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种鸡场建设标准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5: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种鸡场建设标准时间:2009-11-11 14:47来源: 作者: 点击:141次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299—2002

种鸡场建设标准

2002-01-21发布2002-01-2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山东省养鸡业已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发展,为了提高规模化养鸡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规模化养鸡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根据山东省规模化养鸡场的生产现状和建场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定。

本标准由山东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莱阳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起草人:王宝维、李同树、逯岩、廉爱玲。

种鸡场建设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用、蛋用种鸡场的建设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种鸡场新建和改(扩)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39村镇建筑高度防火规范

GBJ52工业与居民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密闭式鸡舍

鸡舍四壁无窗,杜绝自然光照,采用人工光照、机械通风的鸡舍。

3.2 开放式鸡舍

也称有窗鸡舍。以自然通风为主,采用自然光照和辅助人工光照。

3.3 平养

分地面垫料平养、网上平养和两高一低平养。本标准所称平养为两高一低平养,即鸡舍

内三分之一面积为垫料,三分之二面积为离地的板条。

3.4 笼养

将种鸡放在笼内采用二阶梯笼饲养。

4、要求

4.1 建设规模

种鸡场的建设要根据地区规划,地区建设条件,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需求量和社会经济

发展状况,以及技术与经济合理性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规模分大、中、小三种,见

表1。

表1 种鸡场规模 单位:万套

鸡种类别 世代大型中型小型

肉种鸡场 祖代 3.0以上1.5 0.5

父母代 5.0以上 2.0 0.0

蛋种鸡场 祖代 2.0以上 5.0 0.5

父母代 5.0以上 0 0.0

4.2 建场条件

4.2.1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计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计划要求。

4.2.2 场址地势高燥、平坦,尽可能用非耕地,在丘陵山地建场要选择向阳坡,坡度不

超过20°。

4.2.3 场址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的规定。

4.2.4 水源充足,取用方便,便于保护,水质符合GB5749标准。用水量见表2。

4.2.5 电力充足可靠,符合GBJ52的需求,用电量见表2。

表2 种鸡场水、电、热力用量指标

种鸡场类别 代次规模水电热力

(万套) (t/d) (KVA) (KW)

蛋种鸡场 祖代 0.51085 100

1.515150 150

3.018 232220

父母代 1.012169 12

2.0 16296 200

5.0 22650 250

肉种鸡场 祖代 0.5 1085100

1.515150150

3.0 18232220

父母代 1.012160 120

2.0 16254 200

5.0 22 650 250

4.2.6 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4.2.7 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场址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下风向处。

4.2.8 交通便利,与交通主干线及村庄的距离大于1000米。

4.2.9 以下地段或地区不得建场: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严重区、

畜禽疫病常发区和山谷洼地等易受洪涝威胁地段。

4.3 规划与布局

4.3.1 原则

建筑紧凑,在节约土地、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综合考虑将来扩建和改建的可能性。

4.3.2 面积

总建筑面积见表3。

表3 种鸡场总建筑面积

种鸡类别 代次鸡场规模(万套)建筑面积(平方米)

蛋用种鸡 祖代0.5 2700—3300

1.55200—6400

3.09400—11500

父母代13400—4200

26000—7400

514000—16000

肉用种鸡 祖代0.52500—3000

1.54900—6000

3.08800—10700

父母代13200—3900

25200—6350

512000—14500

4.3.3 分区

4.3.3.1 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布置。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

生活区与与产区间要设大门、消毒池和消毒室。

4.3.3.2 生活管理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处及地势较高处,主要包括生活设施、

办公设施及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设主大门,并设消毒池。

4.3.3.3 生产区主要包括育雏区、育成区和产蛋区,在不同区内建设育雏舍、育成舍和

产蛋舍。各区间的距离在300米以上,各区内鸡舍间的距离以五个鸡舍高度计算。

4.3.3.4 隔离区设在场区下风向处及地势较低处,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鸡舍等。

4.3.3.5 设后门,与污道相接。

4.3.4 道路

与外界接触要有专门道路相通。场区内设净道和污道,两者严格分开,不得交叉、混用。

净道路面宽度大于3.5米,转弯半径大于8米。

4.3.5 场区绿化

场区绿化要结合区与区之间、舍与舍之间的距离、遮萌及防风等需要进行。可根据当地

实际,种植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树种和花草,不宜种植有毒、飞絮的植物。

4.4 工艺与设施

4.4.1 工艺确定原则

4.4.1.1 符合肉用种鸡祖代和父母代、蛋用种鸡祖代和父母代饲养管理技术的要求。

4.4.1.2 有利于种鸡场的卫生防疫和粪尿污水污物的无害化处理及排放,符合GB145

54、

GB8978和GB7959的要求。

4.4.1.3 有利于节水、节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4.4.2 工艺

4.4.2.1 饲养工艺

肉种鸡采用平面散养或笼养工艺,饲养阶段分为一阶段(育雏—育成—产蛋)或二阶段

(育雏—育成为一个阶段,然后转到产蛋鸡舍)饲养。

蛋鸡种鸡采用全程笼养或平养工艺,饲养阶段分为二阶段式或三阶段式。

4.4.3 设施配备原则

4.4.3.1 设施必须满足种鸡饲养管理技术和生产的要求。

4.4.3.2 经济实用,便于清洗消毒,安全卫生。

4.4.3.3 选用性能可靠的配套定型产品。

4.4.3.4 有利于减少鸡群的应激反应。

4.4.3.5 有利于控制舍内环境,便于观察和处理鸡群。

4.5 鸡舍建筑

4.5.1 建筑形式

密闭式鸡舍和开放式鸡舍。

4.5.2 朝向

考虑到鸡舍的采光、保温、通风以及当地的主风向,以东西向为主。

4.5.3 建筑规格

鸡舍檐高2.6米—2.8米,宽9米—12米,长70米—100米。密闭式鸡舍在入口处两侧

的墙上留进风口并安装湿帘,另一端山墙上安装风机。风机和进风口的大小根据存栏鸡数的

多少确定。

4.5.4 建筑面积

不同类型的种鸡所占面积见表4。

表4 饲养密度计算标准

鸡种 性别育雏鸡育成鸡产蛋鸡

类型(平养)(平养)(笼养或平养)

占地面积 饲养密度占地面积饲养密度笼底占地面积饲养密度

(平方米)(只/平方米(平方米)(只/平方米)(平方厘米)(只/平方米)

轻型蛋 公 0.09 10.80.166.350020

种鸡 母 0.08 12.7 0.16 6.3350 28

中型蛋 公 0.12 8,6 0.18 5.0550 18

种鸡 母 0.09 10.8 0.20 5.6400 25

肉用种鸡 公 0.14 7.20.23 3.50.28 3.6

(板 条

与垫料平养)母 0.10 10.0 0.28 4.3 0.19 5.

44.5.4 内部设施

4.5.4.1 内部建筑

鸡舍内的地面和墙壁要用水泥硬化,建有上水管和下水道,其位置要依据饲养设备的位

置来确定。

4.5.4.2 内部设备

应选用通用性强、高效低耗、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定型产品,必要时可引进国外的某些关

键设备,设备要求无毒害、耐腐蚀、易除粉尘、结实耐用、配件齐全,能及时更替,便于维

修。,

4.5.4.3 育雏、育成设备

育雏,育成笼,镀锌底网,热风炉,保温伞,塔式真空饮水器,断喙器,风机,喷灯,定时控制柜,自动喂料桶及消毒设备。

4.5.4.4 产蛋鸡饲养设备

成鸡笼(公、母),笼架,乳头式饮水器,喂料机,喂料器,产蛋箱,清粪机,密封式运输车,清洗消毒设备,风机与降温设备,定时控制柜。

4.5.5 配套设施

4.5.5.1 饲料储备设施

机械化喂料系统:在鸡舍入口两侧建储料塔并与喂料连接。

人工喂料:在鸡舍入口处,设饲料间,并配备喂料设备。

4.5.5.2 控温设备

加温设备:热风炉,保温伞,温控器等。

降温设备:风机,湿帘,控制系统等。

4.5.5.3 消毒设备

消毒池,消毒间,消毒器械和药品。

4.5.5.4 兽医室

应设在辅助生产区内,有必需的化验设备和药品。

4.5.5.5 供排水设备

供水设施设置应遵守国家和地区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给水系统。

4.5.5.6 供电设施

采用当地电网供电。供配电系统必须保障人身、设备安全、供电可靠。电力负荷为二级。

4.6 卫生防疫

4.6.1 鸡场四周建有围墙、防疫沟,并有绿化隔离带,鸡场大门和后门入口处设强制消毒设施。

4.6.2 生产区与生活区要严格隔离,在生产区入口处设人员淋浴更衣消毒室,在鸡舍门口设消毒池。

4.7 消防

4.7.1 应采取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消防措施,符合GBJ39的规定。

4.7.2 消防通道可利用场内道路,紧急状态时能与场外公路相通。

4.8 环境保护

4.8.1 环境卫生

4.8.1.1 新建鸡场必须进行环境评估。确保鸡场不污染周围环境,周围环境也不污染鸡场环境。

4.8.1.2 采用污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处理的生产工艺。

4.8.2 粪便污水处理

4.8.2.1 新建鸡场必须同步建设相应的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

4.8.2.2 固体粪污以高温堆肥处理为主,处理后符合GB7959的规定方可运出场外。

4.8.2.3 污水经处理后符合GB8978的规定方可排放。

4.8.3 病死鸡只尸体处理

应符合GB15648的规定。

4.8.4 空气质量

场区内空气污物含量应符合GB14554的规定。

巴山土鸡种鸡场申报标准

种鸡场建设项目

鸡场建设要求标准

种鸡场实习自我鉴定

种鸡场实习论文

种鸡场实习论文

种鸡场技术员岗位职责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

种鸡场管理细则(推荐)

种鸡场建设标准
《种鸡场建设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