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法学院三年工作汇报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18:09: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不畏艰险 攻坚克难 齐心协力 勇攀高峰 为实现工大法学院的新发展而不懈奋斗!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受学院班子委托,我在这里将新法学院近三年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一个全面回顾,并就未来学院工作的发展提出若干设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2011年4月29日,根据学校文件的要求,原法学院析分为新的独立法学院和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法学院在班子力量畸轻、师资结构偏弱、硬件设施匮乏、办公经费短缺的不利情况下,抢抓机遇谋发展,一心一意干事业,举全院师生之力,聚内外可用之材,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一个中心,狠抓教师、学生骨干两支队伍,弘扬合作宽容、敬业奉献、求是创新三种精神,搭建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培育、合作交流四个平台,做实制度建设、特色发展、素质提升、双学位推进、和谐文化五个项目,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充分发挥院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平稳度过学院新设后的磨合期,顺利迈上了实现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在党群工作、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学生管理、文化氛围等各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下面就各方面工作开展的情况分述如下:

一、抚今追昔,舒适完善的家园建设初见成效

学院刚刚分设时,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除去少量计算机、几张破旧桌椅以及5台空调外,几无家当可言。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学院的硬件设施在一点一滴的积累后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全体老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每人都有办公用的移动硬盘;教研室一人一个的隔断,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备课工作台和简单的书柜、衣柜;学院还为每个老师统一定做了工装,老师们的面貌焕然一新;所有办公室都配备了空调,设施齐全、舒适的教工之家让老师们在工作之余可以放松身心、锻炼身体;我们的会议室、经济法教研室、教学档案室、资料室、党政办、教学办以及大模拟法庭,这一点一滴都是近三年完成的。3号楼四层主办公区域全面完成了软环境优化,新安装了学院形象墙、法苑天地案例墙,用法学名人名言展牌装饰了四层中段走廊,在整个3号楼几乎处处可以感受到法学元素的存在。

二、发荣滋长,和谐进取的队伍建设初具规模

(一)始终重视领导班子建设

2011年学院刚分设时,仅有我一个兼职院长和宋书记一个专职副书记兼副院长,相对于其他学院班子4-6人的配备,学院班子力量显得极其薄弱。为确保工作的平稳运行,学院于2012年6月聘任穆中杰、谭波担任院长助理,分别协助院长负责学科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12月和2013年7月学院通过校内竞聘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形式分别增补了一名副院长,从而结束了学院班子长期不健全的局面。

1 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始终秉承“思路超前、善于学习、敬业奉献、公正无私、大气包容”的工作思路,把“实现学院腾飞和为师生谋福祉”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好。

学院认真落实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坚持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行政办公会议,每周均召开班子会,就重大事务的决策进行认真研究与民主协商,确保各项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学院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增强干部师生的廉洁意识,三年来未发生一起违反党纪政纪的事件。

(二)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不断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认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严格落实青年教师助教制,深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支平均年龄37岁,学历高、素质强、敢打仗的教师队伍已经成形。三年来学院共引进教授1人,博士3人;新晋升副教授5人;新毕业博士1人,新考取博士生1人,新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3人;新增硕士生导师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

结合学院建设的实际情况,学院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法学院特色的师资建设道路——即“一人收获,全院分享”之路。三年来,学院共派出50批72人次参加国内外各类高层次的交流与培训,派出11人参加教育部精品课程在线培训,推荐张道许、李耀跃、万福良3人参加校外挂职锻炼,召开了10场外派教师交流汇报会,这既为教师个人创造条件开阔了眼界,也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还同步提升了全院的业内知名度。

在做好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学院还积极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中层科室负责人的管理水平。在学校组织的科级干部竞聘中,学院参聘的3人全部当选。

三、思想引领,党建为先的龙头带动作用显著

(一)坚持在新生中开展入党教育

法学院党委坚持对新生进行入党教育,连续3年共开办6期《新生入党系列讲座》。经过教育,2011级学生中提交入党申请的有103人,占总人数的89.8%;2012级学生中提交入党申请的有139人,占总人数的88.5%;2013级学生中提交入党申请的有110人,占总人数的90.1%。

(二)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新党员的发展

我院严把入党积极分子“入口”关,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考勤、考试成绩等内容全部归入档案。从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开始,通过加强培训教育,确保党员的纯洁性。

三年来共发展教工党员2人,党员比例已达教工总数的89.7%;学生党员84人。党员在学院工作的各个领域都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参加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大赛获奖 2 的教师、历年科研得分排名前5位的教师均为党员。在近三年的“五四”表彰中,法学院共有381名学生获得相关荣誉,其中学生党员311名,占被表彰人数的81.62%。此外,学院于2011年建立了党务信息库,并不断进行更新维护。三年来,共举办六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近300名积极分子参加了党校学习。

(三)全面抓好党员组织生活和政治理论学习

学院党委先后制订了《法学院学生党支部管理办法》、《法学院学生党员考核办法》等制度,使党组织的建设和党员活动有据可依。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学校党代会精神,根据校纪委要求组织开展了成效显著地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

四、强基固本,扎实稳健的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一)认真抓好常规教学管理

2011年独立设置后,学院成立了教学工作组。12年6月谭波出任分管教学的院长助理并于年底担任教学院长,朱静也被任命为教学办主任。学院根据需要,增设了经济法教研室。成立了法学模拟实验教学中心,2012年被评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单位,由该中心教师组团申报的模拟审判课程也被评为校优秀实验课程三等奖。学院教学办获优秀教学管理办公室荣誉称号;朱静还获优秀考试组织奖荣誉称号。李棽老师主持的经济法课程获校级精品课程,目前的四个教研室的设置方式也契合了未来学科点建设的需要。

学院严格落实“教学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坚持教学例会制度。三年来,先后制定或完善了《法学院教研室管理制度》、《法学院课表编排及停、调、代、补课规定》、《法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意见》、《法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法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等,在教学管理方面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2013年《法学院教师教学评价实施办法(试行)》也得以通过。

同时,学院健全了教学督导委员会,认真组织开展教学督导检查工作,建构了学院自身的评价体系。

(二)精心谋划专项教学工作 1.积极建设各类教学改革平台

2011年,学院完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项目的申报,通过该项目的运行,学院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的教学改革,如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该项目在2013年10月得以顺利结项。2012年学院申报并通过了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通过该基地的建设,学院拓展了“卓越企业法务人才实验班”,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过程中突出了“卓越法律人才”的特色,积极配合省教育厅和政法委开展的“双千计划”,派出教 3 师开展外出交流,积极引进法律实务专家为学院的教师工作服务。2012年底,学院又成功申报了“优培工程”立项专业,通过专业平台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专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在上述几项工作中,学院每次都是专门召开研讨会,外派教师赴各地积极参加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专题研讨会,把握教育部在本科教学方面的最新动向。学院领导亲自挂帅、教师全员参与,积极配合,完成各项预期目标,顺利通过中期检查与结项。

2.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

近三年学院共发表各类教研论文40余篇,穆中杰的《依托行业特色 发展法学教育》被《中国高等教育》刊发。申报到了包括省部级项目在内的各类教研项目10余项,其中省部级项目3项。4项相关的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结项。谭波主持的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方面的教研项目获省教育厅大中专就业创业课题二等奖。刘泽海主编的《经济法》(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第二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学院高度重视并抓实教学改革工作。刘桦在《婚姻法与继承法》授课过程中组织学生制作教学视频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广受好评;商法基础等课程采取集体备课;模拟审判课程分批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或组织校内开庭;财税法、犯罪心理学、保险法、侵权责任法等课程积极采用参与式、讨论式授课方式;部分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合理改革。学院狠抓教研室活动,强化教学团队管理,各教研室凝聚出各类教学团队4支。以民商法教研室为依托,学院积极申报并获取了河南省第八批重点学科。

(三)稳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1.严抓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教师相互听课、优秀PPT展示等多种途径全面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鼓励教师采取多元授课方式相结合,目前有宪法学、民法总论、律师与公证制度等42门专业课以多媒体方式授课。开展“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教风”,实现教学相长,李棽、穆中杰获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并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另有二等奖和三等奖各4人次。谭波、刘桦、穆中杰先后当选“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2012版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比例得到大幅提升,学生课内课外的实践环节均得以强化。“刑事侦查学”课程直接由郑州市高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周斌授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则邀请了目前从事司法职业的往届校友来为学生上课,这些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与学生互选的工作被提前,导师通过及早与学生沟通,延长了指导过程。2012届法学毕业论文初检通过率达98.26%,谭波指导的 4 李乐鹏同学的论文《论我国特别行政区刑事司法管辖权的独立性》被澳门杂志《“一国两制”研究》录用。穆中杰指导的王沛燚同学的论文《论的当代价值》于2013年10月获首届曾宪义基金会法律史奖学金。目前学院已经完成2013级新生与导师的互选,以在综合能力及专业素质培养方面给予学生直接的帮助。

五、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学科科研氛围浓厚

(一)持续深挖教师科研潜力

为强化科研工作,学院成立科研学科工作组,专门负责学院科研学科工作的开展。三年来,学院教职工共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22项,经费5.3万元,厅局级项目17项,经费2万元,横向项目1项,经费1万元;目前在研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9项,经费33万元,厅局级项目22项,经费8.6万元;横向项目1项,经费30万元;发表论文155篇,其中CSSCI、ISTP等收录20篇,其它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3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厅局级科研奖励15项。

三年来,法学院在科研工作方面实现了三项突破: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零的突破;实现了人均科研经费过万元的突破;实现了省部级科研奖励零的突破。

(二)营造浓厚院内学术氛围

学院通过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主讲“工大讲坛”、“政法论坛”,举办《粮食法(征求意见稿)》校际学术研讨会以及在学报开设“粮食政策与法律”专栏等多样化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了我院科研工作的影响力。

学院现有粮食政策与法律研究所以及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他们通过自身的主动运作,在业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知名度,为下一步申报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奠定了基础。

(三)稳步推进重点学科与硕士学位点建设

学院牢牢抓住第八批重点学科申报的重大机遇,组织专人于2012年暑期完成了各项申报工作。民商法学二级学科顺利成为获批的四个省级法学重点学科之一。

2012年在学校组织的硕士生导师遴选中,谭波、李文江、穆中杰、蒋军洲4人顺利当选,使学院的硕士生导师人数增加到7人。

自2012年起,学院即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级硕士点下招收马克思主义法学方向硕士生,目前已有2名学生在此方向下攻读硕士学位。

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民商法学重点学科同时获批的基础上,学院已为2014年申报法律硕士学位点做好了前期准备。

(四)持续加大法学第二学位建设力度

自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学院获准开始招收法学第二学位学生,使我院法学本科阶段 5 的人才培养扩大到全校范围,目前已经毕业两届共158名学生。2011-2013级双学位招生均超额完成预定任务。目前法学第二学位在校生共计270人。

六、以人为本,积极健康的学生工作卓有成效

(一)完善学生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基本建设 1.规范学生工作制度

新班子上任以来,学院重新调整了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为实现有章可循,学院相继完善和修订了《辅导员工作岗位职责》、《法学院学生纪律守则》、《法学院学生考勤及请假制度》、《法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办法》、《法学院党支部工作制度》、《法学院奖助学金评定细则》、《法学院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模拟法庭管理办法》,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上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

2.加强学工队伍建设

学院学工队伍一直薄弱,目前拥有3名专职学工干部。学院积极探索并完善导师制度,2013年8月,学院修订并印刷了《法学院本科生导师简介》,9月,学院确定2013级全面实施导师制的基础上,配备行政办主任。导师制工作严格、规范的开展,有力补充和促进了学院学工队伍整体建设。

(二)突出学科特色,打造“法之魂”活动品牌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积累,“法之魂”品牌系列活动已成为学生吸取课外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培养个性情操的重要阵地。2013年被学校列为学生工作“十大工程”试点突破活动的试点之一。主要包括:政法论坛、模拟审判、法制宣传、法苑学堂、“菁华社团”系列活动、“活力青春”体育活动、“欢乐校园”文艺活动等内容。

1.政法论坛

三年累计组织“政法论坛” 26场。其中,邀请到了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当代法学名家应松年、中国法制史研究首席专家王立民、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蒋汉生等为我院学生主讲。

2.模拟法庭

学院不断加大“模拟法庭”的建设力度,2011年下半年,模拟法庭以“模拟审判”的名义排入课表,作为法学专业2007级以后各年级的专业必修实践性教学环节,三年来已进行模拟审判60余场,下一阶段还将面向大一新生开展模拟审判表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实战能力。

3.法制宣传

每年分别围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组织举办法制宣 6 传月系列活动,在校内及周边形成了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此外,法学院还举行了以买卖合同纠纷等案例为内容的校园情景剧,以不同形式再现生活案例,引发大家思考的同时,激励学生对法学知识的不断探索和学习。

4.法苑学堂

法苑学堂作为2013年“法之魂”深化开展的新内容,以学生骨干集中培训和研讨学院学生工作为重点,共举办活动20余场次,内容涉及学习2013年学校工作要点、学习两会精神、习近平“中国梦”讲话、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各部门工作计划、规范党员推优及培训制度等工作。此外,法苑学堂还通过组织毕业生考研、司考交流会、欢乐师生茶话会,增进年级间学习经验交流,为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收效显著。

5.“菁华社团”系列活动。

现有学生社团5个,成员200余人,涵盖法律、军事、心理、志愿服务和科技创新等方面;通过指导各类型社团举办各种活动,丰富同学们课外文化生活,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

6.学生文体活动

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新生杯”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12.9长跑等各项体育比赛。同时,积极参加或组织其他各类校院层面的文体活动。平均每年组织院级学生活动近80场,组织参加校及校以上比赛20余场,年均获得个人奖项100余人次,团体奖项10余个。

(三)立足日常工作,加强素质培养 1.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院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工作,以团组织的建设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及团校培训,指导做好团员的推优入党工作。

2.大力推进优良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院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学院每年均组织“学风建设”专项活动。2011年起,法学院在老模拟法庭为考研的毕业生引进考研辅导班,免费提供辅导与帮助,2013年暑假开始,学院更是开放模拟法庭为自习室,鼓励学生并为学生创造条件参加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全国和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选拔性考试。2013年,更是积极筹备参加了第二届中国WTO模拟法庭、“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等各项专业竞赛工作。

3.积极搭建学生实践活动平台

以法律服务和职业发展为推力,每年组织学生到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七区人民法院、高新区检察院等部门旁听案件审理和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分赴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开展以法治建设、文明网络、国企调研、访谈西部志愿者、百姓梦想、革命寻访等一系列内容丰富 7 的团队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学以致用,锤炼自我,践行真知。

4.认真做好日常学生事务管理

圆满完成每届毕业生文明离校、新生入学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费的催缴工作、贫困生奖助学金的评定与上报;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帮扶教育;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坚决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三年来,每年学生缴费率达100%;实现了学生安全稳定0事故;贫困生资助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5.细致开展就业推荐和服务工作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95%,每年平均考研率达10%以上;继2013届毕业生创造司考通过32人的优异成绩后,2014届毕业生又有32人顺利通过司考。

七、欣欣向荣,大气包容的学院文化深入人心

学院一直重视加强具有工大法学专业特色的文化建设,彰显“厚德、尚法、明理、至善”八字院训大气、包容、和谐的学院文化氛围已经逐渐形成。

(一)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工活动

在学校的关心与支持下,学院对3427房间进行内部建设,铺设了塑胶地板,添置了一批运动器材与家具,使教职工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好的活动场所。在长期仅有不到25名会员在校的情况下,学院分会仍积极报名参加校工会组织的各项教工文体活动,在各届教工排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冬季跳绳和越野长跑、春季田径运动会上几乎都能看到法学院队的身影。因开展活动得力,学院曾先后获得优秀组织奖、体育道德风尚奖、先进小家以及模范小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全面关心教工生活并改善福利待遇

每遇重大节日,学院分会均为老师们送上有特色的过节礼物。每年学院都有计划的安排教工外出观光考察,三年来先后组织赴省内外多地旅游。针对有家庭困难的教职工,院领导均亲自登门表示慰问,并从物质上给予适当的帮扶;教工的福利待遇逐年提升。

八、百感交集,三年亮点细琢磨小有突破

三年弹指一挥间,在顺利完成常规工作的同时,学院在各个领域也有所收获:

(一)成功入围河南省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为学院在残酷的法学专业生存战与生源战中抢占了先机。

(二)民商法学成功获批为河南省第八批重点学科之一,为下一步学院申报法学一级硕士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其中博士从10人增加到16人,高级职称从7人增加到11人。目前学院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例已高达66.67%,稳居全校文科学院第一,在省内各政 8 法院系中也位居前列。

(四)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零的突破,省部级项目申报以及科研经费到账等均有大幅度提升,人均科研经费超过1万元。

(五)司法考试通过率的大幅度提升。2013届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一次通过32人,是上一年度的近3倍;2014届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再次一次通过32人,继续保持了胜利成果。

九、展望未来,问题与希望并存依然信心百倍

(一)存在的问题

尽管学院在三年来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问题也客观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带头人缺乏; 2.高层次科研成果数量偏少;

特别是高水平的论文、高层次的科研奖励以及学术著作的数量尚不能令人满意。 3.如何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经验不足;

鉴于学院获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尚不足1年时间,如何找到抓手形成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突破点,是目前学院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今后学院工作的展望

回顾过去的三年,既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也给即将诞生的新一届学院领导班子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未来的学院领导班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推动学院的又好又快发展:

1.持续抓班子,推动科学发展

继续秉承“思路超前、善于学习、敬业奉献、公正无私、大气包容”的理念,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一把手责任意识与学院领导分工合作机制。

2.持续抓教学,提升内涵质量

从政策制定、质量监控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保证教学需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卓越企业法务人才实验班的开设为契机,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持续抓师资,优化队伍结构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师职称、学历结构,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十二五末力争使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含在读)比例提高到75%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50%。

4.持续抓科研,推进协同创新

大力推进科研工作,着力培养在业界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争取国家级项目立项1-2项。

9 5.持续抓学科,力争更大突破

牢牢抓住学位点申报的机遇,充分整合校内外法学教育资源,全面加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与民商法学二级重点学科建设,力争成功申报法律硕士点。

6.持续抓学风,培养卓越人才

大力加强学风建设,争取学生司法考试通过率达到25%,研究生考取率达到20%。 7.持续抓文化,构建和谐学院

努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严谨的科学研究氛围、浓厚的宽容合作氛围和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三年工作汇报

三年工作汇报

村党委三年工作汇报

法学院控辩大赛主席稿

工作汇报稿

法学院学生会团委组织部工作汇报

三年医改工作汇报

三年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三年改进计划工作汇报

某村三年党建工作汇报

法学院三年工作汇报稿
《法学院三年工作汇报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