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刍议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2 21:00: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刍议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摘 要】 本文就有关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个概念作了辨析,探讨了本科院校教师个性化培养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培养途径。要制定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标准,建立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创造条件,让教师团队深入一线市场,积累实操经验;引入兼职教师,让真正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人进入到本科教师的队伍中来。

【关键词】 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一、有关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个概念辨析

1、本科高校

本科高校是指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能力和基础的学术能力的基础高等教育阶段。在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应该获得基本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应该在这一阶段做好在毕业之后走入社会进行创新创业工作的相关准备。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一样重要,因为就现在的就业情况而言,学生在毕业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够走上正常的工作岗位,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来对已有的就业压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流,因此在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本科老师所应该肩负起的责任,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意义就显得十分重大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本科高校的教师队伍逐渐朝着高学历的方向转化,也就是说,本科高校教师整体的学术水平很高,但是普遍的情况是,教师在之前的人生经历中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长,而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老师能够在创新创业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的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就会很少,以此为前提,教师本身个人能力和个人经历的缺失对学生的成长和培养也是极其不利的。

2、创新创业教育

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在帮助本科生进行毕业后的就业创业做准备的,但是针对当前教师普遍缺乏创新创业相关常识的现实情况,针对高校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要求其执教老师一方面具有创新创业的经验,同时还要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够从理论上为学生的相关专业问题进行解答。但是事实上在具体的操作当中,要寻找到能够达到以上要求的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简单的办法是在高校现有的老师当中进行选拔和培养,让这些教师组成高校创新创业的队伍以此来帮助老师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向学生渗透相关创新创业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在创新创业教学的过程当中提出问题、积累经验,因为事实上,无论是理论积累的不足还是实践经验的偏废,都会让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受阻,就创新创业本身的定义而言,也要着力注意课程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事项。

二、本科院校教师个性化培养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培养途径

1、制定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标准,建立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的创新能够让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事半功倍。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二者同等重要不能偏废,就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体制而言,正常的考评体系当中,不可能允许教师挪出科研的时间来进行创新创业教学的实践。很大程度上,学校的教师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成为了阻碍高校创新创业相关建设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的问题在于,很多高校尽管已经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很多好的想法不能得到实行,在实际操作当中,很多政策也缺乏可操作性,这也是实际工作中创新创业教学不能有效实行的原因。

要制定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师的培养标准,不能将主讲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纳入到之前教学科研双向考察的体系当中,而是要着力构建一种与创新创业教师的实际工作性质相适应的考察机制,具体而言,就是要将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与创新创业教学相关的社会实践纳入到对于教师的考核当中,将其当做一种对于教师的绩效考核,以此来减轻教师的科研压力,让教师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科研创新的具体工作当中。

在具体的考察上,要严防纸上谈兵的情况发生,因为对于教师来说,其本质功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课堂毕竟不是语言的竞技场。在课堂里教师把问题说清楚、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是最重要的,让学生能在实际学习中得到成长,才是本科生创新创业教学施行的根本和关键。评判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时,讲课能力和表达水平只是表象,教师仅仅能“把话说明白、说精彩”是不行的,需要本科院校的教师乃至教师团队在创新创业领域有很强的洞察力,对所教授的专业领域有很深的了解,有很深的理论功底。因此,学校要从多维度考察教师的创业创新教学的相关工作。

与此同时,还要构建具备创新创业属性的教师团队,只有老师们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提升学生对于所学课程的信心,帮助学生既得到知识水平的提升,又提高动手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2、创造条件,让教师团队深入一线市场,积累实操经验

应该看到,当前本科教师队伍的构成中硕士、博士毕业生是主力,这些教师可以说“刚出了学生门,又进学生门”,大多数一线的教师缺乏在社会上创新创业的经历,没有在一线工作的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能量的发挥。因为教师不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话,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跟随这类教师学习的过程中,不大可能获得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可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第一,定期安排教师到一线市场参加实践。通过创新创业的实践操作,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认真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想方设法着力弥补。一线市场的创新创业实践中,要求教师定时提交心得体会,督促教师们认真对待创新创业的社会实践,消除教师的惰性心理,坚决防止教师在实际操作中走形式、不作为的情况发生。本科院校成功的关键重在教学,重在管理,这里的管理不仅仅要针对学生,更要针对老师。在现行的体制之下,老师的工作被认为是铁饭碗,一旦进入体制内,就意味着进入到了收入和保障的保险箱,为了破除这种思想引发的惰性,要引入末位淘汰机制,不能只对学生进行高压管理,对教师却得过且过,这样的话,学校将是没有前途和未来的。

第二,要通过添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方式提高本科院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技能。为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学校要出台专项的奖励政策,设置专项基金,引导本科一线创新创业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保证教师在指导这类实践课程的时候,个人的经济状况不受影响,不会因为参加了与个人科研和理论教学不相关的活动就在其职称评定和个人收入上有负面的影响,从制度上保障教师参加类似的实践教学无后顾之忧。

3、引入兼职教师,让真正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人进入到本科教师的队伍中来

创新创业的精神来自于亲身实践,对于高校来说,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创新创业的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在其过程中也会面对诸多阻力,花费很多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尤其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短时间内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师资是既定的事实。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与其花费很大的成本,让本身强调理论学习的老师转化成具有创新创业思维的老师,尚不如从社会上直接引进已经具有这样精神特质的人来担当学校的老师。这样做,一方面能够节约这个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提供一手的优质的教师资源,来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和理念的树立。

在具体的操作上,学校应该动用已有的社会资源,从社会上选拔那些已经在创新创业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人,让他们走进学校作为兼职老师承担创新创业教学任务。在人才选拔的标准上,要求这些兼职导师,一方面要具备很好的创新创业经历,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身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也要基本符合大学老师的标准。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兼职老师承担课堂创新创业教育任务,并不意味着在学校本身的体制架构之内取消创新创业老师团队的培养,而是要将体制内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和体制外的兼职老师创新团队建设结合在一起,让双方在开展创新创业课教学上,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互补,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做好毕业之后进行创新创业的准备。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高校中提倡创新创业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大学阶段做好准备,迎接毕业之后可能面对的挑战。本科院校在以往的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并着力培养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是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做出的适宜、恰当的调整。同时就学生而言,也可以为学生开辟不同的成长空间,让学生在大学的生活当中获得多种不同能力的提升,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这也是适合当前学生现实情况和现实需要的举措。作为普通高校的教师,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当中着力注意与创新创业相关教育教学有关的知识,在日常的学习当中提升自己,以期帮助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成.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所需要注意的问题[J].解放军学院学报,2004(3)12-13.

[2] 崔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几个应用途径[J].哈尔滨大学恒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45-46.

[3] 梁中.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程[M].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7)78-79.

[4] 胡春宝.创新教育建设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45-46.

[5] 李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J].现代教学,2012(2)85-86.

[6] 谢永成.建设中的“个性化”与创新创业教育[J].青年教师,2014(3)88-89.

[7] 崔净梅.试论本科院校教师的自我修养[J].牡丹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5-56.

【作者简介】

马光波(1981-)男,河南新乡人,硕士,营口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

李靖平(1981-)女,辽宁铁岭人,硕士,营口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刍议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新建本科高校名单

本科师资队伍建设阶段性工作总结

关于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刍议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刍议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