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三节 水资源 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3:52: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节 水资源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过程,认识到地球上的水是不断运动的,其运动是有规律的。知道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理解淡水资源的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学生自学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淡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l.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2.淡水资源日益短缺。 教学难点

1.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2.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教学过程: 1.水是宝贵的资源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从地球大环境及水资源总量上看,应是可以循环永续利用的。但是一方面,水资源并不是指世界水体的全部,而仅指能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且,这部分淡水资源中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部分又比重极小;另一方面,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自然原因(例如气候、河流分布原因),或人为原因(例如使用不合理、污染和浪费),水资源不仅有限,还可能枯竭。因此,希望学生能辩证科学地认识可再生资源的属性,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水球”为什么也会闹“水荒”。

教材第75页图3.16和第76页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水资源之所以越来越宝贵的原因。 2.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教材中利用文字说明和“活动” 课文展示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主要方面:一为“水资源短缺”,二为“时空分布不均”。课文叙述方面基本依照“提出问题──图文材料补充说明──治理对策──学生活动”的体例,其知识脉络见本文“结构分析”。

“活动课文”内容拓展性较强,一类为“温故知新”,例如联系气候、河流知识,解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二类为材料分析,例如第76页活动2;三类为联系实际,例如第80页活动2和3。

建议在教学中,不要将学生活动与知识讲授割裂开来,应以学生活动为主推进课程,由学生讨论得出我国水资源问题所在,分析其影响,研究最佳治理方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理解淡水资源的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重要责任。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习各种节约用水的知识,学会节约用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

l.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2.淡水资源日益短缺。

3.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 教学难点

1.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2.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教学过程: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在本课每个教学内容中都涉及或渗透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思想,之所以在课文中以专题形式提出,是为了强调节约、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 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固然可有效地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的增长,人类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

这段课文集中而明确地阐明和宣传了节水的重要性,又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实践性很强的学生活动。

例如讨论水费涨价的影响,开展“用水调查”,制定家庭节水计划等。这些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学以致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活动中特别针对城市和农村的差别,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项目,可谓考虑周密。 在活动中注意指导,精心安排,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及环保意识,达到良好的“知-情-意-行”的综合教育效果。

可不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活动形式,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更有特色的水资源环保活动。

第三节 城市化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节 化学键(第一课时)离子键教案

学案水资源第一课时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学案)

《我们的水资源》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

(最新)第三节 化学键(第一课时)说课稿

第三节河流(第二课时教案)

示范教案第一课时(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三节 水资源 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节 水资源 第一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