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绍兴黄酒文化总结(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0:32: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绍兴黄酒

绍兴酿酒业,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较为普遍。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经久不衰,并逐步发展成为绍兴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绍兴黄酒历来著名,不乏朝廷贡品。明代,开始远销海外。时山阴叶万源酒坊所产之酒,以其质特优,专销日本和南洋群岛。1915年,绍兴酒云集记和谦豫萃、方柏鹿酒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分别获金牌和银牌奖章,产品远销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日本东京等等地。1929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获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红酒、加饭酒、香雪酒、善酿酒、花雕酒先后获国际金奖7个、国家金奖5个、省部级优秀奖30个。1988年起,加饭酒、花雕酒被列为国宴专用酒。近年来,又在黄酒制曲工艺上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并注重品牌。“女儿红”“古越龙山”“会稽山”都是中国驰名商标。

(3) 探究附于黄酒这一物质之上的种种文化现象

民情风俗、

地名、酒店,酒的诗词曲赋,文化名人等绍兴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绍兴的均与酒有关,无论是历史记述的还是笔记记载的,还是民间口传的,无一不生动而有深意。刘亦冰先生的《绍兴名士与绍兴老酒》一文,从“劳军犒士,激励斗志”、“以文会友,借酒助兴”、“壮志未酬,以酒遣愁”、“修身养性,颐养天年”、“酒德若人,饮而有节”等5个方面历数了绍兴名士的酒典故,并总结说:“名士之成就,并非仰赖于老酒坛子;而酒之积极功能,在其人生价值的追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钱茂竹副教授在《试论兰亭流觞的历史影响》一文中,对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的兰亭之会作了三个方面的探讨,认为这次活动除了在中国书法史和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外,客观上还起到了交流学术思想观点的作用,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有重大意义。这一观点,受到与会学者的关注。

邹志方教授的《镜湖之畔两酒仙》一文,以材料取长,搜集了贺知章和陆游在镜湖之畔创作的大量酒诗,从而凸现出他们作为“酒仙”的身份,受到与会学者的好评。

王致涌的《文人尚酒深层原因剖析》一文,既深入探讨了文人活动在中国酒文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详细地叙述了中国酒文化对文人生活的各种影响,并认为:“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正是中国的酒文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酒文化,而且内涵尤其丰富深广的原因之所在。”

②、千古酒事

著名诗人如贺知章、宋之问、李白、杜甫、崔颖、孟浩然、刘长卿、秦系、严维、白居易、元稹、方干、张乔等等,或者是绍兴人,或者在绍兴作过官,或曾慕名来游,他们和绍兴酒都有过不解之缘。张乔《越中赠别》一首有句云:“东越相逢几醉眠,满楼明月镜湖边。”“酒中八仙”之首的贺知章,晚年从长安回到故乡,寓居“鉴湖一曲”,饮酒作诗自娱。李白当时还是布衣诗人,贺知章览《蜀道难》后称赞李白是“太白星”下凡,两人相见恨晚,遂成莫逆。贺知章邀请李白对酒共饮,但不巧,这天身边没有带钱,于是便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带的金龟(当时官员的佩饰物)换酒,与李白开怀畅饮。一醉方休。“金龟换酒”的由此而来。

历史上,文风和酒事总是相关联,因此在绍兴生发出不少千载传诵的佳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共42人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曲水流觞”的盛会,“一觞一咏”乘着酒兴写下了千古流传《兰亭集序》,可以说是绍兴酒史中熠熠生辉的一页。

历史上的骚人墨客总是特别青睐绍兴酒,这无疑也是绍兴酒的得天独厚的无形资产。在酒文化得到推崇的今天,绍兴酒更无须臆造,千古传承的美酒文化和纷纭酒事更使得绍兴酒凭添几分神秘色彩,绍兴酒因此而得以长存。

③名士酒典佳话

绍兴酒文化是个深邃的课题,它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绍兴地方文化的一大特色。有人说,绍兴人的性格如绍兴酒。它是淳厚温和的,又是刚烈坚韧的。绍兴酒要慢慢品尝才能品出美的滋味;绍兴酒后劲十足,能壮胆添力,威奋精神。这温柔与强劲的统一,精细与奋进的统一,是绍兴人性格和气质的主要特点,也是绍兴酒影响的人性格和气质的最集中表现。绍兴的文学艺术各个方面都有酒的分量、酒的气氛,民俗风情中有相当一部分与酒发生了关系。绍兴城乡地名也有与酒有关,联语和谚语则更是举不胜举,最有意义的还是名士与酒的故事和酒的诗词曲赋,我们从中了解到绍兴酒文化的无比丰富性和生动性。

毛泽东同志在《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中,称赞绍兴是“鉴湖越台名士乡”自古至今,绍兴名士辈出这些名士是民族的精英,国家功臣,著之竹帛而流传后世,而这些名士大都与绍兴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以人传,人得酒助,似乎在这些名士的不世功勋中都散发着绍兴酒的芳香。

书圣王羲之:曲水流觞

历史上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位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曾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阴历三月初三,邀请挚友谢安、孙绰等共42人,在四周环山的秀谷兰亭举行了一次修禊活动,名曰“曲水流觞”,饮酒作诗,挥毫成轴。正如名誉千古的《兰亭集序》中所描绘“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岭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在他微醉之后,乘着酒兴,秉笔立就的,这不仅表现他的旷世逸才,也表明了绍兴酒的神力和作用。据说王羲之酒醒之后也曾写过几十本字帖,但都没有《兰亭集序》这本乘醉写下的字玲珑剔透。“曲水流觞”饮酒咏诗的雅俗一直流传至今,建国后,书法艺术大为发展。1984年,绍兴市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书法节,书法节期间,中外书法家到兰亭聚会,进行“曲水流觞”活动,泼墨挥毫,咏诗论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曲水流觞”习俗东传日本。早在958年,日本福冈县大宰府天满宫就仿效中国兰亭“曲水流觞”举办了首次“曲水宴”活动,流觞,饮酒,作诗、写字,“曲水宴”雅风在日本一直流传至今,“曲水流觞”活动成了中日友谊的桥梁。

蔡元培:每饭必酒

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间楷模” 的蔡元培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在蔡元培的一生中,对故乡绍兴的情结尤深,在他漫长的72年生涯中,有29年在绍兴度过,即使在外地,也乡思不断,乡情尤切。1934年,他在《越州名胜图》中赋诗,内有:“故乡尽有好湖山,八载常萦魂梦间”之句。这种爱乡之情渗透到了他平素的生活习惯之中,“每饭必酒”就是其中之一。

1977年8月,蔡元培的老同事程沧波在台湾《传记文学》31卷2期上刊文《宁粤和谈追随蔡先生的经过》文中回忆了40多年前,即1931年前后与蔡元培先生一起生活的情况,他说,(蔡先生)酒是不可少的,每一顿都是这样,他说“蔡先生每饭必酒”。

1939年3月,蔡元培夫人周养洁女士50华诞,先生吟诗祝贺,最后两句为“一尊介寿山阴酒,万壑千岩在眼前。”举杯贺亲人,品酒思故乡,我们认为,在蔡元培先生的生活中,散发着绍兴酒的清冽与芳香。

鲁迅:把酒论世

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爱国,爱民,也爱喝绍兴黄酒,并将酒写入他的诗歌杂文、小说里,但他不是狂饮滥喝,而是慢饮小酌,以酒会友,以酒寄托着他的爱与憎。1910年在绍兴府中学堂任学监(绍兴一中前身,教务长)兼生物教员,课后他常在上大路泰生生酒店小酌,他与范爱农常在一起喝酒。

鲁迅不仅有许多饮酒诗,更有不少饮酒文,在他的杂文中常常谈到酒,至于鲁迅的小说,十之八九都写到绍兴酒,写到绍兴酒俗,无论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在酒楼上》还是《故乡》、《祝福》,无不以酒写人写事,小说中多次写到咸亨酒店,茂源酒店等,这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准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喝酒的人常常“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这正是绍兴最典型的里巷酒肆,鲁迅熟悉酒,熟悉酒店,才能写出如此生动逼真的酒乡风情图。

④绍兴黄酒节

始于1991年的绍兴黄酒节,旨在宏扬绍兴黄酒文化,扩大黄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以绍兴黄酒为载体,开展一系列的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技术人才引进、旅游项目推介等活动,展示绍兴改革开放新形象,促进绍兴与外界在经贸、科技、人才、旅游的全方位合作。

在绍兴酒文化中,诗意盎然、情趣浓郁的酒联,也堪称为一朵奇葩。绍兴酒家店堂十分讲究酒联的撰拟和装潢,许多文人学士也喜欢为酒家书撰酒联。在绍兴市区,酒店密布,酒香阵阵,一副副妙趣横生的酒联为酒客引豪助兴。

咸亨酒店,有两副联引人注目。其一曰:“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另一联云:“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化三千,七十二,玉壶生香”。百年老店荣禄春酒楼,有一联很幽雅:“矮墙披藤隔闹市,小桥流水连酒家”,兰香馆酒家的“兰亭共流觞,香肴集斯厨”的对联,也风雅有味。

绍兴黄酒,以其醇正的入味,深厚的文化内涵,至始至终对我产生着影响。

(一)礼仪规范——黄酒之本

黄酒是作用于精神的东西,可使人为善,也可使人为恶。酒虽有利弊,但适度把握,裨益颇多,酒功能有三:一可解除疲劳,恢复体力;二可药用治病,滋补健身;三可成礼。中国儒家主张的礼治与黄酒的温文而雅可谓是一脉相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国古代,祭祀是君王向臣民推行礼治的示范,它体现出来的是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直到今天,酒宴席位的尊卑有别,仍然是以礼为核心的。经过千百年的洗礼、沉淀,酒礼约定俗成,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各个阶层人士的一种行为规范,渗透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扎根形成了古朴厚重、生生不息的酒礼文化。

(二)胆剑精神——黄酒之魂

正如俄罗斯人与伏特加,法国人与白兰地,黄酒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儒家主张人们应该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努力方向,要有为社会大众贡献才智的人生价值取向

和不怕艰险、百折不挠的胆剑精神。从古到今,儒家思想的探求者努力进取、一往无前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从黄酒得以见证,借黄酒得以升华。

2500年前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投醪劳师,一举灭吴,报仇血耻。在称霸中原后,勾践置酒文台,举酒庆功。“鉴湖女侠”秋瑾把酒拔剑,“吾辈爱自由,勉励一杯酒”,与黑暗势力决斗,不愧为一代女豪杰。徐渭才华横溢,倔强不驯,不畏权贵,杯不离手,醉中作画,留下不朽之作。与徐渭一样,当时绍兴一大批文人进入官府当官,他们作为儒生这样一个特定的知识群体,“学而优则仕”,抱负“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们有智有谋,刚柔并济,如同黄酒之秉性,不会轻易为五斗米折腰,道不同不相为谋,和则用,不和则去。正如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赞美:“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袁老夫子把黄酒比作廉吏,不仅是对黄酒的由衷赞叹,更是对黄酒之魂的精辟提炼。

(三)文学艺术——黄酒之韵

浓浓的黄酒中渗透着无数名人趣事美谈,黄酒史其实是一部人文史,具有强大的文化张力。

在绍兴,饮酒者并不都是文人,但文人大多都嗜酒,绍兴黄酒的美味陶醉了诸多文人墨客、名人志士等千古风流的人物,演绎了无数人文佳话。东晋永和九年,“曲水流觞”这一千古风雅酒会。书圣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四十二人在会稽(今绍兴)兰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会,曲水流觞,即兴赋诗。王羲之更是乘着酒兴写下名震千古之《兰亭集序》,传说王羲之后来多次书写都不能达到原来的境界,不仅表明艺术珍品需在天人合一的环境下造就,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酒的神力。

然,说到文人,不能不提近代的大文豪鲁迅,现在凡来绍兴的游客,都要光顾他笔下的咸亨酒店,学一学孔乙己模样,买一碗绍兴黄酒、一碟茴香豆,慢慢体会一下其中的意境。

酒以城而名,城以酒而扬,绍兴黄酒已经成为绍兴一张金灿灿的名片。

(四)一种文化与一种性格

名酒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一方民众的秉性。生活在酒香飘逸的古城,绍兴人的个性,早已与绍兴黄酒融为一体:外柔内刚,厚积薄发。在许多人眼中,绍兴酒是极富内涵的。绍兴酒入口温和,酒精度仅16度左右,须慢慢品尝才能品出其醇厚的滋味;但绍兴酒又是刚烈坚韧的,后劲十足,能壮胆添力,振奋精神,许多喝惯白酒的北方汉子由此常被其柔和的外表所迷惑。

这种温柔与强劲的统一,精细与奋进的统一,正是绍兴人性格和气质的主要特点,也是绍兴酒影响于人的性格和气质的最集中表现。绍兴人的性格,温和不张扬,谦逊尚礼仪,绍兴历史上诸多文人雅士,如王羲之、张岱、陆游等,都可见证这种性情的印痕。不过,绍兴人背后刚烈的一面,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辛亥革命时期,教学兴国的蔡元培、横眉冷对的鲁迅、貂裘换酒的巾帼英雄秋瑾,都是令人称道的刚烈之士。

黄酒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种,经过历代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养育和呵护,已经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相随、密不可分,同时,黄酒又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礼仪、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习俗。

黄酒性温,千百年来,“绍兴师爷”不温不火、低调内敛的“黄酒性格”也让绍兴黄酒长期偏居江南一隅。作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绍兴黄酒在中国已有2400多年历史。随着字画、古董、旧家具乃至普洱茶等收藏热的出现,黄酒的收藏也逐步兴起。

经济参考报介绍,绍兴黄酒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精酿而成,其酿制技艺更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我国南方拥有广大消费者。

绍兴黄酒市场调研

绍兴黄酒品种

绍兴黄酒的做法

天下黄酒出绍兴

绍兴黄酒的工艺特点

关于绍兴黄酒的调查报告

花雕与女儿红都是绍兴黄酒

花雕与女儿红都是绍兴黄酒

绍兴乡土文化

黄酒的历史与文化

绍兴黄酒文化总结(材料)
《绍兴黄酒文化总结(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绍兴黄酒文化 文化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