联的进程中也逐渐察觉到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陆续发现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在大规模的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的许多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因此,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并很快在中央领导中形成共识。

(2)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必须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业关系到5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到城市和工矿区人品的吃饭问题,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农村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农产品是主要出口的物资,农业是积累的主要来源。因此,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不能机械地照搬外国的经验,而要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充分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3)走一条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还应该处理好其他一些关系:第一,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从合理布局和国防安全出发,对沿海地区搞新的基础建设控制得比较严,新项目主要放在内地,这在当时是必须的。但是,沿海的工业基础比较好,限制过多,就难以发挥沿海工业的积极性。毛泽东提出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沿海发展了,就可以使们更有力量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第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第三,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毛泽东强调,对于这三者,都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要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第四,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了发挥 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设想,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

(4)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建设速度、规模以及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面对国民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冒进倾向,中共八大提出了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比较均衡的发展,重点建设和全面安排相结合,使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按比例协调发展;并把既反 大前后的反冒进,使党成功地避免了一次可能出现的重大失误。这是党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进程中取得的重要经验。

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亦步亦趋地跟着苏联走,照抄苏联的模式建设社会主义,还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另辟新径,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一个至关重大的课题。毛泽东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从1956年2月开始,毛泽东用一个半月时间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的一些起领导也参加了这些汇报会。这是建国以后中央领导人对经济建设问题进行的一次时间比较长,内容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又经过

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由毛泽东归纳为十大关系问题,并在4月25日举行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随后又在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进一步阐述。《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 第一,揭露了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是苏联产业结构一贯是重工业过重,轻工业、农业过轻;国家把农民挖得太苦,国家通过义务交售和实物支付的方式无偿地拿走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又用扩大剪刀差的办法积累资金;苏联在30年代形成了以中央部门管理为主,实行统一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统得过死;斯

大林使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关系很不正常,导致国内民族关系紧张。毛泽东还批评了苏联打倒一切,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共产党的做法。

第二,提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毛泽东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这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怎样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呢?毛泽东强调了三点:一是在国内必须处理好党与非党的关系、以及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是与非关系等,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二是对外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习。三是从经济工作的各方面来调动各

种积极因素,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新方针:在产业结构问题上,提出要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在地区经济结构上,提出要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在消费问题上,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在管理体制问题上,提出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还有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提出尽量降低军政费用,多搞些经济建设。

(3)《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任务,为中共八大的召开

建设都有极大针对性和指导意义,也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 的历史意义。

3.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团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何关系?

答案要点:我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的问题。面对这一全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内最具理论创造力的毛泽东,不仅率先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而且从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全方位的初步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 第一,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苏联模式的弊端中,认识到这一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不利于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强

国服务;同时,他们也从本国国情和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中认识到,中国可以而且应当找出一条有别于苏联的、适合于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于是,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把马克思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

第二,这一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以新的内容丰富了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宝库,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一探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探索中所提出来的许多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的思想;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可分为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思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思想;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思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社会主义

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或者为邓小平理论所继承,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为邓小平理论所吸收,成为这一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而探索中所经历的曲折,也从正反两个方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4.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艰难曲折及其历史局限性? 别国经验,努力摆脱苏联模式,率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初步的成果。虽然这一探索经历了许多曲折,发生了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内的严重错误,但是,毛泽东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者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当然,毛泽东的探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局限性。第一,这一探索从总体上说,还没有摆脱苏联模式。第二,探索中所取得的一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有的还出现了严重背离。第三,这一探索中存在着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最后导致“文化大革命”这样长时间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的发生。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某些缺陷,以及国际因素的影响,等等。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没 有完全搞清楚,思想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5.试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答案要点:①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还有没有矛盾?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一矛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应该存在矛盾。因而当他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时,便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十分尖锐而又迫切需要解答的重大理论问题。毛泽东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分析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前进过程所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首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特别是基本矛盾作为一个全面性的问题提了出来,并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并系

统分析了它的性质、特点和解决办法。

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即:社会主义生

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第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即: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据 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一面,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意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材料题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 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说来,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这个规律,列宁讲得很清楚。这个规律,在我国,懂得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但是,对于许多人说来,承认这个规律是一回事,应用这个规律去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又是一回事。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这样,就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摘自《毛泽东选集》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回答:

1. 从哲学角度说明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 答案要点:对立统一规律

2.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内容是什么?其性质是什么?

答案要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非对抗性矛盾。

毛概课件

毛概复习资料(第五章)

毛概 第五章 小结

毛概习题第五章

毛概课件题目

毛概第五章习题库

毛概第一章重点课件

易班毛概第五章参考答案

易班毛概第五章参考答案

版毛概知识点梳理 第五章

毛概课件第五章
《毛概课件第五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