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数学德育课例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0: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数学学科德育课例设计

一、德育目标的确立:

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数学学科不仅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形成数学能力与数学品质的基础学科,更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侧重于逻辑推理、实践反思、数学审美与道德品质的统一。依据《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中关于数学学科的实施建议要求,本节教学将从思维严谨、理性精神、数学审美和爱国主义这几方面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教学设计

(一) 引出课题,明确目标:同学们,小学我们已经简单地认识了圆,(课件出示车轮、方向盘、光盘、圆形零件),知道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你能利用直角尺检查某些工件是否是半圆形?用一张三角形的纸片,你能裁出一个尽可能大的圆吗?(课件出示课本章前图)相信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会很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板书:第五章 圆)先来学习第一节圆(板书:第一节 圆)

设计目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出课题,同时提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课件展示)

1、为什么车轮都做成圆形?车轮能否做成正方形或矩形?

2、如图5-1,A,B是车轮边缘上的任意两点,点O是车轮的轴心,点A,O这间的距离与点B,O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3、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的形象?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设计目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三)、圆的定义

1、学生观察:在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描出的封闭曲线是什么图形?(课件演示)从而得到圆的定义,并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让学生回答圆心、半径,教师强调这是画圆的两要素,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

2、拿出学生提前准备的圆,在上面任取三点A,B,C,观察这三点到圆心O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学生总结,得到圆的另一定义:圆还可以看成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其中定点就是圆心,定长就是半径,教师介绍圆的表示方法。

3、教师介绍圆的历史知识(课件小视频),进一步理解圆的定义。

其实,我们祖先对圆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翟在其所著的《墨经》一书中就曾明确指出:“圆,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只有一个圆心,由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等。圆象征着圆满、团圆、和谐,相传,英国的亚瑟王采用圆桌宴请骑士,就是因为圆形桌子不易区分上、下席,所以每位骑士都是贵宾,极大的增强了圆桌骑士的凝聚力。我们同学们也要好好学习圆的有关知识,让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活中。

设计目的:通过有关数学史料,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了解我国古今数学家在推动数学发展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运用传说故事,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4、那同学们再来思考刚才的问题:为什么车轮都做成圆形?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

设计目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习惯,培养理性精神。

5、介绍等圆: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等圆。两个等圆能够重合。(课件展示)

(四)、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1、教师引导:我们知道圆上的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反过来,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点都在哪呢?学生回答。

2、因此,我们可以把圆看做一个集合: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同学们思考下我们前面学习过的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是什么样的点的集合?

设计目的:使学生掌握逻辑归纳与演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

3、课件演示画圆,思考:这个圆把这个平面分成了几部分?学生回答有二部分的,还有三部分的,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结论,进一步理解圆的内部,圆的外部,课件增加几个点,分别位于圆上,圆内和圆外,探讨这些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的关系,进一步讨论,如果已知d与r的关系,能不能确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学生总结得到结论: 当点在圆外时,d>r;反过来,当d>r时,点在圆外 当点在圆上时,d=r;反过来,当d=r时,点在圆上 当点在圆内时,d

4、做一做:设AB=3cm,作图说明满足下列要求的图形: (1)、到点A和点B的距离都等于2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2)、到点A和点B的距离都小于2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学生讨论完成,教师点拨。

(五)、学习例题,学生讨论完成,教师规范步骤,进一步体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点到圆心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设计目的:本环节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加强数学建模,培养理性精神。

(六)随堂练习

(七)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

1、认识圆的定义

2、掌握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d与r的关系

3、会应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总结:(课件展示画圆的过程)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这最美的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我们每个人就象圆上这一个个孤立的点,平淡无奇,而当我们聚集在一起,有了集体的力量,那就是绚烂夺目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只有集体的美才是最炫目、最耀眼的。

设计目的:借助集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八)作业

(九)板书设计: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基本按照教学设计顺利完成,学生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中渗透的德育教育目的。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点感觉比较成功:首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其次,教学中对于学生归纳、总结直至对圆的知识的应用的设计,一气呵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严谨与理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不仅学会数学,更要应用数学;再次,教学中运用圆的小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更在最后的总结中得到升华,利用集合,提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水到渠成;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中运用的亚瑟王的圆桌骑士小传说,有点小神秘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在研究“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能否做成正方形或矩形?”这个问题时,课件可以加上做成正方形或者矩形时的小动画,这样在学生总结的时候比较直观,容易理解,更进一步体会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另外,由于学生间的不同差异,个别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做题过程比较随便,因此我感觉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行为习惯上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比如学生在听课、写字时要做到姿势正确,回答问题时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计算要正确。学生听课要专心,分析题意时重点字、句要用笔画出来,作业要干净、正确,要求验算的要列式验算,要手脑并用作好笔记。这些要求,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而这些也是我们要渗透到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相信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好习惯能够得以养成,积极性能够得到发挥,优良品质能够得以培养。

德育课例

历史德育课例

小学德育课例研究报告

德育课例网络研讨会

德育课教学设计

德育课例教案Unit 1 Friendship

小学科学德育课例研讨体会

数学教学设计样例

德育课教学设计(春季)

校本课程德育课例.乐在棋中

数学德育课例设计
《数学德育课例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数学德育课例 设计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