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5:41: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中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以参保人员个人缴费为主、财政给予补贴、集体经济组织适当补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办法。养老保险费按规定的缴费基数和比例缴纳,采取按年缴费方式。缴费基数为区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设三个档次,分别为缴费基数的100%、150%、200%。缴费标准的档次由参保人员自主选择,缴费比例为20%;缴费年限越长、缴纳金额越多,享受待遇越高。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时,区财政分别按当期缴费基数的2.5%给予补贴,补贴年限最多不超过15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财政补贴的比例。

老了以后怎么办,一直是农民的一块心病。现在大多数农村家庭也都是独生子女,假如没有养老保障,今后让两个年青人赡养4个老人,负担其实是很重。这被看作是中国正在完善的社保体系最难解决的最后百米。《办法》划定,凡在嘉兴行政区域内、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至60周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现有各类社会养老保障对象之外的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均要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前提的参保农夫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对60周岁以上老人,答应一次性缴费并享受财政相应补贴,参保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70岁以上无各类社会养老保障的高龄白叟,则享受50元至150元不等的养家糊口津贴。

与此同时,考虑到城乡居民经济承受能力差异,以及照顾不同个体、不同收入水平的需求,在政策轨制中,设计了多档缴费基数,供参保职员自愿选择。

按照国家规定的《办法》,参保职员每年按上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二者之和选择缴费基数,城镇居民可在后二者中选择缴费基数,有地的农村居民可在三者中选择,土地全部流转的农村居民可选择城镇居民缴费基数,以8%的比例缴费,政府财政分别以“有土地”与“无土地”的不同缴费基数给予5%的补贴。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轨制,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其筹资采用个人缴费、集体津贴和政府津贴。

但不少人士以为,实施新农保试点虽然值得喝彩,可也要总结传统农保轨制的经验教训,政府不能忘了农村社会保障中的自身责任。

占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老龄化率达到15%。农村老年贫困发生率高出城市3倍以上,目前已经接近10%。而在产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三重冲击下,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逐渐弱化,计凤才以为,社会保障有必要也应当成为了养老保障的重要方式。

面对‘老无所养、老无所依’困境的中国农夫,需要轨制为他们撑起一把‘保护伞’”。计凤才以为,“与日趋完善的城镇养老保险轨制比拟,农村养老保险轨制刚刚起步,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乡差距仍旧较大的事实。把农村社会保障这块‘短板’补上,使农村群众早日享受到同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的不乱。调动农夫个人缴费的积极性,也必需强化国家财政投入的责任。”

对于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几点我想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尽快出台新农保实施细则

结合《四川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尽快出台适合新农保实施细则,做好老、新农保各项政策的衔接,让新农保政策更加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宣传,确保做到“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

(二)加强新农保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等农村常用的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动用镇、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来进行宣传,让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居民真正懂得新农保的优惠政策,转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消除其后顾之忧,让其自愿主动参保。

(三)政策惠民逐步提高政府补贴标准

调查发现,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参加养老保险合算,但还不能解决养老问题。占被调查者的72%,他们认为比存银行收入要高;认为不合算的有4人,占11.1%;认为说不清的有6人,占16.7公务员之家。当被问及你认为养老保险能不能解决养老问题时,占被调查者不能有的55.6%,回答说不清的占27.8%;回答能的只有占16.6%。可见老农保政府补贴还相对偏少。在新农保试点中,要明确地方财政

对农民参保应予补贴,尤其是对特殊困难群体的补贴还要提高。

(四)严格管好用好养老保险基金

切实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在确保基金安全的情况下,实现有效的保值增值。探索一些风险小、收入高的基金增值办法,包括对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适当部分用于资本市场投资等。

(五)继续探索养老政策新路子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形势下,要大胆创新,继续探索养老政策新路子,把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工作中的现实问题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老龄服务体系和老龄社会管理体系建设上有新的突破,让“养儿防老”转变为“制度养老”。

对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低水平起步,个人、集体、政府公道分担责任,政府引导和农夫自愿相结合,符合农村实际,也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农夫的权利与政府的义务相适应。但要公道确定农夫个人承担比例,明确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责任分配,以及中心与地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总结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

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政策细则

如何办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施意见

1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中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