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2 15:16: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落花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没有涵盖你的教学内容,比如:理清文章脉络;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前后要一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介绍作者背景资料。

2.释题,让学生明白落花生也就是花生。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跟花生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我想知道课文写了花生的什么? 生:我想知道课文除了写花生,还写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作批注。 3.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4.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上的问题,小组内交流。 5.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的结果。

生: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 生:“那天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为什么说很难得?这样写表现了什么?(因为父亲工作很忙,他能抽空来过和我们一起过这个收获节,说明父亲很重视。)

生:“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看它们矮矮地长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从这段话中我感受到了花生有朴实的品质,它不炫耀自己,我们只从外表也看不出它的可贵之处,必须挖出来才知道。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那些段落分别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与同桌交流并在课文中标出来。

2.观察课文,说说哪件事是略写,哪件事是详写,为什么? 生:种花生、收花生是略写,尝花生、议花生是详写。因为从课文的段落来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只用一个自然段来写,而从第二自然段到第十五自然段都是写一边品尝花生一边谈论花生。

四、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一般不这样提文章的中心,可以改为: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知道了花生的好处是什么,请画出来。 2.从父亲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请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

五、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六、检查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读对了全班跟读。 2.听写生字、新词。

七、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课文不是简单地描写花生,而是写跟花生有关的四件事。

生:我还知道课文是以对话的方式来写跟花生有关的四件事。 生:我还知道了花生的用处很大。

师:我们都知道了花生的好处,那么课文中的父亲希望他的孩子们怎么做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

八、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2.和同学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3.学习作者表现花生可贵之处的写法,理解父亲借花生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表现花生可贵之处的写法,理解父亲借花生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了《落花生》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有讲了哪些内容?(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2.课文中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板书:详写、略写)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作者从谈话中由落花生领悟到了什么道理,我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二、精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生:这段告诉我们种花生的原因以及花生收获了。 生:这段还告诉我们花生收获了,我们都很高兴。 2.理解“居然”的意思,谁能用“居然”说一个句子。 3.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惊喜以及收获的喜悦。

(二)合作探究,品读2—15自然段

1.小组合作分角色读2—15自然段,说说花生的好处有哪些?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在课文中画出重点的句子,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课件出示:

品读句子一:“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看它们矮矮地长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

1)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2)课文的题目是《落花生》,为什么还写了桃子、石榴、苹果? 3)如果改为:“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

(这样写不好,因为原文中作者用桃子、石榴、苹果来和花生作对比,更能突出花生的朴实,它不追求外表而只讲奉献的品质)

课件出示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的图片,让学生从图片对比中理解花生的品质。

品读句子二: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1)父亲说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指名说,师小结。

从课文的对话中我们知道花生的用处很多,从第10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花生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朴实,不讲表面美,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质。

品读句子三:“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指名读,齐读。

2)你是怎样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生:我觉得父亲是希望我们要有花生的奉献精神,不要只注重外表美,而要注重心灵美。

生:我是从父亲说的话中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他说出了花生的可贵之处,就是希望我们懂得做人要像花生那样不追求外表美,要默默无闻地为社会做奉献。

4)师小结,拓展延伸:

①大家都说得很好,父亲就是借收获节谈花生的好处,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而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借助一种事物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样的写法叫做借物喻理。

②你从身边的事物领悟到了什么?试着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③指名读自己写的作品,师生评价,修改。

三、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展示,师生评价。

四、全文总结

许地山的父亲借助花生教育孩子们做人的道理,拿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让孩子们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学会了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我们要把它运用到作文中去。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用借物喻理的方法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板书设计:

15 落花生

——借物喻理

种花生

略写

收花生 尝花生

详写 议花生

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 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