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柏拉图理念论

发布时间:2020-03-03 04:04: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柏拉图理念论

柏拉图理念论是知识理论的延伸,也是他最有意义的哲学贡献。柏拉图认为,理念乃是那些不变的,永恒的,非物质的本质或原型。我们所看见的实际的可见事物仅仅是这些原型的拙劣的摹本。例如,存在三角形理念,我们所看到的三角形都只是这个理念的摹本。

关于理念的五个问题:

一:理念是什么?

柏拉图认为我们所见的事物仅仅是理念摹本底下的永恒的原型的时候,已经暗示了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指出,人们通常首先从一个特殊的事物或人的身上领会到美,但在这个形式中美是有限的,我们很快就“觉察到一种形态的美和另一种形态的美是类似的。”因此,我们就从特殊形态的美转向了“美在每种形态都是同一的”这一认识上。这让人不再局限于美的事物,而是由美的事物转向美的概念。但是这个美不仅仅是一个概念,“美”有客观实在性。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指向一个美的本身,每个事物都是由之而得到它们的美的。“美”是一个理念,事物变成美的,而美本身却是永存的,所以美的存在独立于那些不断变美或不美的事物。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指出,真正的哲学家想要知道的是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具体事例。处于意见层次的人们不知道正义的本质,但是能从一件特殊事例中认出是否是正义的,只是不能告诉你为什么。知识则不仅仅包括特殊的事实和现象,——即不仅仅只是“变成如此这般”的领域。知识追寻真正的“实有”的东西。它关心的是存在,实有的东西,拥有存在的东西是事物的本质,这些本质是诸如美、善那样永恒的理念。它使我们断定事物为美为善成为可能。

除了美、善外还有许多理念,那么,是不是有多少本质就有多少理念呢?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指出,淤泥和污物是“必定没有”理念的。假如所有的事物后面都有理念,那么毫无疑问还存在着另外一个世界,柏拉图用理念所表示的意思是足够清晰的,他将它们认作事物的本质原型,有着永恒的存在,被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感官所把握。

二:理念存在于何处?

假如理念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处于何方?理念是非物质性的,我们几乎不能说它们处于空间中。柏拉图最明确的提法是:理念于具体事物是“分离”的,它们“脱离”我们看见的事物而存在。这意味着,理念有其独立的存在,即使特殊事物灭亡了,它们也依然存在着。柏拉图用三种方式强调了理念有其地理存在的事实:第一,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灵魂先于心灵和身体结合之前存在,在那个状态下,灵魂熟悉了理念;第二,柏拉图认为,在神创造万物的过程中,神用理念来塑造特殊事物,这说明理念先于其他事物中的具体化而存在;第三:柏拉图认为,这些理念最初是存在“神的心灵中”或理性的最高原则中。在线段的隐喻中,柏拉图对心灵的历程从最低层次的影像追溯到最高层次,在这个层次中,善的理念包含有最完美的存在。 正如在洞穴的寓言中,柏拉图指出善的理念和太阳是光、生命的源泉一样,也是“所有美的、公正的事物的万能创造者,是这个世界的光明之母,光明之主,是另一个世界中真理和理性的源泉。”理念是否存在于神的心灵中,这是一个问题,但理念是理性原则在世界中普遍运作的一种机能,似乎是柏拉图的意思。那么在理智世界中,善作为理念处于知识的最高存在,这样说来宇宙的理性原则是否就是善呢?

三,理念于事物的关系是什么?

一个理念可以以三种方式与一个事物相关联,即可以以三种方式表达同一个事物。首先,理念是一个事物之本的原因;其次,一个事物可以说分有一个理念;最后,一个事物可以说模仿了一个理念,是这个理念的摹本。在这些情形中,柏拉图暗示了虽然理念与事物相分离(人的理念不同于苏格拉底),但每一个具体实际的事物的存在还是要在某种意义上归于一个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分有了这类的完美原型的性质,是这个原型的模仿或摹本。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形式与质料是不可分的,我们只能在实实在在的事物中发现真实的善或美。但是柏拉图只允许用分有模型来解释事物与它们理念之间的联系,他指出,通过理念,秩序才被带进混沌之中,它表明形式和质料是相分离的。亚里士多德严厉的批评了柏拉图的观点,因为似乎没有什么办法能把脱离了实际事物的理念前后一致的解释通。但依照柏拉图观点来看,不免会产生一些疑问:如果心灵除了不完善的事物就再也不可能达到其他的任何东西,那是什么使我们能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完善的呢?

四:各理念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思想和言谈都是在高于特殊事物的层面上进行的,柏拉图说“只有把各种理念编结在一起,我们才能进行言论。”我们是针对本质或普遍的共相进行的讨论的,特殊事物对它们进行了例证。比如王后,狗和木匠都是特殊事物,也是对这些事物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本省是共相或者理念,同时还会提到我们经验到的具体事物,比如美的,白的和人。但语言也揭示出我们其实是把理念和理念连接在一起的,在动物的理念中,有次一级的动物类别,比如人和牛,这样理念作为种和属就相关联。由此可以看出,各理念在保持其本身的独立性和统一性时也倾向于相互结合。同样,动物的理念里有马的理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理念所构成的一个等级结构,代表了实在的结构,可见世界知识对它的一个反映。在这个理念中,我们达到的层级“越低”,我们离可见事物就越近,知识的普遍性也就“更少”。

科学的论说最具抽象,正是因为它最大程度地独立于特殊事物、特殊情形,对柏拉图而言,它具有知识的最高形式。然而这并不以为着柏拉图认为所有理念都可以相互联系,他认为每个有意义的陈述都需要运用某些理念,而知识就在于对适当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

五:我们如何认识理念?

关于如何发现理念,柏拉图至少提了三种不同的方法。第一是回忆,灵魂与身体结合之前已经熟悉理念,人们对灵魂在前世认识到的东西进行回忆,可见事物提醒人们记起先前知道的本质,教育实质上就是一个回忆的过程。第二是通过辩证法的活动达到对理念的知识,辩证法是将事物的本质抽象出来,发现知识的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力量。第三是欲求、爱欲。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描绘,它引导我们一步步从美的事物达到美的思想,再达到美的本质自身。 虽然理念论解决了人类知识中的很多问题,但也有很多问题没有给出答案。柏拉图给我们这样一个印象,存在着两个互相区别的世界,但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是很难设想的。各理念与它们相对应的事物间的关系也不是我们期望的那样清晰。但柏拉图的论说仍极富启发性,尤其是因为,他试图说明我们作为价值判断的能力。整个理念论都建立于柏拉图的形而上学观点(最终的实在是非物质的),但对于我们如何进行日常的对话这样简单的实在所作的解释是非常深入的。似乎人们任何言说都印证了特殊事物的独立性。而柏拉图的观点则认为,对话是将我们引向诸理念的线索,因为对话所涉及的是看不见的东西。眼睛只能看见特殊的事物,但当对话注入了思想的活力,当它“看到”普遍的理念时,它就离开了具体事物。柏拉图的理论中有一种持久的魅力,虽然它最终没有给出适当的定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理念论的积极影响

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思想

论柏拉图的正义理念——《理想国》读后感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

柏拉图与灵魂论

论柏拉图的贤人政治

论柏拉图学习就是回忆论

柏拉图

柏拉图理念论
《柏拉图理念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