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幼儿攀比心理的反思与透视

发布时间:2020-03-03 22:39: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幼儿攀比心理的反思与透视

【内容摘要】我国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都想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条件,也正是这个“最”字不断地刺激孩子日益膨胀的攀比心、虚荣欲。当然,攀比心理有它的两面性,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幼儿园老师和家长要学会矫正幼儿的错误攀比心理,一是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引导孩子正确攀比,比能力,比优点,变攀比为动力,三是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引导和教育幼儿正确攀比,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攀比;刺激;反攀比 【正 文】

一、幼儿攀比现象透视

镜头一:

家家小朋友哭闹着不上幼儿园,妈妈问她为什么?他说丽丽小朋友的衣服穿得很漂亮,而自己却是很难看的衣服,不想上学,妈妈为哄她上学只好答应买新衣服给她。几天后,家家小朋友又不愿上幼儿园,原因是平平小朋友有一双很漂亮的鞋子,而自己却没有,疼爱子女的妈妈无耐只好顺从之。

镜头二: 区域活动时,幼儿A指着地面上的积木说:“我以前搭过大卡车。”幼儿B说:“我搭过变形金刚。”幼儿C说:“我还搭过超级迪迦奥特曼呢!”幼儿D说:“我还搭过„„

镜头三:

班上有两个小朋友,什么都要比,今天谁得到老师表扬了而另一个没有就会生闷气。。有一天幼儿A吃了两碗饭,幼儿B只吃了一碗,这下幼儿A不服了,硬撑了一碗下去,当时就吃吐了。 幼儿为什么喜欢攀比?我们来找找原因。

(一)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异地文化的侵蚀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进而对物质的要求也出现了价值的失衡。我国现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来文化来势汹汹,如:电影、漫画之类的引进,其中的故事内容、服装以及消费观念在不断影响着幼小的一代。而且都以幼儿喜欢的动画人物来命名,像MICKEY、SNOOPY这些,惹来孩子们争相抢购,不断刺激着这种高消费。

(二)家庭教育的不当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茁壮成长,超凡脱俗,于是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部分家长还常告诉孩子,自家用的某某东西是名牌,哪个小朋友家的东西不如咱们,这样无形中就造成了孩子之间的攀比。有些家长经济不太宽裕,担心自己的孩子让人瞧不起,受人欺负,当孩子说其他孩子有什么东西时,便迫不及待的也给自己的孩子买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毫不犹豫,这也是导致孩子产生攀比心理的重要原因。

(三)学校教育的失衡

现在的幼儿园越来越多,逐渐分化出了贵族的、公办的、民办的等多种幼儿园。在幼儿园,常常听到老师这样说:“果果的头发梳得真漂亮”、“悦悦的衣服真好看”„„教师的这些话语有意无意地令幼儿萌生了不良的攀比心理。

(四)幼儿自身的心理因素 (1)爱美心理

据心理学家研究,幼儿具有视觉偏好。幼儿感觉其他小朋友的东西美观,自己也想拥有;感觉自己的东西美观,就要拿出来给别人欣赏。

(2)自尊心理

幼儿从小就有表现欲望,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和赞赏。当看到同伴被表扬而自己被忽略时,心里会感到极不平衡,认为自己只有在某一方面超过同伴,才能在同伴中找回尊严、受到尊崇。

(3)从众心理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爱与归属的需要,幼儿只有与其他小朋友一致,才能获得团体的认可与接纳。从社会学角度看,幼儿园这一组织形式是一种小社会,小社会中的集体趋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一个成员的价值取向,这在社会心理学中叫作从众。

三、攀比心理的两面性 攀比的心理有其两面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

(一)攀比心理的积极性

攀比心理在特定的情况下能起到积极作用,攀比是不满足于现状,不甘落后于他人,而想达到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看到其他小朋友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受到了表扬;看到其他小朋友主动帮保育员阿姨收拾饭桌,当上了今天的小班长„„很多幼儿觉得自己也很棒,也该得到这些荣誉,所以他们会去学习答对问题、收拾饭桌,从而得到老师的肯定。

(二)攀比心理的消极性

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在判断、分析、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还不成熟,盲目攀比往往会演变为模仿和盲从,直接引发幼儿不正常心理品质的产生。于是形形色色的攀比应运而生:一是穿着上的攀比,争穿名牌;二是玩具上的攀比,你有我也要;三是家境的攀比,比生日的排场、家庭汽车的品牌等。攀比的结果自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无论何种结果,过分的攀比都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四、矫正错误攀比心理的对策

(一)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

幼儿生来好模仿,其攀比心理大半源自成人,而现代社会兴起的拜金主义热潮,使成人的审美情趣变得低下。因此,避免孩子形成不良的攀比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我们都应明白:物质的优越在精神的优越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在幼儿园里,最受欢迎的孩子,不是最富有的,不是最漂亮的,而是个性完整、有所追求、与人为善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因势利导,矫正孩子的攀比习气,发觉孩子的独特性,把爱比较这一心态,转化成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动力,鼓励孩子发展与众不同的自我价值。

(二)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引导和教育幼儿正确攀比

1、家庭教育方面

家长应严格把握“度”的原则,在满足孩子基本需要的同时,应将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对孩子的过分要求坚决说:“不!”

让孩子和自己比,变攀比为动力

当孩子攀比的时候,家长不妨多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让孩子今天和昨天比,本学期和上学期比,告诉孩子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攀比的条件。家长也可引导孩子将攀比变为动力,如,图图刚上幼儿园害怕陌生人、哭闹着不想去。家长就可采取买与其他小朋友同样的书包来鼓励其上幼儿园,抓住幼儿的攀比心理,并让这一心理得到满足,淡化新环境带给他的焦虑感。

2、幼儿园教育方面

作为老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进步,若注意力总是集中于个别孩子,就容易引起其他孩子的不平衡心理。老师的夸奖和鼓励要兼顾儿童成长的各个方面,让他们明白好孩子的表现是分好多种的,进而转移幼儿攀比的兴奋点。教师不要夸奖与幼儿外在穿着相联系的方面,避免其获得攀比的最初动因。对幼儿的夸奖应集中体现在谁最遵守规则、谁最爱劳动、谁最爱帮助别人等方面,使幼儿在努力获得教师表扬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良好的“攀比”风气,以集体的力量带动个体的健康成长。

3、社会方面

反攀比、改变攀比兴奋点

孩子攀比时最典型的理论就是:“别人有,我也要。”对付这种现象,比较快速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反攀比,用孩子有的东西比别人没有的东西,用孩子进步的一面比别人退步的一面。另外,及时改变孩子攀比的兴奋点也很关键,如: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吃冰棍,也要吃,但孩子最近总拉肚子,便可对孩子说:“你正在拉肚子,吃过冰棍可就要打点滴了!喝点凉白开,暖暖的,可舒服了!”让孩子明白不一定要模仿别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玉不琢难成大器,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璞玉,要想把他们雕琢成器,靠幼儿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合作共育的模式,共同探讨策略,引领幼儿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化,用心去雕琢,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璀璨的美玉!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应对孩子攀比的四大策略.家庭教育(中小学家长),2004年第3期.【2】樊俊清.说说幼儿的攀比心理[M],2008年05期.【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期.【4】董光恒.你的孩子爱攀比吗[J].幼儿教育(家教版),2005年第24期.

浅谈幼儿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

大学生攀比心理

读透视幼儿心理世界有感

1197浅谈幼儿的攀比心理修改3

幼儿攀比心理存在的原因及利弊

英语作文,攀比心理

有攀比心理整改措施

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教育与引导

怎样消除孩子攀比心理

幼儿攀比心理的反思与透视
《幼儿攀比心理的反思与透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