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00:47: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从目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出发,结合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要求,对高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一体化教学模式做了较详细的探讨,旨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在涉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提出了学校体育的工作方向,特别明确“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在中央的重大综合性文件中能如此明确具体地对学校体育提出要求,应该属于首次。这充分说明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也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是国家对新形势下学校体育工作的殷切希望。有了目标,有了任务,现在就看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教研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如何围绕这一目标去行动。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体育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与对策分析,旨在为高校的体育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教学目标指向单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在课上教师不停地讲解、示范、纠错,教学目标即传授动作技能,完成教学任务,只要学生会了就行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完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对学生健身意识、健身方法、个性心理发展等“隐性”素质的培养。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而不是只会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善于创新也不敢创新的知识型人才。这种模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禁锢了学生创性和他新能力的发挥,显然不符合现形势下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2.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时数都在减少。本科院校原来开设3年的体育课现在只开设2年;高职院校原来开设2年体育课,现在改为只开设1年,教学时数严重不足。由于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安排又多而不精,其结果是顾此失彼,学生疲于应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哪来的自主学习空间,更谈不上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致于上了几年的体育课却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没有在体育上形成一技之长,甚至还知道应该如何去锻炼身体,终身体育意识地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

3.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现行教学模式下的体育课教学,基本上是以班为单位,强调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要求的教学管理形式。过分强调学生在教学中服从安排、听从指挥的纪律性;过分要求在教学中的集体行动。这种单

一、呆板的教学形式,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紧张有余生动不足。不仅扼杀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也使学生对学校体育课产生逆反心理。另外,课外锻炼本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但是目前不少学校还没有将其纳入体育课程体育系中来,课外锻炼一般由学工部、学生会体育部负责组织,只有参加校外竞赛的代表队才有专门的体育教师进行指导。这种重课内轻课外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4.评价体系不完善。大多数高校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定基本上都是采用平时成绩+课堂考核成绩。虽然之间的比例近几年有所调整,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身体状况、运动基础的差异,而是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显然对那些由于身体等各方面原因,而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构建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1.转变观念。改变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需要进行综合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效果的,需要通过多方长时间的努力。首先,尽快改变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弱势地位,一些学校的管理者重专业实训实验室建设,轻学校体育场馆建设;重视运动竞赛,不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体育学科被边缘化。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师还常常受到不公正对待,同工不同酬,体育课时要打折计算。这些做法极大地挫伤了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其次,建立体育课教学质量评定标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目前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基本上都有了教学质量评定标准,唯独体育课在教学质量评定时,意见不统一,只有建立体育课教学质量评定标准,才能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2.优化组织形式。课内教学与课外锻炼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两个途径。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需调整教育教学的时空,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教学内容与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相衔接,使高校的“教”和社会的“需”形成互动,采用“体育课与课外锻炼一体化教学模式”。

2.1实行分班、分层、分组教学。从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入手,打破单班课堂教学模式,把单一教师上课变为多位教师上课。根据学校师资状况及教师专业特点,分成多个小组,学生按专业或相近专业在同一时间同时上课,这样就可以把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实行分项分层教学。

2.2有效设置课外锻炼方式。把体育教师按专业进行归口,组织指导课外俱乐部、训练队,每位体育教师都有带队任务,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训练场地、训练时间的统筹安排选择恰当的课外锻炼方式,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有机衔接。

2.3丰富课外竞赛模式。协助校学工部、学生会体育部,经常性地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只要有比赛就有输赢,就有排名,就容易上瘾,这是健康的上瘾,而且也是体育锻炼兴趣与运动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永不放弃;尊重对手,平和面对输赢,对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将学生参加课外锻炼、体育竞赛的表现记入平时成绩,结合学生课内体育教学的考核成绩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成为最终体育课成绩。同时,学校还应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与各种评先评优挂勾,将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三、结论

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要求,符合高校体育的特点,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它是解决体育课与课外锻炼脱节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护理学研究

锻炼实践和体育课学习体会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体育课教学模式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创业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环境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高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