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10:31: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421600 湖南省祁东县第二中学 蒋才智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任何一个思维健全的人都在其理想信念的指引下进行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人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就会用其去规划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行为都纳入实现理想的轨道。所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对我们党员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党员作为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更应该具有最崇高的理想信念,即共产主义,这是一名合格党员的首要条件。

在新的历史时期,理想信念淡薄是当下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严峻挑战。造成这一挑战的一部分因素来自外部,一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严重的曲折,人们对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怀疑。二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代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时代没有的许多新情况新形象,这使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结论遭到质疑。三是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导致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或意识形态迅速传播,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必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造成严重的冲击。另有一些是内部因素:一是国家尽管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而推动了社会主义的超常发展,却仍然未能避免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丑陋现象和诸多弊端,这导致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产生疑问。二是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教条”认识和对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体设想的追求,使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某些方面和领域,如发展不平衡问题、就业难问题、看病难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房价过高问题、分配不公问题、腐败问题等等,产生了理论上的困惑。三是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社会分化和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导致了社会失衡、社会不信任和社会不满并由此引发了对社会主义的质疑。市场经济还导致了一部分不正确的利益观念,在逐渐侵蚀着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追求。四是党的队伍和自身状况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多元化和复杂经,以及由此带来的党员利益诉求多元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一、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当代人的理想信念所呈现出的新特征迫切要求我们在新时期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之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引导,在教育体系、内容和方法上应坚持综合性、时代性和渗透性等原则。

(一)综合性。综合性是指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大体系中进行统筹综合,确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教育体系。从内容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主要涵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这些内容虽各具有其侧重点和独特性,但相互之间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坚持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综合性,就是要抓住各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放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红线将其凝聚与融合,从而形成既各自侧重又重点突出的综合教育体系。

(二)时代性。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总体性目标。它的实现具有长期性、持久性和艰巨性,因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有计划地目标分解,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方能最终达成。这些阶段目标就是总体目标的具体体现,其实现程度与所依存的历史时期紧密相连。坚持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性,不仅要重视总体目标的教育,而且更要结合与当代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阶段目标——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标的教育,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提升对当代人的说服力和认同感。

(三)渗透性。这是从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论角度而言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方法有显性方法和隐性方法之分。前者已被长期运用于我国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受教育主体特征和受教育大环境的变化,其作用已大为减弱,迫切需要包括隐性教育法在内的其他教育方法予以补充。坚持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渗透性,就是要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渗透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形势政策课程以及其他各门课程之中,就是要渗透于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生活、网络生活、资助就业等具体生活和活动之中,就是要渗透于党团组织、生活社区、学生公寓以及网络虚拟群体等各种机构和组织的活动之中,力图使当代人无时无刻、无时无处不受到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二、新形势下加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杂的国内形势和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给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执政党任重而道远。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就决定我党的理想和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因此,加强每个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不仅仅关系着执政党的自身发展,更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一)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增强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规定了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明确了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基本内容、方法途径和保障措施,建立起了针对全体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制度。《意见》同时要求各级党委、党支部要加强对党员经常性教育的组织领导,着力于加强教育制度的执行、监督和考评环节。200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拟在五年之内对未纳入各级党委干部教育培训范围的广大基层党员普遍进行培训。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性的长效机制之一,党员经常性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巩固和发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增强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和实践水平,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的经济、科技、法制、军事和思潮等,对国际国内若干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同时抓好党史党建的教学和党性党风党纪的教育。

(二)健全集体学习制度,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在全党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全党树立了榜样,带头学、带头研究和讨论,中共中央政治局共进行了57次集体学习(截至2009年6月2日)。这种长期坚持的党的高级领导人集体学习制度,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举措,是世界政党建设史上的一个创举。作为一般党员和基层党组织也应该争相效仿,大兴集体学习之风,建立健全集体学习制度。集体学习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我们的头脑,使我们的党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健全集体学习制度,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保障! (三)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

优争先活动,即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这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关键。一方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需要坚持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实践中探索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即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执政水平。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部分党员存在理想信念淡薄的问题。因此,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的理想转化为每个党员自觉的行动,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政党优秀共产党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履行我们对党旗的庄严承诺。

(四)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具体要求和阶段目标,党的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二者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着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因此,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深入人心。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获得全党全国人民的认同,才能团结一心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广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才会更加坚定。

(五)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在理论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创新成果。因此,党的思想建设其实质就是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历史证明,只要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时俱进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能不断走向胜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始终伴随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这实质是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社会化并使之转化为千百万群众自觉实践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从“五四”运动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以来,就在不断大众化的过程中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的构建需要规范严密的学术语言,但理论的社会化却需要简洁明了的话语表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应对多元文化对主流文化阵地的挑战和冲击,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更具有时代价值。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必须要从话语体系的转换和传播形式的创新入手,用简洁明了的言语和生动活泼的宣传方式来表达。

(六)把理想信念升华为每个共产党员坚定的政治信仰。

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而不叫别的党,就是我们这个党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公开宣布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每一个共产党员人入党的第一天起,也都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个奋斗终身的坚强毅力,就来自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即坚信共产主义事业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对共产主义理想进行执著的追求,自觉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一个共产党员如果没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在一定条件和气候下,就会丧失革命意志,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经不起考验,站不稳立场,分不清是否,有的甚至在重大政治斗争中蜕化变质。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要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在关键时刻,在各种风浪中,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首要一条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员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应该自觉地把理想信念升华为每个共产党员坚定的政治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1]

黄永乐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研究

怎样做好新形势下的理想信念教育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