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0-03-03 02:25: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逐步走向市场,走向国际化,同时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什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南京江宁高等职业学校校长王小林认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有一支师德高尚、专业技能过硬、具有创新精神、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王小林说,“近年来,我校通过实施学历与技能双提升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三大工程,同时引进校外优秀教师资源,组建了青年教师发展班、专业(学科)中心组、名??工作室、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工作室五大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师资培养机制,从而逐渐提升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筑巢引凤优越条件吸引人才

没有梧桐枝,哪来金凤凰?学校硬件是吸引人才的基础,没有优越的教学环境,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要想吸引高水平的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南京江宁高等职业学校始终把硬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学校占地400多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拥有8个校内实训基地、28家校外实习基地,先后建成了国家级、省级数控实训基地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省级实训基地、南京市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国家仿真实训基地。同时,学校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是南京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2016年,学校在信息化基础建设及各类管理平台建设方面共计投入一千多万元,学校信息化基础能力和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良好的硬件条件为学校吸引人才和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还大力提升软实力,在制度政策上也给予教师有力保障。2014年,学校在反复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江宁高职校(筹)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2014-2017年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和要求、具体措施,该意见成为了江宁高职校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根本大法”。

在此基础上,学校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按照“充实数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培养骨干、造就名师”的指导思想,陆续出台了《江宁高职校专业(学科)中心组建设方案》《江宁高职校教学团队建设意见》《江宁高职校名师工作室实施办法》《江宁高职校教师拔尖人才评选及考核办法》《江宁高职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核暂行办法》《江宁高职校创新工作室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校内规章制度,从管理体系、平台建设等各方面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让教师队伍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为了增强教师的发展动力和工作责任感,学校还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如《江宁高职校产学研成果奖励办法》《江宁高职校教职工争先创优奖发放办法(试行)》等。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从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教学水平、执教能力、教改教研、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量化评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晋级、晋职等的主要依据,使教学质量优劣与教师职称晋升、职务聘任、评优评先、奖金发放等挂钩。

五大平台锻造一流师资团队

除了优越的硬件条件和有力的制度保障,学校还为教师搭建了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提供施展抱负和才华的空间。学校教科室主任陈韶东说:“其实在我们老师中有才华的人很多,只是以前没有多少发挥的机会。学校搭建了青年教师发展(研修)班、专业(学科)中心组、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工作室五大平台,给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提供了一展才华的舞台。”

2012年,顾丽老师加入了学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团队(白秉旭电子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她感慨地说:“我们这个教学团队是白秉旭老师领导的,加入这个团队我觉得非常幸运。过去在教学中有什么想法只能自己琢磨,教师之间不会有太多时间一起研究,但是加入团队后,我可以就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充分讨论研究。而且,团队中还有像白老师这样优秀的骨干教师,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组建教学团队,老师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工作氛围变得更好。”

贡海旭老师是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我们团队由王光勇老师带领。加入团队后,我感觉不仅在课题研究上有很大进步,而且在平时的教学上也得到很大帮助。比如,我上课时需要一个小音箱,我是学电子的,音箱的电子电路设计没问题,但我不擅长音箱外壳制作,团队里的一位老师帮我制作了音箱外壳。有了这个小音箱,我的课堂教学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学校的各个系部都组建了学科和专业教学团队,不仅深化了教学改革,加强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而且促进了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团队还借助老中青相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了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电子信息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教学团队还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除了组建教学团队,学校还在原有教研组的基础上组建了12个专业(学科)中心组,将全校教师都纳入进来。陈韶东告诉记者:“2014年9月,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江宁技师学院、江宁职培中心整合成为南京江宁高等职业学校。三校整合后,学校体量增加,实行二级管理模式。这使得原来的教研组与系部管理之间产生交叉,管理出现真空。为了消除这种真空现象,学校整合原来39个教研组,建立了12个专业(学科)中心组。”

成立专业(学科)中心组后,学校教学管理层层负责,职责明确,教研活动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就拿备课来说,学校语文老师潘小莉说:“以前都是教师各自备课,成立语文中心组之后,实行集体备课,改变了教师孤军奋战的方式。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把个人优势凝聚为集体的智慧,我们的上课效率和教学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学校还按照省、市、校三级梯队,建设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教书育人、教育科研、教师培养等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学校现已建成名师工作室5个,依托教学团队产生的白秉旭电子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王光勇智能制造名师工作室通过了南京市名师工作室的考核,白秉旭电子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还被推荐参加江苏省名师工作室评选。依托教学团队产生的白秉旭电子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王光勇智能制造名师工作室通过了南京市名师工作室的考核,白秉旭电子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还被推荐参加江苏省名师工作室评选。各系部还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并以此为依托,建立创新教育工作制度,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师资力量,提高创新教育基础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多元渠道促进教师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致力于人人出彩,这“人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从而激发教师的潜力,锻炼教师的能力。姚婧老师告诉记者:“青年教师发展(研修)班的各种活动给予她很大的帮助。刚刚参加研修班组织的竞赛活动时,心里非常紧张。但是通过多次训练,我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在后来的区、市、省级比赛中,我主动要求参赛,通过自己平时的积累和参赛前认真的准备,我一步一个台阶,慢慢成长。后来,我在省技能大赛、省‘两课’评比中都取得了最高奖项”

为了锻炼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每年至少组织教师下企业锻炼一个月,真实体验工作岗位。同时,学校还引进企业技能大师担任兼职教师或顾问。校企双方通过人员交互流动,增强学校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企业技术人员的课堂教学艺术,从而在实践教学、专业技能、技术研发等方面相互提高、相互促进。学校还发挥地处大学城的地理优势,聘请高校教师来校授课讲座,并与企业技能大师一道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京江宁高等职业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来抓,现已拥有全国职教名师、省特级教师、省领军人才、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100多人。聘请校外兼职教师54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12人、本科学历20人,技能等级为技师或高级技师的达22人。这些优秀教师,就是学校不断发展的源头之水。

打造核心竞争力

打造核心竞争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企业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执行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打造农业核心竞争力

品牌战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