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黄山小学科学课参评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1 21:43: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黄山小学科学课参评教学案例

《植物的生长靠什么》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①认识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养分;

执教:歙县桂林中心学校 吴 兵

②知道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对植物生长会产生影响。 2.能力培养目标

①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植物在蒸馏水中,其生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并探究其原因;

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实验的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②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 ③愿意与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理清实验设计思路,定好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实验材料:酒精灯、试管夹、载玻片、滴管、土壤浸制液、蒸馏水、实验图表等;

2、布置学生课前完成活动1中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汇报实验

师:我们桂林镇在农业结构上已经形成了“一村一品”,我给同学们看几张图,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是什么农作物?在哪些村盛产?

(多媒体展示桂林的各村庄的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宋村——葡萄、江村——甘蔗、大坑黄村——茭白、山边——大白菜等)。 生:我知道,这是有名的“宋村葡萄沟”里的葡萄,去年暑假我去过,太美了。

生:这个我认识,我家也有,是甘蔗。江村那边最多。

生:这个是茭白,我家在大坑,我家田里都是。星期天我还跟爸爸一起去掰了。

生:这是大白菜,我家地里也有,不过没有竦口那边多。 师:哦,你们很注意观察,更注重用事实说话,像个小科学家。

[评:教师从当地的实际切入,既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缓和了公开课的紧张气氛,又让学生有学习的立足点,有研究的抓手,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师:从同学的回答中,让老师感到同学们很关心我们身边的事情。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细致的研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植物生长方面的问题。

(出示课题:植物的生长靠什么)

师:我们光喝水不吃东西行吗?如果我们只给植物喝很纯净的水,植物能正常生长吗?请你们把上次实验的植物都拿出来,结合自己的实验谈谈你的想法。

生:我通过实验发现:在纯净水中的豆芽生长速度比在土壤浸制液中的生长速度要慢,而且纯净水中的豆芽长势也不好,给人的感觉是没有精神,无精打采的样子。

师:你测量的长度数据分别是多少呢?

生:纯净水中豆芽长是6.4厘米,土壤浸制液中是7.0厘米。 师:你是怎样测量的? 生:我是从根部开始测量的。 师:有用其它的测量方法量出来的吗?

生:我是只量新长叶子的大小的。也发现它们之间是存在差别的,土壤浸制液中的新芽长度是1.2厘米,纯净水中新芽的长度是0.7厘米。

[评:这里的测量最好事先定好一个标准,不然学生就会感到有点困难。要么从根部量起,要么量单片叶子的长度] 师:哦,你也发现同样的现象,有不同的吗?

生:老师,我是用了4棵同样长度的豆芽做的实验。在土壤浸制液中的两棵都比在纯净水中的两棵长得都好。结果跟其他同学是一样的。 师:你为什么要用4棵呢?

生:我怕万一出意外的话,还有一棵可以比较。

师:你的想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在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要做多组实验或者是重复实验,用多组数据来证明科学道理。其实,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做这个实验就是四十多组实验,这些数据是足以证明一个道理的,这个道理是---- 生:(自由答)植物在土壤浸制液中生长的比在纯净水中生长的好。 师:那么,同学们,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认为土壤浸制液中有些东西在纯净水中是没有的。 师:哦,你是这样认为的,还有其它的猜测吗?

生:我想也是的,浸制液是从土壤中用水泡出来的,土壤中肯定有东西跑到水中了。

师:你的直觉告诉你肯定有,是吧。那我们该怎样去证明我们的猜测呢? 生:用放大镜看。

生:放大镜不行的,我看过的。什么也看不到。

师:你的想法不错,但放大镜肯定是不行的,有一种显微镜可以看到。 生:老师,拿给我们看看呀。

师:由于我们学校条件有限,没有高倍放大的显微镜。我们只能想其它的办法。

生:老师,书上是用酒精灯烤载玻片的办法来证明的。

师:对,这个办法我们可以做到的。但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动脑筋想想。 (沉默片刻)

生:老师,我有一个办法,把纯净水和土壤浸制液冰冻起来,再观察。 师:你是怎样想到?

生:冬天的时候我发现脏水冻起来的冰要脏点,土壤浸制液中如果有其它的东西,那么应该也会有所不同吧。

师:你观察真仔细,我想也有可能。课外你去试试,好吗?并把结果给大家看看,行吗?

(课后老师专门找到这个同学,给她一定的指导和鼓励,该学生也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个自己发现问题的实验)

[评:教学中教师非常注意学生发言中的创新火花,学生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这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探究,分析原因

师:在做实验前,我们回忆一下酒精灯等实验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 生:酒精灯要用点燃的火柴从上往下点,加酒精时必须熄灭火焰,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罩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生:载玻片是玻璃做的,玻璃加热前必须要预热,加热时离开火焰一点。 师:加热后的玻璃不能马上放入水中,这样容易裂开,也不能用手直接去拿,会烫手。还有,实验时的垃圾一定不要乱扔,集中放到一起,以免造成污染甚至危险。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怎样进行。 生:这个实验就是用火烘干载玻片上的水。 师:载玻片上的什么水? 生:是土壤浸制液和纯净水。

师:应该滴多少?就一个载玻片,该怎样安排这两种水滴?

生:我认为各应该滴两到三滴就行了,两种水滴不能混淆到一起,那样就 分不清了。

师:两到三滴?你们想,我这样滴行吗?纯净水滴两滴,土壤浸制液滴三滴,可以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是两到三滴吗? 生:应该两种水滴一样多。

师:对,一定要同样多的水放在载玻片上,并用火让水分快速蒸发。如果是两滴的话,都是两滴。或都是三滴。这像我们上次实验一样,要用同样多的水,同样大的瓶子,放在同样的地方才行,否则,我们不知道到底是那个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的。

[评:对比实验的一个关键就是只有实验因素不同,其他因素要完全一致。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了滴加水滴要完全一样,这是学生往往要忽视的。] 师: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就开始做实验,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写到书上。

(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的实验操作,鼓励胆子比较小的女生亲自操作实验,与学生谈论实验中的现象等) 师:老师发现几个很好的现象,第4组,做好之后马上就把酒精灯盖灭了,很有节约意识,也是好的实验品质。第2组,完成后就把实验器材整理整齐了,这个习惯真好。

[评: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在学生做分组实验之前让学生回忆了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实验之后又表扬了在实验中做的好的小组,这一点很好。]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实验中的发现。

生:我发现水分蒸发后,土壤浸制液中有些灰灰的东西留下,纯净水中几乎没有。

师:这些灰灰的东西我们称它为杂质,这个实验中现象很明显。其它组是不是有同样的发现。

生:是的。

生:老师,这些杂质是什么呢?

师:你的问题问得很好,老师这里有些资料,书上也有点资料,你们看看。再说说杂质里都有什么成分,书上的资料可以拿笔做做记号。

(学生阅读资料,并重点做记号) 师:谁说说?

生:原来杂质中有动植物的遗体腐化物,有土壤中的矿物质,还有我们人类施的肥料。

师: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生:资料中说,这些是植物的营养,植物就是靠吸收这些养料生长的。 师:是的,这些杂质对植物来说可是宝呀。这些杂质越多,土壤就越肥,植物的营养就越丰富,植物也就长得越好。

生:哦,我现在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老下肥了。

三、制定课外实验计划

师:我们身处农村,平时跟自然界接触的机会很多,根据你们的观察和体会,说说或者猜猜,植物的生长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想:阳光、肥料、土壤、空气、水、季节、天气、雾、农药、青蛙、温度)

生:我认为跟阳光有关。 师:为什么? 生:我家屋后的田里老被遮到阳光的油菜长得就比较差。 生:跟肥料有关。刚刚我们学的。 师:你即学即用哦,不错。

生:我认为跟土壤有关,我家田里的油菜就比山坡上的长得要好。 生:我认为跟时间有关,因为不同的植物要在不同的时间里种。 师:你说的这个时间我们可以理解成季节,是吧? 生:嗯。

师:还有其他的因素吗? 生:还有雾。 师:有原因吗?

生:我讲不出来,只是感觉好像有关系。

师:哦,感觉有时也挺重要,不过我们千万不能把感觉当作真理来用哦。 生:还有青蛙吧,书上不是说青蛙捉害虫吗?害虫没了,庄稼就长得好呀。所以跟青蛙肯定有关系。

师:分析得很好呀,我支持你。

生:我认为跟温度一定有关,我家种大棚蔬菜的。爸爸说冬天能长辣椒、西红柿主要就是大棚里温度高。我也进去过,里面的温度比外面真的高好多。

师:那以后这个实验大家就请你爸和你当指导员,愿意吗? 生:我只知道一点点。 师:还挺谦虚嘛。

生:不过我爸知道的多。他肯定愿意帮忙的。 师:好,就这么说定了。

[评:教师把学生的父母都拉进学习的角色中来了,资源被充分运用起来了。] 生:还有农药。现在谁家不用农药,电视上讲绿色蔬菜,我想很难。 师:你的想法很好,农药是个很大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很关心食物的安全问题,如果你研究下去,肯定有喜人的发现。

[评: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能积极地把科学活动由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以扩大学生研究的空间。] 师:我们的经历可真丰富,可见同学们平时都愿意帮爸爸妈妈干点农活,都爱思考问题,也挺关心一些大事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今天,我们就先拿土壤来进行研究。探究土壤跟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先把书上关于土壤分类的资料看看。 (学生自学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土壤按其性质分,一般可以分成三种:壤土、黏土、砂土。壤土中的养分多,保水保湿,透气性好。黏土保肥但透气性差,砂土透气性强,但养分容易流失。

师:你总结得不错,请同学们打开老师准备的三包土壤,根据资料介绍,区分一下,哪包是壤土、哪包是黏土、哪包是砂土,小组内可以讨论。

(学生区分三种土壤,教师巡回观察并听取学生分类意见,同时发放实验报告单)

师:同学们分得很好。请大家把土壤放到中间,看到手中的科学研究报告。科学家做实验,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真实可靠。现在你们手中拿到的就是一份实验报告,下面,我们一起来填写。

师:我们的问题是?

生:探究壤土、黏土、砂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师:你的猜想是什么?

生:我想植物在壤土中生长的最好,在黏土中中等,在砂土中最差。 生:我也这样认为。 师:你将怎样的进行实验?

生:我们选三个小盆,各种一棵豆芽。把它们放在一起,每天浇同样的水。然后观察纪录。

师:根据我们以前的实验,同学们说说,在对比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我们应该选同样的盆,放同样多的土,选同样的豆苗,放在同样的地方,浇同样多的水。

师:也就是说,在实验中,我们除了土壤不同之外,其它的一切条件都必须一样,这样我们得出的实验结果就肯定是土壤不同造成的,而不会是其它原因了。

师:我们为什么要选植物的幼苗? 生:幼苗好种呀,容易活。

生:幼苗可以种到小盆里,测量方便。

师:除了你们讲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幼苗成长速度快,在短时间里实验结果会比较明显。 生:老师,我们要做多长时间呢?

师:我们先观察纪录10天,看看结果怎样,到时我们再一起讨论。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还可以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纪录,直至开花结果。

师:纪录表会填吗?

生:会,我们在数学课上学过统计图。

师:对,是统计图,希望你们能真实、认真地填写。还有,底下的自我评价表也要认真填写,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来研究问题,就得像科学家一样的实事求是,坚持不懈。老师希望能看到大家的实验成果。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课后反思

本次课程是在县公开课中试教,后期又进行了改进,把第一个实验在课前完全做完了,实验的数据和发现也在课前要求学生填写完成,这样就大大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就我这两次的执教过程,有一些思考如下:

1、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先后改动了3次。开始时是按着书上的顺序进行,但我始终感觉还是空泛了,我坚决换了设计,改了之后的导入虽不错,可我还是觉得跟学生的情感不能很好地共鸣。在冥思苦想后,我决定从大的视角入手,从整个桂林的农业布局切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结合农村的农业生产实际和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有情感,有体验,使研究过程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了。

2、本节课的三个实验都是对比实验,所以对比实验的要求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了。在公开课的时候,我设计的是思路是,在最后设计实验的时候集中一起强调,所以对由任课教师布臵的第一个实验没有很注意,使得对比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没有很好体现。改进后的设计就把对比实验的要求遍布在各个实验的过程中,这样学生三个实验完成后,既知道了对比实验的要求,又巩固了对对比实验的要求。使对比实验这个实验要求在学生头脑里螺旋上升,层层深入,清晰又牢固地掌握了。

3、科学家是教不出来的。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的时空中发展,是我的教学原则。一堂科学课如果没有新的思想产生,就是一堂失败的科学课,而且这种新的思想的产生是无法预设的,预设出来的就不是新的思想了。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产生,那就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鼓励学生再思考一下。本次课程中,产生了这么几次新的思想,一是在证明土壤浸制液的实验上,有学生提出了用冰冻的方法来证明,我对这个全新的方法予以了鼓励,并在课外及时给予了指导。二是在提研究问题时,学生提出了农药和绿色食品关系的问题,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尤其在城市的消费理念中,其地位是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严,而解决的根源就在植物的生长管理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研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4、让学生真正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是科学课的至上追求。在现在的学生中,不乏有好的想法和问题,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地进行研究,不知如何地设计实验、怎样地数据的收集,还有实验的分析、交流和总结。这是他们的盲区,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地方。在本节课中我强化并拓宽了实验三。给学生设计了适合他们的科学研究报告,并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填写,让学生通过这次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真正地体会到科学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从而为后面自主课题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他们自己开展实验有个实践的范本。

5、积极引导学生交流研讨。在平等、互尊的环境中交流是我的倡导。本次课程中的交流是多向的,即有师生交流,又有生生交流,还有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通过有效的交流充分展示个人或小组的探索过程及探索成果,通过研讨使个人或小组的探究方法、探究结果变成大家共享的财富。]

科学课教学案例

优秀参评教学案例

参评教学案例《花瓣飘香》

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总结

黄山小学科学课参评教学案例
《黄山小学科学课参评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