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阳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16:31: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阳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09年至2013年)

http://www.daodoc.com 2008-12-12 18:05:26 2008年12月13日 第502期 经济

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维护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结合实际,制定2009年至2013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做大特色农业、做强品牌农业、做优生态旅游农业,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到2013年,全市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种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到2013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79元,年均递增分别都达6%。

三、主要任务

(一)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粮食。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县(市)建设,扩大推广以超级稻、优质杂交稻为主的水稻生产,确保粮食安全。重点发展春湾大米、石望甜玉米、春湾城垌香芋等名优品种。粮食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91.8万亩左右,并通过提高单产,使粮食总产量到2013年达到30.1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67.2万亩,总产量达到25.5万吨。

——水果。做大做强“中国马水桔基地县”品牌,同时,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我市种植的皇帝柑、火龙果、十月桔等效益好、市场适销的水果品种,逐步形成水果生产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和产加销一体化的新格局。到2013年,全市水果种植总面积发展到61.5万亩,总产量达到42.3万吨,其中马水桔种植面积发展到16.5万亩,总产量达到21.4万吨。

——蚕桑。利用“中国蚕桑之乡”品牌,继续做大做优做强蚕桑茧丝绸产业。引进和推广优良蚕桑品种,强化合水、春城、岗美、潭水蚕桑生产基地建设,规范蚕茧收购流通加工秩序,做大做强蚕桑茧丝绸业。到2013年,全市蚕桑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蚕茧产量达到1.8万吨。

——养殖业。做强做优“中国猪苗之乡”、“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品牌。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饲草饲料生产、畜(渔)产品安全等畜牧渔业支撑保护体系,巩固养殖业在我市农业经济的支柱地位。大力发展瘦肉型猪、优质山地鸡、西山羊、肉牛、罗非鱼等名优品种,并形成基地化生产,以保障畜(渔)产品有效供给、提高畜(渔)产品安全和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为目标,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肉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到2013年,全市母猪存栏量达到15万头,生猪出栏量达到100万头,肉类总产量力争达到10.35万吨,淡水鱼总产量达到3.95万吨。

——南药。打造全省南药基地县(市),重点发展春砂仁、藿香、穿心莲、淮山、沙姜等知名品牌品种,逐步形成春湾、春城及西山春砂仁基地;潭水、三甲藿香和穿心莲基地;合水、陂面淮山基地;双滘、三甲沙姜基地等五大种植区和产、加、销一体化的新格局。到2013年,全市南药种植面积发展到13.5万亩。

——花木。打造珠三角花卉苗木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县(市)。重点规划建设潭水、岗美、春城、合水、春湾等省道沿线特色园艺种植基地,形成花卉园林产业带。努力提高花农的组织化程度,加大科技投入,选育具有市场开发前景的新优品种,扩大栽培面积。到2013年,全市花木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

——蔬菜。充分利用“无公害蔬菜”品牌,努力打造广东省蔬菜生产基地县(市),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按照“一镇一品”的目标,大力发展八甲唛菜、春湾苦瓜等名优蔬菜瓜果,逐渐形成春湾、石望、松柏等镇的春北片蔬菜生产基地;春城、合水、陂面等镇的春中片蔬菜生产基地;潭水、三甲、八甲等镇的春南片蔬菜生产基地。到2013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8万亩(复种),总产量达到36.6万吨。

——林业。巩固提升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市),发展现代林业。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着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发挥生态功能,确保生态安全。加快发展商品林基地建设,尤其发展“名、优、特、稀”经济林。稳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建设一批速生丰产商品林,提高林地生产效益,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林业用地面积每年稳定在383万亩以上。到201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8.5%以上,确保生态公益林面积在121万亩以上,速生丰产林面积发展到82万亩,特色果茶药经济林面积达12万亩,建立珍贵阔叶林基地30万亩。同时,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提高林化产品档次。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完善森林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制度。

(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加强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争取2011年前完成全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推进三甲河小流域山洪监测系统建设和漠阳江堤围建设。

——加大五大灌区(北河、西山陂、合水、岗美、响水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整合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对农业投入的资源,有计划、分阶段对上述五大灌区21万亩农田综合整治。

——采取有力措施,有效解决全市36.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加大基本农田标准化改造力度,按照“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田成方、涝能排、旱能灌、地力高”的标准,设立省级和地市级及市县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加快推进潭水、合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立30万亩稳产高产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能力。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快土地整理开发,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质量。

(三)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原则,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扶持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强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群,鼓励和扩大“公司+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产业带和产业群,发挥规模效应。到2013年,全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力争突破32家,带动农户11万户以上。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力争全市每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以上,每个特色产业要组建1个以上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利用广东一片天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绿业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嘉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引导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公司与农户联合的“产、加、销”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延长农产品上市期和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荔枝、龙眼、南药、蚕桑、木材、淡水鱼、畜禽等产品的精深加工,并加快形成原料基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确保原材料的有效供给。

(四)大力推进品牌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信息网络以及各种展览会进行包装推介,提高现有特色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提升农民种养经济效益。积极开展名牌产品的培育申报工作,鼓励和帮助农业企业进行商标注册和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到2013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农业名牌产品5个。加大科技投入,改造升级我市大宗优势农产品品种,全面提升名优品牌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五)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和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重点建设和完善春城、合水、春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岗美猪苗、圭岗柑桔、双滘沙姜等专业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和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积极组织涉农企业参加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整合建设阳春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与交换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强培训和指导,培育农村流通主体,到2013年,全市参与农产品流通经纪人队伍人数要达到8万人以上。

(六)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全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农产品产地标识管理和可追溯制度。加快“动物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和“无特定疫病区示范县”建设。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产品、重点单位进行专项抽查检测,确保将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种养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

(七)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积极实施省人大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完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机制,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发展阳春特色的园艺、畜牧、水产、林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加强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引进、推广、应用。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到2013年,全市农业耕种收割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8%以上。

(八)推动土地依法合理流转。加强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指导体系,规范土地流转手续,加强土地流转的协调,妥善解决“有地无力开发”与“有力无地开发”的矛盾。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丢荒的土地实行集中管理,调整成片,以便转租和发展规模生产。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一是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落实。把各项农业发展指标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实行任期目标管理推动发展。二是切实加强领导。全市上下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各镇(街道)也要形成“三农”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三是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作用,利用“五解五进”活动平台,引导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二)资金保障。一是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为主,努力争取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落户我市,建设完善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二是市本级财政努力配套资金,每年安排支农资金保证不低于上年度总开支的10%,而且每年的财政增收部分开支向“三农”倾斜,并形成以工补农机制。三是发挥农村信用社作用,加大支农力度,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信贷资金保障。四是通过大力招商引资解决资金困难,利用我市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招引和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我市现代产业发展和产品升级。五是制定优惠政策,坚持“投资谁出,产权谁有,效益谁收”原则,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向“三农”特别是水利、道路等基础产业的投资,共同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保障。

(三)技术保障。一是健全科技网络,创新推广机制。按照“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创新机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提高效率、完善保障”的目标稳步推进基层农科推广体系改革,充分发挥基层农科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健全市、镇、村、村民小组四级农科技术推广网络。着力改善推广条件,创新推广机制,积极与科研单位、农业大中专院校挂钩合作,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升我市农科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二是加强农科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等,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办法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化工程。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流通等信息网络化建设,到2013年,全市每个镇(街道)的农技站和农村种养大户都实行网络化,并与国家、省、市、县的农业信息网联网。四是发挥品牌带动技术升级。充分利用我市马水桔、蔬菜、南药、花卉、蚕桑、速生丰产林、生猪等大宗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标准化生产,带动我市大宗农产品的种养技术和产品质量全面升级。五是进一步扩大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经合组织+农户”模式,促进广大农民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提高科学种养水平,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四)监督保障。一是采取领导挂钩的工作方式,把上述主要任务列入挂钩镇(街道)、村的负责范围,努力解决在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点、热点问题,保障现代农业各个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二是典型带动,根据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及时发现典型、培育典型、总结典型、推广典型,保障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对现代农业重点建设项目经费使用的检查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对挪用专项经费、造成重点项目不能如期实施的,由纪检监察机关追究其责任。四是将重点项目列入市委、市政府督查项目范围,对牵涉全局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项目,组织相关的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进行视察评估,保障现代农业建设稳步推进。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陕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浦东新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广西玉林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南京都圈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0)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银河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年发展规划

政策解读:农业部解读《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阳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阳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