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5: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现状分析

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正处在成熟和完善阶段,其功能和作用的显现正处在调整时期[1],因此,培养和塑造健康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是大学教育义不容辞而又非常必要的现实任务,也是我们大学生自身应该注意发展提高的要求。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

自我意识不是生而就有的,而是伴随生理成长和社会化进程而不断绽现的过程,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最高级形式,它不是单一的心理品质,而是认识、情感、意志的融合体,是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大学生时期正是自我意识发展成熟的最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中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已发展到了新阶段,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矛盾、统一和转化的过程。那种少年时代眼朝外,着重于认识外部世界的特点,这时已转向内部认识自己。当目光朝向自己内部时,原来完整的自我意识就一分为二:一个是处于观察地位的\"我\"(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即理想的自我;一个是处于被观察地位的\"我\"(我现在是怎样一个人?)--即现实的自我。自我意识的分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过程。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合理地调节自身的言行奠定了基础。当代大学生是富于理想的,自我期望值也较高。当他们在详细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时,不情愿地看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而这差距又不是一时半刻能消除的,因而产生了自我意识的矛盾。他们常常感到焦虑、苦恼、失望或无能为力。在此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的自我诉求,及时给予有效的帮助。

1、指导学生体验真正的自尊感。按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有五个层次,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教育要促使学生在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这样人才能不断前进,最后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人只有在产生了自尊的需要,而且自尊的需要得到了满足的情况下才能体验到自尊感。但是,教育者在促使学生产生自尊需要、体验自尊感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只有当自己的能力、品行、人格特点等被群体所认可时,他才能在群体中获得一定的地位、良好的声誉和评价,才能体验到真正的自尊,而因为偶然的成功或自以为是所带来的沾沾自喜不是自尊感。

2、指导学生增强自信,走出自卑。首先,教育者在学生稍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其次,教育者要教学生学会赏识自己,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培养自信心;最后,教育这者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价值是通过人的学识、品行、能力、人格魅力等内在的、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提高的素质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自己无法改变的相貌、出身等来体现的。

3、指导学生合理定位自己的抱负水平。每个人对自己都抱有一定的期望,期望过高或期望过低都不会让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会逐渐让人丧失自信,放弃追求。合理的抱负水平是建立在恰当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的,所以,只要学生能恰当地评价自己,就能给自己确定合理的抱负水平。

二.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

1.个人实践的体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随着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而不断发展的。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增进对自我的认识,获得自我体验,并进一步修正自我观念,调整对自我的要求和自我实现的行动。当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显著的进步时,他们就体验到成功的愉快,提高了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增强了信心;而当学习成绩下降时,他们不但体验到失望和痛苦,而且还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降低对自我的信心。当他们参加某些竞赛活动而获奖时,他们会为自己过去未曾发现的才能而感到欣喜,并相应的提高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比赛受挫,有些人会灰心丧气。可见,实践的结果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2.他人评价的影响。他人评价是客观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自己了解“现实的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既是作为建构“理想的我”的依据,也是提高“现实的我”的重要参考。大学生既可以通过文体竞赛活动、学习成绩绩点等多种途径获得他人正式的评价,也可以通过相互交谈获得别人非正式的评价,这些评价都可能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产生影响。3.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一个人终身的因素。好的家庭教育会使自我意识伴随着生理的成长而不断获得新的养料。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水平、家庭的整体氛围等等都会对一个人自我意识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在其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多是来自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父母为了减少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崎岖坎坷,极力扫除几乎所有孩子要走的路上的障碍。殊不知,这样的清扫和安排剥夺了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必然导致孩子“自我中心”或“迷失自我”的不良倾向。4.社会楷模的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们都是在模仿他人的活动中获得了自我,没有一个完全独立自我成长而不受他人影响的人。在这样的影响中,社会楷模的影响很大。社会上出现的楷模,他必然是一个时代良好精神和优秀品质的代言人和化身,这样的社会楷模可以用自己的事迹熏陶和感染一批成长中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因此,一个社会有大量各行各业的楷模,也就意味着年轻人有了众多无言的老师,他们可以通过一个个楷模的实际生活来规划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

三.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人是教育的产物,教育是加速人社会化进程的最佳途径。一个人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和完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接受社会影响并将这种影响与自己合而为一的过程。[5]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到的社会影响的内容、方式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自我意识是否可以顺利完成统一。对大学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完善提供最好的契机。 2.构建大学生良好的自我调节系统 。 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趋向于成熟和大学生自我认识水平显著提高的特点,从大学生的自我认识的特征入手,进行行之有效的自我意识的培养。 首先,培养学生带头人,提高大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大学的学生多,老师管理难度大,大一的学生刚进大学,有松口气的思想,加上活动多就会出现了学习积极性淡薄、为了学生会、社团活动逃课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在学生管理上应转变观念,即由老师管理向学生自我管理转化,也就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向学生自我约束行为的自觉行动转化,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其次,在培养学生带头人的同时,培养一般学生的民主监督意识,一方面积极配合学生干部的管理,另一方面,强化学生的自我民主管理,要让学生学会慎独,同时学会合作和管理,在参与学校、学院、班级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用实践来催进其自我意识的强化和成熟。最后,通过人际交往的方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

心理健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而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形成身心和谐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只有从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控制与调节,不断地完善与改进,才能达到自我实现,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从而提高自我成才的层次与水平,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号:20114862 院系:外国语学院11级英语一班 姓名:洪娇娇

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大学生心理现状

大学生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

个性心理与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大学生就业自我意识

大学生现状分析

生活中的心理学——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现状分析
《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现状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