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环境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06:07: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甘肃省环境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主要工作回顾

甘肃省环境信息化工作在国家环保总局和甘肃省环保局的领导、支持下,在总局信息中心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环境信息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九五’’期间国家环保总局提出了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建设框架——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四级三层\"组织机构体系。根据要求,我省成立了甘肃省环境信息中心和兰州、天水、嘉峪关、白银四个市级环境信息中心,人员基本到位,初步建立了一支具有一定业务能力的人才队伍。

甘肃省环境信息中心成立于1 9 9 5年,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 0人,现有8人;兰州市环境信息中心成立于1 9 9 6年,为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编制1 2人,现有11人;天水市环境信息中心成立于1 9 9 9年,事业单位,编制4人,现有2人;嘉峪关市环境信息中心成立于2000年,事业单位,编制5人,现有3人;白银市环境信息中心成立于2 OO 2年,现有2人。

(二)环境信息化的基础能力建设初具规模

“十五’’期间,国家加大了环境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的步伐,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环境信息系

统建设项目。我省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初步建立了省局机关的局域网和兰州、天水、嘉峪关、白银四个城市环保局机关的局域网,保证了各网络的正常运行;省局完成了卫星通讯专用网建设,取得了省无线电管理委会核发的卫星地球站运营执照,按照总局电子公文传输要求,指定了专职维护人员和工作人员,保证了省局与总局间的电子公文远程传输的正常使用,做到了政令的上传下达。

2.积极筹措资金,分批进行了信息中心设备的升级改造,省局机关增置了计算机设备,使局机关各处室计算机拥有量达到了5 O余台,保证了各部门的办公应用。

(三)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和建立

制定了《甘肃省环境保护站点建设方案》、《甘肃省环保系统网上报送政务信息的规定》和《加快全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加强了卫星地面站的规范化管理,电子公文传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及密码工作的规定,以“确保绝对安全,确保绝对畅通’’为根本,制定了《甘肃省环保局关于实施环保系统电子公文远程传输管理的暂行规定》、《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等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加强了信息安全工作,保障了信息内容的安全。 (四)环境信息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

近年来,加大了人员培训和学术交流力度,进行了一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应用人员的技能培训及管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培训工作,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派送专业人员参加了中日合作项目研修班举办的“数据仓库及XML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培训班、甘肃省计算机技能竞赛考试。与环境监测部门共同开展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合作项目。 (五)逐步开展了环境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1.建立了省局环境保护内部网站和甘肃省环境保护政府网站,实现了政务公开、信息网上发布。兰州、天水、嘉峪关、白银等市也相继建立了环保政府网站,实现了环境信息的网上发布。

2.加强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多媒体方面,为了向社会各界直观反映全省环境质量状况、“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进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与服务,制作完成了《甘肃省环境状况公报》、《甘肃省生态环境现状》、《环保专项行动》、《生态功能区划分》等多媒体演示报告。 3.完成了基于GIS和数据库技术的甘肃省水功能区划工作,建立了兰州市大气信息资料库等工作,并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和甘肃省科委的正式验收。 4.今年又开通了全国环境信息广域网及视频会议系统,顺利召开各种会议、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会议效果。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虽然环境保护信息化工作经过多年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家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和国家环境信息化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各地对环境信息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使环境信息工作发展极不平衡,除省环境信息中心和兰州、天水、嘉峪关、白银四个市级环境信息中心外,其他地区机构成立困难,设备、经费不足,专职信息人员难以保证,工作难以从面上展开。

(二)经费短缺,资金不足,投入欠账太多。除省环境信息中心和兰州、天水、嘉峪关、白银四个市级环境信息中心外,其他地区基本无投入,无力购置信息技术设备和开展相关工作。省环境信息中心基本是由国家环保总局以B—l项目设备、软件等形式投人建设的。由于配套资金不足和计算机机房面积的限制,省环境信息中心机房未能按规范建设,省环保局办公楼综合布线不规范,局域网建设不标准,信息节点不足。另外,由于缺乏经费,省局的外网受带宽限制运行困难,省局机关各部门计算机设备老化严重,设备老化已成为实现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甘肃省环保政府网站维护困难。由于经费缺乏,目前甘肃省环保政府网站以租赁虚拟空间的方式托管在甘肃万维公司服务器上,以FTP形式进行简单的网站维护,无法支持影像图片、后台数据库技术,日常更新和维护非常不便。而政府网站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务公开的对外门户网站,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

内容。随着环境管理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急需建设一个满足整个环境管理业务多层次需求的环境信息宽带传输网络体系,以提高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及时性、权威性,逐步实现网上受理审批事项,公布审批结果,宣传环保方针政策,普及环保知识,为社会、企业和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环境信息服务。依目前的网络体系结构,很难满足环境管理对环境信息工作的要求。

三、环境信息化形势和变化趋势分析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的五年,同时是我国环境保护实现减轻环境污染和遏制生态恶化趋势任务的重要时期。环境信息化是为环境保护提供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支持作用的基础,是实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走向综合化、科学化、现代化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今后一个 时期环境信息化工作做了总体部署,“十一五’’期间要完善国家环境信息卫星通信系统,实现卫星通信联网,加强国家和省级环境信息中心建设,完成地级城市的环境信息中心建设,并增强其辐射功能,实现全国环境信息的统一收集、加工与发布。初步建立“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系统\"及相应的地面接收、预处理和应用系统,建设国家环境遥感中心,形成对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大范围,动态监测能力。开展环境保护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全国环境信息广域网及视频会议系统,逐步实现向信息经济时代的政府转型。

根据《甘肃省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在全省重点应用系统建设中,结合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在环境保护领域建设涵盖国家、省、市(州)、县四级的环境信息资源网络平台(即“金环\"工程),全面整合、改造和集成各类网络、应用、数据资源和服务,形成集国家环境管理应用、信息资源共享与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环境保护综合信息平台,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全方位的支持政府办公、政府监管、管理决策、资源共享、信息服务等工作,“金环\"工程是开展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环保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和应用能力。以上工作将是今后五年环境信息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今后我省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要放在网络建设与整合、应用整合、数据资源整合和开展信息服务等方面,要充分挖掘和发挥环境信息

化的整体效能和优势,在网络管理、业务应用、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等方面通过整合的方式取得长足的进展,并大力建设健全环境信息标准体系和环境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和完善环境信息化培训体系,基本实现环境政务/业务信息化、环境管理信息资源化、环境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环境信息服务规范化。

四、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甘肃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十一五\"环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环境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必须遵循以下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方针

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为: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有序发展的原则,分层建设、网络互联、资源共享。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统筹规划。在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下,站在全省的高度,全系统一盘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考虑全省环境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

——分层、分区域建设。我省环境信息化建设分为三个层次,即省级、地市级、县级。由于我省地处边远,经济欠发达,各地区间差异较大,在统筹规划指导下,发挥各地区域优势和积极性,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组织建设。

——网络互联。各局域网之间远程通讯利用现有公用网提供的服务,由点到面,从局域到广域,形式完整的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并实现与我省其他部门的网络系统、政府政务外网以及因特网的互联。

——资源共享。在统一标准和网络互联的基础上,实现环境信息资源上网,充分有效地为各级环境管理和决策服务,为全社会服务. (二)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规划编制自觉的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我国的基本环境政策,体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突出重点、局部改善,机制创新、强化监管,典型示范、带动全面\"的原则;体现“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环境信息化指导方针。

——合法性原则。规划编制自觉遵循国家和地方各项适用法律规章,确保做到依法编制;符合国家和地方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自觉与总体规划和各有关专项规划合理衔接,有序展开。

——可行性原则。规划编制遵循可行性原则,充分考虑我省与全国其他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以及省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在透彻分析现状和未来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并分解到各项指标,目标和指标是在可获得的主客观条件下通过一定努力最终能够达成的;任务安排和工作要求应当切合实际,既要高标准、严要求,也要具有现实性,保障措施应当及时有力。

——有效性原则。规划编制必须讲求实效,成本和效益要进行评估。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围绕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中心工作,发挥信息化优势,提高环境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能;避免走人“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误区,盲目追求高新技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

——前瞻性原则。规划编制应当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通过对未来发生的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部署,以达成扬长避短、增优去劣的目的,确保实现既定的目标。

五、甘肃省环境信息化规划编制重点及工作目标 (一)规划编制重点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环境管理需要为导向,以环境管理应用促发展,努力消除信息孤岛,基本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

规划的重点要放在网络整合、应用整合、数据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整合等方面,要充分挖掘和发挥环境信息化的整体效能和优势,在网络管理、业务应用、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等方面通过整合的方式取得长足的进展,并大力建设健全环境信息标准体系和环境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和完善环境信息化培训体系,为实现“十一五’’环境信息化建设目标提供坚实的保障,基本实现环境政务/业务信息化、环境管理信息资源化、环境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环境信息服务规范化。 (二)环境信息化工作目标

由于甘肃省经济落后,环境保护投人不足,全省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无论从资金和能力方面都非常薄弱,远不能满足环境管理与决策对环境信息工作的要求。“九五\"初期,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了甘肃省环境信息中心。“十五\"初期,借助日本政府无偿援助中1 Oo城市环境信息中心建设项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支持更新部分省级环境信息中心设备项目,建成了兰州市、天水市、嘉峪关市环境信息中心,完成了甘肃省省级、兰州市、天水市、嘉峪关市环保卫星地球站建设,用二期扩项目完成了甘肃省环境信息中心设备及软件更新,初步构建了甘肃省环境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并形成了相应的工作能力。 今后以完善我省环境信息网络、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创新环境管理政务和环境管理业务,实现环境政务和业务信息化、组织建设地方视频会议、各级环境保护政府信息网站,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环境信息服务为工作重点。在力求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前提下,将全省环境信息网络建设、电子政务和业务管理信息化作为整体考虑到2 0 1 O年,甘肃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按照国家环境信息工作总体要求,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继续建设和不断完善覆盖省、市(州)、县统一的环境保护政务内网、环境保护政务外网和因特网并用的环境信息网络平台、环境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和环境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立服务于社会和大众的环境保护政府门户网站。。不断整合和完善省、市(州)两级环境数据库及相应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和共享发布系统。加强环境信息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环境信息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两个体系。实现省、市(州)两级环境监测站、各类专业环境监测网站及重要污染源监测信息对接传输和共享。

甘肃省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由环境保护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构成。

1.环境保护政务外网是各级环境保护局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省环境保护政务外网向上连接国家环境保护政务外网和省政府政务外网,向下连接市(州)、县环境保护局和具有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具备密码管理、安全认证、网络管理、信息管理和交换等各项功能,逐步完善备份、应急和灾难恢复体系。

甘肃省环境保护政务外网建设的具体指标为:

省环保局、80%的市(州)级环保局和有条件的区县级环保局建成并完善环境保护政务外网;省环保局、80%的市(州)级环保局和有条件的区县级环保局通过甘肃省环境保护政务外网接人国家环境保护政务外网系统和省、地方政府政务外网,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流。

规范环境信息服务工作,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环境信息服务:组织建设省、市(州)级环境保护政府信息网站;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省环保局和8 O%以上的市(州)级环保局开通因特网网站,同时通过其他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提供环境信息服务。

2.甘肃省环境保护政务内网建设结合各地区、各单位局域网建设统筹安排,省局政务内网连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及省、地方政府政务内网,具备密码管理、信任体系、网络管理、备份、电子公文传输、信息管理和交换等各项功能,实现跨地区跨部门业务的互连互通。政务内网建设必须施行与政务外网和因特网之间的物理隔离。

甘肃省环境保护政务内网建设的具体指标为:

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创新环境管理政务和环境管理业务,实现环境政务和业务信息化:省环保局、6 0%地市级环保局和有条件的区县级环保局实现办公自动化,通过计算机网络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形成自觉运用计算机辅助工作的文化氛围:70%以上的各级环保局领导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办公;省级环保局及其直属单位80%、市(州)级环保局6 0%以上的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经过培训能够使用计算机辅助办公,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有条件的区县级环保局也要开展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省环保局及其直属单位、7 O%以上的市(州)级环保局和有条件的区县环保局建立起环境信息工作机构和队伍,形成稳定可靠的环境信息管理体系和工作能力。 3.初步完成全省环境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工作,为管理决策提供充实的信息资源:省局及其直属单位80%以上的政务和业务工作通过资源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市(州)级环保局6 0%以上的环境信息通过资源平台实现信息统一管理和共享;有条件的区县级环保局也要开展环境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工作。

4.加强我省放射性废物监管、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信息传输能力建设,结合国家在我省实施的放射性监管能力建设项目,完成辐射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核与辐射环境监管能力与水平,消除对环境安全形成的潜在威胁。 5.结合环境信息广域网和国家卫星项目,建设省、市(州)两级环境监测信息传输网络系统,以建设自动监测信息实时传输网络系统为重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数据传输、储存和分析系统,做好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和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联网工作,实现国家、省、市(州)三级环境监测站、各类专业环境监测网站及重要污染源监测信息对接传输和共享,实时掌握各要素自动监测信息,实现环境监测信息的科学、安全管理。

6.在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遥感及地面调查的基础上,加强环境遥感工作力度,形成定期对我省生态环境状况的大范围动态监测能力,并建立甘肃省生态环境遥感信息系统,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六、“十一五’’甘肃省环境信息化实施的重点项目

“十一五’’甘肃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环境管理需要为导向,以环境管理应用促发展,建立全省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环境信息管理业务应用平台。

(一)甘肃省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项目

建立健全甘肃省环境信息网络体系,借助电信平台,搭建环境信息网络,形成以省环境信息中心为网络中枢、各市(州)级环保局为骨干的网络系统。在“十一五\"期间,为了基本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基本实现环境政务/业务信息化、环境管理信息资源化、环境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环境信息服务规范化。

1.各市(州)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目前,除兰州、天水、嘉峪关、白银市环保局形成了环境信息网络平台外,其他市(州)还未完全形成环境信息网络平台。“十一五\"期间,为了争取实现国家、省、地三级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按照环境信息资源网络平台建设的技术要求,分别规划建设环保政务内网、环保政务外网和环保政府网站。

2.各市(州)环境信息广域网及环保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借助电信平台,搭建全省环境信息广域网,以甘肃省环保局为组网核心,连接各市(州)环保局,组建全省IP专用广域网络系统。主要承载我省环保局与各市(州)环保局的多种环境业务信息的传送与应用,包括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数据传输和环境管理业务应用互为一体的全省环境信息广域网络系统。甘肃省环保局视频会议系统将基于全省环境信息广域网络系统,连接各’地环保局的会议视频终端,实现语音、视频及数据的实时交互传输。 3.甘肃省省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改造项目

在现有省环保局局域网的基础上,按照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完善机房建设,加强与国家环保总局、省、市(州)环保局与地方政府互联的政务内、外网和环保政府网站的建设工作。

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创新环境管理政务和环境管理业务,省、市(州)环保局实现办公自动化,实现环境政务和业务信息化,初步完成全省环境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工作。

(二)环境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建设

1.1 2 3 6 9环保举报信息自动管理系统

“1 2 3 6 9\"是环境违法行为举报热线,用于环境违法行为举报信息的统一受理和管理,快速响应、及时查处,热线建成后由各级环境监察部门负责维护管理,实现互联互通,热线建设的技术方案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统一要求,省、市级环境监察机构作为指挥中心,具备转接、三方通话和应急指挥功能。

2。甘肃省环境监测信息实时传输系统建设项目

结合国家环境卫星项目和全省环境信息广域网,建设省、市(州)两级环境监测信息传输网络系统,以建设自动监测信息实时传输网络系统为重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数据传输、储存和分析系统,做好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和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联网工作,实现国家、省、市(州)三级环境监测站、各类专业环境监测网站及重要污染源监测信息对接传输和共享,实时掌握各要素自动监测信息,实现环境监测信息的科学、安全管理。

(三)甘肃省环境信息综合平台系统建设项目

随着环保工作的不断深化,国家环保总局相继建成了一系列环境保护业务系统和相关数据库,分发到各省(直辖市)使用,在环境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总体上看,应用起步晚,起点低,环境信息资源缺乏统一的整合,共享水平低,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的能力弱。系统建设缺乏统一的集成,应用效率低,没有形成整体的信息服务能力,目前还都处于单机运行状态,无法实现环境信息的全面资源化。

为了尽快满足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根据国家环境管理信息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和环境信息化发展实际情况,“十一五\"期间,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初步实现甘肃省环保局电子政务综合平台,逐步完成综合平台网络整合、应用整合、数据整合、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基本功能。主要包括:集成重点环境管理应用系统、基于数据整合实现数据共享、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建立用户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和规范信息服务,初步建立相关的信息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设计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中学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环境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环境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