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中小企业制度创新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3 13:12: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中小企业制度创新和发展

据统计,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2000万家,约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5%和45%左右,特别是90年代以来,75%以上的工业新增产值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佳途径。我就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寻找其发展途径。

一、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中小企业虽然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就企业本身而言,其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都不尽合理,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市场疲软、机制不活、资金不足、人才缺乏、信息不灵等原因,致使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没能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

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档次低、更新换代慢

据国家对421家中小企业的1281种主导产品情况的分析,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2.94年,比国有大企业的10。8年还高出2.14年。其中70年代之前投产的产品有325种,占25。37%。按产品水平划分,达到80年代中期末或90年代水平的产品有956种,占74.63%,其1/3的产品处于80年代初以前的水平。因此,中小企业产品合格率低,产销率低,产品积压严重,经济效益差。如中国彩电企业长虹,康佳等还在生产平面电视为上百乃至几十元利润恶性价格竞争时,日本索尼,松下等企业已经开发出等离子,液晶显示等附加值高的产品,一台就能赚回国产电视卖上百台才能获得的利润。

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构趋同

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市场经济不成熟的突出表现。在我国,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也表现在中小企业自身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走势,不少行业的生产经营困难与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密切相关。各地为了自身的利益,盲目上项目,搞建设,造成了资源浪费。 专业化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

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其本质是通过社会组织实现专业化、协作化和社会化,形成竞争与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追求合理利用一切资源满足人们消费的社会形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务必强调“少而精、少而专”。但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型企业,效率低下,生产方式落后。中国有句老话“一招鲜,吃遍天”,企业也必须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有自己的创新,这样才能在全球化大潮下继续生存下去。

管理方式单一,官僚主义盛行

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众多的小企业,由于是私人企业或个人最大权力行为,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采取家长式的单一管理方式,官僚主义盛行。这种管理模式,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科学决策,增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造成企业经营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特别是当企业资产发展到较大规模时,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使企业的原始动力在不正常的“内耗”或决策的偏差甚至失误中丧失殆尽。

二、中小企业发展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改革开放初期,体制效应推动着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也呈现出上述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

盲目追求多元化,缺乏核心技术竞争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初期得到迅猛发展,主要是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潮流,属于体制变革的释放效应,并非企业本身技术研发能力的快速增强。随着体制变革的逐步推进,其释放效应日渐减弱,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转折。这时候,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在如何增强核心技术竞争能力上下工夫,而是钟情于“多元化”经营,把有限的资源分散在几个甚至十几个行业中,梦想“东方不亮西方亮”,以此抵御经营风险。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尤为严重,如春兰集团原来是生产空调的龙头企业,销售最好时曾经占到整个市场27%,后来由于该集团的高层错误决策,春兰集团又开始涉及摩托车,汽车,电视,电冰箱等行业,均告失败。在同等条件下,挖掘一平方公里和挖掘一平方英尺,其深度自然会相距甚远,这个道理应当引起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者深思。

忽视调查研究,对宏观经济形势把握不准

宏观经济环境是企业经营活动所面临的经济条件,是企业不能控制但必须去适应的外部力量,中小企业尤其如此。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不仅给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机会,同时也给中小企业带来种种环境威胁,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剧烈的今天,客观上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十分重视研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然而,纵观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是根据宏观经济条件和市场分析进行决策,而是领导人“拍脑袋”决策,因此失败在所难免。例如,深圳宝安集团经营的主业是房地产,而房地产易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深圳宝安集团由于缺乏周密的市场调查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入研究,在1993年国家开始对经济过热进行大规模调控的同时,仍然加大对房地产业的投资,从而导致巨额资金被占压,整个集团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投资效益急剧下降。

急功近利,缺乏中长期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企业在组织经营活动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制订的整体规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重视对所在行业及拟进入行业的市场分析和未来经济走势对该行业影响的研究,制订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用以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但是,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中长期战略目标,陷入“无战略经营”,导致经营活动没有方向感。它们往往只注重短期利益,经常为市场上五彩缤纷的获利机会所迷惑,风闻市场上某种产品畅销,就一哄而上,见哪个方式有效,便纷纷模仿。例如现在风靡一时的电动车行业,诸多企业看到这一行业的准入门槛低,技术含

量低,就一窝蜂的上马,有些企业根本没有自己的技术,只不过是组装销售,使用劣质的零配件,心存赚一票就走的心理,再加上该行业规范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造成该行业企业良莠不齐,可以预见该行业必将经过一个残酷的竞争,淘汰一大批不合格的企业。

管理者素质较低,管理能力有限

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对管理者素质要求不是太高。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壮大,竞争加剧后,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以生产冰箱起家的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其总裁张瑞敏的杰出管理起了决定性作用。反观马胜利这位80年代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在只经营一家造纸厂时,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把企业搞得有声有色;但随着企业集团的扩大,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马胜利管理能力上的缺陷暴露无遗,不适应企业发展,最终导致整个企业集团陷入困境。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总体上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一般员工的素质就更不待言。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三、制度创新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综合以上情况和分析,我认为制度创新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当务之急是使企业成为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了一种有效率的经济组织,这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实现中小企业组织的创新

中小企业必须改变那种研究、生产、营销内部各环节之间协调性差、管理薄弱、随意性大、产权模糊的局面,摈弃整个形式化的组织结构,借鉴国外企业组织管理的先进经验,实行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使企业组织结构由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多层次集中管理模式转向扁平式分散合作、产权明晰的管理模式。一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中小企业微观层次的创新,即在中小企业中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特征的有效运作的现代企业制度。从本质意义上说,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在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关于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从我国国有企业的实践来看,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性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使代理人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享有与现代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相适应的充分的经营管理权,尽职尽责地履行对委托人的义务,为委托人谋取利益。因此,要推进政企、政资分开,理顺现行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体制,明确划分董事会与经营班子的责权范围,妥善处理“老三会”与新的治理结构的关系。二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产权改革是中小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它是建立有限责任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并真正彻底实现政企分开的基础。把它比作一个人的心脏,拥有健康心脏的人才能新陈代谢,才会生机勃勃。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从根本上看是国有产权虚化,集体产权模糊,私人产权消失等所致。因此,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与非国有化的改造,实现产权人格化。在此方面有三条选择路径:一是吸收外来资金,进行增资扩股;二是在平等范围内实施“债转股”,除“贷改拨”和将企业银行债权转为政府专门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外,还可以一定的方式转给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作为员工股权;三是将部分国有产权通过股份化的方式转为私有产权,企业经

营者、生产者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要防止“内部人控股”,配套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产权的流动。

实现中小企业运营机制与运作方式的创新

中小企业产权的清晰,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表明企业的基础性建设已完成。这时,还需要较好的运营机制与运作方式与之相适应,共同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采取有效的运营机制和运作方式也是中小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一是要实行柔性管理,以人为本,完善人才奖励机制。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变化,中小企业需要以人的能力来增加竞争优势。因此,中小企业要以人为本,依靠激励、感召、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柔性管理,实行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一种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第一,实行新产品开发的项目负责制,体现责任大、贡献大、回报大的经济报酬原则;第二, 推行岗位竞争末位淘汰制,增加工作压力;第三, 推行人才合理流动制,保持企业创新活力;第四,推行管理职务公开竞选制,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第五,推行员工继续教育制,提高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第六, 建立学科研究、学术会议制度,营造企业良好的科研气氛;第七,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技术人员的劳动成果。二是改进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过去中小企业存在约束软化的问题,在重大决策上往往是管理者独自决定,决策风险很大,经常出现“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等现象,甚至还会出现寻租、国有资产与集体资产流失等腐败现象。因此,要结合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加强以监事会为主导,纪检监察、内审稽核等部门具体实施的监督约束体系建设,将监督融于中小企业决策和执行的全过程。监督的重点应放在:第一,监督中小企业重大投资决策行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决策过程是否民主;第二, 监督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否体现了各产权主体的利益,是否符合国家法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监督中小企业重大资产重组活动和财务状况;第四, 逐步完善职工民主管理监督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工会、职代会的作用;第五, 切实加强以社会审计为主要形式的外部监督。

实现中小企业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的创新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我国,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落后是中小企业当前的突出问题,通过管理创新来实现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一是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强化企业基础,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挥“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性。针对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要加强成本、资金和质量管理。要强化成本核算,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构建资金监督体系,推进经营预算与计划管理,实行产品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与严格的品质保证制度,推行ISO系列标准。二是推进战略管理与创新。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都高度重视,但对战略管理与创新重视不够,事实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发展的“发动机”,那么战略管理与创新就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盘”。如果没有战略管理与创新这一“方向盘”的引导,技术创新的“发动机”马力再足,也不能指引企业朝着正确的经营发展方向前进。而发展方向不对,甚至方向相反,企业的列车行进得越快,造成的经营损失就越大,结果就是“南辕北辙”。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小企业要强化战略管理与创新的观念,在管理中全面引入战略规划、战略研究与科学决策机制,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三是加强知识管理。所谓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寻找新的途径③。在知识经济时代,金融资本和其它传统生产要素已成

为商品,而知识资本却成为创造收益的实际推动力。因此,知识管理变得日益重要,中小企业加强知识管理应采取:第一,建立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创建企业内部知识网络,设立知识总监,关注创新和集体创造能力的培养;第二, 建立企业外部信息和知识网络,尽可能多地吸收各种新知识,并使之与本公司的知识相结合;第三,同竞争对手进行合作性竞争,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开拓和培育市场。

实现中小企业文化的创新

拥有文化,拥有明天,文化是明天的经济。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人文力量,是确立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它主要通过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性、人的价值、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在企业管理中真正得到高度体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不竭的力量源泉。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不长,企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同时中小企业在文化建设上没有历史包袱,只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而采取措施,完全有可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体系。当前应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精神,尤其是企业家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凝聚剂和催化剂,对广大员工有导向、凝聚和激励的作用。二是建立新型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不同的价值观会导致不同的经营理念,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也直接支配和影响企业的行为。三是实施科教兴企的战略。企业文化实质是经济文化,科教兴企有利于员工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四是构建管理文化。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高超的管理方式,企业管理应把自觉素质、人的精神、群体共识放在管理诸要素的首位,通过文化环境的感染、诱导和约束等方式去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五是创造名牌产品。名牌一半是文化,一个名牌的形成过程,必然体现着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如果不注重文化的投入,在商品基本功能无本质区别的今天,是不能创造名牌的。因此,中小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要控制和提升文化内涵,赋予其文化的、人性的丰富价值,使产品魅力无穷,长盛不衰。

实现中小企业外部制度的创新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建设,也就是要为企业发展提供外部制度,创造一个竞争有序的外部环境。笔者认为应在如下方面加大力度。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管理手段要实现从过去直接的行政干预为主转变为间接的宏观调控为主,充分发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调控作用。二是完善市场经济机制。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资金不足,他们迫切要求产品的周转速度要快,这就客观上要求市场必须充分完善,以利于他们快速方便地实现次品的“惊险一跳”。可见,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完全受市场机制的制约,政府要加大市场秩序建设的力度,规范竞争行为,创造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三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促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长期以来,存在许多因素造成中小企业经营上的困难,阻碍着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顺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推出高科技创业板,为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资金动力。四是改革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企业承担了一些不应承担的责任,企业也要“减负”,要卸下本应由社会承担的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职能,轻装上阵。因此,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创造人才流动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帮助中小企业完成企业社会职能的分离和富余人员的分流。五是政府要提供一系列制度支持,如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完善会计制度,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企业

信用评级标准,组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非国有中小银行,重新划分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标准,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给予高科技中小企业优惠的财税政策等等。

综上所述,在国家“抓大放小”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唯有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持续发展,这当然需要企业、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佘俊

中小企业制度创新与发展

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谈创新和发展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谈创新和发展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竞争、创新和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创新和党的建设

浅谈班组安全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和改进

工作中的创新和改善

论中小企业制度创新和发展
《论中小企业制度创新和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