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自我批评的“批评”

发布时间:2020-03-02 20:14: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自我批评的“批评”

对自我批评的“批评”对自我批评的“批评” ——过度自我批评有损心理健康 □郭永玉

章若昆

自我批评是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因为我们从小就被要求、被鼓励尽量多做自我批评。我们很可能没有被表扬,但几乎不可能没有被批评,而批评的结果或高级阶段就是自我批评。

中西文化中的自我批评有差异

自我批评的传统在中国古已有之。反省内求是儒家素来提倡的修养方法。孔子提倡“内自省”(《论语·里仁篇第四》)与“内自讼”(《论语·公冶长篇第五》),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篇第一》),孟子对子路“闻过则喜”的态度大加赞赏(《孟子·公孙丑上》)。佛家戒律中,有一项修行功课叫“安居”,亦曰“结夏”,也称“坐腊”,修行内容即是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修行者每年有一个月专门用来修行此项功课,此外每月还要固定做两次。中国现代以来,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共党的建设的重要策略,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并称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1949年以后,尤其在一些政治运动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甚至成为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由此可知,自我批评在中国普遍被认为有提升自我的作用,能使人更好地自我改造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特别是适应党的要求。在那个年代,几乎人人写过检讨。“检讨”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深刻记忆,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参见沙叶新《“检讨”文化》一文》)。久而久之,由一开始被迫检讨变成了主动检讨,或者习惯性地自动检讨,进而形成了一种自我批评的性格特征,也就是听话、自责、服从的性格特征。

在西方,基督教让人们每天忏悔,改过自新,也提倡多做自我批评。但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忏悔是每个人为自己的灵魂得救所做的努力,不是为了响应现实社会中某位导师的教导。于是,我们发现一种有趣的反差,在高度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中国却很少看到真正的忏悔,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西方却有一种强大的忏悔传统,留下多部不朽的《忏悔录》。但现代西方人在世俗生活中通常认为自我批评是自我增强的对立面,高自我批评倾向的人难以适应社会。一般而言,当一位西方人得到夸奖时他会很欣然地接受,而一位中国人受到夸奖时他会显得不自然或者尽快地将功劳归因为别人,或者尽快地表达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那种极端的对个人造成强大政治压力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明显减少(尽管违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个人造成的精神摧残还时有发生),倒是在一定范围内反而兴起了一种厚颜无耻的“表扬与自我表扬”(自我批评与自我表扬是同一种性格结构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正如自卑者在另一种情境中可能表现为自大一样)。但意识形态和教育实践中对自我批评的提倡还是一直延续下来,自我批评还是被视为一种美德,好像一个人越多自我批评越好。 过度自我批评危害心理健康

用心理测量学的观点看,人与人之间在自我批评这一特征上具有量的差异。在这一特征的测量上得低分者为低自我批评者,反之为高自我批评者, 中间分数者占大多数。按以上所述的习惯观念,应该是越高分者越好。然而,心理学家的研究却发现自我批评并非越高越好,高自我批评有损人的心理健康并可能造成种种不良后果。心理学家将那些频繁自我批评或在此特征的测量上得高分者称为具有“自我批评人格”的人,简称高自我批评者。高自我批评者往往有这样一些特点:他们对自己有非常高的标准和期望,力求做到完美无缺,并且担心不被别人赞同或接受,害怕受到他人批评;他们经常做严厉的自我审查与检讨,当他们感觉到自己行为的缺点时,会对自己进行苛刻的批判并随之产生罪恶感。高自我批评的不良后果主要是:

第一,高自我批评者更难获得成功。他们对期望获得的成就有很高的自我要求,同时对挫折非常易感和脆弱。比起低自我批评者,高自我批评者的目标与他们内在的兴趣联系更少,目标进展也往往更为缓慢和不如人意,因为他们的目标多是外在的。换言之,他们对成功有更高的渴求但更难获得成功。

第二,在社会交往方面,高自我批评者也往往一塌糊涂。他们更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冲突对象包括朋友、伴侣、父母,甚至自己的孩子。他们对人缺少信任,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行为常常充满敌意和烦躁,这使他们经常面临亲密关系解散的风险。在经历了不幸的事件时,他们能得到的社会支持也很少。自我批评者之所以在人际方面屡遭挫败,是因为他们过于关注自己的表现及他人的评价,并将遭遇到的不快归结为自己的过错,因此人际交往对他们而言是痛苦的事情,于是他们会回避交往,或者用过分的敌意来防御和保护自己,从而导致更糟糕的人际关系。在亲子关系中,自我批评者往往缺少与孩子的积极互动,使孩子的自我批评与抑郁水平也相应提高。

第三,高自我批评者容易遭受抑郁及其他心理问题的困扰。高自我批评者遭受抑郁的概率很高,尤其是在经历消极生活事件后。这种人格特征容易使个体在感到无法达到自身期望和标准时,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罪恶感和无价值感,并伴有抑郁症的普遍症状:意志减退、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饮食睡眠差等,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自我批评者对消极事件的易感范围很大,从学业事业等方面的挫折到人际交往方面的失意等等都可能导致高自我批评者陷入抑郁。除了抑郁,自我批评还与妄想、自恋、强迫症、精神分裂、边缘性人格障碍、被动攻击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广泛的心理健康问题高度相关。因此,说高自我批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杀手”也毫不夸张。 应避免过度自我批评

高自我批评的消极影响不容小觑。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适度的自我批评,但不应过度地自我批评。由于人格在人的一生中是较为稳定的东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因此应把关注点主要放在如何避免形成自我批评人格上。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批评人格是人在建立自我定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这一过程发展充分,就能获得一致的、特别的、稳定的、现实的和积极的自我感受。如果这一过程发展不充分,就可能形成不良的自我定义,如自我批评人格。

具体而言,自我批评人格的形成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影响。其一来自父母。根据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自我批评人格实质上是儿童对于严厉的父母要求的内化,使儿童形成苛刻的超我,苛刻的超我使其对自己产生不切实际的高标准要求,在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时,就会产生过度的罪恶感。因此冷酷、严厉、专制的父母教养方式会使儿童形成自我批评人格。这种父母往往有着矛盾的情感表达和对子女成就的过高期望,对孩子的控制十分苛刻,限制孩子的行动,拒绝孩子的要求。 其二来自社会环境。从社会学习的角度看,自我批评是失败的自我管理的结果。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自我强化的标准。在一个高度提倡自我批评的社会,儿童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多检讨自身,多做自我批评,因此,他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做一个好的自己的标准和途径之一就是进行自我批评,因为他看到别人的自我批评行为受到了肯定。东方人比西方人的平均自我批评水平更高,这一差异被认为是鼓励谦逊和提倡自我批评的东方文化传统造成的。

因此,为了避免形成高自我批评人格,首先应该倡导父母积极地向孩子表达关爱,并帮助儿童发展自主性和胜任感。目前信奉棍棒式教育的父母已经大大减少,但同时,望子成龙、对子女期望过高的父母还大有人在,如果这种过高的期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表现为惩罚和过度控制,就会对儿童的人格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应当如何看待自我批评?不可否认,适当程度的自我批评在客观认识自我、提高修为、促人进取方面是有益的,但如果片面强调自我批评的益处而忽略过分自我批评导致的消极后果,对国人的心理健康则是有害的。尤其是在中国越来越开放和现代化的今天,更应重视个人身心的自由和独立,认识到过度的自我批评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极有可能会给人带来巨大的适应困难甚至心理健康问题。所以,这里的问题是:对自我批评应以何种方式、何种程度来加以提倡,才能真正促进民众的身心健康,进而以新的精神面貌创造新的时代?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批评自我批评

自我批评与批评

教师批评自我批评

自我批评和批评他人

民主生活会批评自我批评发言稿

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

对其他党员的批评党员四讲四有自我批评

自我批评与批评他人参考材料

普通党员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二

同志的自我批评与小组批评

对自我批评的“批评”
《对自我批评的“批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