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山市》导学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23:32: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七年级语文导学稿

课题:山市

课型:预习+ 展示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境。

4、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境。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往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

2.走近作者作品: 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

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一、预习提纲:

1、文学常识

《山市》选自 ,作者 ,字 ,一字 ,号 ,世称“ ”, 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一部 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聊斋”是他的 。“志”是 的意思,“异”指 ,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山市”即山中蜃景,它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人误以为是蜃吐气而成,所以叫蜃景。

2、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奂山 青冥 飞甍

高垣 睥睨

霄汉 逾时 倏忽 连亘

2、解释划线的字

(1) 邑八景之一也 (2) 数年恒不一见 (3) 高插青冥

(4) 念近中无此禅院 (5) 无何,碧瓦飞甍 (6) 未几,高垣睥睨 (7) 连亘六七里 (8) 尘气莽莽然 (9) 裁如星点

(10)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11) 倏忽如拳如豆

通假字 :一切乌有: 裁如星点 : 成语:历历在目:

3、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⑶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⑷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二、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四人小组交流疑难句子,合作解决。(未能解决的全班交流) 2、山市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是以什么为顺序的?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表现了山市的变化是迅速还是缓慢?) 3、山市的具体变化如何,画出描绘的词语? 4、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图画或语言的方式展示自己脑海中的“山市”。

5、山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请学生自己演示)

三、拓展延伸:

慎其所处者(孔子家语)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①如入鲍鱼之肆___ _ ②与善人居___

2、翻译句子。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3、这段

(用文中原句作答)。

4、根据文意概括出一个成语:_ 。它常用来比喻

政治导学稿

《家》导学稿

《社戏》导学稿

《体育课》导学稿

第二课导学稿

《共工怒触不周山》导学稿

导学稿教学体会

女娲造人导学稿

预防违法犯罪 导学稿

八年级第四章导学稿

《山市》导学稿
《《山市》导学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山市导学案 山市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