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明清水利著作

发布时间:2020-03-03 05:10: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 水利建设和管理的经验逐步积累和充实,明清间较大的单项农田水利工程多有自己的专志。下面举出几本有代表性的著作,可见这类著作的特点。

? 《灌江备考》是有关**的一部资料汇编,是乾隆年间灌县二王庙道士王来通刊刻。现存本除乾隆八年(1743年)王来通所作序和目录外,计收录碑刻诗文30篇。其中《天时地利堰务说》、《六字碑》、《复造水则》、《石标对铁椿》、《拟做鱼嘴法》、《做鱼嘴活套法》等篇,初见于此书。此后王来通又编辑《灌江定考》,也是一部有关**的资料书。

? 《**渠志》是引**灌区的专史。****人王太岳著。书前有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作者自序。全书共分序、图、**水考、**渠志、总论、后序等六个部分,后三部分为本书重点。在

? 总论部分,作者叙述了历代引**灌区的渠道经行及灌区范围的变化,以及乾隆初年灌区拒**引水灌溉的实质性改变。作者还就**渠的历史作用、历代灌溉面积的记载作了分析。此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河南**人蒋湘南修《**阳县志》,书末附《后**渠志》3卷,1935年高士蔼综合前人著作,结合实地考查,著《**渠志稿》,1935年由李仪祉作序刊行。

? 《通济堰志》是浙江**县通济堰的专书。通济堰相传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经历代维修,至4灌田20余万亩。清代同治年间,王庭芝等人编校了宋、元、明、清以来有关通济堰修筑和管理的文献,包括序、记、碑文及管理条例、牌示等,是研究该堰历史的文献汇编。

? 桑园围是广东**的大型堤围,围中有田地一千八百余顷。相传始建于北宋末年。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创修《桑园围志》,是该围第一部专志。道光年间明之纲重辑《重修桑园围总志》14卷。光绪年间冯拭宗又有《重辑桑园围志》17卷。

? 关于河工技术及规程类著作,现在能见到的最早著作是署名元代沙克什的《河防通议》。沙克什曾删减南宋周俊著的《河事集》,其中收录了北宋沈立所著的8篇《河防通议》。金代都水监也刊行过一部《河防通议》。沙克什于至治元年(1321年)将上述二种版本合并为今通行本《河防通议》。全书分六门,一河议,概括介绍与治河有关的名称和河防令等,二制度;介绍各种河》,宣统间周家驹的《河防辑要》等。其他关于人物的专著则有《**工小传》、《栗大王年谱》等,关于水利赈济的则有杨景仁辑《筹济编》32卷,其中第28卷专门论述历代关于兴修水利以工代赈的著名议论。下面就河工技术、施工

? 规范、管理法规等,介绍几部有代表性的著作。

? 《河务所闻集》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李大镛辑录前人关于河工技术的著作,共6卷。分黄运两河图考、黄河堵口进占图说、侯工进占章程及预备器具,桃园大工辑略、菏工随见录,**文武职官录等。其中对于黄河堵口合龙施工技术、材料,工具、管理等记述较为详细。可视为堵口合龙规范。以《中国水利珍本丛书》本较常见。

? 《修防琐志》 李世禄记述,是类似河工技术手册的著作,26卷。下分器具、总略、水性、河工、堤工、埽工、捲埽、坝工、防守、抢险、塞决、石工、砖工、闸工、涵洞、桥工、板工、冰窖、估略、开销、堆垜、烧窑、琐录、志径、工程、算法。从书中记述的河道经行,当成书于1855年铜瓦厢改道之前。以《中国水利珍本丛书》本较常见。

? 《河上语》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蒋楷著,该书辑录的全部都是河工术语,作者并作相应注释考订,实为河工名词词典。30年代黄河水利委员会为该书补图,更名为《河上语图解》。1936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汇编的《中国河工辞源》,按工程性质将河工名词分作河川、水、土、堤、疏浚、埽、堵口、闸坝、材料、工具等十章,各章中又分作若干类,名词之后附有

? 《钦定河工则例章程》嘉庆十三年(1808年)32部黎世序主持制定的南河承修工程物料的价目。分岁修章程、奏减则例、碎石方价等,其中物料价格按淮扬、**等地区之不同,也有不同价格。有江南河道库刊本。 ? 《五道成规》 乾隆五年(1740年)在直隶河道总督主持下制订的海河流域河工用料规格和单价的有关规定。每种材料按不同用途有不同的单价。工人按工种不同也有不同的工价。对流域内不同河道,物料单价也有差别。此外,对物料验收、保管与消耗,订有专门的记录和核查制度。

? 《合龙大工全图》 清沙致良绘本。除合龙大工全图外,合龙的主要工序还此后又陆续增补有关资料,时间至**四年。《闸务全书》是该水工建筑物的管理全书。

? 明清至近代的主要水利人物

? 宋礼 宋礼,字大本,河南**(今**)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任工部尚书,九年(1411年)受命重浚会**。当时已迁都北京,而京杭运河的**至**河段,由于水源不足,不通舟楫。南方的大批漕运物资,或由海运至天津,或由淮河转**,过埋城和戴村坝,横截汶水向南,由运河经过的面最高处的南旺分水入运河,成功地解决了运河水源问题,促成了京杭

? 河水在曹县至**间泛滥,淤塞京杭运河沛县以北一段。十一月任命潘季驯为总理河道大臣,主持治河。潘季驯提出开导上源与疏浚下流的方案,但未被采纳十里河漕,提出堵口、修缕堤、挖淤河的救急措施,结果用半年多时间完成,保证了漕运的畅通。为了黄河的长治久安,提出修筑遥堤和缕堤的方案。后因意见与当朝者不合,于隆庆六年(1572年)闰二月被去职。万历四年(1576年)在张居正推荐下第三次出任总河,兼管漕运事。这时50多岁的潘季驯积两次治河经验,提出全面治理黄、淮、运规划的《两河经略疏》,详尽阐述特点。他回家后便卧病不起,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四月病逝,终年75岁。潘季驯一生在治河上巨大的贡献和宝贵总结的经验,一直为后人所借鉴。

? 万恭 万恭,字肃卿,江西**人,生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卒于万历十九年(1592年),终年77岁,与潘季驯是同时代人。他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进土,开始作官,历任**文选主事、光禄寺少卿、北京大理寺少卿等职。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因防守北京城有功,升任兵部右侍郎,次年任兵部左诗郎兼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二年后因母丧回乡,家居8年之久。隆庆以来黄河连年决口,洪水横流,运道受阻,总理河道的官员连年更换,成效甚微。隆庆六年正月,万恭从家乡被召回朝廷,任命为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理年奉世。他的著作还有《京营奏议》,《漕河奏议》、《洞阳子集》及《续集》,等。

? 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末著名科学家。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在顺天府乡试中取得第一名,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中进士,以后曾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是天主教徒,是我国最早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师从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年~1610年)学习天文、历算、火器等,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①[注:《明史》卷251《徐光启传》]而其最主要的成就则是在农业、水利方面。他是一位翻译家,曾将意大利传教土熊三拔(Sabbathino de Ursis, 1576年~1620年)讲授的西方水利科学技术进行整理,编译成《泰西水法》一书。徐光启晚年曾四次到天津进行屯田,研究农田水利工程。这时的明政府已陷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根本无力支持屯田活动,因此徐光启的试验完全依靠个人力量。他还对其它农事活动,如引种水稻、施肥方法和蝗灾规律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他完 徐贞明 徐贞明字孺东,一字伯继。江西**人,明代后期倡导海河水利的代表人物。万历三年(1575年)任工科给事中。他认为,当时首都在北京,而赋税集于东南,每年**南一带通过运河运输数百万石粮食北上是巨大的浪费。为此必须发展海河流域的农业和水利。他说水聚之则为害,散之则为利,主张在海河上游开渠灌溉,下游开支河分泄洪水,低洼淀泊留以蓄水,淀泊周围开辟圩田,则水利兴而水害除。并著《潞水客谈》,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见解。万历十三年(1585年)徐贞明被任命为尚宝司少卿,受命兴修水利。他先踏勘京东地区水源,并选择永平府(治今**县)一带试行,次年即得到水浇地三万九千多亩。取得经验后,他又履勘海河流域各地,准备推广,但由于豪强权贵的反对,工程被迫停止。《明史》有传。 ? 靳辅 靳辅,字紫垣,汉军镶黄旗人,清代的著名治河官员。他生于明崇祯年(1633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十六年(1677年)他由**巡抚调任河道总督。由于清初

? 七州县一片汪洋。靳辅到官后,详细勘查黄淮运形势,广泛听取治理意见,然后一连上疏八道,详陈治理计划、经费预算、机构调整和工程管理等问题,得到批准。靳辅所主张的总的治理方针基本遵循潘季驯束水攻沙方略,但在黄河减坝、高家堰减坝、辟**等利益相抵触,因而被多方攻击,并被解职。但靳辅治河功绩却无法抹杀,康熙帝说:前者于成龙奏河道为靳辅所坏,今开音布等还奏,数年未尝冲决,漕运亦不误,若谓辅治河全无所裨,微特辅不服,即朕亦不侠。①[注:《清史稿·靳辅传》卷279]康熙三十一年再次起用靳辅治河,但当年靳辅即因病逝世。

? 陈潢 陈潢字天一,号省斋,浙扛钱塘人,清代杰出的治河专家。曾作为靳辅的幕僚,做了很多工作。年轻时他即曾查勘黄河至宁夏,但怀才不遇。一个偶然的机会为靳辅所发现,成为靳辅治河的得力助手。他主张治黄必通观全局,江苏的黄河问题往往和河南的黄河有关,下游的治理必须注意到中游,并提出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地区。具体治理方针主张潘季驯束水攻沙说,强调,同时对减水坝给以更灵活的应用。康熙皇帝巡视河工时,曾问靳辅是否有博古通今的人才辅佐,靳辅将陈潢推荐出来。康熙二十七年靳辅被罢官后,陈潢也遭逮捕,后含冤去世。靳辅复职后,曾上奏为其平反昭雪。著有《河防摘要》。张霭生将他的治河主张以问答形式汇编为《河防述言》①[注:《清史列传·陈潢传》卷71]。靳辅、陈潢《清史稿》中均有传。

? 陈仪 陈仪,字子拥,别号一吾,雍正年间有名的水利学者。怡亲王允祥主持畿辅水利事务的时候,欲得善治河者与俱,而难其人。大学土朱轼向允祥举荐了陈仪。雍正四年(1726年),、京西、京南和天津四个营田局,陈仪

? 领天津局,先后营田七万余亩,使天津一带一度出观了沟洫既修,岁以比登的丰收景象。雍正八年(1280年)允祥死后,畿辅水利实际已无人领导。次年设营田观察使二员,分别负责京东,京西的营田水利,陈仪任京**田观察使。直至雍正十二年还有他从事屯田工作的记载②[注:符曾《陈学士家传》,载《畿辅河道水利丛书》。]。陈仪一生著述很多,其中尤以水利著作闻名,主要有《治河蠡测》、《**引河下口私议》、《四河两淀私议》等。陈氏所著《水利营田册说,专门记载了雍正年间这次大规模营田活动的情况。道光年间,吴邦庆曾为该书补充绘图,后称《水利营田图说》。上述著作均已收入《畿辅河道水利丛书》。此外,陈仪还参加了《(雍正)畿辅通志》中河渠水利部分的编修工作。

? 郭大昌 郭大昌,字禹修,江苏**(今**)高良涧人,生于乾隆七年(1742年),卒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是乾嘉年间对治黄有过突出贡献的老河工。16岁开始在河库道作过三年贴书,很快掌握了工程计算和财务收支业务,并对河道水势的情况十分熟悉。郭大昌在黄河修防工程中有过多次杰出的表现,其中尤以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老坝口(今清江市东北五里)堵口和嘉庆元年(1796年)丰县堵口尤为突出。郭大昌不仅成功地指挥了堵口工程,而且大大节省了工程预算,以实际行动揭露、嘲讽了当时河工官员的贪污弊症①[注:包世臣《中衢一勺》卷2,《郭君传》。]。郭大昌曾将自己的治河经验传授给包世臣,并曾与包世臣一起考察了江苏、**一带的黄、淮、运形势。这为包氏以后撰写《中衢一勺》奠定了基础,而郭大昌的事迹也因该书而得以流传后世。

? 栗毓美 栗毓美,字朴园,山西**人,清代治河名臣。道光十五年(1835年)升任**道总督。《清史稿·栗毓美传》评价说:毓美治河,风雨危险必躬亲,河道曲折高下向背,皆所隐度。在他任内最突出的事迹是堵串沟和修砖工。他上任不久视察原武堤工时,见北岸串沟长达四十多里,河水灌入,又汇合沁河及**,荣泽诸滩水汇注串沟,逼近大堤。但当地以往无险工,也无埽料,石堤南北皆水,不能取土筑坝。栗毓美收购民间砖料。抛成砖坝数十座,功成之后,即经受洪水考验,证明确有成效,后遂在河南黄河推广应用。在治河任上直至道光二十年逝世。

明清

明清农业

明清诗歌

明清庄子

明清名词解释

明清建筑

著作阅读

人类学著作

经济史著作

李瑞环著作

明清水利著作
《明清水利著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明清著作列表 水利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