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周恩来的外交思想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4: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周恩来的外交思想

【摘要】: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也是闻名世界的杰出外交家。在他26年的外交生涯中,形成了一套具有周恩来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本文尝试从独立自主、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四个方面并以求同存异为重点浅析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及谈下本人的一些粗浅感受。

关键字:周恩来、外交、独立自主、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正文: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然而他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杰出外交家,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

作为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在长达26年之久的外交活动中,他一人身兼决策人、指挥者、实践家三种身份,充分运用其异乎常人的精力、才能和智慧,同毛泽东一起,运筹帷幄、破旧立新,为新中国制定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外交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他善于吸取别国外交经验用于本国实践;善于把握形势,提出适合的外交政策;善于调查研究,勇于创新,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并且能够促进世界外交理论发展的外交理论。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周恩来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

周总理的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国内外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的人和论著也都很多。我的体会是,周恩来外交思想的核心有四个方面:独立自主,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这四点贯穿于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始终,既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一系列外交方针的思想源泉和理论基础。 独立自主是周恩来外交思想的根本出发点。独立自主的关键在于“不要臵身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影响之下,以致成为一国的工具”,我们与这些国家“并不是没有差别,不能把自己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丧失掉”。他始终以独立自主作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在此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反对强权政治,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的内政和外交事务,并且不论国家大小强弱一律把其放在一个独立国家的立场上平等对待。

而平等相待正是周恩来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周总理主张各国主权平等,反对大国沙文主义,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对大国、强国要讲平等,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对发展中国家更要讲平等,要相互支持,相互尊重,不要强加于人,而这种原则在当今世界仍是不可或缺的。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外交思想最突出的特点。1955年4月,第一次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针对会议上出现的所谓“共产主义威胁”、“新殖民主义”、“颠覆活动”等不和谐音符,他决定把原定的发言稿作为书面稿印发给与会者,自己则利用午间的短暂休会时间起草了一份补充发言稿.并干当天下午做了关于求同存异思想的著名发吉。他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他接着说:“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周恩来的这个讲话集中体现了他的求同存异思想。这一思想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终于使会议达成了一致见解,形成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亦称万隆精神)。

和平共处作为周恩来外交思想中最具创造性、代表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之一,不仅对当时和当今的国家外交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诚如当下所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笔者认为,其实质即是一个推进、实现“求同存异”的过程。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当今社会,在利益已经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最大的挑战来自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就急需“求同存异”。

人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彼此依存,这决定了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也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利己必须以利他为条件。在现实中,每个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时必然要受到他人同样追求的限制,因此,“求同存异”,互利互惠,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达到共赢的最佳效果。

同时“求同存异”也是重要的处世原则。因为每个人的见识、性格、经历和人生体会都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强求他人与自己观点或者为人处世的态度完全相同,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应该采取一种踏实而积极的态度,寻找彼此间的共同点。否则,一味坚持自己的立场,对不同的意见听而不闻,交流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亦无法达到求同的目的。

“存异”反映出一个人的风度和广阔胸襟。正如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名言:“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尽管现实情况不可能让每个人的想法或者行为方式都相同,但我们仍然要尽力保证足够的发挥各自个性的空间,尊重对方的不同观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意见。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中庸的做法,是缺乏原则的表现。其实,“求同存异”这一原则并非如此简单,它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和艺术,是一种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处世态度。这是人与人合作的基础,也是成大事的必然选择。我们随时可能需要他人的鼎力帮助,需要与他人合作。那种想凭借一己之力,靠单打独斗成事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不适应时代的步伐。不与人合作或者不会与人合作就不可能成大气候。而与人相处的“求同存异”原则是两者合作的基础。

苏轼就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个体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人有多重性格、多个侧面。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别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也应该学习这种宽广的心胸,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些人却一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认为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便是错误的,甚至不予理会。

树立敌人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况且多一个朋友多条路,何不用宽广的胸襟接纳他人的观点,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如果对方有不同的观点,先静静地听他的观点,理解他的观点,不要急着反驳。不要把对方的反驳当成是对自己的人身攻击,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每个人也有尊重他人观点的义务。

不要试图用各种手段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也许对方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不妨多多地听。 这样一来,我们也许会收获更多知识,获得更多友谊,赢得更多帮助。少一些挑剔,多一些理解,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理想也会更容易实现。

论万隆会议中周恩来外交思想

简述周恩来外交思想

周恩来外交

周恩来外交故事

周恩来外交风云

周恩来外交故事

周恩来外交风云录

周恩来外交文选

唐家璇谈周恩来外交思想四大核心内容

周恩来的外交幽默

论周恩来的外交思想
《论周恩来的外交思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