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科研促进教学实践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0-03-03 02:07: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科研促进教学实践模式探讨

摘要 介绍了科研对于西藏高校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以及科研促进教学实践理论的指导思想,并对科研促进教学实践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培养农业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研;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324-02

随着农业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体系目前已基本建立。西藏由于农业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基层农牧民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实用技能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作为西藏唯一的农业人才高等教育基地,在西藏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对西藏农业今后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1 科研促进教学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必须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的传授方式,要帮助大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获取、分析、判断、选择,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

农业是一项对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技术实用性很强的行业,要培养今后西藏需要的农业技术人才,需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其重点是建立实践教学新模式。传统的高校实践教学主要以专业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生产实践经验的多寡和实验场地条件好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技能培养仍是我国高校教学过程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这就需要建立实践教学新方法。

在大学生能力培养已不可能主要依赖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实现的现实情况下,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在国家层面上成为大学生教育理念的主流[1]。尤其对于西藏大学生而言,根据其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实践内容更感兴趣的特点,从本、专科生的培养目的和农业领域的行业特点出发,充分发挥科研的创新机制和研究条件及西藏科研立项实用化的倾向性,将创新理念教育下的专业技能培养放在教育的首位,更加符合西藏社会发展对农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2 科研在大学中的作用及其对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

2.1 科研在大学中的作用

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一所大学的精神灵魂,缺乏学术氛围的大学无法称之为“大学”。科研是大学良好学术氛围能够维系并发展下去的根本,同时,良好科研氛围也促进科技创新和科研发展,而科研创新是塑造大学形象的主导因素;另一方面,良好的学术氛围能够对大学生起到心灵凝聚的作用,激发起大学生学习知识、探索未知的欲望,缺少教学,科研无法体现出价值,科研梯队也无从谈起,而没有潜心科研的人员开展科研活动,大学就缺少学术氛围和学术地位。因此,科研对于大学氛围的营造和大学功能的发挥起到主导作用。

2.2 科研可提升教学实践的层次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教学是教师通过已有理论知识体系充实学生的头脑,侧重于“学”,而科研是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侧重于“用”。通过科研带动学生,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点仅凭课程教学是很难达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振道先生曾在西北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典礼上提出:“培养青年人才,不能仅依靠课堂教学和高科技工具,人才的培养要在实践当中去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变成老师的助手”[2],科研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教师科研促进教学来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早已成为国外名校治校的利器[3]。

农业科研创新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特性,不仅在学科发展动态把握、学术思想形成等方面有助于提高大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而且能够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独立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科学创造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奠定具备应对生产现实问题并予以解决的基础,这对于自然条件各异、生产水平较为落后的西藏农业生产来说尤为重要。

3 科研促进教学实践理论的指导思想

以科研项目研究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为载体,整合科研与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并根据学生兴趣和社会需求,因材施教,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专业技能水平的专门人才。

4 科研促进教学实践的途径

4.1 科研意识融入教学内容

全面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将科研创新意识和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作为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有机部分,并将科研项目进展和探索及时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从而形成有教科书理论体系作为基础支撑的创新型授课内容,激发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探索新颖知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积极性。如在科研场地布置、设施建造的过程中,随时根据课程安排进行观摩讲解,学生学习兴趣很浓;针对西藏核桃生产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林下养殖藏猪的技术途径,并在课后引领学生到现场参观并实地讲解,学生们受启发很深,为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和农村致富提供一条可行之路。

4.2 教学、科研资源的整合

教学和科研在教育体系内虽然职能不同,但正是执行不同职能的2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共同完成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理论知识认知和专业技能培养的教育目的。由于学生实习会不可避免地对科研试验的进行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在大学层面上科研和教学资金投入的渠道也存在差异,由此在我国高校内经常见到在同一教师群体下,却并存着教学和科研两套体系的不正常现象,由此导致教学和科研两者之间虽然做到一些松散融合,但缺乏应有的有机协同作用,导致学生创新精神和一定水平的技能培养不尽人意,甚至大学毕业后“回炉”教育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归纳科研和教学对立的缘由,管理条块分割、应有管理职能缺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为此,需要将科研和课程教学、技能培养纳入一体,教学在为科研提供资源和一定保障,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融为一体后,资源利用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科研增加可支配资源的同时,发挥创新意识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主力军的作用,学校也应通过实验员岗位辅助教学,消除学生实习对科研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来保障科研场地和设施设备在教学实习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4.3 教学效果评价内容的改进

将学生的创新实验和专业技能培养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中,可根据学生动手实践内容的特点和效果,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由指导教师、实验员,或者是独立的第三方来科学考评,由第三方主导的考评结果应与国家职业技能考评体系相对接。

4.4 学生专业技能的阶段式培养

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过程是学生智能深化的过程,其能够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地切入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验和生产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提高认识,并转化为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是第1阶段(1~3学期):理论知识的学习。本阶段培养目标是培养和建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二是第2阶段(4~5学期):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在教师指导下参与课题研究实验,并跟随高年级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本阶段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对专业研究有初步认识和体验,初步掌握实验技能,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三是第三阶段(6~8学期):按照小组或个人分配小面积土地,结合学生意愿和教师研究方向,确定实验内容并予以展开,学生实验效果纳入教学考评指标体系;本阶段目标是培养并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毕业实习和论文。

5 结语

在原有基础上缺乏创新的教学科研改革无法解决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低下的教育难题,这是因为教学科研改革的核心是创新,由此必然会产生新的校园氛围与校园文化。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的构建,这涉及到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自由开放的学习研究环境,因材施教、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宽严相济的监督管理机制。

教学科研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教学科研改革内容是否适合,更在于大学管理机制是否与教学科研改革相适应,后者也正是教学科研改革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4]。

6 参考文献

[1] 王广顺,陈小雷.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培养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6):95-97.

[2] 湖南省教委高教处.教改之路[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

[3] 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00-104.

[4] 解飞厚.非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1):52-56..

《生物信息学》课程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量子力学》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思考

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协议书

科研实践总结报告

科研实践心得

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探索课堂模式促进教学有效

“30+10”课堂模式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科研反哺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三层四段五促进”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实践应用

科研促进教学实践模式探讨
《科研促进教学实践模式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