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河南工业经济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20:40: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工业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困难和挑战,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运行调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多策并举,科学应对,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环境不断改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初步形成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增长。总体判断,2010年全省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将好于2009年,但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需求不足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要素保障难度增大,工业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产能调整压力日益强化,产业竞争和区域竞争格局更为加剧,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一、2009年河南工业经济运行特征

(一)工业增速前低后高,成功实现“V”型反转

2009年,河南工业经济运行在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和宏观调控的双重作用下,经历了持续回落、止跌企稳、企稳回升的复杂过程,全年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和企稳回升的态势。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985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6%,增幅居全国第14位。

各月增速单边上扬,政策作用逐步显现。继2008年第四季度金融危机对河南工业影响明显显现之后,2009年初工业生产延续了上年四季度的下滑态势,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形势异常严峻。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1.6%,创新世纪以来的当月新低。随着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需求不足政策措施效应的逐步显现,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积极变化不断出现,急速下滑的势头得以扭转,生产增长速度稳中趋升,底部趋稳态势日益明显。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以来,工业经济运行的动力逐步增强、态势逐步趋好,增加值增速屡创新高。从全年分月增长速度看,上半年逐月走高,三季度略有徘徊,四季度加速增长,基本呈现出前低后高、单边上扬的走势。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运行曲线来看,“V”型增长特征明显。

但由于金融危机对全省的影响较深、冲击较大,年内工业生产连续5个月以低于10%的速度低速运行(下文中除了特指“全部工业”的以外,均指规模以上工业)。尽管第四季度各月增速都在20%以上,全年增速也仅为14.6%,比2008年回落5.2个百分点,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主要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企稳回升态势基本形成。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及世界经济的复苏、全国经济的回升,反映工业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些主要指标逐步恢复正常。行业回暖面不断扩大,绝大多数行业实现增长。2009年12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的行业占97.4%,分别比3月份、6月份、9月份高25.6个、12.8个和2.7个百分点,比2008年9月份高5.1个百分点;产量同比增长的产品占88.1%,分别比3月份、6月份、9月份高40.6个、30.5个和10.1个百分点,比2008年9月份高36.4个百分点。复产复工步伐明显加快。全省停产半停产企业所占比重从2008年12月份的18.9%迅速减少至2009年3月份的13.7%和6月份的11.5%,12月份进一步下降至11.4%;与2008年9月份基本相当。工业用电量大幅回升。全省全部工业用电量在5月份之前持续下降,但降幅逐月收窄,6月份首次实现正增长,12月份增幅达到37.4%,比2008年9月份高出29.2个百分点;另外,1月份全部工业企业日均用电34528万千瓦时,4月份回升至40142万千瓦时,接近2008年9月份的用电水平,12月份又进一步上升至52101万千瓦时。各项数据及先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甚至出现较高增幅,表明工业经济运行最困难时期已经渡过,企稳回升的态势基本形成,并为2010年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工业对全省经济的主导作用有所减弱

2009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在上年完成9546.08亿元的基础上有所增加,达到9858.40亿元。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省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集中表现在工业领域,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增速较上年明显放缓,而第

一、第三产业所受冲击相对较小,增速回落不明显,导致工业对全省经济的主导作用有所减弱。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50.9%,比2008年下降1.0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长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0 %,比2008年下降10.3个百分点。

(三)轻工业波动相对较小,重工业回升较为明显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省轻重工业增速均有所放缓,分别于2009年2月份和1月份跌至5.0%和-0.6%的低点,随后出现程度不同的回升。从全年运行态势来看,轻工业主要受消费刚性需求拉动,波动程度小,生产形势相对稳定,12月份回升至21.2%,全年月度增速极差为16.2个百分点;重工业在经历了半年多的调整后,前期高价购进的原材料基本得到消化,产品库存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企业运行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全年增长15.0%,比轻工业高出1.3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增长34.0%,比年初回升34.6个百分点,回升幅度比轻工业高出18.4个百分点。由于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近七成,重工业的回升有力支撑了全省工业经济稳定上行。

(四)非公有制活力凸显,对工业的支撑作用增强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省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挥了经营管理机制灵活、善于创新、富于生机活力的特点,表现出了比较旺盛的生命力,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企业个数大幅增加。2009年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单位数净增3190家,而公有制工业由于合并重组、被市场淘汰等原因净减419家。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全年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8.3%,增幅高出公有制工业11.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16.9%,高于公有制工业31.8个百分点。支撑作用增强。全年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8.5%,比2008年提高4.9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8%,比2008年提高7.6个百分点,带动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12.5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回升的主要力量。

(五)受市场政策双重影响,产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 2009年,市场约束增强形成的倒逼机制以及中央及省结构调整政策为全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创造了新的契机。六大优势行业及高技术产业比重上升。2009年,全省食品、有色等六大优势行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5%,增幅高出全省工业增速0.9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1.7%,比2008年提高0.7个百分点,较好地发挥了“稳定器”作用,也夯实了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回升的基础。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5%,增幅高出全省工业增速3.9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8%,比2008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比重有所下降。全年煤炭、化学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4%,增幅低于全省工业增速1.2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43.3%,比2008年降低1.2个百分点。

(六)收入缓慢提速,利润增速由负转正

2009年,受市场需求低迷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年内大多数月份企业收入增速维持个位数低速运行。为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摆脱困境,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组织了全省工业产品产销对接会、工商企业对接会、煤电企业供需对接会、重点项目和企业产销对接会,使市场需求从低迷中逐月恢复,企业销售形势在4月份之后逐月缓慢好转。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19.43亿元,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回落21.4个百分点。

年初由于企业高价库存较多、成本较高,加之需求不足、销售不畅,前两个月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8.7%。随着去库存化的完成,企业盈利降幅逐月收窄,到前三季度,工业企业盈利同比下降2.2%。四季度之后,由于部分工业品尤其是钢铁、电解铝售价出现快速上扬,钢铁、有色等行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工业企业利润于10月份后止跌并连续3个月出现回升,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376.99亿元,增长10.7%,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

二、政策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努力,多管齐下战危机 在外部环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全省工业经济能够企稳回升,工业结构能够得以优化,企业生产经营能够基本恢复正常,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宏观调控、大力帮扶;同时也是企业积极应对、化危为机、积极应对的结果。

(一)多策并举、科学应对,力助平稳较快增长

面对金融危机引发的工业增速明显回落、企业效益急剧下滑的困难局面,省委、省政府以多项特殊之举科学应对。为及时把握不同时段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先后五次召开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强化工作指导;创造性开展工作,抓住市场开拓、企业服务、投资拉动、招商引资等关键环节,实施“8511”投资促进计划,开展“企业服务年”、产销衔接、大招商等活动,及时出台并不断细化完善“十项举措”、“八项措施”、“六大攻坚战”及“五项重点任务”、“七项行动计划”、“八项提速工程”等一整套应对危机的政策举措。围绕扩内需、保增长,紧急行动,快速出击,严格筛选上报项目,共争取四批中央新增投资178.5亿元,省财政多方筹措调配资金230亿元,新增贷款达到3044.9亿元,为扩内需、保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一系列应对措施见事早、节奏快、措施准、出拳重,使工业经济运行成功实现了“V”型反转。

(二)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增强跨越发展后劲

在全力“保增长”的同时,省委、省政府着眼长远,抢抓机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努力培育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后劲。一是密集出台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年9月,全省围绕贯彻国家产业振兴规划,陆续编制出台了装备、汽车、有色、钢铁、化工、食品、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生物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二是推动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发挥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主导作用,组织158家行业骨干企业编制新一轮发展规划,引导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加快转型升级步伐。2009年,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全省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7家,比2008年增加了3家。三是大力实施重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省政府年初确定的1074个重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完成投资1467亿元, 501个项目开工建设,433个项目建成投产;下半年实施的 “双百计划”项目完成投资223亿元,230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15个项目建成投产,全面完成年度计划目标,在成套装备、轿车、金属深加工、食品、服装、家具等高终端领域形成一批生产能力。四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入2009年以来,借着金融危机冲击下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全省出台了《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承接产业转移,并在省内陆续举办了一系列承接产业转移洽谈会和各种产业对接会,签约项目327个,总投资592亿元。五是深化与央企战略合作。围绕《2009年河南省战略合作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中央企业的重组合作,与中船重工、国机集团等19家央企和国内外优势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举办与央企战略合作洽谈会,确定了中铁大型盾构装备生产基地、中航集团电动汽车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

(三)广拓市场,深挖潜力,稳定企业生产经营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面对市场销售不畅、产品售价下滑、货款回收困难的严峻形势,全省工业企业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稳定生产经营。一是扩大市场营销。中信重工、北方玻璃、天瑞集团等企业在稳定国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快国际化进程,扩大订单产量;中平能化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巩固煤钢、煤电联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适时调整营销策略。二是加快技术创新。许继集团、平高电气、新航集团、安钢集团等众多企业加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盈利能力强的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品种创效、结构创效能力。三是延长产业链条。中平能化、洛玻集团、华兰生物等企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深加工程度,提升产品结构层次。四是引进战略投资。新飞集团、金龙铜管等企业通过与国内外投融资机构开展合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有效缓解了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不足。五是强化成本管控。河南煤化、义煤集团等企业大力压缩楼堂馆所建设以及公务用车、差旅费、招待费等消费性支出;并按照“监督制衡、公开透明”的要求,在集团公司内部对物资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储备和统一调剂,降低了采购成本。

三、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仍很突出

在政府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和稳定出口等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工业产品的有效需求有所增加。但由于多年来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仍很突出。从工业品价格看,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4.9,远低于2008年112.1的水平,说明供大于求的局面未根本改变。从产品生产销售看,需求不足导致企业产量下降、增收乏力。今年以来,全省重点监测的59种产品中,盐酸、金属切削机床、氧化铝等15种产品产量低于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08年的增长33.5%迅速回落到12.1%,比增加值增幅低2.5个百分点。

(二)大中型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尚显不足

全省有色、火电、钢铁、化工等行业的部分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组织仍存在相当难度。全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3.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57.8%,比2008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按照经济波动时期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回升期,大中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回升。但目前全省大中型企业的这种发展特征,不利于其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从而可能影响工业经济复苏过程的稳定性。

(三)消化过剩产能的难度较大

2009年,全省钢铁、铝业、水泥、焦炭、电力等受到国家重点监控的行业完成投资1130.60亿元,增长13.9%,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加快0.5个、9.1个和8.3个百分点。投资方向的倾斜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风险。2009年,全省要淘汰的电解铝产能达8.5万吨,占全国的27.1%;造纸5.2万吨,占10.3%;酒精2.5万吨,占7.0%;焦炭、铁合金也分别占到2.2%和2.0%。另外,先进产能也存在过剩的风险,部分地区出现了光伏发电、风电、碳纤维等新兴产业一哄而起的现象。由于这些行业产品的主要销售对象在国外,在外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消化这些新兴行业产能的难度不断加大。

(四)小型企业资金环境依然严峻

当前小型企业贷款需求强烈。2009年4季度央行开展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当季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景气指数分别比大型、中型企业贷款需求景气指数高15.15个和15.24个百分点。而在实际贷款投放中,大中型企业较易获得贷款审批。2009年,驻豫各家银行虽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创新信贷产品,但由于小型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可用于抵押担保的物品较少等因素制约,针对小型企业的贷款投放量依然不高,增加值总量占工业42%左右的小型企业仅获得了21%左右的贷款金额。

四、对2010年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基本判断

总体判断,2010年全省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将好于2009年,企稳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但工业经济尚未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入到健康、稳定复苏的状态,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也还面临着种种问题与挑战。

(一)宏观环境总体趋好

从积极的方面看,全省工业经济在2009年一季度触底后开始企稳回升,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全省工业经济向好的态势仍在逐步巩固并不断发展。在未来不发生大的变故前提下,2010年仍能持续目前这种回暖态势。

一是国际经济走势将进一步企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0年世界贸易量将实现恢复性回升,有望增长2.5%。2009年12月份,我国出口形势已经出现明显好转,全省出口也增长17.0%。出口贸易的复苏回升将直接带动全省出口导向型的发制品、橡胶轮胎、精炼铜管、毛皮制品、热轧非合金钢板、光敏半导体器件、油气井钻机零件等相关行业的业务增长;并预示沿海出口加工型省份对全省能源原材料企业的订单有望稳定回升。

二是国家宏观政策导向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2010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加快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把加强“三农”基础、调整收入分配制度、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并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有利于全省继续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三是企业积累了应对困难形势的经验。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企业从最初的惊慌失措到后来的从容应对,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坚定信心,善于在危机中捕捉发展的机遇,通过不断增强市场应变能力来应对金融危机;又如强练内功,加强企业管理切实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等。这些经验对企业今后的发展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

2010年全省经济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区域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

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更加强化。受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资产大幅缩水影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大幅抬头,我国经济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型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11个月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3起,其中反倾销67起,反补贴13起,保障措施16起,特保7起。此外,我国还遭遇美国337调查6起。涉案总金额共约120亿美元。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轮胎等传统优势出口产品频繁出现一个产品在不同市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现象,呈现出摩擦国别扩散和救济措施叠加的势头,2010年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

二是政策递减效应将逐步显现。目前,我国及全省经济社会基本上处于“政策刺激性反弹阶段”向“市场需求反弹阶段”全面过渡的关键时刻。在这一节点上,若大规模刺激性政策的力度不减,可能使政策主导性反弹压制市场复苏力量的培育,未来投资驱动增长模式的内在矛盾将越来越激化,结构恶化、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从而导致宏观经济在中期的不可持续,甚至存在着出现第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所以,大规模刺激性政策的力度不可长期持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定调,目的就是在保持政府刺激性需求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改变刺激政策的着力点,适当降低投资和信贷的增速,为市场性需求的复苏以及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打下基础。因此,2010年政策递减效应将逐步显现。 三是全省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全省工业主要集中于能源原材料行业及为能源原材料行业提供装备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其中相当数量的行业属于传统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从2009年12月份的分行业数据看,工业加速增长仍是这些行业推动的结果。其中,贡献率超过5个百分点以上的行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这种过分依赖产业链中前端和价值链中低端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周期波动或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波动幅度比较大,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2009年初中央和省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但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保增长”被强化,“调结构”被弱化,产业结构调整任务更为紧迫、更为艰巨。

四是中央对房地产、汽车等先导性行业的税收政策调整将影响全省相关行业。从近年来行业景气轮动的基本规律看,以房地产、汽车为代表的先导性耐用消费品行业,由于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拉动作用较强,其发展将带动机械、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中游投资品的发展,并将传导到煤炭、石油、电力等上游能源原材料行业。因此,先导性行业的复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产能过剩的压力,对工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为避免行业过热带来的风险,近期国家对房、车政策进行了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 2 年恢复到5 年,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臵税也由5%上调至7.5%,这可能是今后国家刺激政策逐渐减力的一个信号。因此在2010年放宽中小城市户籍政策显效前的几个月内,房、车市场销售增速将逐步下降至较平稳水平;相应地将会对相关上游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五是要素供应保障难度较大。据煤炭行业协会预测,2010年全省煤炭需求应该在2.1亿吨左右,其中需要从省外调入约0.7亿吨,比2009年多调入0.3亿吨左右。由于省外煤炭调入运距远,容易受运输条件、安全整顿,以及天气等突发因素的制约,并将抬高全省用煤成本,增加煤炭稳定供应难度,可能会对电力供应及有色、炼焦、钢铁、化工等行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2010年全省天然气需求仍将保持旺盛增长,但中原油田产量锐减,供全省天然气量相应减少1亿立方米以上,而西气东输二线和榆济线将于年底才能建成投运,新增资源量有限,天然气供应仍非常紧张,将对部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食品、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制约。

综合分析,2010年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有利条件,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预计2010年全省工业经济将呈现前高后低的增长态势;如果没有大的意外事件发生,工业经济运行会好于2009年。

五、对做好2010年工业经济工作的建议

当前,全省工业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阶段向持续复苏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和十分重要的关口。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扩张工业经济总量的同时注重提升工业经济质量。2010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更为突出的位臵,把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工业经济今后更长时期的平稳较快发展打下更好基础。

(一)着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势头 一要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分析。针对“后危机时期”的特点,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变化对企业运行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健全经济运行月报、旬报等制度,加强和改善经济运行监测,努力形成系统高效、反应灵敏、具有权威性的经济运行监测调节体系,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二要建立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要在总结2009年企业服务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战略重组和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注重服务实效,建立健全政策导向、市场开拓、困难企业帮扶等十项服务企业长效机制,推动企业服务工作常态化。

三要加强煤电油气运综合协调。加强煤炭生产组织和协调,尽快推进煤炭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提高煤炭保障能力;建立电、煤双方互保机制,积极开展大工业直供电试点,增加铁路运输计划,加强电力运行调节、油气总量平衡和运输组织,进一步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撑和保障能力。

四要增强企业资金保障能力。继续加强银企对接,分行业、分地区举办各类银企洽谈会。要尽快出台贯彻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意见及相关配套措施,切实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落到实处。继续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和多层次融资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各类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支持各地建立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五要积极开拓市场。探索建立省内上下游企业之间、重点项目和生产企业之间、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之间的产供销对接长效机制,引导帮助企业扩大销售网络,探索实施全省名优消费工业品的下乡活动,进一步开拓市场。

(二)着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从当前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终胜利,保持工业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才能使增长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首先,要拉长原材料工业产业链条,围绕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提高产业链中高端产品比重,重点发展高精有色合金及深加工、高强优质钢和高端化工产品。其次,要提升重型装备制造业层次,要围绕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和郑州百万辆汽车基地,重点发展大型成套装备、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施工装备、现代农机、新能源设备和轨道交通设备;并适当发展为消费品工业提供装备的轻型装备制造业,从而增强装备制造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第三,要加快发展最终消费品工业。要围绕打造全产业链企业和优势品牌,重点发展冷链食品、基地型深加工食品、品牌服装、中高档面料和现代家居用品;并依托专业园区,积极承接集群式转移,做大服装产业规模,切实扩大全省食品、轻工、纺织等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第四,要在条件较好的地区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和优势先导产业,并以之为依托,强化技术创新支撑,加大产业链前端产品研发和后端推广应用支持力度,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全省产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轨道。

(三)着力推进战略合作和企业改革向纵深展开,增强工业发展活力

一要深入推进与央企战略合作。深化与央企和行业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加强与央企的对接,积极拓展合作领域,争取在战略合作协议落实、重大项目建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加快省管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以资产、产业、技术和资源重组整合为主体内容,重点推进煤炭化工、铝工业、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等12个优势板块重组。继续推进省管煤炭化工企业战略重组,提升煤炭化工产业集中度。

三要高水平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突出产业集聚区招商,打造好招商引资载体,采取专业招商、专题招商等方式,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民间商会的作用,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推动食品、纺织、服装、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式转移。

河南工业经济发展报告

工业经济发展报告

工业经济发展报告

工业经济发展报告

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贵州工业经济发展统计报告

县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瑞金市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经济发展思路

工业经济发展预测

河南工业经济发展报告
《河南工业经济发展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