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对西部农民思想观念现状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9:44: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对西部农民思想观念现状的调查报告

四队学员 陈能文

暑假期间,我采取走访、交谈、观察和分析等方法,对西部某村326户群众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从总的情况看,97.4%的群众拥护改革开放,99%的群众思想观念较改革开放前有了较大变化。但有些问题也令人担忧和不安。

当前思想观念的主要特点:

一、大局观念增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民家有余粮,经济有了宽裕,98%的群众没有忘记党的好政策。目前,农村群众关心党、国家大事的心情空前高涨。(一)把祖国统一和国防建设作为关心的焦点。受访的54户群众中,51户群众都与我谈到台湾问题,占到了总数的94.4%。他们提出了台湾问题能否解决,台湾是否独立等问题。116户群众中,家有适龄青年的84人,这些青年与他们的父母都希望能参军,并为实现祖国统

一、维护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贡献一份力量。他们认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坚决支持党中央、中央军委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坚决反对台湾从祖国领土中分裂出去。该村党支部书记曹某在交谈中就谈到:“99年李登辉抛出 “两国论”时,全村80%以上的村民议论纷纷,非常愤怒。”(二)积极支持改革开放,对发展社会主义有了新认识。受访的326户群众中,321户群众家中有人走出过自己的小天地,占到了总数的98%。他们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发生的新变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特征,落后更不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多数村民认为过去那种“一大二公”不是社会主义的特色,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富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刚从基层领导岗位退下来的村主任张某深情地说:“现在老百姓把生活水平能否提高、生活条件是否改善作为衡量社会主义发展的标准,对过去‘吹哨开工,敲钟收工’的生活模式虽有反思,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更多的认识。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政府统得过死,商品没有市场,群众没有积极性,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一定程度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普通群众一致认为:现在买什么再也不像以前凭票、排队找关系购买,街上各种商品丰富,买卖自由,要有尽有,市场经济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王青川大爷在谈到自己的亲身经历时说:“68年为了实现老母亲生病要吃白糖的心愿,自己多方求情才托人买到半斤白糖,可是回家时母亲已经病逝,哪像现在,人民想吃什么、需要什么,街上都能买到,市场就是比计划好啊!”群众对农村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经统计,全村326户群众中,房屋由土木结构变成砖木结构的108户,占总数的34%;房屋较以前有变化的204户,占总数的61%。五社社长熊某在谈到全社近年的变化时说:“在咱们社36户人家中,38%的改变了房屋模样,在外务工的26人,他们把挣回来的钱用于改建房屋,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极大地推动了全社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相信改革开放的政策长期下去,人民生活水平会进一步提高,改变西部农村落后面貌一定能实现。”(三)群众以较高期望值拥护支持西部大开发。调查中,知道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人数增多,120名受访者中,有45%的群众知道西部大开发的“四大工程”,86 %的群众认为西部大开发是自己改变落后面貌、发展经济追赶沿海经济的机遇,特别是有过外地打工经历的中青年同志,对西部大开发更是信心十足。刚从深圳归来的曹某就直言相告:“西部大开发是我发展事业的好机遇,决心要用手头资金在家乡办工厂,为家乡人民办实事,谋福利。”

当地群众积极投入到大开发的洪流之中,修公路、建厂盖房异常火爆。他们把交通看成是发展经济的纽带,人员交流的桥梁。因此,“要致富,先修路”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各村社自发地兴起了修路热潮。在被调查的村中,50%的社修了乡村公路,基本上改变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现状。

二、时间、致富观念增强。大多数群众认为:“时间出战斗力,时间就是才富”。广大群众争分夺秒进行劳动致富。(一)劳动效率空前提高。他们普遍谈到,现在农民种庄稼比集体生产轻松自由、快活得多,并且生产效益较以前高出十倍、二十倍。曾任集体生产队长的冯某说:“集体生产时,每逢春耕播种,前后要半个月时间,人多效率低,产出的粮食多则每人分50斤。现在包产到户,农民收播前后只有3至5天,人均收粮上千斤,在同样的土地上,农民的时间观念更强了、效益更高了。”(二)致富方式多样化,群众自主意识加强。调查统计发现:32%的人靠输出剩余劳动力致富;24%的人靠养猪种菜、大力发展农副业进行致富;36%的人从事经商服务业;6%的人充分发挥土地潜能,大力发展生产;2%的人采取其它进行致富。这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勤劳致富的办法,不仅发挥了广大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激发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杨呈安利用水源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年收入超过3万元;吴号发挥农技特长,从事果树栽培等都相继摘掉了自己贫穷的帽子,成为全村人学习的榜样。

三、利益观念增强。“先有国后有家,有国才有家,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调查中农民群众说的一句心里话。(一)农民群众交粮纳税自觉性提高。座谈中,各社社长反映,98%的群众按时上交公粮,92%的群众依法纳税。六月中旬,在当地烈日冲天,络绎不绝的群众依然喜气洋洋上交大春粮食。(二)造福村民热情较高。一些青年立志要为家乡人民造福,为发展当地经济作贡献。谢元办起了养鸡场;何超办养猪场;还有丝绸厂、肉联厂、洗涤厂、包装厂等,他们既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三)群众大力支持地方基础建设。据统计,全村有126人出2300个义务工日,共修公路4.7公里;驾驶员郑某捐资1万元改建乡村公路,还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群众,自发地加快了乡村公路网的建设步伐,使当地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四、法制观念增强。通过普法教育,人民群众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大部分中青年同志在社会交往中,也逐步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因此,广大人民群众的学法兴趣浓厚。(一)普法工作深入人心,群众学法自觉性提高。农村,涉法最多的是财产、赡养父母、婚姻和经营权及使用权等方面的问题。普法工作一开始,人民群众就认真学习民法、经济法、婚姻法等,用法律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从走访的40位群众看,没有哪一位群众不认为法律是解决问题的依据,都把学法、懂法、依法办事作为自己立身社会的根本。(二)淡化土政策,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意识增强。群众学法后,大部分人认为宗族、家庭,以及当地政府的土政策,极大地危害了自身权益。一些离婚、破坏家庭婚姻、侵害家庭财产等问题处理,群众都拿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淡化了家族、宗族等传统旧观念的现象逐渐兴起,计划生育工作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重男轻女的现象逐渐消失。田边地角,土地的经营使用往往会成为农村群众关注的焦点,这些也最容易引发“嘴皮仗”,甚至打架等纠纷。从调查中发现,这些现象逐渐消失,群众更注重的是依法办事。产权证、房产证、林权证,各种契约等成了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依据,对无理吵闹、横行霸道等行径不予理采。七社吴某家,妯娌俩为林产边界争论不休,在村干部的协调下,当面核对林权证,顺利地解决了纠纷。

当前存在的几种不良现象:

一、封建迷信等伪科学的东西,以及一些社会瘤毒沉渣泛起。装神弄鬼、看相算命、烧香拜佛、烧钱化纸求平安,看风水等现象有所抬头。如当地一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旅游胜地,被群众称作仙山,每年正月初一,二月、六月、九月的十九这天,山上是香火不断,鞭炮连绵,旅游胜地成了求神算命,拜佛求吉的源地。一些宗派团体,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流氓地痞横行乡里等也在抬头。一些游手好闲之人,经常聚集茶馆赌博成风,打麻将、压金花随处可见,这些现象严重了败坏社会风气,退化了群众的意志。

二、敬老爱幼意识渐趋淡化。一些中青年同志为了致富不顾家庭实际,放下年老多病的父母、年幼无知的小孩南下打工。父母在家不但要自食其力,同时还要照顾小孩,有的不慎还要受儿媳的委屈,一些老年人在谈到这些话题时,真是苦不堪言,只是长长叹道:“这真是抱子还得携孙啦! ”一些家庭婆媳关系、父子关系紧张,出现了老人无人养的现象。

三、自私保守思想依然存在。自私成了少数人的专利。特别是部分年龄偏大者,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参与,与已关系不大的事就漠不关心,甚至一推了之。如修乡村公路,有的年长者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享受不到;有的认为公路离自己家太远,或者自己家没有驾驶员利益不大,千方百计找理由不参与。一些助人为乐,发扬风格的青年人也往往成为持反对意见者,或者家庭长者的被批对象。

四、干群距离拉大,不信任干部的势头呈上升趋势。“领导就是服务,为人民办实事”。少数基层干部官僚思想严重。群众难见到干部,具体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和答复。一些基层干部对群众疾苦不关心,对自己的腰包很关心,甚至还损害群众利益。因此,群众对村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持否定态度,不相信干部,有的见了就躲。

五、缺乏自主创新,依赖性依然严重。“民以食为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在现代科技时代,一些农民不发展水利,有的水渠,水塘年久失修,把希望全寄托于政府,或者寄托在靠天吃饭上,这显然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比如今年全国上下出现干旱,当地就有15%的庄稼将无收,2%的土地处于荒芜,30%的庄稼将欠收,农民何以为食?进一步增大了政府的压力,对社会也造成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主要对策: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条件。贫困地区农民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山高路小,交通不便,信息避塞,农田水利灌溉手段落后。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加大公路网络的建设,增加信息量,加强人员交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其次是要加大水利建设的力度。在群众中倡导开沟挖渠,保土蓄水工程,增强抗旱保收的能力。再次加强乡镇规范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活跃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精神产品投入,丰富群众内心世界。当前物质产品相对比较丰富,群众主要缺乏精神寄托,一些社会旧习、陋习,及败坏社会风气和违反伦理道德的东西抬头。社会上各种有损党群、干群关系的谣言也拉大了党群、干群关系。改变这些现象,一方面要加大广播事业的发展,如有线电视、有线广播,通过放电影等,进一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真正让广大群众一心向党,相信党;另一方面要组织业余文艺宣传队,宣传优良的民风风俗,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收集感人的民间故事等,进一步充实群众的精神世界。

三、加大管理、法制宣传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管教并举,是保证社会秩序良好的关键。社会上一些瘤毒泛起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自身管理混乱,管理力度不够的原因。一些治安警察人员,对流氓地痞,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社会团伙往往是睁只眼闭只眼,不把事情找到办公室就不问津,甚至有的还为不法分子通风报信,助长了歪风邪气的蔓延和发展。安全是农民生活的基本前提,为保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一要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让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和依法办事;二要加大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力度,积极支持和调动群众开展检举揭发的积极性;三要加强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自身素质的建设,强化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树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四要在全社会形成警民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让违法分子无藏身之地,达到扭转社会风气的目的。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凝聚民心心想党。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开展工作的战斗堡垒。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村多年不发展党员,村社干部老化;长期不开展组织生活,组织纪律观念淡化、党性退化;工作缺乏后劲等,造成了工作被动,这也是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因此,当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挑选年轻有为的人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尤显突出。在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时,不能为了小团体、小集体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重点解决群众意见大的问题,实行村务公开。认真接受群众批评,深入群众作耐心细致的工作,切实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准绳,干群众满意的事、高兴的事、愿意的事,真正让人民感到对党、对党的干部放心。

农民工工资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工资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家庭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对农民小额贷款需求及现状的调查报告

西部学区小学生现状的调查报告

西部计划志愿者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对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推荐)

来自西部学区小学生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西部农村教育教师现状的调查报告

被征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对西部农民思想观念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西部农民思想观念现状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