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作业一

发布时间:2020-03-03 10:44: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 优秀

今天听了凌雪教授对化学课程标准的分析与解读的讲座,我发现与实验版相比较,新课标有很大的变化。新课标总结了十年课程改革经验,很好地体现了近年教育理论的发展,渗透了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成果,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指明了方向。

一、新课标的主要变化

1、对化学学科的定位

新课标(2011版)关于化学的学科定位使用了高中课程标准的说法“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新课标对化学的定义的修订有助于保持初高中化学课程设臵的一致性,修订后的描述抓住了分子、原子这两个核心概念,更贴近化学学科的本质属性。它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化学可以应用,但化学不是应用科学,化学是关注未来、面向未来的科学。

2、课程性质部分

“课程性质”的阐述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以及在科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准确定位。《新课标(2011版)》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不仅在内容上进行了重新的布局和整合,而且对表述的次序也进行了调整,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课程性质”进行了阐述:

第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二: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资源、人类健康等方面的联系,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修订后的“课程性质”表述显得思路更清晰,层次更分明,目标更明确。“课程性质”内容中还增加了“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一项内容,更加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化学实验的地位与作用。修订后的“课程性质”突出化学课程三方面的功能,即课程的启蒙性和基础性,化学实验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化学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作用,阐述更加全面和科学。

3、课程基本理念

《新课标(2011版)》将实验稿中的“基本理念”改成“课程的基本理念”,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只是对个别地方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如在“1”中将“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改成“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增加了“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在“3”中将“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改成“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在“4”中增加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5”中增加了“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等。

4、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实现课程宗旨的重要保证。《新课标(2011版)》中“课程目标”的构建框架和基本思路均未进行大的改变,仍然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呈现,个别内容在表述上进行了修订。在课程总目标中增加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将“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改成“能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增加“增强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敢于质疑”等重要观点。

5、科学探究主题

在“科学探究”主题下,增加“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二级主题。新课标兼顾到了初三化学的启蒙性和阶段性特点以及一些条件比较不足的学校的实际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8个最基本的学生实验: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同时要求“化学实验应高度重视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 这是对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十年实验期间学生实验有所减弱的回应,从课程标准上对学生实验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要求,突出化学学科的本质特性。

6、重写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调整了教材编写建议的框架结构。调整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的框架结构。

二、教学中的落实措施

1.教学设计始终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本。

从制订学期总体的教学方案到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以贯之地思考如何落实科学素养的目标,其具体要素如何体现于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注意挖掘化学知识所蕴含的科学方法以及价值观目标要素,目标的指向具体、清晰、可行,在实践中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2.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2011版)》,坚持以《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1)牢固树立课标意识。《新课标(2011版)》规定了化学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内容与标准,提出了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及实施建议,是化学新课程纲领性文件,对化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中牢固树立课标意识,始终坚持依据课标指导教学;

(2)仔细领会课标要求。认真学习课标,对课标重点、难点,逐段逐句细细品味,用心感悟课标真意。如为什么要从原子、分子的水平上阐释化学的定义?为什么要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主旨定位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三维课程目标有什么实践意义和价值?怎样才能把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活动落到实处?等等。通过深入学习,全面领会新课标精神,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

(3)坚决落实课标。把《新课标(2011版)》自觉地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态度坚决,不打折扣。以课标确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评价,将课标要求贯穿于教学始终。如怎样用好新课标进行备课?一问本章(节、课时)的知识和技能涉及新课程标准中哪些一级主题和二级主题;二问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具体目标要求是什么,三问新课程标准中针对这些知识和技能提供了哪些“活动与探究建议”及“教学情景素材”,四问备课中遇到的困惑能否从新课程标准提供的“案例”和“实施建议”中直接或间接找到答案。如此坚持发挥新课标在备课中的有效指导作用,实现在新课标指导下的科学备课与有效教学。

3.充分发挥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价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通过对《新课标(2011版)》的学习,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深刻认识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的内容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将《新课标(2011版)》对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的目标要求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实验探究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实验探究活动,促使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本保证。引导学生学习《新课标(2011版)》提出了7项基本的实验技能,熟练掌握这7项基本实验技能,为顺利进行科学探究奠定基础;

(4)指导学生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8个最基本的学生实验:

①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③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④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⑤ 燃烧的条件;

⑥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⑦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⑧ 酸、碱的化学性质。

(5)亲历探究活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对探究要素和难度做适当的调整,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探究,让更多的学生获得真实的科学探究体验;

(6)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家庭小实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实验教学,拓宽探究途径; (7)加强学科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学科联系与渗透,将其他学科的科学探究与化学科学探究融合起来,形成科学探究学习的合力;

(8)开展探究学习评价。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具体落实作为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目标的科学探究,不孤立的进行科学探究方法的训练。

4、准确把握新课程内容,坚持以“标准”尺度进行教学。 (1)准确把握课程内容。认真研读,准确把握《新课标(2011版)》规定的课程内容的5个一级主题和19个二级主题,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2)严格按照“标准”尺度进行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坚持以“标准”尺度进行教学,合理调整日常教学进度,控制好教学的难度。

5、深入研究启蒙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规律。

刚上九年级的学生对化学有着新奇感,采用恰当的方法予以引导,使学生将好奇转化为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先前经验”,通过问题、图表、模型、实验等情景激发初中学生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依据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抽象的化学概念,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化学符号知识,减少学习分化的现象,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6、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入具体的情境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学中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是十分有用的,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资料介绍身边熟悉的事物。像光纤的发明联系电话的使用;冷冻剂的发明与更新联系冰箱、冰柜、空调;彩色胶片的发明联系照相及电影、电视;塑料联系许多家庭用具;卡介苗、青霉素的发明联系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等;在介绍物质鉴别方法的时候,联系到厨房里的糖、酒、醋等;在学习水资源污染与保护的时候,让学生思考导致河水污染的可能原因是否是河两岸的居民、医院及河上游的农村、工厂等;在介绍溶洞里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时,让学生联系水垢的成分、形成、以及除去方法,并探究滴水穿石的真正原因;介绍酸碱盐时,联系胃酸病人的用药问题、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等等。多开发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体会

化学学科“送课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通过五节观摩课,收获很大,同时我也深深体会了我和他们的差距。我觉得跟他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有:

一、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讲解少,学生活动多。整个教学过程以学案为引导预习、展示直至解题反馈,学生始终是主角。预习时学生自己提炼、归纳、总结,展示时有个性的表述,以及解题反馈中学生轮流上讲台,讲步骤、说答案、论原理、作补充等等,学生的表现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大方的。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他们的内心感受和认识就很深刻。我想,放手让学生表现,也就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思想。如此一来,学生的主动学习将会成为习惯,将学习作为快乐的享受将成为他们享之不尽的财富。

二、小组合作不是摆设,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

与我们平时的分组学习不同的是,这几节课的分组学习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几人一组,从预习到展示到反馈,小组学习讨论一直是课堂的核心组织单元。虽然期间有分有合,有个人的展示,有在全班师生面前的解题分析,但小组学习依然是隐性、潜在的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的意义远不至于此,它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共享能力。有一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一个女孩是小组长,在组织预习时,俨然是一名教师,充满了自信,安排井井有条。我想,这种合作学习方式长此以往,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领导才能的有用人才。

三、学案体现透明、开放的教学思想。

我们学习他们的经验,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增加学案的模仿上,也许我们的实际条件达不到每天都给学生印一些导学案,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移动小黑板和课件,提前把要讲的练习题写在上面。通过提问学生和让学生演板,把学生的思想、思路、思维结果展示给大家,展示给老师和同学,构建一个开放式的作业形式。这样与写在作业本上不同的是,首先学生有自我批评意识。每个人都是要强、上进的,不愿将错误呈现给大家,所以就有了检查意识、规范意识,字要写得工整,表达不要出错;第二,学生能互相批评,互相学习,看出别人的错误也就警示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这样,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好。

四、学生活动多,也增强了课堂的生成性,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相对于教师备课的预设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突破预设,深挖教材,拓宽教材。达到教学相长,让课堂成为师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的重要平台。

这几节课的课堂上,学生说、讲、讨论等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真正的作用是组织、引导、点拨、拓宽、提升。有时需要纠偏归正,有时需要拓展、延伸,这些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能及时准确的把握时机,准确的提出疑点,科学的加以引导。这种鲜活的课堂经常会打破课前的教学预设,对教师的知识面、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处理教学中突发情况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把握课堂的能力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其次,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决不能再在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中徘徊。我们许多老教师谈到并不是不想放手,而是不敢把课堂开放、活跃起来,生怕丢掉一个知识点,降低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可以看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会丢掉知识点,反而学生会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全,提高得更快。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作为学习几位教师经验的切入口,这就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放权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扬起他们理想的风帆,自由的遨游在知识的大海!

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让我更加明确了化学学科教学的方向,更让我觉得在教学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争取更大提高。

参加化学学科“同课异构”观摩活动的体会

阅读:1104次 2011-12-2 8:11:32 发布人:马本良

11月20日(周日),到邯郸市实验小学观摩邯郸市新课堂“同课异构”活动。首先是由汉光学校的付丽宏老师和武汉市二桥中学的张朝辉老师分别对汉光学校的学生现场授课《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然后是两位老师的说课,最后由中国关工委科研培训部的查祥生主任和市教科所初中化学教研员马本良主任做点评。

参加这次活动感觉收获很大,并体会到了教科所有关专业人士的用心良苦,正如马本良主任所说的:“老师们现在不是不想做好,关键是不知道怎样算好”。这次活动肯定能够触动一批教师,通过活生生的范例,我相信多数参加这次活动的教师可以走出对新课堂的迷茫。当然,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了我和他们的差距,也感觉到我们学校在创建新课堂活动中跟先进学校的差距。我觉得跟他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有:

1、从学案的编制上

这两位老师的学案的编制都比较简练合理,从学案的设计上能够看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落实也很到位。比如:汉光中学的学案也是一页A4纸的正反面,课时化的特点最为突出。学案分为: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过程;知识比拼;能力比拼;思维拓展六大板块。学习目标很规范,并没有写出明显列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条目,但具体的学习目标隐含了三维目标。重难点把握也很到位。学习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与探究并通过几个追问的问题对学习难点进行了揭示。知识比拼栏目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了简练的习题,其中学生互相仿照示例出题并互相检测是一个亮点。能力比拼的六个问题充分向学生揭示了化学源于生活又走向社会的客观规律。思维拓展板块有一定的深度,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2、从小组合作学习上

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小组探究得出化学原理并加以运用到生活生产中,整个教学组织都不完全局限与教材的设臵。小组之间的抢答也体现了小组竞争的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激发。通过学生小组活动的设计让我感悟到了学生自主、合作、快乐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付丽宏老师对小组指示牌的喷绘组号的设计让我耳目一新。

3、从学生的评价上

两位老师都很注重对学生表现的适时评价,评价语言也灵活多样,都潜移默化地起到了点燃、唤醒和激励的效果。比如付丽宏老师的通过给小组表现的喷绘显示笑脸的设计既结合了本课题的学习主题又激励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张朝辉老师虽然和学生接触不多,但通过恰当的点评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亲和力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比如:“虽然我站在这里和大家讲课,但并不代表我比大家强多少,只不过我比你们先学、先知,希望大家积极表现、大胆表现,相信大家将来一定比我强”;“哪个小组先来表演?看哪个小组最积极!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来、六个同学一起上来,我是导演,你们是演员。”;“还有哪个小组有不同的看法,来,再来表演一次。”;“后面还有5个练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完成,这次由于匆忙,我没有带礼品,但是我一定在回去以后把小礼品给大家寄来!”。

4、从学生学习效果上

这样的课堂,效果能不好吗?两位老师都做到了大胆放手,充分的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能做到合理简练的编制学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适时对学生以鼓励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想不好都很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尽我全力,把我的工作做好,为创建新课堂做出贡献!(邯郸市新兴中学 杨建东来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化学课标》)提出了六个方

面的基本理念。 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化学教育目标的变化,

由原来过多地关

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变为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

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

我们应努力克服传统教学观念

和教学模式的定势,更新教学理念,逐步走进化学新课程。

一、转变教学行为,树立

“ 以人为本

的教育观念

初中化学课程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从

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了解化学制品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

感;

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

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

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

” ,逐步建立起

民主、平等、对话

的 新型师生关系。

对话

不仅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流, 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

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教师要将教材的情感

因素、教师的教学热情,

学生的学习情趣融合并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教学内

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内

容, 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

枯燥无味的内容。

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行为,

要将过

多的 “

自我表演

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动手操作、思考

问题、口头表达、讨论问题、发表见解都要到位。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 就不能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多做暗示。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

有效的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自主探索、

亲身实践,

作交流是 《化学课标》

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

我们应该注意创设良

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和实践性。

化学课题生活化,

问题引入情

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景化是化学新课程的特色之一。

在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

设置一 些问题情景,

让学生从情景中获取信息,

用化学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

然后进行

解释, 应用和拓展。

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

本的化学知识、

技能和方法, 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

经历教学过程,

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倡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

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

善于陈述自己的想 法,

勇于修正他人的观点,

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

当不同见解

难以统一时, 应学会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

在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时,

要有

明确的目的,

要有秩序地发表意见, 要控制音量,

不影响他人的讨论。

如果分小

组活动,

人员的组合要采取轮换制, 使每个人接触面广泛。

小组成员可以轮流代

表小组发言,小组之间可以随机交流帮助。

三、改革化学学习活动评价的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化学课标》中指出: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

生的学习过程评价,

可采取学生自评、

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法。

可经常提出

类似于

你是怎样想的? ”“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等问题,来帮助学

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表现自我。对学生的化学活动的评价应该包括评价 “

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除了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外,

还要对学生的化学思考方法,

学生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时所表现的好奇心、

作业一

作业一

作业一

作业一

作业一

继续教育作业一

作业一[全文]

专业课程作业一

行政法学作业一

电大作业一

作业一
《作业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