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能力

发布时间:2020-03-03 22:03: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能力 怀远县韩庙初级中学

郭城:

探究学习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是一种现代的教学观念,它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职责在于提供条件、给予指导、点拨和鼓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

1、允许学生超前预习课文

预习课文的目的主要是熟悉课文,除了预习字、词、句外,主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读懂课文。除此之外,还可以布置适量的查找资料任务,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八年级有一篇课文《七律 长征》,课前我布置了学生预习,查找红军长征的资料,讲长征的故事。上课时,学生们纷纷举手,争着回答,大有不吐不快的感觉。通过预习,同学们不但了解了长征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以苦为乐,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而且激活了他们不断进取、学习的欲望,提高了课堂效率。

2、允许学生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如何,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综合的表现出来,因此,语文课要营造一种书生朗朗,质疑讨论,各抒己见的氛围,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有疑学习,求异学习。比如九年级有一篇课文《与朱元思书》中有一句话:“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有一个学生预习时产生了疑问:富阳在富春江下游,而桐庐在富春江上游,既然从流飘荡,应该从上游到中游,然后才到下游,为何书上却说自富阳到桐庐呢?这个问题一经提出,马上便得到许多同学的响应。于是,我就让同学们自己去看地图,查资料,这样学生学习就有了动了,可见有疑才会探索,有疑才会学习。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中注意观察和想象,有个人独立的见解和感受,要善于提出问题。比如,我在教学《木兰诗》一文时,文中有一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我就引导学生思考:木兰的战友和木兰一同生活、战斗,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为何不知木兰是女儿身?难道你不知道你班级里的哪一个同学是男的还是女的吗?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有这件事吗?„„学生们自己去查资料,收集信息,通过分析、综合,解答了以上问题,就能更好地体会、理解本文的主旨。正如《论语》中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践也反复证明,学与思相结合,才能提升学习的能力。

二、拓展主动探究的学习领域

语文学习应当充分拓展开发的空间,给学生创设一个立体化、民主化和生活化的自由的空间,使学生具有一个展现自己个性的宽松氛围。

1、打破学科界限,多角度探究学习

把语文课和历史课、物理课、化学课等学科结合起来,形成多角度的联系,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教学《七律 长征》时,我让学生把它和八年级历史第十三课《红军不怕长征难》联系起来,学生先学习历史,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再学习语文这篇课文,这样可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又如:八年级语文有一课《叫三声夸克》,我就和理化任课老师联系,让他们先为学生讲解物质构成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再上这篇课文,学生们就游刃有余,轻松搞定了。

2、打破课堂为中心,面向社会多方面主动探究 语文学习应该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开放课堂,让学生的社会中,到生活的海洋里,去汲取语文知识和思想文化的玉露琼浆。 总之,语文学习,应该切实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不仅在课堂内能主动地学习,而且在离开教师,教科书的情况下,也能主动的探究学习,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效率,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更好地基础。

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教育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