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四川省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综述

发布时间:2020-03-04 00:08: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四川省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综述

张 磊

四川是一个工程性、区域性、季节性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地区,长期以来农村吃水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缺水区群众还

不得不长年蹒跚在艰难的山道上远距离找水、背水,甚至饮用不洁净的水、高氟水,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000年以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0~2003年,国家累计下达四川省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投资86846万元,其中国债资金5114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5706万元。项目涉及全省21个市、自治州的140个县(区), 1931个乡镇,3962个村,计划修建 22076处供水工程,其中集中供水工程2689处,计划解决270.66万人的饮水困难。目前,四川省已经完成国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投资84466万元,占计划下达投资的97.3%,其中国债资金完成49246万元,占计划下达投资的96.3%,建成18765处供水工程,占计划的85%,解决了247.6万人的饮水困难,占计划解决人数的91.5%。

一、解围工程给项目区农村带来崭新变化

1.综合利用解困工程,调整缺水区农村产业结构

四川省把饮水解困工程和旱地浇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走“井、池、园、机配套,种、养、加、运结合”的建设路子,通过打井解决吃水困难,余水用池囤蓄起来,池内养鱼、养禽,池周发展名优林果,再配上微型水泵开展湿润灌溉和旱作农业,并逐步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异地

运输,促进了农户增收,呈现出一派“水兴百业旺”的景象。岳池县粽粑乡粽粑村五组村民杨运昌就是解困工程综合利用的受益者之一。修建饮水解困工程以前,杨运昌家只养一头猪,有水后,他家养七八头猪,家庭收入增加了不少,当饮水解困项目检查组到杨运昌家了解情况时.他主动在

检查组人员的笔记本上写道:“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解决了吃水问题,使我们发展农业有了信心。”

2.减少疾病,提高了健康水平

随着农村饮水困难的解决,四川省结合农村改灶、改厨、改厕、改环境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提高了缺水区群众的健康水平。现在,走进农家,灶台清洁,浴室整洁,厕所干净,鸡鸭满圈,农产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雅安市地方病办公室没在汉源县双溪乡的卫生监测点提供的资料表明,汉溪乡在1997年修建集中供水后,全乡大骨节病的患病率由原来的51%下降到1999年的12.5%,2001年下降到0.5%。据调查,在解决了饮水困难后,疾病发生率降低了25%,平均每人每年可减少医药费支出60元。

3.减轻劳动强度,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村脱贫致富

项目区结束了群众祖祖辈辈找水和远距离背水的历史,直接改善了受益群众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节约了农村劳动力。据抽样调查每户节约挑水劳动工日60个计,全省每年可节约劳动工日3200万个,约带来直接效益3.2亿元。

4.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在农村中的凝聚力

在解决农村饮水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广大技术人员帮助群众统—规划、落实资金、选址、打井,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充分体现了于部带领群众以经济建没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群众普遍将解困工程看作党和政府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为人民群众办的又一件实事,并深情地将农村饮水工程称为“德政工程”“爱民工程”,把送来的饮用水称为“致富水”和“幸福水”。省饮水解困项目枪查组的同志怎么电不会忘记2001年发生在凉山州哈哈乡山寨的一幕:当他们检查完—个刚刚竣工:的饮水丁程要离开时,一位彝族老太太抱着斗笠追了上来,直往他们怀里塞苹果。原来这位不会说汉语的老人家里刚刚通了

水,得知饮水解困项目检查组的同志到他们山寨时,她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带给他们“幸福水”的人们的感谢。

二、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主要体会

1.认真搞好规划和前期工作,确保工程建设有序开展

四川省各市、州严格按照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标准,因地制宜制定了各市、州的解困工程建设发展规划。规划报经所在巾州人民政府批准后,作

为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依据。各巾、县水利部门在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勘测设计,搞好水源论证,提出建设方案,并会同乡镇政府逐乡、逐村、

逐户建卡立档。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全省21个市、州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各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集中成片、合理安排、讲求实效”的原则编制厂实施方案和《农村饮水一‘、二期规划名册》。为了搞好饮水解困工程:工作,四川省制订了《四川省农村人口饮水建设项目实施细则》,省农水局还印发了设备、材料厂家推荐名录,一些地市还编制了工:程建设标准等。为了使规划落到实处,各级坚持了“规划建卡、按卡施工、验收销号”的“两卡”制度。市、县都有规划名册,以及按照卡片填写有用户签名的《农村人饮项目实际受益人口和补助资金到户统计表》。在实施饮水解困国债项目中,坚持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实行分级审批的制度。对总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工程,由省里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查,审查组还邀请了市政工程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参加。30万~100万元的工程由市州组织专家审查批复。30万元以下的由县组织审查批复。

2.创新投入机制,强化资金管理

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是一项大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四川省在资金筹措中坚持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的原则,积极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在地方配套资金35706万元中,省级财政安排配套资金7040万元,占19.7%;市(州)县安排了配套资金10840万元,占30.4%;群众投劳投资17826万元,占49.9%。同时,四川省还进—步深化投入体制改革,创新投入机制,积极吸收民营资本投入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如华蓥市土坝子供水工程总投资100.6万元,其中国债资金补助40万元,

地方配套资金 21.6万元,缺口资金39万元由业主祝小东投资,解决了8500人的饮水困难。国家补助资金由水利部门作为出资代表,按照股份制模式进行管理,水利部门和业主实行按股分配。巴州区曾口镇寿星村集中供水工程除国家补助5万元外,业主冯太平投入6万元建设一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62户村民的饮水困难。在资金管理上,四川省对国债资金设立专户、专账,实行县级报账制,并推行了民主监督机制。如巴州区石城乡在建设集中供水工程中,对工程资金的使用实行民主监督,由村民代表组成民主理财小组,资金的支出首先要由民主理财小组全体成员签字、村主任签字、乡长签字,然后再到区水利局报账,形成了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广元市针对部分县资金到位迟的问题,对农村人饮项目中央投资的建设资金采用“市级报账制”。由市财政局统一管理资金,明确市水利局是项目管理及报账的主体,并开设国债专户,统一核算,按项目(区)分别建账。项目建设单位为项目县(区)水利局,杜绝将资金转移开户或挪作他用,保证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3.实行“五制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建后长远效益的发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四川省除了实行省、市、县

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层层签订双向责任书以外,还明确要求农村饮水工程要实行规划建卡制、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县级报账制的“五制”管理,确保了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第一期工程验收和第二期工程检查评估表明,90%以上的工程推行了“五制”建设管理,采取投标、评标办法选择合适的施工队伍签订承包工程量合同,对于材料的采购省里专门召开了全省“农村供水工程材料设备用户座谈会”,对材料的招标采购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并颁发了水利部、四川省《农村供水材料设备产品推荐名录》。阿坝州各项目县政府、计划、水利部门分别与州政府、汁划、水利部门签订了《国债建设项目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书》,定期检查各项目县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计划任务的完成。大部分地区都委托了有一定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质量控制,水利局派技术人员巡回进行质量检查。如岳池县乔家供水站由岳池县水电勘测设计院(丙级)设计,通过招标、评标选择了民建队杨达金承包土建施工(包工不包料)并签订承包合同,广安渠江水电工程监理公司负责监理,县水利局质量监督组负责巡回质量监督。眉山市所有项目县的农村饮水工

程,均聘请了四川省国际咨询工程公司进行监理,每项工程竣工时都出具了监理报告,确保了工程质量。工程竣工后,四川省实行三级验收制度,先由县区进行自验,然后由市州按照“人畜饮水工程验收卡”的有关内容进行初验并形成竣工验收报告,最后由省里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抽验。

4.抓好工程建后管理,发挥工程效益

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成后,必须管好用好,做到建管并重。为了加强和规范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确保饮水安全,使农村供水工程形成自

我维持、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四川省在认真调查研究并充分征求市、县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四川省

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办法》分总则、管理单位、工程管理、供水管理、经营管理、奖励惩罚、附则等七章,共三十七条。对农村

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和规定,是专门针对农村供水运行管理的第一部省级管理办法。通过建章立制,强调建后管理,四川省饮水解困工程出现了一些好的典型。岳池县的6处集中供水站中,国债补助215万元,县财政出资81万元,公司筹了92万元,乡镇土地等折资18万元,建成后归口县水电公司作为业主统一管理,解决了13995人的饮水困难,实际供水能力达到了1.8万人。加上以往建成的11处供水站,县水电公司共管理17处供水站,用水人口8万多,按每立方米2元左右计,公司年收入约200万元,年运行费80余万元,年纳税10万~15万元,留有一定的发展资金用于工程维修养护,公司已逐步形成了规模经营,技术配备比较齐全,具有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为保证饮水解困工程的长期发挥效益打下了基础。广元、巴中两县的供水工程基本上由水利部门组建的供水总站(供水公司)作为项目的业主,凡集中供水工程目前都由县水利局下属的乡水管站或县农村供水公司进行管理。对于一些单村和较小的集中供水工程,四川省按照水利部《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一般实行村级自管和应用参与式的方法,组建用水协会进行管理。

为了加强和规范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使农村供水工程形成自我维持、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对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作了明

确的要求和规定。四川省对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模式:①中心村集中供水工程,由水利部门组建的供水总站(或供水公司)进行管理;②自然村小集中供水工程(含联户工程),实行村级自管,通过组建用水协会进行管理;③以打井为主的分户工程,产权归个人,由用水户自主管理;④部分有业主投资的工程,按照股份制的办法进行管理。

四川省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动力,以发展壮大供水产业为方向,以保障人民饮水安全为目的。三年来,不仅确保了受益群众的饮水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发展、壮大了水利行业自身的经济实力,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国家创利增收和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省水利厅农水局)

责任编辑 岳梦华

饮水解困及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汇报

改善民生实施农村饮水工程

饮水解困及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x县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工作总结

x县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工作总结

x县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工作总结

全县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国农村饮水解困工作会议在云南召开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汇报

某省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办法

四川省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综述
《四川省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