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性积累

发布时间:2020-03-02 19:23: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性积累

摘 要:所谓习作教学的过程性积累,包括习作前的过程性积累和习作后的过程性积累,指在习作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累感悟能力,积累情感,培养阅读习惯,培养观察能力,培养修改习惯等。借持之以恒的积累,为学生习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习作,素养,积累,素料,习惯

一、重于悟,善于导

小学生要习作,就如燕子衔泥造巢,词汇就是“造巢”的砖瓦,积累充足的优美词句是笔下生花的根基。而学生优美词句的习得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我们平常的文本教学。《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多诵读、多感悟,培养语文素养

俗话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语文课本中收录的课文大多都是富于时代性、教育性的文句规范、词汇丰富的经典美文。若你“潜心会文”,定能感受到文本里隐藏着无穷无尽的活水泉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既定成规地引导学生去解开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哲理等谜题,这样的阅读教学犹如一口死井,让学生的情感和文思如何喷涌?在反复的诵读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领悟,读出感受,读出理解,读出滋味,才是积累、吸收和内化鲜活语言的不二法门,“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而这些积累、吸收和内化的语言将成为学生笔下不经意流淌的文采。2.拓展延伸,整合收集,开启“前作文”

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指出,习作教学应从“前作文”开始。对于“前作文”的理解,我觉得指的是服务于习作下笔前的一切相关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收集,而“前作文”的起点就在平时的单元主题教学里。每开始一个新单元的学习,我就引导学生阅读本单元 “语文天地”中的习作题目,让他们初步明确本单元的习作任务和习作要求,让学生有“前作文”意识,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中提前准备材料,这样学生在习作时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楚。

二、悦于读,善于思

1.设定主题,积累“正”能量。

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受――现在的学生都是在老师或父母的强迫下阅读的,捧起书来阅读的他们大多是走马观花、一目不了然。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的“有神”是建立在反复的读以及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情感及牢记妙词佳词的基础上,而现在学生的阅读状态如何“破万卷”,作秀式的破万卷也达不到“下笔如有神”。因此,紧抓学生阅读的实效性成了我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个星期,我都会提前设定阅读主题,如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好词佳句、唐诗宋词、成语大通关等,让学生集中在一周甚至两周内进行有目标性的阅读,再以“积累正能量”的活动方式来落实学生的阅读效率,即设计一份“积累正能量”表格,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出一个监测员,规定学生在一周内通过背诵自己积累的材料至少完成四个“正”字的积累,一句五成语一首诗即为“正”的一笔,每周的周五写字课进行评选统计,选出前十名的“能量王”,颁发奖励。学生的反应超出我的想象,活动实施以来,班级学生的阅读时间拉长了,并在阅读的过程养成了有意识地捕捉好词好句及及时牢记的习惯。

2.利用班级文化建设,营造浓浓书香氛围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给学生建立一个浓浓的书香氛围。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别出心裁地设计“我是读书王”、“针锋相对”和“我们的小小书橱”等文化空间。“我是读书王”栏目中每周选取若干名读书王,展示他阅读文章书刊的数目、罗列阅读的书目及最有感触的文章或句段。而“针锋相对”栏目的设计理念则是为了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选材的能力,班级学生每天轮流一名提供一句自己阅读的佳句供班级学生鉴赏,若其他学生有积累的更妙的语句可以与其“竞选”,由其他学生共同品鉴。为了让学生珍爱并充分利用我们的书橱,我与学生商定购买属于一个我们班级自己的书架,费用一半由老师出资,一半有班级平时回收垃圾卖出所得的班费支付,书架上的图书一半有老师捐赠,一半由学生捐赠共同分享。学生们欣然接受,而且乐在其中。“我们的小小书橱”的诞生就像学生的宝贝一样,受到了他们用心的爱护,也熄灭了午间时段班级学生的喧嚣,每天中午早早地进到班级,抽出一本喜爱的图书在自己的座位上阅读已成了大部分学生的习惯。

三、起于察,善于感

1.“留心处处皆文章”

从学生的习作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习作就像一杯白开水,读起来索然无味,苍白乏力。现在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人、事、物都无动于衷、认识肤浅,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缺少发现的眼光。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培养发现、观察的能力,教师自身也应机智地观察、抓住校园生活的趣味,帮助学生充分挖掘习作的源泉。

2.关注情感,挖掘潜能,充盈文章的经线

除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我们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发现内心最蠢蠢欲动的情感,鼓励和欣赏他们的真情流露。法国哲学家、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在指导学生写作生活中最想感谢的一个人时,我知道班级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来自单亲家庭,他们的生活感触较于一般孩子来得深刻。

习作教学前,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的感悟能力,启动学生的阅读动力系统,让学生在书海中积累语言素材,提升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激发情感,为学生习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学生习作后,我们要严把修改关,注重培养学生反复修改的习惯,在反复的借鉴、修饰、润色中达到对语言文字的锤炼。

总之,习作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铸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求知,集腋成裘,积沙成塔,以自己丝缕智慧的能源,以自己点滴经验的沙石,铺成通往习作教学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芳.《新形势下小学作文教学初探》,《现代阅读》,2011年第9期.

[3]周佳芹.《作文教学应从材料入手》,《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6第10期.

习作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习作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小学三年级语文过程性评价方案

语文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

浅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性积累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性积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