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种小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20-03-03 04:19: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作者:丁盼玲

新课程改革中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从以往的“满堂灌”变成了要尽可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在课堂里习得学习语言的经验,并通过反复实践、积累,形成一种学习的基本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去认识世界、感悟生活。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此我们在不断地探究总结改进中形成了培养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1、课前预习,培养自主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预习。针对这些特点,我依照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为他们制订出一了系列的预习方案,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打好基础。我在进行基础差的学生英语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能在父母的帮助下听录音,查字典。通过自主预习后掌握了新课教学的基本内容,课堂学习就会得心应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每节新课开始前1天听录音,查字典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等,学生已基本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这为他们轻松快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课堂教学,体现自主

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首先,着重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努力减轻学生说英语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毫无顾及的说英语。其次,设计的教学活动设计要做到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他们想去参加,想去探索的欲望。如我们在英语课堂中实验的看图连线游戏、听音涂色游戏、情景表演等等,无一不使孩子感到妙趣横生。通过教师们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明显增强,课堂上学生思维开放,小手如林,情绪激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课外作业,形成自主

在课外拓展作业方面,我要求作业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生活,学以致用。如采用“剪剪画画”、“说说唱唱”、“做爸爸妈妈的小老师”等方式,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句子说给父母听,把所学的歌曲唱给父母听,跟父母共同分享英语学习的乐趣;对于不同学生,则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老师给与热情鼓励,并在课外加以辅导。这种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学生越来越自信,在英语的写作、阅读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鼓励学生课外多用英语交流,并阅读适合自己的英语课外读物。经过实验,这种课外自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搜集信息的能力 , 也扩大了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努力探索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以课堂上师生合作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全员互动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是一种高效、愉快的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中我们注意遵循科学性和导向性原则,注重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和潜能等,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合作有任务

实验班的教师们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内容,内容紧扣教材,围绕重难点,为探索新知或巩固新知而服务。如在学习对话之后布置学生合作表演;在学习功能句型后布置学生合作讨论造句等等。

2、合作有分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轮流发言,或由接受知识能力较强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等等,引导学生形成一个“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团结协作的学习模式,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进取精神。

3、合作有评价

在合作的任务完成后,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这也是对合作任务结果的评价。如让各小组上台展示他们自编的情景对话,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等,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各小组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全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尽力创设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小学生对新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我们利用这个特点,培养他们积极探索、主动求知的能力。

在课堂中,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如低年级教学中,张羽老师在教ears一词时,指着一只耳朵说:ear。再指着两只耳朵说:ears,学生立即就明白了意思,然后教师指着一只眼睛说:eye,再指着两只眼睛问同学们应该怎么说,学生就会立即说出eyes.然后教师再问,还有哪些东西是复数的?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就说出了如legs,hands,books,pencils等等名词的复数形式。

又如高年级英语教学,在比较中、英文名字的不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英文名字的差异,熟练地掌握并学会运用,在课前,蔡艾萍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做了一张小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中文名字。教师也做些小卡片,其中一张上写上自己的中文名字,其余的都写上英文名字。上课时先让学生相互交换卡片,了解其中文名字,并进行问答。

小学英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赵敏 今年四月,我校英语教研组承担了校级科研课题“小学英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形式的研究”的研究实践工作。三个月来,在县教研室的关心和指导下,我校英语课题组的每位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为自己确立了研究的子课题,并以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了扎实的科研工作,现已顺利完成了各阶段的实验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将实验工作做以总结汇报。

一、学习有指导性的教育教学理论

马克思曾说过:“语言是一种实践,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由于我国小学生是在非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学起来并不像“习得”母语那般容易,遗忘率较高,所以在教学中要“习得”与“学得”相结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听说英语的机会。手、脑、口、眼、肢体并用,静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习相结合,只有通过这样的大量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逐步能用英语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章兼中教授在其专著《外语教学》(1993)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往尤为重要,更重要的是生生交往。这是因为同一班级的学生具有共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和思想情感因素,易于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易于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增加用外语交往的机会,从而加速促进学生掌握外语进行交往的进程。所以,“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为了实现以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课题预期目标,为教学特色建设提供教育资源保障和有力的支撑,我积极整合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效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下就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情况:

1.科学分组 划分学习小组应考虑学生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等。且每个组成员的基础力求平衡,以免出现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每个小组都应该有一个核心人物,即组长。对于组长的人选一般由成绩较好的,平时积极发言的学生,并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小组的分配可以是固定的成员,也可以是按照英语教学的需要分成的小组,或者是开放式小组——学生自由组合小组。

2.适当指导

学生在完成任务前,由于各个任务的话题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有些任务牵涉的话题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如“fruit”,而有些任务牵涉的话题较枯燥,这时,教师必须根据各个成员的兴趣或基础,分配不同的工作。如三年级第二单元“my family”,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任务,每个小组自己组织一个“family”,最后,每个小组展示过程及体会,即巩固了学习内容,还复习了学过的相关知识。

3.展示成果

学生在经过讨论准备的过程后,最终要在课上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有的小组根据找到的材料自编了对话、或是小品,通过pair work和role play展示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来设计一些不同的活动形式。

4.评价激励

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扬,及其他同学的欣赏是每位同学共同的心理特征。合理地评价他们的成绩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错误地评价或是一味地指出他们的缺点会使学生灰心丧气,走入误区。因此,在一些“role play”和“pair work”中,我总是先对同学的表现予以肯定,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为“成功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优势和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它模拟了小班化上课的形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改变了以教师为核心的模式。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机会展现自己,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给学生创造了运用语言的机会。

2.小组合组学习发挥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他们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发挥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3.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在分配小组时,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消除了一些后进生的自卑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4.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培养了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如下一些问题:

1)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

2)由于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度还不甚成熟,过多的合作活动有可能会较降低学生语言运用的正确率。

3)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最活跃,潜能得到发挥。而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主动性欠缺,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回首课题研究历程,我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将不负众望,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努力谱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特色建设的新篇章。

小学英语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水上小学 张晓曦

新课程改革中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从以往的“满堂灌”变成了要尽可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在课堂里习得学习语言的经验,并通过反复实践、积累,形成一种学习的基本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去认识世界、感悟生活。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通过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生活情境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进行积极地自主学习,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课前预习,培养自主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预习。针对这些特点,我依照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为他们制订出一了系列的预习方案,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打好基础。我在进行基础差的学生英语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能在父母的帮助下听录音,查字典。通过自主预习后掌握了新课教学的基本内容,课堂学习就会得心应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每节新课开始前1天听录音,查字典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等,学生已基本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这为他们轻松快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课堂教学,体现自主

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教师应尊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让学生意识到“应该知道的知识”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总是存有一定空间,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会问“为什么”,因此,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主地学”而不是“被动听讲”来获取知识,使学生变“我学会”为“我会学”、“我要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着重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努力减轻学生说英语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毫无顾及的说英语。其次,设计的教学活动设计要做到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他们想去参加,想去探索的欲望。如我们在英语课堂中实验的看图连线游戏、听音涂色游戏、情景表演等等,无一不使孩子感到妙趣横生。通过教师们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明显增强,课堂上学生思维开放,小手如林,情绪激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课外作业,形成自主

在课外拓展作业方面,我要求作业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生活,学以致用。如采用“剪剪画画”、“说说唱唱”、“做爸爸妈妈的小老师”等方式,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句子说给父母听,把所学的歌曲唱给父母听,跟父母共同分享英语学习的乐趣;对于不同学生,则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老师给与热情鼓励,并在课外加以辅导。这种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学生越来越自信,在英语的写作、阅读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鼓励学生课外多用英语交流,并阅读适合自己的英语课外读物。经过实验,这种课外自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搜集信息的能力 , 也扩大了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努力探索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以课堂上师生合作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全员互动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是一种高效、愉快的教学活动。

1.科学分组

划分学习小组应考虑学生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等。且每个组成员的基础力求平衡,以免出现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每个小组都应该有一个核心人物,即组长。对于组长的人选一般由成绩较好的,平时积极发言的学生,并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小组的分配可以是固定的成员,也可以是按照英语教学的需要分成的小组,或者是开放式小组——学生自由组合小组。

2.适当指导

学生在完成任务前,由于各个任务的话题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有些任务牵涉的话题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如“fruit”,而有些任务牵涉的话题较枯燥,这时,教师必须根据各个成员的兴趣或基础,分配不同的工作。如三年级第二单元“my family”,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任务,每个小组自己组织一个“family”,最后,每个小组展示过程及体会,即巩固了学习内容,还复习了学过的相关知识。

3.展示成果

学生在经过讨论准备的过程后,最终要在课上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有的小组根据找到的材料自编了对话、或是小品,通过pair work和role play展示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来设计一些不同的活动形式。

4.评价激励 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扬,及其他同学的欣赏是每位同学共同的心理特征。合理地评价他们的成绩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错误地评价或是一味地指出他们的缺点会使学生灰心丧气,走入误区。因此,在一些“role play”和“pair work”中,我总是先对同学的表现予以肯定,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为“成功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尽力创设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需要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我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参与交际的实际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的良好学习品质,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积极而愉悦的情绪状态。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是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是学习的内隐动力,能促进思维活动。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全体学生创造机会,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学生一旦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很自然地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主动地参与、更为积极地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参与意识成为一种持久的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自我学习的内在机制。

小学英语探究式学习的模式及其教学策略

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浙大附小 姜 南

一、小学英语课堂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探究式学习的模式是在探究学习的相关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学实际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操作模式。模式是由理论基础、教学目的、操作程序、实施条件组成的一个体系。

1.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其他人的帮助,个人主动建构的结果。该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目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发现中学,即学生运用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发现的态度、发现的能力。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是,从各种特殊事例归纳出一般法则,并用之来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和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各教学单元及每节课的内容、学生认知发展的现状,做到既明确又要有可操作性。其实施条件包括教学策略,教师所处的角色等。

2.小学英语课堂探究学习的操作程序。

考虑到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需要和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笔者认为:在课堂探究学习中,以小学英语教材为基本内容,形成“激疑──探究──建构──迁移”的以问题为载体的教学过程是适宜的。“激疑”是指创设情、境(情景和语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刺激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现象的显著特点,并逐步缩小观察范围,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个中心点以整合成课堂教学目标。“探究”是指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调查、资料分析、观察、思考、比较、推理、假设、验证、讨论和交流等方法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生生、师生间的互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自主中积极探究语言的相关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和组合,以确定假设;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事实为论据验证假设,并引导学生不断地对假设加以修正和完善。“建构”主要是指通过归纳、内化(顺应、同化)、反思、评价等方法对语言运用的规律进行总结,用“再次发现”的方式以形成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迁移”是指将形成的认知结构或学习能力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应用到新的情景中,解决新问题或解释新现象,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科探究教学中可以根据知识侧重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分别采取三种活动形式:

·微型探究活动:是指利用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开展的短时间的探究活动。

·课时探究活动:是指为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利用完整的课堂教学时间(1-2课时)开展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作业: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拓展学习内容而布置的课外作业。诸如设计“自助餐”式作业,生活型作业,创造型作业,调研型作业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笔者曾布置“找一找身边的英语”作业,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并通过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渠道,增加信息的输入量,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通过完成该项作业,学生找到了“BS”,“WC”,“stop, pause, on, off”,“OTC”,“Dove”等表达;在网上收集到母亲节(Mother's Day)、圣诞节(Christmas)等节日的相关知识。

4.课堂探究式学习案例

词汇和语法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作用。在词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主动探究词汇音、形、义间的联系,总结英语字母和单词的发音规律,通过上下文去理解生词的意义等,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方法。语法学习则更适合采取从个别事例(通过观察、模型、检验)到一般语言法则的归纳探究方法。重点可以放在教给学生如何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归纳的过程上。这种“发现”语法的活动,可以将枯燥的语法训练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自己找到学习的规律。

[案例一] 微型探究型

·找出下面一组词的共同点,列出更多的词,并编成一句话。如: take (拿), cake (蛋糕), plate (盘子), make faces (做鬼脸)

·给出一个主题词,让学生写出相关的词汇,编成一个情景完整的故事。如:

[案例二] 课时探究型 语法教学(现在进行时的教学)

语法教学多数以小对话或主题的形式出现,一般可以在一个课时内完成,即通过激疑──探究──建构──迁移等步骤掌握语言知识,最终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步骤一:激疑(创设情境、目标导引)

(1)歌曲:I'm Sleeping

(2)教师出示一组动作图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如何描述正在做的动作?”

The girl is singing.The boy is studying English.

(3)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和例句。

The girl is standing near the window.What's she doing? She's singing.

步骤二:探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仿照例句描绘课文插图中的其他人物。

(1) The man is sitting in the chair.What's he doing? He's reading.(2) The woman is sitting at the table. What's she doing? She's writing a letter. (3) The boy is sitting on the floor.What's he doing? He's playing with his toys.

教师提出问题:①这四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又有何不同?②从这些异、同点,你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交流或大胆猜想、检验等逐步达成共识。

步骤三:建构(成果展示、反思评价)

把上述句子写在黑板上或者通过屏幕显示出来。首先让学生熟读句型,然后看图连贯说出各人物的动作,最后找出句子的共同点并归纳总结。此过程体现了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为主的原则。

句子结构:人物+BE+动词的ing形式+地点

stand ── standing (直接加ing) sit ── sitting (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再加ing) write ── writing (去掉不发音的c后再加)

步骤四:迁移(拓展提高,课外延伸) (1)教师出示简单的动作动画,学生尝试运用现在时进行描述。

(2)教师出示动作、人物相对复杂些的图片,学生继续运用现在进行时进行描述。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现在进行时即兴描绘课堂情景。

[案例三] 课时研究型语音教学:“ee”(包含多个探究活动)

[目标] 从意义的角度,建立两个单词bee和seen的内在联系,从而确定学习的主题:即“bee”在劳动中可以为植物传授花粉,植物则要靠它们的传粉结出“seed”。先让学生熟识这两词后,对这两种事物分别加以评说,之后总结其内在联系(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表达)。

步骤一: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准备有关蜜蜂的视听材料,并收集一些植物的种子。

(1)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bees? (2) Do you know the word "seed"? How many kinds of seeds do you know?

步骤二:激疑

(1)创设情境,导引目标。教师打开电视,学生观看蜜蜂采蜜、筑巢及蜂后生子的录像。这个步骤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成探究“为什么”的好奇心理。

(2)教师设问。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bees?"

步骤三:探究

(1)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S1: A bee is yellow.S2: A bee has wings, it can fly. S3: There is a queen.S4: A bee has six feel.

教师及时将学生找出的包含“ee”的单词(green, feet等)写在黑板上。

(2)教师出示一些种子,请一名学生取一颗自己认识的种子向其他学生介绍:“This is a sunflower seed.We can cat it.”

...

笔者及时提出了另外的问题:“What can we do with all kinds of the seeds?”一名学生总结了这些种子的共性:“We can plant them.”

步骤四:建构 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了一个新任务:让学生根据自身对“ee”的了解,总结出曾经学过的包含这一字母组合的单词,并造句或编成一个小短文。(这是一个继续进行探究活动并建构知识的过程,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更多的包含“ee”的单词,并学到一种记忆单词的学习策略。)

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翻生词表,有的查字典,有的和同学一起轻声讨论,总结出的词汇如下:

bee, feet, queen, sheep, meet, see jeep, feed, geese, need, beef, teeth

接着学生朗读自己的句子或小片段:

S1: The queen doesn't work.The bees work for their queen.S2: On a farm, we can see so many sheep, geese ...We can get to the farm by jeep.

步骤五:迁移

课后,笔者布置了如下的课外作业:用一句话来帮助自己记忆字母组合ar和oa的发音(奇异联想法)。

ar: arm, car, park, farmer, garden oa: boat, goat, coat, road, soap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由思考问题或任务开始,经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适当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表达和总结。基本教学策略如下:

1.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适当情境以形成“问题中心”,激发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问题,使学生乐于进行探究性学习。情境设计的原则有:

①紧扣教学目标,为学习新知服务;

②要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易为学生理解,富有童趣。

如在教学“The Four Seasons”时,可以这样操作:

①借助多媒体逐个呈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这种形式视听结合,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欲望。

① CAI呈现问题:

What season is it now in Hang Zhou?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 do you like fall best? 问题难易程度不同,保证每一名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都有可能得到答案。

③布置“描述每一个季节”和“听四季”两个任务型活动。教师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某个季节,开拓学生的思路。“听四季”通过录音,辨别季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④最后,设计小记者采访的任务型活动,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交际运用,获得情感体验。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不同的情境中,在一系列问题、任务的驱动下完成的。

2.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小组讨论要有针对性。

探究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而展开,并随问题的解决而结束。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设计问题时,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①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能够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机因素。

②问题难易适度,既有一定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或者说问题必须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③在形式上要更多地设计一些探究类和发散类问题。探究类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回答“为什么”“你猜想会发生什么?”等。发散类,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议论客观事物,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思考性,能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如在教学“指路”等内容时,可用多媒体设计“一个男孩在校门口遇到一个拿行李的女孩”的情境。先让学生猜测“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的问题,在得到诸如“Welcome to our school! / May I know your name? / Can I help you?”等不同答案后,再让学生阅读对话进行对比。然后教师再问:“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Where are they going?”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课后续编对话,使这些探究类和发散类的问题变成学生探究学习的持续动力。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恰当运用转移(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回答)、启发(处理不能正确回答的情况)、追问(回答正确但却不充分)、等待(促进学生真正地思考问题)等提问的技巧.

讨论是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的基本形式,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使所有学生“卷入”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提高表达和社交能力。每一次讨论都要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要保证学生有话可说。例如,在一堂复习课中,笔者曾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并为各小组命名,如:先锋队,雄鹰队等,以此来引发学生合作的兴趣和愿望。然后,笔者给各小组布置共同的任务目标,即讨论归纳所学名词的复数变化规律。学生先罗列出一系列名词的复数形式,如:books, desks, birds; buses, boxes, watches; potatoes, radios, wolves, knives, factories等,然后学生观察,发现其内在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组内成员相互补充,最后推出小组发言人进行汇报。其他组的参与者随时可以进行补充以形成一种热烈的、合作的、自由交流的气氛。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各小组合作、讨论、归纳中的成功点和闪光点进行表扬,对以后的小组讨论活动提出要求和改进的建议。

3.活动设计要具备有可操作性、拓展性,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本身就是通过观察、查找信息、设计调研方案、讨论、搜索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等类型的实践活动来完成的。活动的设计必须考虑实践性、探究性、拓展性。例如在教学故事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故事表演内容,让学生体会故事中角色的心理变化,在学生表演成功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故事进行改编或创作出新故事,记录下来并配上插图。该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为线索,让学生通过做事情(表演、讲故事、收集资料、表达、绘画)来体验语言,使学生在“用”中培养创新意识。

4.作业布置要有开放性,应该可以激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布置开放式的作业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性作业强调答案的多样性,获取信息的广泛性,是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完交通工具等内容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如下的探究性作业:

①收集人们使用的交通工具名称;

②为你自己设计一条假期出游路线,并说出为什么选择这些地点,应选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本作业通过让学生设计出游路线及出行方式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有关的地理知识及常见的交通形式,并用英语表达,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技能和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5.探究途径要多样化──在学科联系中开拓领域去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目标定位和内容选择上偏重于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爱玩好动,兴趣广泛。如果能将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构思、解决问题,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例如:教完“Where's ...?”的用法后,笔者给出可供选择的家具及价格和房间的平面图,布置“I am a good designer.”的探究性作业:

① Do a survey.For example: What color do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most? What kind of furniture do your family members need most?

② Decorate your home.(You have only 100 points.

③ Design your home.

④ Introduce your home.(Use the pattern: There's a ...)

⑤ Who's the best designer? 这个探究过程涉及到数学、美术等多种知识。首先学生必须通过数据统计选出家庭成员喜欢的颜色和所需家具,然后根据现有的资金,进行预算和统筹,然后通过量、画、剪、贴,科学合理地设计房间的划分、家具的摆放。

6.面向全体学生,关照多样化的学生个性,实行分层探究。

(1)探究性活动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享不同程度的探究成果。探究活动的设计要尽量照顾到各种层次的学生,让大多数学生都有事可做,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功感。

(2)活动设计要有拓展性,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有所发展。教材中的习题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对练习题的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蓄”,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中有一个活动:将含有字母a,c,i,o,u的单词按读音归类。围绕这一题,可进行如下设计:

① 读单词:注意其中a,e,i,o,u的读音;

② 摘单词:按读音分别归类;

③ 析单词:如字母a发/el/的单词有什么特点;

④ 对单词:如教师读出一串单词,学生对出与元音字母发音相同的单词;

⑤ 念单词:教师出示学生不曾学过,但符合发音规律的单词让学生尝试拼读。 这个活动,层次清楚,由浅入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等。

7.适时介绍探究性方法,引导学生探索。

探究式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教师必须适时地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其能够逐渐独立开展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探究式学习方法:

(1)联想、内化。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发散思维和记忆的基础,在语法、特别是词汇的探究学习(理解,记忆)中,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类联想:

earth → sun, moon, star;

关系联想:

book → storybook, bookmark, booklet, bookstore; air → airport, airplane, by air.

对比联想:

big / small; long / tall; right / wrong.

奇异联想:

head, ahead, headmaster, headache低头在前面走,校长头痛。 (2)分析比较。分析是把一个事物分解开来,对其各个要素各个部分进行研究,找出它们的特点和联系。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抽象思维方法。其前提有二:一是英语材料间确有联系才可以进行比较;二是要在同一标准下来比较。

小学英语中涉及许多音、形、义相似的词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其音和形上的异同,探究记忆单词的方法。例如,学生通过观察eat,read,sea,speak,teach,tea后,发现它们都含有ea [i:]字母组合。再如,通过分析birthday(生日)→birth(生)+day(日);playground(操场)→play(玩)+ground(地),探究和发现这些构词性的规律有助于记忆单词。又如,在学习语法时,可针对以下两种现象进行比较:

① 语语法本身中相似但不同的语言现象(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形容词物主 代词与名词性物主代词等)

② 英、汉语言中相关的语法现象和结构规则的异同。

(3)分类归纳。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根据事物的异同程度而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其实质是为了认识事物之间种与属的关系和联系。归纳是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事物结合起来,以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到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如在教学英语可数名词的单复数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以下词组:a book, an apple, one pen, a box, two pear, three boys, many students, some boxes, ten watches, a cat, an orange, eight drees,然后让学生将它们归类。通过这几个步骤,学生经历了典型例子(观察、认识)──共同特征(分析、对比)──尝试应用规则(检验)──归纳(由感性到理性)的整个探究过程。例如:

A组:a book, an apple, a box, a cat, an orange, one pen

B组:two pears, three boys, many students, some boxes, ten watches, eight drees

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归纳出以下结论: ①这些名词都是可数名词:A组表示数量为一个,是单数;B组表示数量为两个以上,是复数。

②词的复数一般在单数词尾加“s”,以s,x,ch,sh结尾的词后加“es”。

教师也可以用归纳分类法让学生探究“have / has”和“There is / are ...”用法。这种归纳的能力在语法学习(语法规则、惯用法、搭配)中尤为重要。

(4)理解猜测。在课堂教学中,引导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各样来自情境中的提示信息(如: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视觉支持,上下文、信号词等)理解或猜测可能发生什么(或可能说什么)、理解或猜测词义等,然后再检验自己的猜测和实际情况是否一致。比如,在教学表示运动的单词swimming,jogging,running时,教师可以运用肢体语言让学生理解猜测词义。再如,利用多媒体展示“购物”、“谈论时间”、“会朋友”等主题情景,让学生根据场景设置和人物的表情、动作,猜一猜主题,人物谈话的内容等。类似的练习既能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又能训练其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模式及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一般模式

实施小学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另一途径是专门的课题研究。即英语教师指导学生围绕英语学科的内容、语言功能项目,从学习、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专题,以小组为形式,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的专题探究式学习活动。一般来说,小课题研究可以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1.呈现问题情境──选题。

呈现问题情境的两个决定性因素,一是教材内容,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内容。由于英语学习的特殊性,一般的选题是来自教材(存在着大量的可以拓展成为小课题的素材)或由师生共同提出的,当然有时也可由学生自己讨论选择。

2.在问题情境中展开实践活动──分组实践。

这个阶段的重要内容是安排开展实践活动的计划和具体步骤,可能涉及到分组决定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小项目内容、活动形式、观察以及收集处理信息材料、方法、选择总结和交流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拟定时间、分组进行实践等。

3.总结交流

首先,个人在完成分工任务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小结。然后,再在小组内讨论各自的成果、形成小组的小结。最后小组代表向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总结全班的收获。

4.在情境中评价

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阶段。评价内容主要强调学生课题活动的过程、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积极主动参与的探究精神。

(二)具体实施步骤

1.确定参与人员: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

2.营造研究氛围:为课题组成员组织相关讲座,通过实例介绍探究性学习的意义,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

3.选好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课题实施之初,给学生提供若干类可选择的选题: ① 常生活与英语;

② 单词科学记忆法;

③ 英语常用功能语言(如打电话、购等)的探究;

④ 中英跨文化交际的差异。

每一类又可分若干小选项。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研究意向书。在选题时,强调每名学生要在一个时期里确定一个重点;在组织形式上,以小组为单位,自愿组合,分工协作。最后教师分类汇总,明确小组负责人,制定方案,经论证后开始运作。选题是小课题研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4.分组实践:各小组围绕本组的研究主题,通过查阅资料、收看相关节目、上网查寻等多种渠道,逐步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在实践阶段,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做好工作记录,随时记下自己的体会和成就感,特别是所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措施。

5.举行成果交流汇报。各小组完成成果汇报方案,自己选择展出活动成果的形式。

四、成果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本实践研究是由课堂渗透式探究学习和小课题研究活动组成的连续体。前者以课堂为舞台,以教材为内容,着重于探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与方法;后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对教材内容做进一步拓展,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表现在:

1.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也帮助学生取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

2.初步培养了小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对事物进行分析、归纳、创新的思维,发展了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逐步养成了合作与共享的习惯。

学会分享和合作是2l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探究性学习正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鼓励帮助、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使他们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温暖,并进而把这种精神延拓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4.本实践研究还存在若干问题,需加以改进。比如,有的学生收集的资料内容太杂,材料与课题内容不符,选题过于分散,时间难于掌握等。笔者认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案是:围绕教材的某一话题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即将选题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与本单元话题密切联系的小课题,分散在4—8次在课堂内完成。 2012-06-06 人教网

农村小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2010-09-09 16:39:2

3 网友评论

0条

作者:郝建军

杨震男(北京)

摘 要:本文从问题的提出、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效果三个方面论述了“学生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得出了结论。 关键词:自主学习、方法、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基本采用以记忆为目标的机械操练教学方式,我们认为这样不但会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之产生厌学心理。

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目前,农村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依赖性强和自信心差等不良的学习心理问题。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如果还延续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阻碍一代人的正常发展。基于这样的实践思考,我们认为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学生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的各项要求,能够反映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

“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激发主体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的模式。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其本质特征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讲:从教的角度看,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意识的自觉发挥,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的积极发挥;从学的角度看,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乐学的前提是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法离开了学生的热爱和学习主动性,教学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为此, 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特别是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多鼓励,多与他相处,真心帮助他们,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英语课,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古人云:“亲其师者信其道。”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倾注了爱心,以情感人,以智服人,融洽师生间的关系,这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在课堂上,我们要以亲切的教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所学的陌生的英语知识也有“亲切感”。如:走进教室可以亲切地说一声“How are you!”见哪位学生有困难,就走到他面前轻轻问一句:“Can I help you ?”即便学生在学习上出现差错,我们也不要随意批评指责。

2.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吸引学生,寓教于乐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其认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采用实物情景进行直观的教学,这样做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吸引他们的有意注意。

(1) 利用彩色的图片或实物进行单词教学和句型操练,可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教学中尽量少的出现中文,避免学生用母语作为中介语言来学习和理解英语。当学习colors的各种颜色词后,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室里出现的各种物品、学习用具颜色进行问答,然后要求学生画一幅自己喜爱的图画,涂上颜色,并开始Pair Work 进行What color is„? It’s „„ 的训练,学生在语言情景中学习语言知识。

(2) 游戏教学。法国大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实物、头饰,设计游戏,创设情景,如Gueing game, Touch and gue, 传令游戏(One by one)等。参与游戏不仅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而且使语言的输入输出更具创造性和艺术性。

(3)歌曲教学。 听唱一些国内外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歌曲,特别是校园歌曲,学生在歌声的陶冶中学习英语,兴趣较浓。

3.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长对学好英语的认识,将英语学习延伸进家庭

四十分钟的英语课堂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还需要大量的课外学习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家长一般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好多家长往往流露出这样的思想:“英语学不好没关系,反正也没用。”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英语很快将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第二语言,所以要做好家长的工作,提高家长对学好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4.保持学生的“心理优势”,克服“失败定势”的产生

内在稳定的心理优势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它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心理优势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当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旦产生了一种较稳定的强烈的求知欲时,要正确引导,鼓励维持他的稳定发展。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困难或挫折时,要多给予他们鼓励。 (二)传授学习方法,促进自主学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学生是个性的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成长的关键在于自身的积极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又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主学习,主要考虑学生的内因起作用。从现代教学理论来看,教学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自主学习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并培养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思想。

2.坚持三个转变。所谓“三个转变”就是指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心理和教学观念有一个全新的转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由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活动的单向性转变为教学共同活动的多边性,努力提高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参与率;二是由只重教法的改进转变为教学改革与学法指导并举,努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结合;三是由教学过程中英语基础知识教授式转变为注重思维训练的启发式,努力促进小学生自主学力的提高。

这三个转变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对教学改革的要求,因为只有教与学的真正平等,才能有教学的民主,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实践更是如此。 3.具体的教学策略:

(1)“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激发主体→引发主体→开发主体 自主参与→自主探求→自主发展

(2)农村小学英语“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a.让学生自主参与。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的意愿,可通过创设英语学习的情景来实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模仿、学说、编排对话,并提出问题,主动参与表演、回答问题,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b.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状况等,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指导。“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说明重视学习指导是当前教改的潮流,是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种具体表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地进行三个方面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甚至“不想学”。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把学习英语看成他们的愿望和需要,觉得学习英语是一种苦差事,是一种负担。因此,作为教师应用自己豁达宽广的胸怀去启迪学生,使学生燃起智慧的火花,使他们的学习心态变成“我要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英语,为社会作贡献。

第二、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锻炼坚强的意志,建立积极稳定的学习情绪。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英语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指导方法。对于怕羞、怕讲错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及时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加以肯定、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不认真参与、马虎的学生要时时督促;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指导,帮助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努力方向,激励他们大胆、刻苦学习,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可指导他们制订适度的学习目标,做些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但又要把握尺度,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英语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积极自主学习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①学会预习,如听录音,划出不懂的词、句;②学会复习。③学会听课,大胆举手发言,积极投入会话表演等;④学会作业,如先复习,再作业,书写要整洁,质量要高;⑤学会小结,上完一个单元后,小结一下本单元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方法怎样;⑥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好学习时间,如每天朗读10分钟,早上起床后再朗读10分钟左右等等。 c.让学生自我评价。

从素质训练的角度讲,没有学生钻研、分析、归纳、概括等的思维认识过程,也就没有素质的训练。从评价的导向功能讲,我们的教学要全面实施素质训练,就一定要确立评价的过程观。要强调过程,重视过程,突出过程,英语教学中只有充分展示学生的认识过程,使教学成为学习主体的实践过程,才能充分实施对学生的素质训练。

三、研究效果

实践研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研究结果的丰富性上,而且还表现在研究效果的实用性上。本课题的研究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丰富了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支配下,总表现得较为应试化,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和人本化倾向,而且所谓的教学策略都围绕着旧的“三中心” (“学科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提出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从思想、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均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体现出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观念,即新的“三中心”,他们是“人性中心”、“学生中心”和“方法中心”。 (二) 提高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潜能。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对农村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一般规律。

四、结论

英语学习是一种非母语学习,对学生来说,激发学习兴趣并促使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学习一般是在没有外部学习环境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它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必须不断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潜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真正能够实现。总之,在农村小学构建“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课改的需要。

主要参考资料:

1.李吉林 :《李吉林情景教学理论与实践》,

人民日报出版社 , 1996版。 2.《英语课程标准》,2002,常汝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小学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探究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之我见

“自主―探究―体验―合作”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简介讲解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

五种小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五种小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