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4:28: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月光下的轻轻吟唱

——《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江苏通州市实验小学(226300) 蒋红艳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月光启蒙》第二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以诗情画意的语言记录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以美妙、神奇的童谣伴随作者孙友田度过一个又一个月夜,在歌谣中蕴以人生道理教育作者,对作者的人生道路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本课的重点除了贯穿全文的童谣以外,就是通过其他段落中的语言文字感受母亲所给予作者的爱。 全文语言质朴中带着柔美,字里行间渗透着母亲的关爱,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均在爱的吟唱中缓缓流淌。

三、【设计理念】

1、古人云:“批文入情”。语文是情感的语文,本课中师生努力追求诗意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触摸语言文字,感悟文本内容,从而构建文化的、和谐的语文课堂。

2、《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以读为主,本课中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多种方式读书学习,在品味语言、感情朗读和个性表达中,提高语文素养。

3、教师重视对教学资源的再度开发,努力探索作者的心路历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强烈的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理解和体验,使他们有所感悟、思考,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精神洗涤,享受审美情趣。

四、【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体验、品悟、表达,感悟作者在月光下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五、【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母亲在美妙月夜下启蒙儿子的浓郁亲情,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儿歌童谣、孙友田的其它作品

七、【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了解作品风格。

我们学了《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知道它的作者是(孙友田)。

孙友田是一个从黄河岸边走出来的煤矿工人,又从煤矿工人成长为著名的诗人,有一本权威的诗歌杂志《诗刊》这样评价他和他的作品说:“孙友田有着被亲情点燃的最亮的一颗诗心。他的诗想像奇特而又贴近生活。”

从这个评价中,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初步感知作者作品风格,未成曲调先有情,让学生对孙友田的作品产生兴趣。]

(二)导入新课,理解课题含义。

1、是什么样的亲情点燃了他的诗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月光启蒙》。自读课文,课文哪一段概括写了月光启蒙对我一生影响的?(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2、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告诉我们(教师引读):

月光启蒙就是—— 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月光启蒙就是——母亲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月光启蒙就是——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设计意图:“文由情生,声由心生”。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为理解课文作好了感情铺垫。]

(三)诵读课文,感悟诗意画面。

1、多么富有诗意呀!再读课文,看看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歌谣童谣、故事、猜谜启蒙我)读课文。你喜欢哪些画面? (1)作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歌谣童谣)板书。

(2)同学们,在诗人童年的记忆中,母亲唱给他的歌谣一定不计其数,最喜爱的有哪些?

出示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3)学生一起读。

(4)我们来听听母亲是怎么为我吟唱的?(播放录制的歌谣)

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A、把这段话轻声读读。 B、读懂了什么?

C、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2、其实母亲的歌谣里还包含着许多不易觉察的东西,自由读读歌谣,看你能不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作者的一家生活在贫瘠的黄河边,艰辛的付出,换来的还只是“清苦的日子”可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你能体会到歌谣里所包含的东西了吗??

(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觉得日子会越过越好。 ) (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3、就是在这种贫苦的日子里,母亲唱着这样的歌谣,顽强地生活着。这就是对作者生活的启蒙。这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母爱。(板书:生活的启蒙) ( 生再读句子。)

[设计意图:优美的画面、抒情的音乐、动情的歌谣构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磁场,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迸发,同时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歌谣里所包含的东西更是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具体体现。]

(6)如果说动听的歌谣里有母亲对儿子深情的吟唱,那么欢快活泼的童谣里就有母亲天性的乐观。

出示: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三首童谣,可以自己拍手读,也可以和同桌击掌读,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方式,也行。

这些童谣,念着有什么感觉?

(有节奏、有趣,很幽默。)

把童谣里的幽默有趣这种味道读出来。

(指名读

男生读)

[设计意图:抓住语言文字细细地品味,让学生走入文本的语境中,调动生活积累,融入自己的情感波澜,感悟母亲美丽、勤劳、聪明、疼我爱我的形象。]

(四)课外链接,感怀母爱深远。

1、不仅给孩子在美丽的月光下唱歌谣童谣,还给他讲故事,猜谜语,月光下的启蒙对孙友田的成长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是他的散文《黑土地》中的三段文字。

出示《黑土地》片断:

白天跟师傅下井劳动,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行。在集体宿舍里写诗怕影响工友休息,就到门口借着月光或路灯写,衣袋里装一盒龙虎牌万金油,写累了,就用它在太阳穴上抹一抹。

“芦荡里飞出的太阳鸟,/把最苦的歌儿唱得最甜。”

“红的伞,黄的伞,/像春天摇落的花瓣。/绿的伞,蓝的伞,/像秋水漂起的浮莲。

——孙友田《黑土地》) (生自由读。师激情朗读)

2、仔细读读,联系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老师的激情朗读,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似乎在告诉所有的人:我们一生都在受着母亲的恩惠,天下最崇高,最神圣,最无私的爱是母爱。这样的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并由此焕发生命活力。]

3、正是母亲的歌谣童谣的滋养,才使孙友田成长为著名的诗人。读读另外两篇文章,你体会到什么?(介绍孙友田亲情三部曲中的其它两部作品)

4、可惜的是,一生爱着孩子的母亲,忽然间便失去了记忆。而且,很快便撒手人寰。那天是1988年1月11日,那三个“1”字就像三支流泪的蜡烛,每一支都和母亲一样,默默地燃尽自己,那时孙友田只有一个愿望:让劳累一生的母亲安静休息吧。

5、此时此刻,面对你仍然健康的母亲,你想说些什么?(感恩是淡淡的爱,爱是深深的感恩。

出示毕淑敏的话: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含者体温的一枚硬币``````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呀!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学生读。

6、岁月如尘。多少往事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但母爱会永存,记忆中的歌声会永存。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孙友田亲情三部曲中的其它两部作品以及对毕淑敏作品的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和作者一起进行情感的共鸣,深化我在月光下思念母亲的情感,然后由此及彼,在歌声中感悟自己的母亲。]

(五)情感延伸,书写亲情感言。

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搜集有关描写母亲的文章进行阅读,或者写写身边的母亲故事,然后把它们装订成咱们班的亲情集,让我们共同守望这份美丽的感情:(生齐读)

母爱是默默的关注 母爱是丝丝的牵挂 母爱是远方的惦记 母爱是无边的思念 母爱是无私的奉献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既体现了师生民主合作的理念,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还贯彻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有利于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课件配合下的师生合作编辑亲情集为全课又掀起了一个高潮,为学生课后语文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八、【自我评点】

《月光启蒙》这一课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第十册的一篇新教材。这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可以说是一篇引领学生感受母爱,体察母爱的典范之作。我在本课教学中努力做到: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整个教案设计紧扣“母爱”,以“感受母爱”贯穿全课,从“理解课题含义”、“ 感悟诗意画面”、“ 感怀母爱深远”到最后一个环节“书写亲情感言”,整个教学过程给人一个感觉就是“母爱无言”。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加深对语言文字理解和体验,使他们有所感悟、思考,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精神洗涤,享受审美情趣。

二、研读文本,感受母爱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课教学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精神实质,完成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效对话的过程,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1. 自由阅读,静心入文。 新课标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者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学生自主朗读儿歌、多种方式诵读童谣对于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是何等重要。

2. 品读文本,体悟形象。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就是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这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本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求懂,在读中学会,在读中获得感悟理解的能力。课堂上,让学生读风趣的歌谣,让学生读描写母亲的句子,让学生读母亲对我影响的句子。在富有个性的情感朗读中,学生不是一个冷静的阅读者,而是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着独特的感受,成为了文本意义的创造者。学生完全浸润于母爱的情感体验中,对母亲形象的体悟逐渐丰富、完善,一个能说会唱、天资聪颖、勤劳、美丽、爱孩子的母亲形象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记忆深处。 3. 感受母爱,水到渠成。

课堂上,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于相互碰撞中形成新资源,扩大个体研读成果。学生在对文本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再用一段声情并茂的讲述拨动学生心中的一根弦,让真情回归课堂。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明白“月光启蒙”实则是“爱的启蒙”,可谓“水到渠成”。

四、巧用原文,反哺感悟

我们的教学应该是有灵魂的教学,丰实学生的精神家园,引发学生的人生感悟是阅读教学的灵魂。品读完课文后,再将孙友田原作开头那段“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这一段精彩描写引入课堂,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碰撞,给予学生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将课堂的感情推向高潮。“轻歌细语慈母爱,品苦思甜赤子情。”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学生。由此, 拓展母爱主题,让学生走入了情境:“假如此时此刻,面对你仍然健康的母亲,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用真情表述着自己由衷的感谢,完成了终极教育——感恩教育,感动学生,感动老师,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无私。

整堂课,我始终以深情的语言,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月光启蒙的情境,然后“品有字书之美味,悟无字书之人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悟情。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月光启蒙_教学设计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