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7:55: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案例

福州城门中学 吴花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

弹簧秤、铁架台、细绳、气球、自制气球一个、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活动:让学生鼓掌欢迎来听课的领导和老师,问学生鼓掌时手掌有什么感觉?时不是只有一只手掌有感觉?

学生活动:两只手掌都感觉到疼。(预测)

教师活动: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鼓掌时两只手都会疼的原因,学完这节课——牛顿第三定律,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评:根据具体环境创设情景,开门见山,让学生亲身体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思考状态,激起学习兴趣。

(二)进行新课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教师活动:播放自拍视频1:蹲在地上的学生去推蹲在滑板上的学生,滑板和滑板上的学生由静止开始向前运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视频中的现象,得到产生这现象的原因是:地上的学生推滑板上的学生,对滑板上的学生施加了一个力,使滑板上的学生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静止开始向前运动。播放视频2:滑板上的学生去推蹲在地板上的学生,滑板和滑板上的学生由静止开始后退,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抓住对受力的分析,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而得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播放视频3:两个滑板的人推互推,同时都后退。观察现象并解释它。是对前个视频的加强和得到的结论的检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视频中的现象,并解释看到的现象。 点

评:自拍的视频贴近学生生活,动态强,比较直观和形象。能够解决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力的作用是相互。很形象的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为什么鼓掌时两只手掌都会疼?

学生活动: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出发解释这个现象:鼓掌时,左手对右手施加一个作用力,同时右手也反过来对左手施加了一个反作用力,所以两只手掌都感觉到了疼。

评:呼应开始,同时也是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点的应用。

教师活动:

1、请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和利用身边的东西体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教师巡视,观察各组设计试验的情况。

3、鼓励学生大胆演示自己设计的实验,并说明如何证明此结论。

4、根据需要,引导、补充学生发言。

学生活动:各小组积极动手做实验,并踊跃发言,展示成果。 学生可能设计的实验:

实验一:将两个气球球对压(二者均发生形变)

实验二:用手拉弹簧(弹簧形变,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 实验三:将左手攥拳后仅竖直向上伸出食指,用右手掌心竖直向下压迫左手食指。(左手食指受压,右手掌心被扎疼)

评:

1、实验具有开放性,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2、学生举例,教师不可能完全预料到,但对常见的事例要作充分的准备(如:器材、课件)

教师活动:

1、教师跟学生一起做课本上的气球实验:将吹了气的气球放手。提出问题:看到什么现象?产生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演示自制实验:加上一个气嘴的气球,在出口处系上黄色的尼龙丝,装在一根长细绳上,将长细绳系在铁架台上,充满气的气球缓慢放气过程中,尼龙丝由原来的自然下垂开始飘起。

3、引导学生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并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实验现象联想一下生活生产中相类似的物理现象。

4、播放嫦娥1号现场放射的视频

学生活动:

1、动手跟老师一起做实验,观察演示实验,解释实验现象。

2、积极思考,举例,理论联系实际。

评:

1、设计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的学习兴趣.

2、教师演示的实验将抽象的空气作用力很好地展现出来,将复杂庞大的火箭发射原理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形象的演示出来。

3、课堂上可能会出现教师意料不到的情况,教师要驾驭好课堂。

牛顿第三定律

教师活动:中国有个成语叫做以卵击石,鸡蛋碰石头会怎样?由此你认为他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有什么关系?请你设计实验定量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积极动手操作,加以证明。可能出现两种意见:

1、等大。

2、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

评: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先提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活动:

1、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2、引导学生思考要全面,使实验更具一般性,可以变 化多个位置,重复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3、展示学生实验记录,让学生复述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演示操作、读取数据并说明结论。

4、让学生用得到的实验结论解释鸡蛋碰石头的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设计实验、讨论分析现象,找出规律,得到牛顿第三定律,解释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的物理现象。

评:

1、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定量去证明结论,不被现象所迷惑,用数据说明问题。

2、学生不一定一次性得出上述正确、简练的结论,教师再去引导。

3、培养学生会用学过的规律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

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活动:

1、让学生思考并动手做一道例题:

将一个杯子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 C、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

D、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引导学生找出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共同完成这道题,同时找出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和联系。

评:这道题让学生能够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Powpoint课堂小结呈现给学生。 学生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回想、整理、消化。

评:教师利用幻灯片进行课堂总结,提高授课效率。 ★课后作业

l、课后完成课本上第88页的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重点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和牛顿第三定律,学生在初中和高一的前面已学过: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所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不困难。难是在只是机械记忆,而没有深入的思考,因此教师应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索、总结、例证等等,因此要克服这种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为了让学生真正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所以这节课先从鼓掌引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播放三个自制视频,学生通过对视频中现象的分析解释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是相互,得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通过学生设计实验体验和老师演示实验,较为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很好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牛顿第三定律的发现过程,避免了机械记忆的毛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节的难点是正确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通过一道精心挑选的习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自主发现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印象深刻。

本节课的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1、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讲解弹簧秤的读数原则,导致部分学生的实验数据存在不足之处。

2、嫦娥一号的发射视频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有感受完就结束,需要加强。

3、站在滑板上互推的这个视频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4、对与个别学生提出的无关本课题的疑问没有及时给予很好的疏导及解答。

物理必修4.5《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 教案 龙文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

高一物理《动量》教案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教案

高一物理第三章教案教案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